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特色

时间:2022-06-29 07:48:56 教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特色

  前不久,我们有幸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数节公开课,我们尽情地欣赏并真切地悟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支老师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老师们的启示很多。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特色

  一、“活”与“实”的统一

  支老师的课非常的“活”。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情绪的活跃、语言的活跃,甚至动作的活跃上。课堂上不时会发出阵阵笑声(笑声不仅来自学生,也来自众多的听课教师)。在这阵阵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在愉悦之中,在支老师的巧妙点拨下,不知不觉地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并不简单的学习与训练任务,看不出他们的学习有什么负担,而看到的是他们在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支老师经典的《第一场雪》教学中的片段为例,在学习“雪后”一段时,支老师用鼓动性的语言引导:“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名学生读得尚可,支老师以他独具特点的语言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他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下一个学生读得反而不如前一个,支老师又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雪地边儿上了,你又把我们带出来了。”同学们开怀大笑之后,又投入到更加努力之中,争先恐后地希望把老师和同学们带入雪野中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有的同学甚至超水平发挥,表现出的朗读效果令听课老师们叹服。

  仔细体会,支老师在一个简单的朗读训练环节中,不仅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昧”,而且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文中优美意境的体会融为一体,将各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切实地落实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再以《飞夺泸定桥》为例,看支老师是怎样进行词语训练的。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形容人数多,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很大吗?(对刚才发言的同学)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纠正吧!

  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还得是行动着的。这点补充得对不对?

  生:对。

  师:对是对了,不太准确。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

  (笑声)

  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一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有点道理了。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

  生: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

  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规模大不大?

  生:大。

  师:没人行不行?

  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对了,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

  支老师连续运用反诘、归谬的方法,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活跃——不可谓不“活”;使学生不仅体会出词语理解中的细微差别,而且通过提供的背景和例子,为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打下坚实基础——不可谓不“实”。

  在课堂上让学生活跃并不难,可往往活跃之后是乱而不实。难得的是活而有序,更难得的是活与实的统一。笔者以为支老师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此。他可以将学生的情绪调动到空前活跃的程度却并不失控。学生的活跃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内容与范围之内的活跃,不是无目的、无秩序、无方向的乱“活”。总会有“话又说回来了”的时候,总会在尽情地发散之后,又巧妙地收回到教学内容与目的上来,学生的思维与情感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之中尽情地、极大程度地得到发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活跃的气氛下,支老师可以从容地、不留痕迹地将一项项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

  二、“智”与“趣”的谐和

  支老师的课总会是很有趣。这种“趣”不是低级、搞笑的“趣味”,而是充满了机智的情趣。可以让人在笑声中理解与顿悟,在笑声中感受到机智的魅力。这不仅与支老师风趣、幽默的个性语言有关,更多地与支老师对教学不断地创新、在课堂上充满教学机智有关。是支老师用教学机智与创新挥洒出的充满智慧的情趣。

  试举支老师讲的《晏子使楚》为例。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

  (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

  (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学生走上来)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写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

  这一段对话,不可能是备课时设计好的,是一种“即兴”之作。但是,它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1)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的勇敢精神,表现了“师之愿”;(2)巧妙地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损害,表现了“师之爱”;(3)幽默地把一种偶然现象(该生写字大小不匀)转换为写字与情感的内在联系(虽然该生并无此意),启示了一种心理付之行为的必然,这是“师之趣”;(4)机智地渗透,甚至点明了对课文人物的认识,这是“师之情”;(5)所有这些都是在一瞬间即兴发挥,表现了“师之智”。

  听支老师的课你无法推测出他的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且经常会出现谁也始料不及的设计或场面。也就是说,每次听支老师的课都会有新意,同一篇课文支老师每一次讲都会有不同的教法,从无固定的模式,似乎“无法无天”。篇篇不同,次次出新,语出难料,机智叠出,诙谐幽默,笑中感悟,这恐怕就是支老师的教学充满着诱人魅力的原因了。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特色】相关文章:

太阳支玉恒教学实录07-05

支玉恒学奕教学实录07-01

支玉恒學弈教学实录07-01

支玉恒的课堂实录07-02

支玉恒优秀课堂实录07-02

支玉恒《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07-02

关于玉恒教学实录07-01

支玉恒《鼎湖山听泉》的课堂实录范文07-02

玉恒老师《太阳》教学实录07-02

玉恒老师《匆匆》教学实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