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的历史由来

时间:2023-06-22 00:26:46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城隍庙的历史由来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城隍庙。“城隍”一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周朝时,除夕祭祀八种神,其中就有水(即隍)和庸(即城)。城隍作为神,就是从此而来。这原是一种原始信仰的残留。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绝大多数城市临近水边。水与城进一步结合,水神和庸神也合在一起了,它成为城池的城隍神。城隍是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能降雨,能止涝,还管领亡灵。

城隍庙的历史由来

  城隍在古人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城隍神则是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贤哲,他们有的名垂青史,有的功勋着着,是备受百姓推崇爱戴的历史人物。城隍信仰,寄托了人们对英雄圣贤的纪念与崇拜,深入民心,广布流行。城隍既是人间正义的主持者又是生死祸福的主宰者。

  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的芜湖城隍庙。历史上有唐人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公元934年)封城隍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则下旨封开封、临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为王,职位正一品,与人间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又封各府、州、县城隍为公、侯、伯,即府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州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高广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哀服。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祀典,诏去封号,只称“某府或某县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其他之神。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所以他对土地庙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极为崇敬。

【城隍庙的历史由来】相关文章:

棍的历史由来与用途07-01

小年的历史由来介绍02-02

中药徐长卿名字的历史由来10-27

春分竖蛋的历史由来12-17

和氏璧名称的由来及相关历史典故05-04

中秋节的历史由来简短12-22

道教的历史发展与宫观由来12-14

【热门】中秋节的历史由来简短5篇06-14

游玩城隍庙作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