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通用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1
今天上午王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节二年级的数学研讨课,听后对本节课有如下思考:
一、教学目标方面
我认为本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整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为: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2.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1分钟的时间。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1小时、1分钟的时间。明白1时=60分
3.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必须围绕以上三维目标进行展开。
二、课前导入方面
王老师在课前让孩子们进行了开火车数数游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对集中学生的思想很有意义。但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整5的数数游戏仿佛没有结合,直接借助了5的乘法口诀,就让学生认识了钟面上的分钟数。
三、课件制作方面
王老师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直观、形象,这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可以说王老师很好地把握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在课下的备课上也花了功夫,特别是相当多的PPT都以运动轨迹呈现,说明王老师在信息技术方面也具备了相当过硬的基本功,值得称赞。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时间”作为数学知识尤为抽象,掌握起来还有一定困难。在课堂教学时,钱老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一个直观、清晰的钟面图上认识时针与分针,用课件的动态形式呈现时针或分针所经过的`路程,对教学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
四、学生合作方面
整节课的教学中,王老师虽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但合作不够深入,合作的问题设计的不多,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安排的相对老师的讲解显得少了一些。
通过安排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这里王老师可适当延伸,如学生在交流自己一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的时候,一分钟还能做什么事情,也可以组内交流。让学生们感到时间的珍贵,趁机进行德育的渗透。
五、练习延伸方面
课堂练习形式多样,符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如果练习的题目略微增加点就会更加有实效。
课堂上,王老师对学生引导、启发非常到位,课件的制作非常精美,有实效,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王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应与表现,实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本节课上老师根据学生地特点递进式的引导学生认识时、分及其写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2
今天听了王xx老师执教的《认识时间》一节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已学过认识整点和几点刚过一点儿和快到整几点了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如何转的,进而知道1时=60分;并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和时间的记作方法;感受1分的长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意识。重难点是认识时间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数字几乘5就是几分。
二、课堂亮点
1.用开火车做游戏的方法引入教学,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这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王老师的教态自然,音质清脆,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尤其是不适时机提问、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
3.最为亮丽的是王老师制作的课件精彩纷呈,那会动画的时针和分针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真切地看到了分针走1大格是5分,分针走一圈是60分,而时针正好走1大格,所以60分=1时。我不得不佩服她是课件制作的高手,可见在课下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三.须改进地方
1.孩子已学会走路了,能否放一下手让他自己尝试一下呢?如果跌倒了,再把他扶起来。
2.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能否把语言再准确点,如"时针在什么位置都是4时?"改为"时针在哪两个数字之间是4时几分"。
3.深入了解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再来设计教学,就不会教的那么吃力。
总之,听了这节课,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得很累,我们不敢放手,生怕孩子们学不会,我们不断重复学生的话,生怕孩子们没听见,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我们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就0K了。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3
这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导入新课时很好的选用了孩子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图片入手,进行图片欣赏,同时思考并猜一猜谁还没有睡觉,从而很好的引入钟表这一事物。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许多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给孩子展示真正的'钟表,并让孩子亲手触摸表,并调表。这种尝试很好的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桌子上的钟面,仔细看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
3.在认识时间是动态的这一难点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静态的数学动了起来。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识,较好的突破了难点。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老师还设计了同桌互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几时吃饭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了珍惜时间的德育观念。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4
听了夏老师的《认识时间》这节课,我感触良多。夏老师无论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尊重学生,时刻关注学生。夏老师在课堂上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领作用和谐统一起来。在动手操作,交流讨论中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突破难点。听后的主要体会如下:
1、注重实践操作
夏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摸、玩学具钟,观察钟面,让学生在玩学具钟时发现钟面上的小秘密:有12大格,1大格有5小格。当学生会看5分的时间后,让学生拨出几个时刻。这样的设计,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了他们对该知识点的印象。
2、紧密联系生活
认识时间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而学生也应该从生活中来认识时间。夏老师以小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来进行复习整时、半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而在教学新知中,也始终围绕学生的作息时间来进行,包括练习的设计也是如此。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意识到时间跟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夏老师非常注重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注重学生发言
在教学中,夏老师根据学生认知的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颜色的变换,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12大格,以及1大格有5小格。这样安排,帮学生扫清了认知上的`障碍,下面学习分针走到数字1是5分钟,分针走到数字2是10分钟就容易多了。
4、注重学生体会
在教学完新知后,夏老师让学生体会1分钟有多长。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做口算题来感悟1分钟的时长。教到这里,学生会5分钟5分钟地认时间了,但是对于1分钟到底有多长,比较抽象。夏老师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让学生感悟到了。这一设计非常巧妙。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体会后,会对1分钟的时长有大概的认识。
总之,夏老师这节课很好地落实了教学重点,难点也有所突破。从这节课中,我主要体会到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的,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课堂上还主体于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解新知,让他们自己发现、交流、讨论,这样的数学课堂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安排的实践操作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情况,而在操作中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是真实、有效的。这节课,我受益良多。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5
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与几时半,同时为三年级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堂上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钟面的具体演示引导学生非常直观形象地认识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体验1小时、1分钟的实际长短,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并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收到较好的效果。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创设情境这环节中,教师创设了猜谜游戏,符合了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并通过有效的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教师在钟面上拨动时刻,学生都能很快的说出整时、整时半,课堂气氛一直很高昂,这时教师故意将分针拨向7分钟,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学生产生了知识的冲突,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并知道1时=60分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从动态的钟面上理解分针指在每个大格刻度所表示的意义,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值得一赞的是老师课件制作的能力,钟面很直观地演示了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才走了一格,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板书有序,让学生一目了然,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6
“认识时间”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了平时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时间。在课题的引入时,教师用了谜语导入的形式,让学生说自己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话题,来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在直观中来呈现知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挂图,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1时=60分时,让学生自己拨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三、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做一做, 在教学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练习穿插在新授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新知。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所以,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文具就摆放在教师的堂桌上。买东西要看物品的价格,要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会换算人民币。然后,在购物的情境中通过换币,体会、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最后在购物中学会简单的付币,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两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例如,“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人民币”等教师温馨的话语、宽松的教学环境、自由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心灵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正是这样的课堂,才保证了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状态下畅所欲言,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还有,必要的常规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节课中许多看似是教师“不经意”的细小环节,实际上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
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会更精彩一些
在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后,让学生同桌说一说,盒子里的人民币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然后指名说一说按1元、1角、1分的顺利逐渐展开认识的教学活动。其实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就只有这些吗?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对于10角就是1元,买1元的物品可以付成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等等的多种方式,是有一定基础的。老师完全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除了认识1角、1元、1分,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之前是有一定生活基础的。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学生不断的谈话中,对知识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说明,这样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课堂,这样学生会表现的更精彩。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7
《认识时间》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会看几时、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毕竟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较困难。特别是看几分,很容易受时针看法的影响而将两者混淆。程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课件,紧抓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知识,给学生以视觉刺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程老师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特别是在认识几分时,课件演示将分针走过的痕迹用较粗的红线标出,让学生清楚知道分针看小格,时针看大格,印象比较深刻。
二、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几时多是学生认识的一个难点。如4时多,学生容易看成5时多。课伊始,陈老师就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入手,出示时针指向数字9和10之间,问是几时多。并总结如果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看小的`。
认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程老师也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中,除让学生集体说说分针走到各个数字分别代表几分外,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几个关键的数字,以便更快地读出几分。有的学生说记住6就是30分,有的说记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抓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巧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程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如认识时、分时,出示课件观察时针走动1大格是几时,分针走动1大格是几分,然后提问:“两个1怎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认识时针走过1大格是1时,分针走过1大格是5分。
三、课堂语言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程老师的课堂语言简单明了,能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去描述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外面的数字给分看的,里面的数字给时看的,不过外面的数没有标,要小朋友自己去记”“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针,一个大格就是一个5分。”等,这些语言浅显易懂,清楚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学习指向,让学生清楚知道该怎么看时间,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学得明白扎实。
四、建议
学生上来板书时,书写比较随意,中间两个小圆点没有写在右下角,而是一上一下分得很开,两个小圆点也写成两条小斜线。这里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8
在本次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的评课活动中,我有幸观摩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这节课以认识时间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时间概念和读写钟表时间的能力。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详细评价。
一、教学目标达成度
知识目标: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们对时间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准确读出钟表上的时间,并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技能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钟表模型、参与时间游戏等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时间读写的技巧。
情感目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引导他们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通过课堂讨论和分享环节,学生们对时间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内容安排:本节课的内容安排紧凑、合理,从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开始,逐步深入到时间的.读写和计算。每个环节都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时间知识。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练习、游戏等,使课堂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钟表模型和参与时间游戏,学生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教学资源: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动画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同时,教师还准备了钟表模型、时间卡片等实物教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
三、学生参与度与课堂氛围
学生参与度: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和练习。特别是在时间游戏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参与游戏,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团队精神。
课堂氛围: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以亲切的语言和耐心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时间知识。
四、建议与改进
加强时间管理教育:虽然本节课已经涉及了时间管理的内容,但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增加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兴趣点,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拓展时间应用知识:在掌握基本时间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拓展一些与时间应用相关的知识,如日历的使用、时间的换算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本节课在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参与度与课堂氛围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时间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9
本次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课程,教师展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精心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带来了一节富有成效且生动有趣的数学课。以下是对这堂课的详细评价:
一、教学目标明确,达成度高
教师准确把握了课程标准对二年级学生在时间认识方面的要求,设定了清晰、具体且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认识钟面的结构,包括时针、分针、大格、小格,到理解 1 时 = 60 分的关系,再到能够准确认读和书写几时几分,每个目标都紧密围绕教学内容且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学生们逐步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例如,在讲解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规律时,教师利用动画演示和实物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时针走一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钟,走一大格是 5 分钟,进而引导学生推出 1 时 = 60 分。这种由直观到抽象的教学过程,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教学重点,达成了知识目标。
二、教学内容丰富,逻辑严谨
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且组织编排合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课题,如 “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 这样的导入自然流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新授环节,教师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首先带领学生细致观察钟面,认识钟面上的各个元素,接着通过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和时针、分针的运动关系,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认读整时、几时半以及几时几分的时间,最后进行时间的书写练习。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认读几时几分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认读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几,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最后将时针和分针所表示的时间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这种分步教学的方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认读时间的方法,体现了教学内容逻辑的严谨性。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直观性
教师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且非常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在讲解钟面结构时,教师运用了实物展示法,将钟面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钟面上的数字、指针、大格和小格,使学生对钟面有了清晰的感性认识。在教学 1 时 = 60 分的关系时,采用了动画演示法,通过动画展示时针走一大格的同时分针走一圈,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时间换算关系。此外,教师还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认读时间的练习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解决认读时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还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小组合作认读时间的活动中,学生们积极讨论,有的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模型进行认读,有的学生则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推算,最后小组内共同核对答案并总结认读时间的技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引导,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整堂课教师始终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如在认识钟面大格和小格时,教师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又有几个小格呢?” 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去观察钟面,寻找答案。在认读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认读一些时间,然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引导和纠正,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和教师的启发下逐渐掌握正确的认读方法。例如,当学生将 4 时 35 分读成 5 时 35 分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时针的位置,问学生:“时针是在 4 和 5 的正中间吗?还是更靠近 5 呢?” 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及时有效,激励性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且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会给予肯定和表扬,如 “你真聪明,观察得非常仔细!”“你的回答太棒了,完全正确!” 等。这些积极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认可和鼓励。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不会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引导和鼓励,如 “你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在这个地方稍微有点小失误,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答对。” 这种鼓励性的评价方式,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继续学习。此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会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小组内成员的合作精神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这种全面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媒体运用恰当,辅助教学效果好
教师合理运用了教学媒体,如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面模型等,有效地辅助了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动画演示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演示时针和分针的运动关系以及时间的认读过程中,多媒体课件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示,让学生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物钟面模型则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操作工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钟面结构和时间认读的理解。例如,在教师讲解完钟面结构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感受时间的变化,这种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七、教学建议
在练习设计方面,可以增加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更加紧密的题目,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作息时间填写钟表上的时间,或者根据给出的时间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动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时间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环节。例如,在认识钟面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一个钟面,或者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时间,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如画图、用文字描述等)。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可以更加精准一些。在一些学生已经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上,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和拓展。例如,在认读整时和几时半的教学环节,学生们掌握得相对较快,可以适当缩短这部分的教学时间,增加几时几分认读和书写的练习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总体而言,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时间,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在练习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学时间把握等方面能够进一步优化,这堂课将会更加完美。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10
在本次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的课程中,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了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钟的读数方法以及时间的简单计算。以下是对本节课的详细评课。
一、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旨在使学生:
认识时钟的基本结构,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对于二年级学生,主要关注时针和分针)。
学会整点、半点以及一刻钟的读数方法。
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法,理解时间的流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紧密围绕这些目标展开,通过直观演示、互动问答和动手操作等方式,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直观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时钟,向学生展示了时钟的构造和运作原理,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互动问答:通过提问“现在几点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里?”等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动手操作:教师安排了“拨时钟”的`游戏环节,让学生亲手拨动时钟模型,模拟整点、半点等时间点的设置,加深了对时间读数的理解。
情境教学: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上学时间、吃饭时间等),教师引导学生将时间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参与度: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回答问题积极,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反馈,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读出整点、半点以及一刻钟的时间,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法。
情感态度:学生对时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了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
四、建议与改进
增加实践环节:虽然已有动手操作环节,但可以进一步增加时间管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定个人作息时间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时间的理解。
强化时间加减法训练:部分学生在时间加减法上仍显生疏,建议增加相关练习题,通过多样化的题型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引入时间单位换算:虽然本节课主要关注时针和分针,但可以简要介绍秒针和时间单位(如分钟、小时)之间的换算,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本节课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相关文章:
认识时间评课稿11-20
《认识时间》评课稿10-16
《认识时间》评课稿09-29
【经典】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01-21
经典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09-10
[精]《认识时间》评课稿01-14
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11-16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09-29
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必备09-07
《认识时间》评课稿7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