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之形观后感

时间:2022-07-05 12:01:4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声之形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声之形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声之形观后感

  《声之形》在20xx年上映,由京都动画公司制作,口碑和票房皆不俗。自上映起,《声之形》就不断被外界拿来与《你的名字》比较,不过两部动画有不一样的风格。《你的名字》围绕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愫,而《声之形》探索个体自我和解、自我认同感的心理历程。这部动画电影改自大今良时原作的同名漫画,主要讲的是有先天性听觉障碍的西宫硝子在学校的成长经历。

  "帮你活下去"是《声之形》的宣传口号,能给观众对自身的启发,找出我们对人生的思考。从教育层面看,这部作品用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故事映射出家庭教育中孩子自我认同的重要意义,用二次元的方式给父母和孩子不一样的同感体验。接下来,我们就以《声之形》女主硝子的故事入手,探究"自我认同"对孩子的现实意义。

  《声之形》:接纳自己、认同自我应从童年开始

  失聪少女硝子转入一个新的班级,受到了班级里孩子王石田将也的排挤,以他为首同学们都因这个残疾女孩带上"有色眼镜"。硝子的记事本被扔掉,昂贵的助听器被弄坏,面前背后同学们都在小声议论她的问题,在看不见的地方嘲笑她。

  作为被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西宫硝子没有站出来为自己辩护,反而是自信心的缺乏让她做出过分谦卑的行为。加上日本的社会环境,她所说的"对比起"比欺负她的人说的还要多。

  每当硝子走进人群试图融入,但其他孩子还是毫不留情地拒绝她、远离她。对于自己的"打扰",硝子总是不断地道歉,道歉的话语打招呼一样平常。

  被排挤、欺负后的无助和沮丧,不禁让人想起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遭受欺凌的孩子。那些拥有着天真可爱面庞的孩子,不得不接受失落和悲伤的磨砺。当其他小朋友开始手挽手聚在一起玩游戏时,像硝子一样想要尽力融入但屡屡被拒的孩子数不胜数。听着其他孩子清脆的笑声,他们也会如硝子般低下头颅。

  每个童年时期被欺负的孩子心里都埋有一颗种子,因为小时候的不合群、不自信,导致这个童年种子不断地生根发芽。随着孩子慢慢成长,孩子会在成长路上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自己。就算有想积极前进的想法,也因童年时期的悲伤记忆望而却步。

  所以,当硝子在烟火大会上,面对绚烂夺目的烟花,想要从自家阳台一跃而下时,她心中充满的是对自己的否定以及不认同。硝子熬过了许多不堪的经历,但是在内心深处总是没能忘记痛苦的回忆,从来都没有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硝子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就是悲剧的根源之一。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同"是孩子成长途中最重要的心理基础。每一个人的"自我认同"都是来源于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个人能力以及自信心等重要方面,其中孩子的自我想法往往比外界想法更加影响深远。一个人要想有高度的"自我认同",就必须从童年开始学会接纳自己、认同自我,才能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更好地发展自我。

  自我认同缺乏压抑情感,还会背负一生的失败感

  《声之形》整体围绕"校园暴力"衍生开来,电影氛围十分压抑。而剧情推动的决定性因素——校园霸凌,与西宫硝子和石田将也之间的矛盾与人物自身的矛盾纠缠在一起。硝子受尽欺辱,厌恶自己的存在。她对待自己的态度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一般,觉得自身的存在给他人带来了麻烦,从而在自我认同感上有了缺失。

  孩童时期,是孩子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建立正面的自我认同感,那么孩子的同童年不仅会在压抑中度过,甚至还可能会背负一生的失败感。

  硝子从小就要带上助听器,这个小小的机器意味着她与周边世界的隔阂。因为失聪,硝子在小时候难以自理生活,总需要得到很多帮助,她总认为自己不能独立做事。长大后,硝子明白自己能够独立生活,但是又受到同学们的排挤,所以心情更是一落千丈。

  心理学家兹本·戈兰·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是人生中重要的任务。童年的压抑会变化为一生的失败感,影响了孩子的学校交往、家庭生活等等生活环境。

  自我认同感是孩子成长期的心理支柱,决定着孩子内心的强大程度。如果缺乏了自我认同感,那么孩子对自身和外界的看法都会很负面,做事也会怯懦退缩,在人际交往上更是处处碰壁。童年时期自我认同的缺失意味着,孩子难以在长大后建立其他的人生成就,就连快乐、健康地成长也会成为问题。

  孩子自我认同感低?父母要信任孩子、引导孩子发现自我价值

  《戴眼镜的露娜》中写道:"也许您的孩子不需要戴眼镜,但他同样可能在生活中也有自我认同感低的时候。"自我认同是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能够发现自身价值、肯定自我优势的想法。然而,个体的"自我认同"并非先天就有,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才慢慢形成。

  "自我认同"感的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做出一个行为,得到他人尤其是父母认同和肯定才会导致正向的行为累积,直至评判体系形成,自我认同才有可能出现。所以,父母更要担起引导孩子发现自我价值的角色,从小重视起孩子的"自我认同"

  首先,父母要信任孩子,不应总是常怀疑心。信任的力量非常强大,孩子得到信任,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相反,如果孩子得到的负面评价比正面评价多,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不自信,"自我认同"感就难以形成。

  "好孩子都是被夸出来的",父母的表扬和鼓励对于孩子而言,无疑是十分有效的推动力。但是,父母也需要找到鼓励的平衡点,在溺爱和严苛之中寻找适中的方式。一味地表扬孩子,会令孩子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对自身的定位产生偏差。

  真正懂得培养孩子"自我认同"的父母,不是替孩子做一切的事,而是引导孩子发现自我价值。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就算失败、受伤,从而产生挫败感,但这毕竟是他独立完成自我探索的过程。

  让孩子自我探索是培养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步骤,因为独立探索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信念:"尽管我失败了,但是我依旧能够靠着自己的实力完成目标。"父母还应多鼓励孩子:"你可以学习吉他,我觉得你的音乐天赋不错。",从表扬性语言和行为的方式出发,引导孩子发下自己的优点,帮助孩子强化对自身的认同感。

  我是小B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声之形观后感】相关文章:

林的声作文04-26

练声的技巧12-17

加油声作文06-01

练声方法技巧04-21

唱歌练声的技巧08-30

妈妈的唠叨声作文03-27

男生练声技巧09-22

敲门声作文06-04

练声的技巧13篇12-17

练声的技巧(13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