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汇报总结

时间:2022-07-02 09:01:35 工作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题汇报总结

课题汇报总结1

  我校在小学音乐学科中进行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与研究已经两年多了,通过脚踏实地地研究与实践,逐步摸清思路,形成了“确定评价内容→设计表现性任务→初步实施表现性任务→修改与完善并再次实施、修改→推广与应用→评价结果的运用”的研究过程。从而摒弃传统的过分关注选拔与甄别的教学评价,改进音乐教学评价方式,构建发展型、形成性的学生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学生徜徉在音乐世界里,自由主动地发展。学生会幸福地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真正快乐地享受音乐。

课题汇报总结

  一、研究内容:

  经过反复的`思考,音乐学科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子课题,对“综合性艺术表演”这一实践活动进行表现性评价。并确定了两个研究内容:一是将音乐欣赏与唱游结合起来,设计成比较容易操作的表现性任务,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堂上评价。二是将课本上的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设计开发出一系列体现音乐的人文意义的表现性任务给予实施和评价。

  二、研究成果:

  1、设计了一批较为成熟的表现性任务。

  现有的表现性任务有:

  探索音源的表现性任务(建议在一、二年级使用)

  音乐欣赏的综合表演任务(建议在三、四、五年级使用);

  给歌曲配上伴奏的表现性任务(建议在四、五年级使用);

  给音乐配上动作的表现性任务(建议在一、二年级使用)。

  2、实施、反思、修改表现性任务

  设计好任务后,我在一年级和四年级中各找一个实验班进行实施,经过第一次的实施与观察、反思,找出任务中存在的不足加以修改和完善,进而成为较为成熟的表现性任务,再进行推广。

  3、论文撰写。

  除了脚踏实地开展课题研究之外,科研组教师们注重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刘舜妙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撰写了一批论文,如:《小学音乐学科的表现性评价方法初探》、《把“筛子”变成“泵”》、《让表现性评价走进音乐课堂》、〈在激励声中评价,在评价声中发展〉等;在表现性任务实施

  中的案例分析,如《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小小的船〉教学案例》;表现性任务实施的反思〈我在失败的教训中成长>等;同时,参与评价的学生也写出了不少关于完成表现性任务的实施过程及心得体会。其中,刘舜妙老师的《让表现性评价走进音乐课堂》发表在《广州课改工作通讯》;同时,这篇论文还荣获天河区论文年会一等奖。

  在总结前阶段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学校编辑了一本10多万字的阶段性成果集,音乐科对前两年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整理与总结踊跃投稿,发表了子课题方案和三篇论文。

  4、协助天河区教研室音乐科组成功举办天河区发展性教学评价交流会,科研成果受到区内外广泛关注。

  20xx年10月,在广州市教研室于荔湾区人民中路小学举办的试点学校现场会上,音乐课题组教师刘舜妙以案例介绍“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主题,向与会的专家、校长们介绍了我校音乐科组实施表现性评价课题研究的工作情况与经验,受到好评。12月又在我校召开的“天河区音乐科发展性教学评价交流会”中进行经验介绍,得到了有关领导与同行的认可。

  我们希望经过实践与研究,能够探索出适合课程新理念下的评价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题汇报总结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市局领导百忙中专程赶来指导我们的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很荣幸,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方式的研究,被定为市重点课题,因此,有机会聆听领导专家门的指导。但同时,课题研究对我们一线的教师也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切实把课题研究好,向领导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我们近来一直思索的问题。

  我先谈谈我们定这个课题的初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讨论式”教学法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之特征,成为拇指教育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这种方法。在许多拇指教育上,讨论甚为激烈,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这自然是快事。然而,我们也发现在一些研究课和自己的家常课上, “讨论式”教学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如:

  讨论问题的时机不当。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 讨论问题的时间不足。在小组讨论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讨论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小组分工不明确,使得一些学生在桑树底下等枣子吃;参与范围较小,有些讨论很少关注到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所以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就成为一句空话。这些均使讨论陷入尴尬境地。我们课题组成员就在不断思考:怎样在表面繁荣的基础上,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我们初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讨论前的准备,及问题的提出(戴小兵负责);其次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讨论过程中的控制和引导作用(陈建霞负责);第三是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做认真的总结归纳(顾艳云负责)。最后,再概括论述勿滥用讨论法(刘芸负责)。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密切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在课题组间进行“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小组成员间互相听课,围绕此课题评课,做好调查统计工作;组织与课题有关的教学案例、优秀教案设计;每个成员围绕此课题在全校上一堂公开研究课;小组成员分工完成相关论文;最后邀请专家指导鉴定。

  我们期望通过这些实践与研究,最终达到以下的目标:切实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当然,由于学识有限,思考不深,研究尚未深入,我们的课题研究方案中还有很多不足,敬请袁主任及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xx

  20xx年 xx月xx日

课题汇报总结3

  一、基本情况

  镇镜山小学有两项立项课题:市级数学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下有效倾听与交流的研究”;市级英语课题“四年级英语书写星级评价研究”。XX年秋季学期以此两项课题为重点,以点带面规范学校课题研究,在全校范围内营出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教师在研究中享受幸福,享受智慧带来的快乐。

  由于多方面原因,课题研究对于zjs小学来说是比较薄弱的。本学期,学校加强了课题研究力度:行政领导蹲点课题组组,检查和指导课题研究;间周开展一次研究活动,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参与面100﹪;每次研究活动保证时间、地点、人员、主题四落实;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程序,规范操作,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前测、后测及相关的问卷调查;及时收集、整理阶段资料,资料齐全。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在平时,走实每一步,着实体现课题研究的实效。

  二、工作亮点

  1、聚焦课堂,关注细节,催生教师新的教育实践智慧

  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提出了“聚焦课堂,关注细节”的口号,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入,从常态课做起,夯实课题研讨课。通过“备课——课例展示——集体评课、诊课——教学效益反思”的一体化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内化教学新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在聚焦课堂、关注细节的教学研讨中,课题组立足课堂,以发现问题为切入点,以分析问题为关注点,以解决问题为终极目标,共同探索提练简洁活力、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数学课题同课异构的“一教”时,三年级林玉珍老师讲“什么是周长”一课,整堂课学生学习气氛很活跃,但学生始终对什么是周长这个概念不能准确表述,不能建立实际意义上的认识。在研讨这堂时,课题组就抓住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通过研讨,大家认为,问题的焦点在教师对概念的表述没有准确定位,不时变换说法,不能给学生明确的概念信息。通过进一步讨论,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开始进入周长这个概念学习时,教师的语言表述要力求清晰、准确,而且始终要围绕这个概念学习。“二教”中计江玲老师避免了“一教”中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事后,课题组的钟莉莉老师说,课题研究解决了她多年教学中的困惑,使她豁然开朗。聚焦课堂,关注细节,使课题研究真正指导了教师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研讨活动中,我们力图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坦露、开放的人文对话环境,在问题的'探讨中引发教师内在冲突,在积极的互动中撩拨教师的心智,帮助教师对已有认知、信念的解构,从而催生出新的教育实践智慧,并努力使教师感受研究带来的的快乐与职业成就的幸福。

  2、“同课异构”“三教三评”研究方式,使教师优势互补,智慧共享

  “同课异构”、“三教三评”是我校本学期语、数、英三科课题研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式,共计10人18课次。这种教研方式集智研课,不仅使执教教师和小组成员共享经验与教训,利于教师对教材深层的理解与把握,还由于借班上课,培养了教师课堂应变能力,真实地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真正问题,使学科内教师间的教学优势互补,智慧共享,促进了骨干作用的发挥与新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康忠平、吕英在关注细节,重塑课堂三教三评活动中脱颖而出,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区体育、语文优质课竞赛,获得了好评。

  3、及时整理研究成果,促进教师科研水平迈上新一台阶。课题研究过程中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有效收集和积累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注重材料积累,采用 “课题材料档案盒”的办法,对研究过程中的相关材料及时收集、整理。例如,课题研究前期,我们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阶段实验计划;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撰写课题研究体会或心得,收集和整理典型个案、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凭证并准备了一本课题活动大事记。通过建立“课题材料档案盒”,使我校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进行,使教师课题研究意识牢固建立,使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更加深入有效,同时也使教师的教科研理论与实践水平走上了新的台阶。

课题汇报总结4

  20xx年3月31日至4月3日,XX市首批中小学名教师培养对象于XX第二师范学院参加了为期四天的20xx年度首期培训学习。本期学习内容包括小课题研究专题讲座和20xx年度学习总结汇报。在这期培训里,我们聆听了XX教育专家费猛伦老师的两个专题讲座:《如何做“小课题”现状调查》《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费老师旁征博引,从“调查方法→调查分类→问卷设计与实施→如何调查”详尽地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做“小课题”研究的现状调查;从“什么叫教育案例→案例的涵义和特征→案例开发的步骤。分类→案例写作的基本规范”形象生动地告知我们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在广二师的唐志文博士生动活泼的“沙龙”式的专题讲座中,我们懂得了《如何梳理研究成果及撰写文献》。本期培训虽然时间短暂,培训内容也不多,但是我们从精品式的学习中也有所思、有所获!

  小课题大智慧

  小课题研究解决的是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可发现产生问题的根本。调查法是开展课题研究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访谈、学习测评等。调查研究是贯穿研究的全程的。它是发现研究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推进课题研究的有效方法,是呈现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效之道。其实,调查研究不仅仅适用于课题研究,同样适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用调查问卷掌握学情,可以借用调查问卷了解学习效果,可以用于家校互动评价……

  教育案例是呈现小课题研究成果的方式之一。教育案例究竟写些什么?自己亲历的、目睹的、听说的,只要是可以触动我们的教育之心的真事、实事、好事、坏事都可以成为教育案例的素材。撰写教育案例从“发现→思考→写作→思考→启迪实践→升华”这样的.过程,实际就是教育者自身在实践中思考、分析总结、指导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促进教师主动思考、积极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哪怕写下来的案例达不到发表出版的水准,但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可以给人或多或少的启迪,那它就是有价值的,也必然能促进反思者自身的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说:“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十年教育反思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说的正是此道理。

  所有的中小学一线的教师都堪称实干家。每节课他们都在真抓实干,确保40分钟课堂的实效,确保每一份作业的质量,甚至一道题也与孩子们锱铢必较。可是,在课题申报表中的“文献综述”却难倒了很多老师。为什么?因为文献综述是属于理论范畴,我们的理论底子可谓是一片空白,让我们去干这实在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所以说,只有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才会产生完美。

  年度总结不是简单的重复。在20xx年首期名师培训中,项目组为什么大张旗鼓组织开展年度汇报?(小组汇报→年度总汇报)我俯首沉思,年度总结汇报又何尝不是一个生动活泼的教育案例呢?费猛伦老师在他的专题讲座中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学习应该是批判性学习。是的,年度学习汇报,从个人的盘点梳理总结到汇报展示,这应该是一种学习资源的共享,也是一次示范带学。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也是一次锤炼吗?但是,我们不仅要直接参加项目组组织的每一项活动,我们更要思考项目组组织这样学习活动的最原始的意图是什么,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学习要见微知著、见贤思齐。在年度汇报中,一项项骄人的业绩光鲜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有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的,也有发表多篇论文著作的;有教学成绩名列全市前茅的,也有指导的学生作品发表、获国家级大奖的……炫目的业绩,固然令人惊羡。但是,不是所有的“成绩”都可以立竿、见影,可以量化表述。

  当我们把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让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更科学、更人性化;因为教育观念的转变,孩子们的学习更轻松,更快乐了;年轻教师因为引领一步一步长大、成熟,科组、学校因为引领在悄然中渐显活力……这些该如何去考量呢?这些要不要考量?“教书育人”,从这个词语的结构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育人”。“教书育人”它不应是一句口头禅常挂我们的唇边,它应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常态总结!可是今年的年度汇报中,没有一名教师会重墨浓彩地描绘自己的育人业绩。甚是遗憾!

【课题汇报总结】相关文章:

课题阶段总结07-03

课题阶段总结07-16

课题研究总结04-05

教研课题总结11-18

小班课题总结范文07-02

历史课题总结07-05

课题实验期末总结范文07-02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总结07-05

课题阶段性总结07-05

课题研究总结多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