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水珠从哪里来》评课稿
在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中,**小学杨**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水珠从哪里来》。这是一节充满探究精神的科学课,真正体现学为中心、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杨老师引导学生经历问题提出——假设——实验设计——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实现多维目标的达成,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一、充分探究,水到渠成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杨老师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并且让这节课充满了探究精神。本节课共设置了4个实验,充分经历探究过程,突出重点,一次一次地突破难点。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时间为21分钟,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杨老师多次参与小组指导、互动,效果非常理想。让学生对杯外的水珠从哪里来进行假设,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喜欢思考的习惯。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展开充分的思考,不管对与错,只要学生的回答符合一定的思维逻辑,杨老师都给予鼓励。提出假设之后再开展全班的讨论,对假设进行分析和验证,根据已有的经验,排除不合理的解释,使思考进一步深入,使学生认识到杯外的水珠不是冰融化得来的。
杨老师充分预设学生随之而产生这样的问题:那杯外的水珠究竟和冰有关系吗?尝试让学生从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出发:提出问题水珠和杯中的冰有关系吗;提出假设水珠和杯中的冰有关系;学生尝试设计对比实验;实验验证,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水珠和杯中的冰有关系。
二、大胆猜测,有效记录
杨老师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推断猜测是否合理,再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得到答案,修正假设,最后用新知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教师在其中只进行了组织引导,一切和谐自然,水到渠成。通过观察装冰水的玻璃杯外壁上也会产生水珠,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反思之前得出的结论“水珠的产生与冰有关”,通过分析、修正形成更为科学的概念“水珠的产生与冷(温度低)有关”。 有效地指导科学记录,通过画一画,形象直观。
三、结构材料,成功释疑
教师有效的提问,合理组织教学,使教学结构严谨。杨老师提供充分的有结构材料,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实验的指导与提示的灵活性,验证猜想是“不可能的方法”的验证方法,一个一个猜想得以排除,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通过学生的直面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探究欲望。增加创新的实验,经历水珠的假设,采用紫色的水,解释了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温度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体会细心观察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且能根据现象作科学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四、拓展延伸,扎实有效
最后可让学生尝试着解释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提出过疑问。比如:打开冰箱,看到的那些白雾从哪里来的?一杯饮料瓶的外壁的水珠从哪里来呢?等一些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上述结论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堂课的探究中,使这堂课起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通过方法的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讲究实事求是,讲究证据,每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另外对知识的小结,让学生在巩固科学概念的同时,使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
总之,本节课很好的诠释了“人人过关,乐学善学,学力取向,习惯为重”的教学目标的内涵。这节课学生不仅像科学家那样进行了科学探究,更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了科学探究能力。
【《水珠从哪里来》评课稿】相关文章:
《跑进家里来的松鼠》评课稿08-11
《跑进家里来的松鼠》评课稿12-12
优秀评课稿优秀评课稿02-13
“比”的评课稿09-28
篮球课评课稿11-01
课赛评课稿03-08
语言课评课稿04-23
复习课评课稿06-01
心理课评课稿06-07
《掌声》课评课稿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