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啊楼兰》读后感

时间:2022-07-01 23:26: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楼兰啊楼兰》读后感3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楼兰啊楼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楼兰啊楼兰》读后感3篇

  《楼兰啊楼兰》读后感篇1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心情变得非常沉重。是啊,曾经是“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的楼兰,就因为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而最终被沙海湮没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呀?

  本文讲述了,以前的楼兰古国既美丽又好看因为有人常年在破坏,现在的楼兰古国已经没有了;曾经那美丽好看的雕像已经没有了;当时的金碧辉煌都已经没有了,没有了。楼兰古国都已被沙海湮没了。听到这些我们是不是为楼兰国人民感到惋惜呢?这楼兰国的毁灭是谁造成的,是谁的错。楼兰的人民希望他们的国家就这样毁灭在沙海手里吗?不,不,他们也不想自己的国家就这样平白无故的没有死去。是谁让这一座搂兰古城消失;是谁让这金碧辉煌的雕像破灭;又是谁这么残忍的将这座古城逼上绝路。是人类,是人类这样乱砍乱伐不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一切。造成了搂兰古城的消失。

  追古抚今,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把金钱装进自己的腰包。是人类举起了他那罪恶的屠刀乱砍乱伐乱送了小树蓬勃的生命;乱扔垃圾让臭味污染了绿色;化肥厂排放污水嘶哑了小河昔日里清亮的歌喉。今天,我读了《楼兰的`忧郁》这一课产生的感触,美好的环境才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所以,让我们都保护大自然吧!不要让搂兰的悲剧再一次重演。我想:我们也应该保护环境、树木。让仅有的资源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学习维也纳人那样爱护每一花草树木,让绿色更加苍翠;让绿色更加茂密;让绿色充满阳光。让我们在绿色森林中饱览群书、吸收氧气,更好地去创建美好活。

  《楼兰啊楼兰》读后感篇2

  读了梅洁写的《楼兰的忧郁》之后,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曾经繁华热闹的楼兰古城,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的楼兰古城,却被沙海湮没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然而,这个悲剧并没有结束。

  回眸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谁没有破坏环境?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的又有几个?

  记得冬日的一天,我与妈妈收拾门前的路,就看到一个老人推着个小车儿从大北边儿下来了,定睛一看,原来车上都是劈柴和树枝。当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清晰的看到,那劈柴是新砍下来的。过一会儿,有一辆装满柴火的'车……直到我与妈妈收拾完门口后,看到了不下五辆装满柴火的车。当时我就想:山上的树有人砍却没有人栽,唉!一天若是砍五棵树的话,一年呢,一年就是一千八百二十五棵树,整座大山,又有多少棵树呢?迟早有一天,山上的树会被砍光,而那时,又将会怎样?洪水、泥石流就会肆无忌惮地吞噬了我们的家园,但那时,人们又会怎样呢?后悔?已经晚了。

  人类啊,这个受到赞美的半神,没有一瞬间,你不是一个破坏者,不得不是一个破坏者,一次最无害的散步,将夺走千百个小虫子的生命;一投足,就会毁坏蚂蚁们辛辛苦苦营建起来的巢穴,把一个小小的世界塌成一片坟墓。

  我可怜的同胞,让我们给树木一点关爱,还大地一片绿荫吧!让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不再挣扎吧!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不再哭泣吧!

  《楼兰啊楼兰》读后感篇3

  坐在昏黄的灯光下,轻轻放下高洪雷的《楼兰啊,楼兰》,一江靛青的夜色和寂静正在徐徐醒来。这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干涸已久的罗布泊激越跳动的脉博,似乎听到了千年绿洲鼓翼而起的声响。

  正如德国史学家康拉德所说,“楼兰文件是一件叙事诗,是用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狂暴、黑暗的背景描写的世情画。”楼兰,一个诗意苍凉的名字,一个失踪已久的远古神话,一个神秘的西域古国。热爱历史的人,大概都与我一样对她产生狂热的迷恋与向往,她的鬼魅神奇,更是不免猜测几分:楼兰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楼兰美女之谜魅惑何在?罗布泊何时能重回楼兰故地?楼兰在西域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黄沙吹尽,唤醒楼兰骄傲。对于高洪雷来说,西域已经根植于他的血液,写进他的灵魂。从《另一半中国史》、《大写西域》到这部《楼兰啊,楼兰》,高洪雷再次以翔实的史料,以优美笔触和瑰丽的想象,复活黄沙尽头,大漠之下的楼兰。为我们了解西域,了解楼兰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途径。

  所有的初见即是重逢。“驼峰拥挤,征人接踵,羌笛悠悠,驿马声声”的古国楼兰升起在作家笔端,悬挂在这个月亮般荒芜的大漠之上。罗布泊,孔雀河,楼兰美女,小河公主、太阳墓地,一串鲜亮的名字揭开历史的盖头,袅娜走进我的视线。作家笔下的罗布泊,那是上苍从袖口里洒落在大漠戈壁中间一泓蓝得让人眼亮,美得让人瞠目,神秘得让人窒息的湖泊。他笔下的楼兰美女,这位保留体温的女子,她仿佛刚刚从铁板河边汲水归来,因为疲劳而酣然睡去。她那健壮的骨骼,古铜色的皮肤让人相信,只要听到劳动的召唤,她会随时起来奔向田野。这些鲜活的描述,合理的想象,细微的推敲,在他还原历史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他的一握柔情。而那些“头上插着翎羽,划着独木舟在鱼肥水美的孔雀河上渔猎的楼兰人,更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高洪雷的文学语境是经过时间打磨而成的',他那站起泰山巍峨的文字都是从心底抠出。从封底罗列的长达10页共计270个书目不难猜出,作家为完成这部26万字的文本,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提玄钩要,梳理成文所付出的执著与艰辛。多年来,他致力于西域文化和民族历史的研究,久远而厚重的历史总是能够通过他的笔,走近我们,让我们看到复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生龙活虎的争斗和鲜活的爱恨情仇。当他生动再现西域征士三纸书信的过程,以及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时,你还怀疑这些场景的真实真实性吗?尽管,“李柏文书”距今已过了1500年。

  人类文明地图,在战火中不断交替。人类的历史,每一行都是战戈的交响。张骞、李广、霍去病、赵破奴等那些大漠英雄,他们的名字与楼兰一起写进了璀璨的西域历史。作家倾力颂扬的战神班超,已经超越了具象化的人物与事件,也超越了历史和时代,成为一种人类的精神和秩序的化身。

  重述历史是对文化的传承,保护历史就是对文明的尊重。“中国不该愤怒吗”一节中,作家无限感伤地说:历史文物并不是祖先留下的遗物,它记载着一个民族文明演进的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是这个漫长历史长河中一个篇章,一个段落,一句方言,一个音符,承载着历史基因,伦理基点和思想坐标。这些“有形遗产,文化家谱和精神寄托”却被那些打着拯救文明旗号的国际大盗洗劫一空,沙埋楼兰雪上加霜。对此,作家痛心疾首,竭力呼吁中国成立文物保护节。

  历史,永远属于后来者与回顾者的。在历史中行走的人,根本感觉不到历史的存在,就如同鸟儿感觉不到天空的存在,鱼儿感觉不到流水的承载一样,历史对于置身其中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催眠作用。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首主题歌。《楼兰啊,楼兰》,朗朗上口的书名,就是一支忧伤的歌谣,一串深情的呼唤,一声沉重的叹息。不得不遗憾地承认,一个地区可以对抗历史,却无法对抗自然。西域,这个升起过48个灿烂古国的地方,已经有14个绿洲城邦葬身沙海。这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书中,作家对生存现状的忧思,万难情境的救赎,困境突破的挣扎,时时有天问般的震天撼地的追索与叩问。在“哭楼兰”一节中,他写道,“我问天山,天山无语,我问南河,南河已逝;我问史册,史册黯然,我问盐泽,盐泽扬我一脸尘沙。”时间是柔软的,而生命有它无可比拟的硬度。如今的罗布泊就像是塔里木盆地忧伤的眼睛,但是眼睛里已经看不到一滴泪水。楼兰也幻化成一道落寞千年的背影,人们只能从唐人的诗句、远去的羌笛和杨柳里寻找她的芳踪。

  楼兰之死、鄯善之死,罗布泊之死,大自然向人类出示的三张红牌。我的家乡,那是人们心目中春风十里柔情的江南。这里的每一条小路都是父亲额上的皱纹,每一条小河都是母亲枕边的歌谣。然而,人类过度索取,使得地球母亲疲惫不堪。久旱不雨,罕见高温,极寒长冬等已然成为常态。城市触角抹平村庄轮廓,硬化的道路,河道、沟渠令土地无法呼吸。升不起炊烟的地方,连乡愁都不再柔软。书的结尾,作家以一腔隐忍的哀痛和克制的宽容,试图唤起人们良知与责任。

  窗外,一场雨追赶着一场雨,天空似一只结满哀愁的眼睛。每一场雨水都有属于自己的路径,每一片湖泊也都有自己的模样,每一条小河都是生命的流动。透过书本眺望,那些目之所及的草木,湖泊,牛羊,村庄与人都是这一方土地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