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生与学者关于文学与艺术的看法
文学与美术篇一:浅谈文学与艺术
我,一个大二的女学生,我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喜欢艺术。文学是那么奥妙,让人回味无穷,它与艺术环环相扣。满怀对文学的好奇与热情,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文学作品欣赏。下面我浅谈一下我对文学及艺术的认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即用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以反映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学作品描写的主体对象是现实生活,更确切地说是人。文学是通过具体感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反映现实。文学是形象思维,是语言的艺术,顾名思义:写作的基层工作即是深厚的语言文学知识和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锤炼。文学语言的主要特点:一是,形象思维;二是,含蓄性。即要使文字精炼含蓄、细墨丰容;又要使读者有亲临其境,渐入佳境之感。又鉴于此,在创作时,应当力求运用简洁、生动、传奇的文字,来营造惊心动魄的波澜,从而精心的构建自己的文学作品。
通过我对文学作品欣赏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文学作品与精确的语言文字时常无法分离。语言文字对作品的关系,好比直观的物体与漂亮的外表。外表的华丽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物体的气质和风度,乃至整体的舞台形象效果。换而言之,语言文字是作品形体的一件羽衣。语言文字的精粗、优劣,往往会影响到作品的风格、品味、意境以及艺术魅力。生动、传神、鲜活而富有灵气的语言文字,自然会使作品大为增色,反之,亦然!
文学作品与语言文字的功力艺术修养密切相关。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往往取决于作者自身艺术修养深厚浅薄的程度。艺术修养不仅仅是学识与相关艺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在审美范畴内感悟的能力,确切地说,艺术的生命影动的音符。大凡有志青年对艺术形式的直觉,实际上是以生命本体认识论去拥抱,感知外在客体世界。简而言之,艺术修养与生命意识,人生感悟息息相关,其更能体现自身的学识、文化素养的整体实力水平。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应当注意其基本功的修炼,“阳气发处,金石可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功到自然成,重在基本功:一,博览群书,广涉中外名著,潜移默化如“积学以储宝”,要细细品味,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有所得;二,以最大的热枕去投入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会留心生活,储幽探微,捕捉时代脉搏,探拮生活中闪光的细节。三,对于初习者,要勤动手,动笔,养成读书,作摘录的习惯。究言“熟能生巧”亦如说“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
真正的文学作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犹如全文的序幕,既要抓住读者之心,又要定下全文基调,一篇之妙在于落句吗?因此,好的开头,如朝霞开曙,花苞含露欲放,由此引人入胜,叫人一见钟情,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留下美的想像空间;卒章显其志,当然也有些大手笔,结尾一言九鼎,笔力千钧,郑地可做金石之声。读之令人满气迥肠,热血沸腾,令人拍案叫绝。
文学作品的视角与新颖的构思异常重要。旷世天才,我国宋代的文学大师苏东坡诗云“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丰富的意蕴哲理显而易见,可以说一语道破了观察生活的视角效应的天机.
我们为什么来上大学?为什么接受教育?事实上,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全部教育,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合理而完善的人生”(陶行知语)。它包括两个方面:既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又要幸福美满地度过一生;既要掌握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自身在世界上的恰当定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必须完整而和谐地发展自己。如此,我们怎能轻视人文教育?它关乎人们灵魂的安顿,涉及对生命的理解和参悟,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要做的事情。对这关系着个人幸福的最基本的命题,我们如何绕的过去。
像大多数人,我也是一个爱美、追求美的女孩子。当然,这种追求不仅仅是对外表美、人格美的向往,也是对大自然界中的生命美、平凡生活中的事物美的求知渴望。而这一切一切的美,我认为它们都是艺术的产物、艺术的灵魂。让艺术带我畅游艺术世界。通过我对艺术的学习,我简单地认识了艺术的发生、发展、本质;艺术与社会、审美的紧密关系以及一些艺术家与其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我对艺术有了课外的延伸和发现其魅力。
书画是我国古老而璀璨的艺术文化。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他是东晋书法家。他的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的艺术美。因而他有“书圣”的美誉。从古至今,富含寓意的画作也是应有尽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艺术描绘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齐白石的《虾趣》图用淡墨画虾的身体,用浓墨点睛,虾看起来通体透明,生动形象。他的虾也是他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梵高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观看这样的艺术,更让我们看到梵高对生活生命的热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灰暗的底色与蒙娜丽莎的脸部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整幅的视觉效果有了很大反差,画上的蒙娜丽莎呈现的笑容虽是微弱的,但可以从她的眉宇间看出只心的愉悦。我想这就是神奇的艺术带给人们的感受吧。
艺术也需要用心聆听和歌唱。声音也是一种人们需要。在奥妙大自然中寻找、发现、感受的艺术,从而去创造更多打动人心的旋律。我想能够激发他人深思、引起他人共鸣的旋律则是一门艺术。我喜欢漫步在清晨的林间或是黄昏的田野。林间有不同的鸟鸣声,有的清脆悦耳、有的婉转悠长、有的低沉凄凉。而我是一个偏向感性的女孩子,情绪也将随着不同的声音而有不一样的心情。我会猜想,为什么它们发出这样的鸣叫?是在枝头炫耀有新的收获,还是在感受自由而欢快,或是即将离开栖息已久的树林而恋恋不舍的感伤呢?黄昏的乡村小道,总让我可以轻松面对大自然,打开心扉。若此时再添些虫鸣蛙叫,那一丝情趣,一点欣喜,一股欢快油然而生。其实,这就是大自然的声音的美妙,不也是一种生命的艺术吗?这样的艺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自然总是给人类带来启发,它的声音激发人类诠释了又一新的艺术——音乐。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个音乐艺术作品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一位的匈牙利作曲家的《黑色星期天》应该也是众所周知的一首主要由钢琴伴奏的曲子吧。据说,听完的人没一个能笑的出来。这是一种心灵的振颤,是一种诡异的创伤,是一种哀悼的共鸣是一种郁悒的积累,是一种灵魂的漂流 。而这都是因为作曲家对其赋予了感情,使其有了真是而不可名状的艺术感染力。
一个个简单的音符有无止尽的组合方式。当它们在作家的组合下,跳动起来的力量却是不可估计的。艺术神奇的力量带给人的不仅是视觉,听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这就是我心中的声音美、旋律美、音乐美,它们都是艺术的美的表现。这样的艺术美感染着每个用心聆听艺术,思考艺术的你、我、他。
我将继续在生活中用敏锐的双眼去发现艺术更多的奥妙魅力,继续用一颗追求美的心去找寻艺术。我想这不仅是对生活对生命热爱的表现,也是充实自我心灵,提高自我情操的最美丽的方式。
大千世界,生活色彩缤纷,山川形态各异。因此,观察生活将目光投向远方时,应当寻求切入客体世界的最佳艺术视角,在观察生活,探索世界,反思人生之时,不妨从不同角度,多方面的切入。多角度切入生活,你才能认识世界。所以,以独特的视角切入生活,去感知世界,你将会有新发现、新感悟,便是自然产生创作的激情,也是文学创作进入了状态,达到了艺术的升华。
文学与美术篇二:浅谈中国画与文学的关系
追根溯源,文学和美术都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因适应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精神现象。这种精神现象,是客观世界作用于人类头脑的产物,也就是说人类通过自己的头脑对社会生活所作的一种反映。唯物主义哲学在研究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时,概括出了精神与物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范畴。绘画和文学不是孤立的精神现象,当我们把它摆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来考察的时候,就可以确认,它是属于精神、意识形态的范畴。
所谓意识,就是人所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又是在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绘画和文学也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的最高形式之一,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情感、意向、趣味等。绘画和文学这种意识形式,同样是在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客观事物的观察中形成的,只能是社会产物。所以,中国画同文学、哲学、社会科学一样,都是一种社会意识。
但是,中国画和文学这种社会意识又有它自身的特点,不能等同于哲学社会科学这一类社会意识。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为求得正确认识世界,并付诸实践去改造世界,以达到知行统一的一种社会意识。而中国画和文学则是人类以审美的眼光(人感觉外界事物的形式、颜色等等的美,辨别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卑下的眼力)去观察、感受、反映现实,借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进而去影响群众的思想情感的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
可以看出,中国画和文学都是具有审美的社会意识性质,审美性基点相同或相近,这就使得中国画和文学的关系极为紧密。
中国画与文学早就结下了不解缘,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就有文人投入绘画创作。唐代以后,随着文化的发展,士大夫酷爱绘画者日益增多,宋代士大夫更将绘画看作是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很多画家。司马光、欧阳修、沈括、苏轼、文同等都是绘画爱好者,对绘画有精辟见解。南宋邓椿著《画继》中,大多都是文人画家。文人画题材偏重竹、梅、山、石、树、木之类,多为寄兴抒情之作,追求主观情趣的表达。在创作理念上,无疑融入了许多文学创作的方式方法。
【学生与学者文学与艺术的看法】相关文章:
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07-03
文学与艺术学的关系07-20
给学生减负的看法总结范文06-26
论艺术文学语言常识07-02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案07-03
大学生对恋爱课程的看法07-03
理财看法07-04
文学艺术常识和答案07-02
对于跳槽的看法07-11
我对HR的看法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