- 相关推荐
三角学的发展历史
三角学是指以研究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为基础,达到测量上的应用为目的一门学科。同时,三角学还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角学的发展历史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三角学的发展历史:
三角学简称三角,包括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
传统的三角学以研究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为基础,达到测量上的应用目的,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现已包含平面三角和球面几何。
三角学起源于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定量考察,这始于古希腊的喜帕恰斯、梅内劳斯和托勒密等人对天文的测量,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三角学隶属于天文学,而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利用了当时已经积累得相当丰富的算术、几何(包括球面几何)和天文知识。
鉴于此种原因,作为独立的数学分支前,它的贡献者主要是一些天文学家,如印度的阿耶婆多、阿拉伯的尔。坦尼(Al-Batbani)、纳速拉丁等人。
13世纪起,含于天文学中的三角知识传入欧洲,并在欧洲出现新的发展。
1464年数学家雷基奥蒙坦著《论各种三角形》,独立于天文学之外对三角知识作了较系统的阐述;1595年,德国的皮蒂斯楚斯(Pitiscus,1561~1613年)著《三角学,解三角形的简明处理》,首次将拉丁文“trigonon(三角形)”和“metron(测量)”组合成trigonametriae,即“三角形”。
14~16世纪,三角学曾一度成为欧洲数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面包括三角函数值表的编制,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的解法,三角恒等式的建立和推导,主要的方法则是几何的。
17世纪,函数概念的引入为三角函数成为三角学的基本概念奠定了基础。
1748年,欧拉在他的《无穷分析引论》中对三角函数和三角函数线作出明确区分,使全部的三角公式能从三角函数的定义中逻辑地得到,从而使三角函数与几何脱钩。
1807年,法国数学家傅立叶在研究热传导问题时,提出把函数看作三角函数的无穷级数之和,三角函数就成为调和分析的基石,于是三角学成为分析学的一部分。
1631年,三角学传入中国。同年,德国传教士邓玉函、汤若望和明朝学者徐光启编译成《大测》一书。“大测者,观三角形之法也。”可见“大测”与当时的“三角学”的意义是一样的。不过,“大测”的名称并不通行,三角在中国早期比较通行的名称是“八线”和“三角”。“八线”是指在单位圆上的八种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余切线、正割线、余割线、正矢线、余矢线,如1894年上海美华书馆出版的《八线备旨四卷》和1906年方克猷撰写的《八线法衍》等书都已记载。
“三角”这一名称最早见之于1653年薛凤祚和穆尼阁合著的《三角算法》。“三角”一词指“三角学”或“三角法”或“三角术”。
事实上,直到1956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编订《数学名词》时,仍将这三者同义。现在“三角术”和“三角法”已不常用。
三角学的现代发展已经结束,随着现代数学的综合性趋势加强,其中的一些内容已分属于数学的其他学科,如三角函数可归于分析学,三角测量可归于几何学,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可归于代数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独立的数学分科的三角学已渐渐消失,但作为刻画周期性现象的三角函数,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角学的内容简介:
三角学(trigonometry)数学的一门分科,包括平面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平面三角学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换、解三角形等。球面三角学研究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以及由球面三角形的三个已知基本元素,计算它的未知基本元素的问题。三角学在高等数学、天文学、物理学、测量学以及航海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研究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为基础,达到测量上的应用为目的一门学科。同时,三角学还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
研究三角函数的、属于分析学的一个分支。三角学输入中国,开始于明代崇祯四年(1631年),这一年徐光启等合编了中国第一部三角学《大测》。清朝初年,数学家梅文鼎编写了《平三角举要》和《弧三角举要》各五卷,这是当时两部较好的入门书籍。
三角学既可以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考虑,亦可在非欧几何学中考虑,欧几里得空间中球面上的三角学称为球面三角学。
三角学的起源:
“三角学”一词源于希腊文“三角形”和“测量”两词的组合,原意为三角形的测量,或者说解三角形。[3]它从最初研究到最后的学说确立,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三角学最初并不是独立发展的,它是在早期人们的天文、航海应用中逐渐形成的。最早研究三角学的是古希腊人,那时他们为了计算航海路线和根据天体运行来推演日历,开始研究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而根据实际需要,最先发展的是球面三角形的理论。那时的古希腊人就已经研究出了一些三角形定理,比如相等的两边对应的角相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在数学界,人们大都认为是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创立了三角学。他曾有12卷关于三角学的著作,并制作出了弦表。
公元元年以后,在亚历山大,数学研究还在继续着,但人们对这门学科本身的兴趣在逐渐减退,它逐渐成了其他学科尤其是天文学的辅助学科。这个时期的著名人物是托勒密(克罗狄·托勒密),他于公元2世纪中叶享有盛名。他的著作《大汇编》,后来人们称为《至大论》主要是天文学方面的论著。但是它在数学史中很重要,因为它可以说是三角学最早的系统性论著。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至大论》一书中,很多内容都是喜帕恰斯所知道的,而托勒密很可能也熟悉梅内克缪斯的《球面几何学》(Spharica),后者有相当篇幅讨论到球面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学这门科学是从确定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开始的。很可能埃及人早已发现三角形的不同元素之间具有某种关连,但首先看到有必要建立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的精确关系的乃是希腊人。托勒密在天文学上的研究要求建立某些能精确确定这些关系的规则,正是为了改善天文计算,三角学才应运而生。因此,球面三角学的研究先于平面三角学。这些规则,有许多可在《至大论》一书的第一卷中找到。
三角学在波伊尔巴赫(1423—1461)、雷格蒙塔努斯(原名约翰·缪勒)、雷蒂库斯和皮蒂斯楚斯(1561——1613)等人手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角学的发展历史】相关文章:
桥的发展历史10-08
瑜伽的发展历史解读02-27
东阿阿胶的历史发展02-28
关于长笛的发展历史05-30
函数概念的发展历史12-14
声学的发展历史过程08-14
关于米线的发展历史09-16
帆船运动的发展历史12-18
材料的发展历史进程01-16
古代琴的发展历史与历程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