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

时间:2022-07-01 23:49: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摆渡人读后感3篇

  《摆渡人》一书,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受是:每个人的荒原,是自己的心像投射,天气随自己的心情而变,地形随自己的性情而成。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有关摆渡人读后感,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有关摆渡人读后感3篇

  有关摆渡人读后感篇1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对于小说的主人公迪伦来说,她的摆渡人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她身边,填满了迪伦孤独,脆弱的内心,教会了她如何去爱,如何去活。

  小说里写道:“她一边低声啜泣,一边转身面对荒原,渴望发现一丝文明的痕迹,免得她重回黑暗的隧道......就在这时,她看到了他。”说是她的心灵映射也好,是一个巧合也罢,一切都仿佛是命中注定,这个一直在等待她的“摆渡人”带着她,通过了险象迭生的荒原,引领着她走向另一个世界。而命运之轮才刚刚开始转动。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人吧,就像迪伦一样,在她“死后”出现的一切,包括她的摆渡人都是她心灵的映射。当我们内心充满阴霾的时候,我们真应该好好地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而不是就这样放纵自己,往往就在这时候人们会怨天怨地,抱怨为什么给自己一个不幸的人生.....还记得我的第一句写的是什么吗? “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有的人会说,他是一个能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我勇气,陪伴我走向光明的人。而在我看来,他只是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意义的痕迹,我们不能永远依赖于别人;而真正的摆渡人应该在自己的心里,一个人的财富不在于他有多少钱,而在于他有一颗多强大的内心。我害怕无助,更害怕自己烦躁,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烦些什么,然而这些只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心里充满阳光的人,是不是因为她们有自己内心的摆渡人,能教会她们不要被这些小事所影响呢?

  这本书总能给我身临其境的感觉,当迪伦得知她已经死的时候,她被恶魔追赶的时候,在她快要被结束的时候,都没有失去对爱的希望,因为有他的摆渡人紧握她的内心,给她的灵魂注入了一种力量。这时我会忍不住的想,如果是我遇到了这些,我该会怎么办,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重要性甚至超出了生死,在我看来,那些在我生命中看似重要的无奈,跟这个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给自己找烦恼的人往往都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过不去心中的'那道坎;或许我们都应该与内心中的摆渡人对话,他会给我们力量与爱。我们需要的不过是能在夜里翻来覆去的时候有寄托。

  书的后面写着: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入再次的轮回,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感觉这离我们十分遥远,我们都会潜意识地认为,死亡离我们很远,但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未知,然而我经常会想,当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会不会出现另外一个世界,来弥补我们这一生所遗憾的失去呢?答案当然是不会!与其让我选择,不如让我活得不留任何遗憾。而真正使我感动的是:迪伦穿过了那堵墙,而她的摆渡人却不见了,一面墙把彼此相爱的两人分隔两地。迪伦用尽所有力气希望能摧毁这堵墙,让自己能重新回去;她成功了,她用尽一切办法冒着被恶魔吃掉的危险回到了荒原,并和他的摆渡人穿回到了迪伦出事故的那辆火车上。迪伦用她的执着,和摆渡人教会她的真情得到了幸福。

  故事就这么结束了,这像不像是一个梦?迪伦选择了爱,与其说是这样,不如说是她懂得了如何去爱。人存在的意义不过都是爱这个字所赋予的。我们爱自己,爱别人,爱生活,爱梦想,爱事业,爱家庭,爱祖国。我们的爱有多大,人活着的意义就有多大,人性的价值就体现于此。

  给自己的心住上一个摆渡人吧,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有点模糊不清的时候,你的摆渡人会给你启发,因为你的摆渡人来源于爱,存在于温暖。

  有关摆渡人读后感篇2

  你不用害怕,我会保护你的,我保证。——克莱尔·麦克福尔

  15岁的女孩迪伦,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善良的单亲女孩儿,生长在单亲家庭中青春期的叛逆,和彷徨,竟然最终和母亲已经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在学校里,她看不惯别的学生的坏行为,她融不进他们的圈子,她的好朋友也转学到远方,这时,也和别的学生格格不入,她觉得很孤独,她觉得她是一个不被人爱的人,她想要走出去,她想要逃离,走出这困住她的这个牢笼,去寻找那个多年前,和母亲离婚后,就独自离开,而从未谋面的爸爸。可是火车在奔赴爸爸身边的途中,过隧道的时候,却突如其来的发生了交通事故,当她在巨大的昏厥中醒来的时候,她迷茫地发现,她竟成为了事故的唯一的幸存者。

  黑暗中,模糊的粘粘的液体,还带着体温的,软软的身体,在她面前,横七竖八的撞着,拌得她的身体跌跌撞撞,她不敢去想,她也不敢去触摸,她吼叫,但无人应答,哪怕一声轻微的人的语言。

  当她穿过,自己的恐惧,无助和忧伤,终于,跌跌撞撞地走到隧道口时,她竟然发现,有一个男孩儿,在隧道的出口,就那么看着她迪伦大喜她,主动打着招呼,她,终于不再一个人啦,她已经害怕了孤独,好在,有一个活生生的人,站着她面前,哪怕不语。

  她知道,她不孤单啦,前途,终有人与她同行她知道了他的名字一一一崔斯坦

  他们并排艰难的走在荒原上,虽然一前一后,他也不怎么说话,但迪伦知道,终于有一个人,是和她同行的。当迪伦,第一次面对恶魔的袭击,当崔斯坦,冒着生命的危险,和恶魔搏斗,只为了救她,她是震撼的……

  终于,他们俩摆脱了恶魔的袭击,成功地奔赴到那个,如诺亚方舟般存在的"小木屋",把恶魔阻挡在在小木屋外,看着恶魔们,一个个恐惧的面容,发出不甘心的愤怒的嘶吼时,迪伦看着,那个为了他,而身上挂满了一些伤痕,但仍表现出无所谓的,生火的崔斯坦,心里生出一种异样的情愫,这是在荒原的第一个傍晚,她才真的认识到,自己已经是死了,而现在飘着的,是她的灵魂。

  而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有自己的栖息地方,在那个地方,你会见到曾经死去的人,和你会静静的等待,将要到来的人想要达到胜利的彼岸,想到达灵魂净化的天堂。她的灵魂,就必须穿过荒原,躲开恶魔的一次又一次,一波又一波的吞噬,才能抵达那灵魂的栖息地一一天堂。

  一旦在路过荒原的这些天,她不小心被恶魔吞噬,她也将会永远永远变成恶魔……崔斯坦,是她的灵魂摆渡人。她,也是崔斯坦万千摆渡过的灵魂中的极普通的一个。

  我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我告诉他们真相,然后把他们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崔斯坦对迪伦说:他以为的迪伦会恐惧,他以为的迪伦会像别的那么多他摆渡过的,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一点生机也没有,机械的,庸庸碌碌的,如行尸走肉般,麻木的灵魂一样,但奇怪的是,迪伦并没有,她反而平静的'接受自己离开人世的现实,但仍想活着的人一样,和崔斯坦开着玩笑,尽量像生一样展示出人最美的状态。

  白天的荒原,或狂风暴雨,或艳阳高照,都是迪伦心境的反映,在相扶相持的过程中,在崔斯坦一次一次替她抵挡向她袭击的恶魔的时候,两颗年轻的心,反而在共同的磨难中越靠越紧……

  迪伦逐渐爱上了崔斯坦,爱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而摆渡人崔斯坦,也第一次,爱上了这一个他摆渡的灵魂……

  但可能吗?在荒原,在小木屋,他可以替她一次又一次的抵当恶魔的袭击,哪怕被被恶魔嘶扯得血淋淋,他也舍不得她受一点伤,尽管他知道,迪伦的伤很快就会愈合……

  他不再认为把她带到另一个世界只是执行任务,崔斯坦一路陪伴迪伦给了她温情,他帮她洗衣服,晚上睡觉时守护着她,并给她讲他遇到的一个个灵魂的故事。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在穿越自己人生的荒原。一路走来,遭遇数不清的困难,数不清的打击、嘲讽与诋毁,一旦松懈了,放弃了,就会被拉下水去。

  所有的荒原也有尽头,当我们凭借勇气、信念、坚韧,战胜了恐惧、胆怯,懦弱,以及内心的阴暗,也就成功穿越了自己的荒原。

  只要你敢去,

  就一定能渡过你的荒原,

  找到你的摆渡人,

  向死而生,渡人即渡己。

  你,还在找你的摆渡人吗?

  有关摆渡人读后感篇3

  最开始看张嘉佳的一篇文章《摆渡人》,感觉那篇写单恋的文章有些意思,明知不会有结果依旧想要拼命付出,如此难得却感人至深的情感,因为少见所以珍贵。之后知道这本小说,便将它列入书单,准备今年来看。腰封上那句话: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想着不管讲的是亲情友情抑或爱情,这都该是本感人的故事。

  小说刚开始设定的人物:一个初中女孩,单亲家庭,跟着母亲生活,所以经济有限,在下雨的天气里撑着旧雨伞去学校,衣服湿掉导致的尴尬,老师的故作不知,因为最好的朋友也离开了,所以雨天导致的尴尬只是个导火索,集在一起,她终于决定逃课去找自己的生父。作者还特意写了她因为被孤立所以学习成绩好。收拾行李的时候,犹豫一番之后还是带上了她的熊玩具,这应该也是暗示了一下她的孤单,以及害怕被抛弃吧。

  上火车之后对于周围人的描写算是比较有画面感的吧,普通的描写,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之后进入隧道之后,莫名的就出了事故,甚至她一直以为别的人都逃跑了,但又描写说她害怕自己跌倒会接触到什么(类似尸体吧),这两者之间难道不矛盾?终于艰难的走出隧道,然后发现了男主—她的灵魂摆渡人(当然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纠结一阵之后被男主迷魂?(好像特意描写了男主的'眼睛)跟着他走了,开始进入属于她的荒原,中途历经各种艰险,他一直说这片荒原是因为她的心之所向才会存在,而且天气什么的会随着她的心情而有影响,那为啥她不努力改善自己的心情让天气一片大好,然后减少阴天雨天减少危险?她离开后不仅摆渡人的样貌名字没有改变,(这些我可以理解,男主自己不想嘛)那为什么荒原还存在?那不是女主的心之所向么?两者之间的感情戏有点莫名,(互相了解越多就越喜欢?也可以吧)但最后摆渡人成了她的最重要的人,远高于自己的家人,这点可能跟她和母亲关系不特别融洽有关,还是有点盲目的感觉。

  他说因为她的需要,所以他才会在。而且穿过荒原的那个年龄最大的老妇人也说,因为是他,即使外貌不一样,只要你看见他就能认出来。所以我觉得摆渡人后来其实可以换个外貌名字,然后女主依旧认出了他,难道不更好?穿过荒原的时候明明她都觉得他的映像在模糊,我还以为穿过荒原的人都会忘记自己的摆渡人呢,既然没有那写她觉得记忆模糊是想表达什么?

  她独自一人回去的那个时候,显得是成长了,勇敢了,人的一生中总有一段旅程,不管如何艰辛总要自己独身勇闯。过程中自是各种化险为夷,只是后来她好像是知道了只要不看那些恶魔,就不会受到攻击,这是什么设定?来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啊,前后能一直么?感觉这简直就是为了让主角不死的牵强附会。然后她看见她的时候大喊,虽然能理解她的激动心情,但害死的那个女灵魂肿么办,炮灰的节奏啊。男主脸色差,她居然在心中想:难道他不想看见自己之类的?拜托,你都把人家的摆渡对象害死了还想他笑脸相迎?这里能不能突出点她的内疚心思啊?这样为后面的舍身救人做铺垫不好么?后面的为了救人,固执的陷入危险,之后男主告诉她:他们获救了,她就心下减轻些内疚,这样的描写真的好么。总觉得这样会让之前的那些内疚显得有些假。

  故事的结局意料之中的完美,两个人一起回到了人间,然后结束。

  作为小故事可以看看,但宣传的那么热真的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啊。也有可能是期望太高了了,所以会很失望,一个朋友对我说,这本书需要反复看,才能懂得。可能是我的境界不够,他所说的关于信仰,关于灵魂这种东西,我是真的没有太深刻的感触。说到信仰,想起去年看的《了凡四训》,心有敬畏,会让人言行有所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