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好嘴杨巴》评课稿
本学期,听了三位老师老师上的《好嘴杨巴》一课,谈两点想法。
一 、对教材的钻研挖掘再深入一点,对教材的解读再精准一点。
好嘴杨巴这篇课文固然写出了杨巴的机敏乖巧,人情练达,心灵嘴巧,三位老师在执教时都引领学生研究杨巴的所谓好嘴,这里的好嘴主要是指杨巴那种只用三两句话,既叫李中堂明白被他倒掉的茶汤里浮着的不是脏土,而是碎芝麻,又给李中堂面子,不让他难堪的水平。但是如果只局限在这一层面,显然是不够的。我的看法,应该挖一挖杨巴嘴巧的深层原因,是怎样的社会生态社会土壤滋生了诸如杨巴这样的好嘴儿。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杨巴在当时的所做所言是主动献媚还是被迫无奈这个角度入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李中堂不粗暴,不打翻茶汤,杨七杨八就不会有事;如果李中堂为人随和,一反大人说话,不能改口的封建官场之规则,杨巴就不必赶紧想辙,抢在前头说,要是李中堂不虚荣,不看重所谓的面子,杨巴也不必挖空心思讨他的欢心,当然如果杨巴不想生存发展,也无所谓,而这最后一个如果显然是不现实的,处在社会底层的诸如杨七杨八的角儿生活还得继续,那么,关于李中堂的种种如果现实吗?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从某种角度看,更不能发生这一切假设之事,因为李中堂的所作所为是封建官场的通病,面对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官场,杨巴无疑是含着泪很心酸的讲着奉承话,讨好李鸿章之流。所以本文的主旨,或者说编者的意图,我们应该予以科学把握。本文绝不是学生进行语言艺术研读的范本,写好嘴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我认为,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不能一味的津津乐道于杨巴的反应机灵及其奇妙的语言艺术,而应该直指那个专制的又是阿谀奉承习气充斥的腐朽官场,乃至整个不正常的病态社会。杨巴的接口令固然了不起,但那是与特定的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撇开时代特点,社会背景,忽视作者立场,漠视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引领,去奢谈杨巴的好口才,不但没有意义而且没有益处。如果我们的学生学了本文以后在生活中刻意模仿,迎合他人,后果是严重的,是非观念会缺少,社会变得更厚黑。这里我想补充谈一下作者对杨巴的褒贬,作者对起初的杨巴是同情的,对杨巴的机敏过人是肯定的,而对杨巴后期的表现是否定的,杨巴自以为是,看不起杨七。他忘了本。杨巴的本质有问题。文章最后一节就可看出作者的这种倾向,还有课文用了很多的贬义词写杨巴,就可推断出作者的价值取向。
二、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不够
语文教学有效性最容易丢失。好多东西学生都懂,老师走过场的再讲一遍意义不大。比如本课杨巴的机智灵敏学生课文看一遍就能懂,作者的语言很浅显,初二学生能懂,无需小看他们的智商和学习能力。最多简单的梳理一下,整理出比如敢说,强说,巧说,诸如此类的字眼来板书一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就可以了。相反深层主旨的挖掘,引领学生透过字里行间看到杨巴的时代社会的畸形腐朽荒唐不堪,本末倒置的生存之道(杨七有真本领反倒渐渐埋没,杨巴耍嘴皮子却名声大振,成名发财),这倒要着力,化大力气。还有,本课的语言,文章的叙述方式,写法很有特点,值得玩味。冯骥才生活在天津,写的又是天津人天津事,天津方言以及口语的运用很有味道,增强了文章的通俗性和乡土气息,文章写的是俗世奇人,有传奇色彩,因此他的叙述结构有点像说书,有现场感,前有铺垫,后有照应。慢条斯理,娓娓道来,从从容容,文风稳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紧凑连贯,叙述语言文白相杂,长短句相间,很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常常对举而出(比如对杨七杨巴的介绍),还有心理活动描写,动作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神态描写,不一而足,这些都需要老师点拨。另外,我想重点谈一谈本文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本文的对比很多。有杨七杨八的对比,这两个人有外貌的对比,个性的对比,还有结局的对比。众官员的糊涂与杨巴的明白对比,李中堂对杨家态度前后的对比,杨巴前后表现的对比等等,这些对比很能表现人物,突出主旨,很值得老师引领学生细细梳理。我想如果重视这些教学内容,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增强一些。
【《好嘴杨巴》评课稿】相关文章:
好嘴杨巴教学实录07-02
《好嘴杨巴》课堂实录07-02
好嘴杨巴课堂实录07-02
语文课文《好嘴杨巴》教学实录07-03
杨修之死评课稿02-12
《杨修之死》评课稿03-29
《杨修之死》评课稿4篇03-29
《杨修之死》评课稿【范例4篇】07-10
九年级上《杨修之死》评课稿07-26
九年级语文《杨修之死》评课稿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