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

时间:2023-03-04 17:27:54 艺术 我要投稿

《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1

  书香幽幽,培育芸芸众生。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教师读书论坛机制,6月24日下午,东风东路小学在录播大厅开展主题为“阅读越青春”的《教育艺术随想录》教师读书论坛活动。

  学期初,学校利用每周一下午校本培训时间,通过各年级组轮流领读的方式带领全体教师共读李希贵校长撰写的《教育艺术随想录》。每领读三篇,领读教师就运用rollcall点名册随机抽取三名教师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感受、讲收获,趣味性的阅读方式增强了教师与文本之间的.思维碰撞。

  学期末,在整本书共读结束之后,学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教育艺术随想录》教师读书论坛活动。全体教师充分准备、积极参与,享受阅读的美好氛围。全校教师共分八个组,两两对抗,每个组主讲时间为5分钟,通过演讲、表演(相声、小品、戏剧等)、辩论等多种形式诠释书籍内容,形式新颖、气氛活泼。每个组展示结束后,对抗组对诠释内容进行提问,展示组推选主讲人进行解答,个人解答不了可求助组员,提问环节时间为3分钟。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评委,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在愉快而充满思维含量的氛围中,最终评选出优胜组为二年级组、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和英语组。校长张红为优胜组成员颁发纪念品。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服务于教育;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有底气带领孩子一起进入书的世界畅游;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能让生命溢满书香,让书香滋养心灵。

  《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2

  做任何一项工作,如果能做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基本上就是一种艺术了。因为在这极端和精致的背后,是对这项工作精准的理解,以及通过独具特色的方式进行的呈现,这本身就是“艺术”的特质。教育工作也是如此。

  李希贵的《教育艺术随想录》,看上去是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行为的琐碎记录,但其背后始终闪耀着先进教育思想的光辉,也是他的'教育艺术的集中呈现。

  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要成就每一个孩子,这样的口号大家耳熟能详,但最为普遍的情况是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知行不一致的现象体现的特别明显。李希贵校长显然看到了这一点,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遵循教育规律的探索和实践。

  让学生学会选择,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确定课程层级,选修相关的课程,其价值不仅仅在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上,更是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学会选择。教育观点:

  1、对于教师,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适合评先进,应尽量少评先进。许多时候,学校生态都是因为甄别好坏而被破坏的。

  2、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并不意味着必须会做科研课题,另一方面,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也必然是一名教师自我发现、自我唤醒后水到渠成的结果。深谙于自己的教学,并在日常教学中学会反思,也同样是一种研究能力。

  3、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去统一思想,甚至试图统一步调,而应该统一目标,并鼓励先进、允许落后,允许不同的节奏、多元的方式,但指向共同的愿景,这应该是一种更健康的机制。

  4、成熟的管理者不应该天天思考着"不许干什么",而需要关注的恰恰是"应该干什么"。

  5、凝聚老师和家长的力量,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确立共同目标,以孩子的成长为唯一目的。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个目标的时候才能真正凝神聚力,教师、家长心情舒畅。

  李希贵说:“成功的管理者不仅要对自己的指挥和激励能力坚信不疑,还必须能够传达出自己的高期望,这样才能从普通人身上得到超常的成绩。”这也是体现他教育艺术的一种信念。

  《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3

  今天推荐的书叫《教育艺术随想录》。书中理念可概述为:尊重孩子的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体验。当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有全新的视角,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教师观等方面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本书写于20年前,20年后,李希贵校长又对每篇文章写了反思,反应了时代的变化趋势,也凸显了校长理念的转变。理念概括如下:尊重孩子的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体验。从本质上去分析问题,看最终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当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有全新的视角,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教师观等方面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20年前:让犯了错误的孩子给自己写信。

  20年后:任何教育方式都不是万能的,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更不适应所有的教育情境。让学生给自己写信,可以是特定情境下的一种教育方式,万不可推而广之。

  20年前:在做后进生的工作时,必须注重过程管理,循序渐进地让他们避免过失,逐步改变不良的习惯。为此,我们在每个班推行"无过失计划"。

  20年后: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如果不去创设一种让学生安全犯错的环境,那么他或许今天在学校里看起来没有犯错,"无过失""零缺陷",但到了社会上就可能会犯更大的错。

  20年前:批改作业的.时候,用"?"代替"×"。

  20年后:从根本上说,什么样的符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怀着一颗什么样的心,做出的事情便大不相同。同样一个"×",有的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严厉背后的高期待,有的则看到一种冷漠,甚至在有的学生那里,他已经体悟到老师的某种厌烦。

  20年前:习惯的养成,是通过强制性的训练达到的,这就要在学校管理中强化约束,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20年后:虽然良好的习惯是靠训练养成的,但如果不知道这样的习惯给自己的未来的人生带来什么,那么这样的习惯训练还是机械的,甚至只是再次进入家长、老师"为你好"的被动之中。只有当学生知道做好规划、进行时间管理对积极人生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学校生活中体会到习惯的益处时,我们所期待的"责任感"才会油然而生。

  20年前:设计"失望"让学生体验挫折。

  20年后:只有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在校园内外拥有大量自主设计、自主组织的学习与活动时,成功的快乐与挫败的失望才会自然地相伴而生,是不是需要设计让学生"失望"的活动就变得不再重要了。

【《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05-11

《随想录》读后感03-17

关于艺术教育格言12-15

艺术教育活动总结04-09

艺术教育活动方案03-14

学校艺术教育总结01-30

大班艺术教育教案03-07

艺术教育调研报告01-18

艺术教育的创新思维12-19

艺术教育座右铭170句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