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8和9加减法》评课稿

时间:2024-07-23 09:21:29 诗琳 教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材《8和9加减法》评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评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那么应当如何写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材《8和9加减法》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材《8和9加减法》评课稿

  小学数学教材《8和9加减法》评课稿 1

  第八周星期三上午第三节,黄冈镇新合小学林利丽老师执教《8和9的加减法》。林教师所上的这节课能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一、利用“对口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复习了8和9的组成,看图列式计算。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做了铺垫。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新课的教学中,林老师出示了“8朵花图”,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初步总结出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用8的组成和分解进行计算,紧接着,出示“9根小棒图”让学生列式计算,从而引出课题——8和9的加减法。继而通过让学生填一填两组算式,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直观发展到抽象,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启发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应用8和9的组成和分解就可以解决所有关于8和9的加减法,从而产生用8和9的.组成和分解进行计算的自觉性。

  三、善于鼓励学生。林老师在鼓励学生方面的做法有二。

  一是言语鼓励,比如:“看谁最聪明?”“你真棒!”等;

  二是采用小礼物奖励。林老师课前准备了一些笑脸图作为奖品,学生上吧展示练习后,教师用送给每个学生一个“笑脸”,并说:“微笑送给你!”我看到,小孩一脸幸福,笑眯眯的,好可爱。我想,这样的好心情会陪伴着这个小孩上完这节课,甚至会影响到她今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临下课的时候,由于所剩时间不多,教师对一个回答正确的学生说:“一会儿下课的时候教师送个笑脸给你。”学生回答:“谢谢教师!”引来了听课教师会心一笑。学生感恩的心情自然流露,对教师来说,一句“谢谢”也许是最温暖的。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没有面对全体学生,造成一些学生听课精神不集中。比如一开始的“对口令”,练习的面可以再广一些,可以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不比如,让学生说“怎样算出8的?”也没有先让学生思考,只是面对一名回答问题的学生,这样,造成其他学生不认真听讲。如果换个方式,在提问之前,要求学生认真听,并且请其他学生当评委,让学生互相评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使提问更有效。

  二、在让学生总结方法时,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不当的说法没有及时纠正。比如在5+3=8时,有的学生说,我是用8的分解算出来的。这种说法不妥,加法运算的依据应该是8的组成,也就是6和2组成8,而8的减法依据就是8的分解。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只要求学生说出用什么?学生也只说用“8的组成”,而没有接着说什么和什么组成几。这样是有所欠缺的。

  三、对于课堂练习“做一做”第2题,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有多种不同的答案。由于时间关系,教师除了让学生回答一个得数外,没有再让几个学生回答,也没有让学生对不同的答案进行比较,总结这道题的特点,不能不说是这节课的遗憾。

  小学数学教材《8和9加减法》评课稿 2

  课程亮点

  情境导入富有创意:教师通过故事情境或生活实例(如分发水果、排列玩具等)引入8和9的加减法,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互动性强: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如使用计数棒、数字卡片等教具)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不仅加深了对加减法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分层教学,关注差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注重过程,强调理解:在教授加减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强调结果的正确性,更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比如通过画图、数线等方式直观展示加减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概念。

  反馈及时,鼓励为主: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练习后,能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即使是错误的回答也能从中找到闪光点进行鼓励,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改进建议

  加强数学语言的规范性:在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如“增加到”、“减少到”等,以培养良好的数学表达习惯。

  融入更多信息技术工具:考虑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在线教育平台中的互动游戏、动画演示等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强化思维训练:在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计算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需要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题目,如应用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校共育: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班级微信群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进行数学游戏或实践活动,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好互动,共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材《8和9加减法》评课稿 3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围绕8和9的加减法展开,涵盖了这两个数字的基本组合,如8+1, 9-2等简单算式,逐步过渡到稍微复杂的如8+5, 9-6等。内容设计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既巩固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又适度拓展了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实物操作:利用计数棒、图片或实物(如苹果、积木)让学生直观感受数量的变化,有助于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游戏化学习:通过“快速口算”、“找朋友”(即配对加减法算式与答案)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活跃。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分发糖果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及时反馈和正面激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师生互动频繁,不仅有教师的引导讲解,也有学生主动参与的环节,如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这种互动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能够在游戏中快速准确地给出答案,说明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课后的反馈也反映出他们对该部分内容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此外,通过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可以看出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重视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材《8和9加减法》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材《0认识及加减法》评课稿03-17

小学数学教材《0认识及加减法》评课稿优秀06-29

小学数学教材《分米和毫米认识》评课稿02-26

小学数学教材《认识物体和图形》评课稿01-05

小学数学教材《平移》评课稿01-14

小学数学教材认识比评课稿04-18

小学数学教材《认识比》评课稿03-17

小学数学教材《0认识及加减法》评课语言范例08-04

小学数学教材《9乘法口诀》评课稿203-03

小学数学教材《0认识及加减法》评课稿优秀【2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