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论李煜亡国之后词的艺术风格
浅论李煜亡国之后词的艺术风格
穿越千古的长叹在中国词史上,李煜,词艺的精美使人不能忘怀,其词在词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是五代时南唐著名的词人。李煜,字重光,系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君,亦为南唐亡国之君,宋太祖赐号“违命侯”,世人多称“李后主”。
公元937年的七夕之夜,李煜不凡地降临到这个世上,从小就与众不同,尤其是他的长相,丰额骈齿,有一目是重瞳,按照相面人的说法,他很有富贵相。而且李煜多才多艺,不仅文章出众,书法和绘画也很擅长,造诣很深。加上他为人厚道,所以备受大家喜爱。按照一般的顺序他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他也无意于安邦治国,一心扑在诗词歌赋绘画,佛教及宴饮游乐之上。然而天不遂人意,他的五个哥哥都死得很早,李煜被封为吴王,做了太子,无奈走上了帝王之路。直至亡国被禁。看似是上天跟李煜开了玩笑,使其错了位。然而正是由于其之错位,使之成为了中国词坛上一颗耀眼之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说李煜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实为李煜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代帝王,李煜在治理国家中不是一个好君主,他不象有的贤德英明的皇帝那样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没有类似“贞观之治”那样的政通人和的繁荣局面,而是处于国家政治动荡,战乱不断,人民饱受战乱疾苦的时代。他治国无方却是一个真正的文人,他把精力用于诗词歌赋和绘画上,在这些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在亡国破家后,在经历了命运的沧桑巨变,在日夕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心血的绝唱,在词坛上独领风骚,占有一席之地。身在帝王家而不得不走上国主的位置,他的使命是治国安邦,却又钟情吟诗赋词,这实在是历史的误会。
他以一颗赤子之心集中抒写了身世家国之感,把自己亡国前后的不同生活历程,思想态度,生活体验等等,体现于作品之中。在他的后期词作中绝少为文造情,无病呻吟,句句是“缘情而发”,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直言坦率地表露出来。他的词改变了晚唐五代词的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弱点,为词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他的错位也使他的词的内涵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李厚泽也曾说:“作者从自身遭受迫害屈辱的不幸境地出发,对整个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多变、年华的易逝、——谈李煜亡国之后词的艺术风格命运的残酷感到不可捉摸和无可奈何这种相当错综复杂的感触和情绪远远超出了狭小的个人“身世之戚”的范围,而使许多读者能从其作品形象中联想和触及到一些常有的广泛性质而永远动人心弦的一般人生问题,在情感上引起深切的同感”这段话深刻地道出了李煜词丰富的精神实质和哲理内涵,挖掘了其艺术审美特征的渊源存在。李煜后期的作品多数明显突出和体现了这种特色。当他当了亡国之君被拘于汴京之后,他始终未能抛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不能从人生的苦痛中解脱出来,他不能冷眼漠然地看待眼前的一切,因此也就要负担幻想破灭的绝望和悲哀。他历尽辛酸,心却未死,人世间那种最深沉的感慨,千古怨恨此刻如魔似影般缠绕在他的心头。他把这一切感情无不宣泄在文字中,令人读之只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从而产生共鸣。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李煜正是南唐王国的终结使,他从帝王到阶下囚的沧桑巨变促成了李煜词作的升华。
以亡国被俘为界,李煜的词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多写宫廷生活,男女爱情,格调思想境界不是很高。后期的词,格调全异于前,题材转变为对往日生活的追忆与悔恨。在手法技巧上、艺术思想上都达到一个高度。尤其是诗词中那些描述亡国思想的浓愁深恨更是形象传神生动,刻画入木三分,使人读后无限感叹从而引起共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离我们而去了,而留下的一首首悲凉浑厚的悲叹,一声比一声悠长,一声比一声沉重。这一篇篇,一句句从他心中、笔下喷涌而出的词章可以说全是他的血泪凝成,更成为他穿越千古的绝叹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阁,自成名句。”这不正是对其词的另一种肯定吗?李煜这个薄命帝王的词宗将在中国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熠熠光芒。
【浅论李煜亡国之后词的艺术风格】相关文章:
相见欢 李煜07-04
李煜虞美人07-04
浅论古诗教学07-02
李煜《相见欢》教学有感10-30
有艺术风格的女生个性签名11-06
浅论诗歌教学07-05
有关南唐后主李煜的历史典故06-29
(精)李煜《相见欢》教学有感07-11
李煜《相见欢》教学有感(实用)07-11
有艺术风格的女生个性签名摘抄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