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1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3、《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三首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
2、学生讨论,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质疑:
还有什么问题或哪些词语不理解?老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⑴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⑵ 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方法:
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方法:
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六、当堂作业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3、自己练习写生字,同桌交换,改正不足。
七、拓展阅读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
第二课时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诗文,可轻读、大声读,可独自读、同桌齐读、小组合读。
2、检查朗读,先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
⑴ 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⑵ 以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通古诗。
⑶ 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直觉读准节奏。
3、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可以自学,也可几个人合作学习;用、看注释、看插图等方法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⑵ 交流学习收获。
⑶ 质疑:有什么不懂之处?老师重点指导“异乡”、“异客”的意思。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动
1、卡片连词背诵。方法:
请学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方法:
⑴ 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⑵ 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四、当堂作业
1、出示生字卡片,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学生练写生字,同桌交换,改正不足。
最新《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
最新《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3
【学习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2、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
1、学生初读《望天门山》。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2、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3、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
4、诵读展示。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5、练习背诵。
三、练写生字,抄写古诗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2、抄写《望天门山》。
四、自主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回顾上一首诗的学习过程,自学《饮湖上初晴后雨》。
2、交流展示:
⑴ 展示朗读或背诵。
⑵ 说说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⑶ 背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默写《望天门山》。
2、配乐情境朗诵。
二、想象画面
1、选择最喜欢的一句诗,想象它所描述的画面,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想象。
可用简笔画画出来,也可用几句话描述。
3、交流各人想象的画面。
三、拓展活动
1、交流搜集的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诗句。
2、召开祖国山河美古诗朗诵会。
【《古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诗教学设计06-20
古诗《村居》教学设计10-27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07-13
古诗教学设计15篇06-20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07-28
古诗教学设计(15篇)11-04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12-10
古诗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17
古诗教学设计15篇07-12
关于古诗池上的教学设计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