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之美》评课稿

时间:2022-07-02 12:51:09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淡之美》评课稿

《淡之美》评课稿1

  《淡之美》这篇课文是职高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真谛”,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本真,用“揣摩与品味”的方法阅读单元,辨析理解文章语言含义。《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老师把本课目标定为:1.感悟文中不同方面的“淡之美”了解作者其人和为人处世。2.掌握本文从具体到抽象逐层深入分析的特点3.领悟“淡之美”的哲理, 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使学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内涵,揣摩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有所领悟。

  《淡之美》是一篇经典的说理散文,文章从女性美入题,直观自然,将淡美呈现在读者面前,尔后又层层深入,将生活中的淡美拓展延伸至人生的淡美境界,直至充满哲学智慧的禅。老师围绕“淡之美”提出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四个问题:淡之美,有哪些?

  淡之美,怎么美?淡之美,有何意?淡之美,有所悟。由浅入深地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让学生在层进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最大的启悟:原来,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淡是另一种方式的积极进取。面对情感,顺其自然,无腻无隙。面对名利,淡然处之。这堂课老师不仅让学生领会了各层“淡之美”的特点,理解人生淡美境界的内涵,还培养了学生平和待人、淡然待事的心态。

  另外,《庄子钓于濮水》的激情导入,切合教学内容和文本中心主旨。课堂最后的“淡之美,有所悟”环节,引入了“禅宗六祖慧能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故事。首尾形成照应,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淡之美》评课稿2

  听了xx老师的《淡之美》这一节课,非常受益,很受启发,也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基本功。这一节课有自己突出的一些亮点,我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点评。

  (一)从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 文中富含哲理的语句,品味作者恬淡优美的语言风格,并尝试仿写。《淡之美》是一篇经典的说理,从女性美入题,直观自然,将淡美呈现在读者面前,尔后又层层深入,将生活中的淡美拓展延伸至人生的淡美境界,直至充满哲学智慧的禅。因此,本课的知识目标为:把握结构,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了具体到抽象逐层深入分析的点。情感目标为:领会各层的特点,理生淡美境界的内涵,培养学生平和待人、淡然待事的心态。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平和待人、淡然待事的心态,看待功名利禄。定位非常准确。

  (二)从问题看

  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一节课不难观出,执教者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如精读文本部分,“至美”——“至”有“极、最”之意,“至美”二字足见作者对的`推崇备至。有何魅力如此吸引作者?

  1、2-13自然段,作者分别从人、自然、艺术、饮食四个层面分析了请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品读,说说的特点。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品析。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设计清晰,通过不同活动达到对词汇、背景知识的认知以及个人观点的表达;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课堂结构安排合理,由浅入深,符合任职规律。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英语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上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淡之美》评课稿3

  辞书上对于“课堂”有这样的界定:课堂是教学活动存在的场所。但是,这些“教学活动”是单纯以功利性的应考为取向,还是以促进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为取向?在我看来,这应当是区分孰为真正的“优质教学”,孰为浮躁的“功利教学”的分界点。在这种意义上,这堂《淡之美》当之无愧是一次真正的“优质教学”。

  首先,在这堂课上,我看到了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感受性阅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现在充斥语文课堂的多是“假阅读”。教师往往注重的是段落的划分、主旨的归纳、艺术手法的总结等。这是一种典型的只注重结论,而不关注过程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势必会导致学生对作者及文本,缺少真正的情感认同和心灵共鸣。如此一来,还何谈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德育目标?我认为真正的阅读,应当是让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结构中去,凭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文字的丰富内涵进行多角度领会。在这堂课上,教师紧紧围绕“淡”这一中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

  其次,在这堂课中,教师在关键处抓住了契机,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追问,使语文课堂出现了理性交锋、智慧启迪的好现象。传统语文课堂上,思维含量低的提问俯拾皆是。在学生对老师的问题给出“对、是、好”的回应时,从表象上看,教师所提的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但事实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任何实际的提升。所以,在处理学生的回答时,语文教师应当趁热打铁,再追一问或几问,轻巧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空间,有力地锻炼他知识的迁移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知人论世”这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个普遍性规律。在这里,这位老师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稍加引导,使学生自然而深刻地领会到“知人论世”的妙处,使他们明白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主观思维的产物,它其中必然包含作者思想的活性因子。

  优质的语文课堂必然会让学生在思维和情感两方面皆有收获。而感受性阅读与启发性追问,正是让语文教学摆脱肤浅,走向深刻的好方法。

【《淡之美》评课稿】相关文章:

四季之美评课稿11-25

四季之美评课稿集锦03-13

四季之美评课稿通用03-14

[精华]四季之美评课稿08-14

【优选】四季之美评课稿08-14

四季之美评课稿[集合]08-17

(荐)四季之美评课稿09-24

四季之美评课稿【热门】08-12

四季之美评课稿7篇11-26

四季之美评课稿(7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