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信息理论的理论分析
导语:信息组织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从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中汲取营养,使自身逐渐得到充实和完善。尽管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理论方法被引人信息组织领域,而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逻辑学、知识分类学,还有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自组织理论等。
(1)语言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符号系统,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是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交流工具独立存在的交流工具,它的服务领域非常广阔。非语言的表述通讯一定要有相应的转换过程,人们才能得以交流。语言不但是交流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语言研究不仅是对信息及其相互沟通的研究,同时也是对思维及其对象的探索。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符合系统,语言符号系统中的基本符号单位是词(包括固定词组),它是由固定的语音形式与固定的语义内容结合而成的,是语言按语法规则进行组合、造句表意的基本单位。要把庞杂分散的信息组织成有序优化的整体,就必须建立符号系统。有了这种符号系统,信息系统的有序特征才能体现,信息单元的个体特征才能被揭示出来,各种信息单元才能对号人座,纳人到这种符号系统的框架之中,形成一个便于检索的序化信息集合。尽管各种信息组织符号系统的形式不同,但都和自然语言一样,有着共同特征:有语词、有词汇、有语法。这就是信息组织的语言学基础。
(2)逻辑学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形式。人们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觉、知觉和表象是形象思维形式,属于感性认识的阶段;概念、判断与推理是抽象思维形式,属于理性认识阶段。信息组织属于抽象思维的范围,是在各种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它必须遵循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说,进行信息组织工作必然用到形式逻辑的一些方法,如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比较、分析与综合等。信息组织的行为只有符合逻辑思维规律,才能保证信息组织的优化、序化。
(3)知识分类学
任何有深度的信息资源组织系统都要求按主题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和揭示。这就要求以已有的知识分类的成果为基础。逻辑知识是进行信息组织应当依据的方法,但只依靠逻辑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依据人类对知识关系的发现。知识分类体系是一门建立在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和发现的基础之上的研究知识体系结构的学问,是根据对知识之间的关系的了解建立的系统,它是进行主题之间关系处理的重要依据。信息组织以知识分类为基础,可以较好地揭示各个领域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性,及时反映知识领域的进展。
(4)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系统内部各要素不是一种简单的结合,而是相互关联地有机结合在一起。正式由于系统要素之间这种有机的相互关联关系,系统的整体功能才产生了质的飞跃,远远超出各单个要素的功能之和。在信息组织中,人们要将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组织成一个系统,建立起内在的关联性,使得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信息单元的功能之总和。这将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与作用。
(5)耗散结构理论
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熵趋于最小值,能量远离平衡,混乱度最小,从原来无序结构转为一种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这就是适于一切开放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内部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而增加、维持有序性。由于信息系统具有输人、输出、多次循环及反馈等开放性的、非平衡的基本特征,所以我们认为信息系统就是一种耗散结构系统,它与外界进行着信息的交换,既采集信息也输出信息,可以利用耗散结构理论来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组织和利用。
(6) 协同论
协同论以系统演化方程为中心内容,这一内容有:自然界事物是多因素体系,即复杂系统;系统的总状态取决于作用,至少非线性的驱动力和涨落力(即系统所产生的扰动)是不可缺少的;注重系统内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同时,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前者主要表现为涨落,后者主要表现为外控制参量;时空也是影响系统状态的要素。由于系统内各要素的协同作用,从定量的深度决定着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程度。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如何建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使信息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是信息组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协同论也是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之一。
(7)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是指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够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凡是能够不再借助于外部控制而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并维持稳定有序状态的系统,就称为自组织系统。任何自组织系统都是通过谐振、反馈和放大来完成信息增强,并保持其有序效应。信息自组织是指作为信息系统组成要素的信息,由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系统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协同性或默契性而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信息,自我走向有序化和优化的过程。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信息自组织理论实际上也是基于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的,此外,突变理论、混沌理论等也在其中起了作用。突变理论是指系统的熵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这种熵增、熵减可以在宏观无限小的时间内突然产生。突变嫡减少产生的有序性,可以抵消、战胜自然界某些自发熵增趋势,有可能造成有序性的发展,突变是产生有序性的重要源泉。突变理论为信息组织理论与信息自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信息自组织与信息组织相比,虽然目的与结构一致,但是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信息组织在国外常被译为"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或“organizing information”,意思是如何按照一定的规则去描述信息资源或拥有信息的对象使它们能够被需要使用它们的人有效地利用。即信息组织一定需要人的能动性和目的性去干预和指挥。信息自组织过程中,个人或许带有私人目的,但作为总体的人们是在没有外部指令或者说处于受动状态(受动状态指人作为直接的、一般的存在物)下,而信息的演化、信息之间的相干与有序化是自主地进行的。1990年以来,在信息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这使得信息系统显著地具备了自组织的条件,特别是网络信息已经具有自组织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和非线性相干等特征,因此研究信息自组织理论对于网络信息组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信息理论的理论分析】相关文章:
股票缺口理论的分析论文07-02
关于可撤销婚姻的理论分析06-26
分析企业管理论文06-27
监理信息管理论文06-23
档案与信息管理论文06-26
行为金融理论下证券投资分析论文07-03
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奥斯汀的哲学智慧07-02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06-26
教育理论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04-02
信息系统成本管理论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