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04-28 14:53:59 艺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精选6篇)

  对于艺术的构成,并没有普遍认同的定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视觉艺术的三个经典分支是绘画、雕塑和建筑。 以及音乐等都包含在更广泛的艺术定义中。小编带来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精选6篇)

  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篇1

  有道是:要读懂中国历史的精髓,必须参悟帝王心术;要掌握西方历史的命脉,必须研究金钱角逐。

  艺术史的发展亦是如此。中国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一直与皇家的文化诉求息息相关,除了那些由皇家主导的宫廷艺术之外,文人雅士或民间技人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也无不笼罩在整个民族的文化大格局之下,这个大格局即是对皇权至高无上的尊崇和宣扬。或许你会认为艺术创作本身与政权没有直接的关联,尤其是那些文人骚客们的作品时常夹杂着对皇权不满或对仕途失落的情绪,民间技人们更是社会所不屑的下九流阶层,然而,这些或个人抒怀,或生活功用的艺术作品正是以皇权为本位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理念的表达,以至于从思维方式到表现手法上都紧紧围绕着这样的文化诉求而展开。西方艺术史也有着坚不可摧的发展主线,自从14世纪美蒂奇家族开始介入艺术资助和收藏后,艺术在西方即进入了一个金钱统治时期,并由此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产业链体系,至今发展更是愈演愈烈。

  文化一直扮演着政治、经济的形象代言人角色,无论其自身是枝繁叶茂还是残花败蕊,都无法摆脱政治、经济对其不断进行的洗礼或干预。特别是,艺术家作为社会人,其生活环境和思维结构由社会政治、经济主控,使得艺术创作不仅在文化观念上,而且在审美取向和受众层面上都直接反映着政治、经济的`现状和战略。近几百年来,西方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不断向世界各个角落扩张,扩张的主要手段不是政治、经济方式的直接介入,也不是军事力量的直接对垒,而是使用文化这张王牌,不断对非西方文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普及与渗透,以至于全球化的战略在各个角落生根开花,来改变全人类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进而实现经济实体的全球一体化操控。

  恰逢其时,技术领域的日新月异为全球化文化战略的实施铺设了更便捷的道路。从电视、电影等视听媒介到家用电器,从手机、电子通讯设备到电脑等一切电子化产品,以及网络技术、赛伯空间一类新科技,已经完全占有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时段和现场。其超速更新的技术领跑,带来的不仅仅是大批量信息的共振,而且完全改变了人类对文化的集体诉求,挑战了文化身份的现实意义和评价标准的固有模式,甚至发出关于人类本体的存在意义和方式的新一轮追问……错综复杂的消费化、媒介化、技术化、图像化、网络化、体系化的交互情景主导了个体性生存的价值判断,如此的历史沿革,所产生的是在文化资源共享情况下,寻找具有当下性的艺术方式的更多可能性。

  在视觉艺术领域,新媒体艺术正是先行者,它凭借视听媒介的共享来改变人类集体的视觉经验,并且在主体性特征消解之后的价值多元的后现代主义大浪潮中异军突起。新媒体艺术在符号语言的逻辑上主要的突破有二:其一,对于时空关系的呈现突破了三维空间的限制;其二,影像技术下的图像传播和生效模式与之前的视觉形式有了天壤之别。我们应该承认,早在部分未来主义与立体主义的绘画中,对于时空观念的认识已经有所表现,并且在视觉经验上的积累也已经通过几十年的电影发展与传播使其成为公众习以为常的一种方式。由此,作为艺术实验形式出现的新媒体艺术,其实是建立在对于成熟的影像技术体系的整体利用之上,是建立在发达的电视网络体系与相对普及的影像摄录技术基础上的观念影像作品,这也正是西方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立足点。

  21世纪,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于电脑平台的数字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入探索,新媒体艺术的含义与形式得到了更多角度的拓展。不仅是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实现媒材的发展,而且从媒体自身而言,所谓新媒体概念本身就超越了艺术创作实现手段的概念,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本身在形态上产生了超越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之上的“第五媒体”,同时在面向广泛大众的个性传播与信息互动上表现出更大更多的适应性与前瞻性。由此,新媒体艺术向更前卫的技术手段与视觉方式拓展,即产生了“虚拟艺术”――以虚拟现实为主要情境的一种视觉艺术概念,它将成为艺术家、作品和观众之间关系的全面洗牌的操盘手。视觉艺术正由现实情境无限扩张到虚拟空间,不仅拓展了科技与艺术的交互领域,而且使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虚拟现实”存在的必要性。从这个角度分析,首先,虚拟艺术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以构建一个虚拟场景为主要形式的艺术方式;其次,虚拟艺术主要挑战的是人们传统的知觉感知的经验,并以这种技术与感觉的追求为主要目的;再次,伴随着新材料与技术的运用,虚拟艺术的边界与实现形式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可见,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更为文化传播的实施提供了渠道与方法,最重要的是,全球化文化以新技术为手段刷新了人类的感知经验,改变了人类对艺术价值与功能的定位,使艺术转换成为消费客体,达到文化推广的最大容量。

  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篇2

  审美心理和普通日常心理虽然都需要我们心理上的运作,但是二者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日常心理中,我们更在乎的是功能性、有用性,而在审美心理中我们却是以一种旁观性的眼光发现审美快乐。

  1整体性

  在进行艺术活动过程中,审美心理要素决定着审美心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状态的存在。审美心理要素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各个要素,各个要素在审美心理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才能够产生一种愉快的审美感情。

  首先,在这四种要素中,感知是最直观的体验,我们通过感知来感受世界,同时形成的社会经验也使得感知成为我们认知事物的第一把钥匙。在电影艺术中,因为视听的双重感官效果,我们会立刻从电影的画面和音乐中感知电影想表达的情绪、主题以及发展方向。比如我们可以在白色中感受到纯净,也可以在灰色中感受到压抑,舒缓的音乐使我们平静,高亢的歌曲使我们激动。在张艺谋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整个影片几乎都笼罩在灰色调的压抑中,除了故事本身,这份灰色基调的处理深深让我们沉浸在封建压迫下不得翻身的牢笼中。虽然审美知觉迅速而又直觉地完成这一切,但是在这背后却隐藏着我们全部的生活经验,不可避免地有着想象、情感、理解的参与。其次,想象在其中为审美心理的整体性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我们之所以看到恐怖片会觉得恐怖,大都是我们的想象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看到忽明忽暗的灯光,听到若隐若现的'脚步声,我们的心理总会莫名地紧张起来,心跳也会加速。因为我们看不见恐怖形象本身,但是这隐隐约约的迹象却似乎预示着惊悚即将到来。所以,恐怖电影在运用观者想象的空间里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也只有给观众留足了想象的空间,才可以称之为一部好的恐怖片。再次,情感是各个心理要素组成审美心理的中介。感知、想象、情感、理解作为审美心理的一部分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情感的联结。所以,感知产生情感,想象扩大情感,理解升华情感,情感在审美心理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情感在电影的审美心理中集中表现为观众的“移情”与“共鸣”。所谓移情,按照里普斯的观点就是:我们在观赏事物时,把“努力”或“倾向”实现于事物中,我们向它“灌注生命”。这种“灌注生命”的活动以独特的方式发生,这时我们把亲自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感觉,我们的努力和意志,我们的主动或被动的感觉,移植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这种移置活动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因而显得更易理解。所谓“共鸣”,是欣赏者与剧中人物在思想和情感上达到的基本一致,感到自己便是人物本身,所爱、所恨皆是同一物。只有欣赏者在影片中与人物情感达到共鸣,才会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效果,也才可以产生情感释放的最大化。最后,理解是审美心理中的理性认识活动,也是审美过程中理性的升华。

  在电影艺术中,理解最基本的含义便是分清虚实,就如《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分不清现实与戏剧,于是造成一生无奈的爱情悲剧。第二层理解是对电影中意义、题材、技法的理解,只有懂得了蒙太奇的使用,才知道它背后隐藏的那种含义。最后一层理解也是最重要的一层含义,就是对影片背后想表达的哲理的通透,只有追求到那份弦外之音,我们才可以领悟《百花深处》里想表达的对老北京古胡同、古建筑破坏的无奈与辛酸。这四种心理要素都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任何一样,审美心理都会有所欠缺,所以审美心理的整体性意味着各种心理要素协同的发生作用,从而引发审美愉快。这四种要素的相融,让审美心理从外部世界进入内心世界,又从内心世界扩充至外部世界,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达到了格式塔学派所主张的力的“同形”或“契合”,从而引发了审美的愉快。

  2个体性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虽然审美心理是一种整体性运作的存在,但是每个人因为不同的民族、时代、阶级便存在着不同的审美心理,而且不同的成长阶段其审美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造成了审美心理的个体性。在欣赏电影作品中,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有些电影作品的评分非常高,同时受到了专业电影人的高度评价。但是在市场运作中,这些被大家高度赞扬的饱含艺术价值的电影却不能收到同样的市场回报,特别是在票房上。

  比如20xx年上映的《百鸟朝凤》因为上映后院线排片量低以及票房低,著名制片人方励甚至不惜膝下黄金,跪在了大众的眼里,才引得大众对于此片的关注量急剧上升。而有的电影虽然恶评无数,但依旧在票房上占据了响当当的地位,审美心理的个体性也随之展现出来。各个不同民族在审美心理上的选择也会有不同。比如20世纪80年代,第五代导演陈凯歌正是因为特殊的“插队”生活,所以对黄土地上的农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简陋的条件下,和摄影师张艺谋重现了突破封建桎梏女子的爱与愁,中华民族的魂魄,表现了时代冲击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心理变迁和传统文化价值的嬗变。除了陈凯歌的《黄土地》,同时期的张艺谋作品《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吴天明作品《老井》《人生》等都展现了我们中华儿女在那个时代的封建与突破中的较量。这是我们特有的时代,也是中国变革过程中的艺术个性化的产物。所以,当我们作为一个观赏者在影院中欣赏电影,我们自然会相较于外国人更加了解我们自己的社会文化,同时也可以在我们这个时代里看见过往的缩影,从而引起更大的心理触动。除了每个民族之间独特的审美心理,不同的历史时代之间也有独特的审美心理,“环肥燕瘦”“唐诗宋词”,人们不仅对美的要求不一样,同时表达审美心理的方式也不一样。

  还有在每个人的生长过程中,其会因为家庭、学习、事件、社会变动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比如现如今电影的商业化现象,作为艺术家的导演们也并不想深陷其中,但是在票房成为很多电影衡量标准的现在,他们不得不去考虑受众心理需求来拍摄作品。张艺谋近期的作品《长城》中甚至出现了现在当红小鲜肉鹿晗、TFBOYS等成员的加盟,这是在开拓不同年龄层,各种粉丝的市场之间,导演们越来越常用的戏码。在民族、社会、历史、个人的影响下,审美心理展现出不拘一格的个体性,创作者有自己的创作个性,欣赏者也有自己的欣赏个性,而且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变化,个人的审美心理还会出现未知的改变。这种个体性的存在使得审美心理因为不同而动人。

  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篇3

  中国艺术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了,如果从陶器出现算起也有7000多年的历史。说其博大精深,是因为中国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音乐、歌舞等,凡是人的创造无一不涉及艺术。中国古代艺术不但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文人雅士的胸怀,而且反映出平民百姓的情感和愿望,有时在同一件作品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层对美和理想的追求。艺术与政治、宗教、哲学、文学、风俗、社会、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艺术不但是了解中华民族的窗口,也是反映华夏文化的一面镜子。

  所以根据艺术的基本情况,可以把中国7000多年的艺术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秦以前的艺术,第二阶段是秦汉艺术,第三阶段是魏晋及魏晋以后的艺术,第四阶段是近现代艺术。

  (1)秦以前的艺术指的是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000年)开始,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到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以前的艺术。

  秦代以前的艺术有比较鲜明的宗教性、政治性和象征性。所谓宗教性是指许多出土的陶罐、陶盆、青铜鼎不是用于日常生活的用品,而是用于宗教仪式的神器。

  (2)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是中国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青铜器的产生、国家的形成,都对艺术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商周时期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青铜器和玉雕上。

  (3)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次高峰。那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都获得巨大发展,音乐、歌舞和造型艺术也达到全面繁荣。造型艺术主要服务于人的世俗生活和文化生活,具有工艺美术的性质;音乐、歌舞主要服务于宫廷生活,具有庄重典雅的'特点。

  秦汉艺术。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与先秦相比显得短暂,但秦汉文化却非常重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空前规模的大帝国,汉袭秦制,创造了博大深沉的汉文化。秦汉文化具有独特的性质。

  魏晋以后的艺术。

  魏晋以后的艺术大约从公元3世纪起,一直延续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间跨度达1600年左右。

  魏晋以后的艺术发展虽然也有阶段和起伏,但是大的发展方向始终没有变,其间艺术的风格呈现不断强化和丰富的趋势。

  魏晋以后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知识分子登上艺术舞台,成为艺术创作的主力军。经过他们的总结和著述,中国丰富的艺术经验上升为艺术理论,形成完整系统的画论和乐论,对以后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魏晋以后,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儒家独霸天下的地位动摇了,很多受压抑的先秦学说重新活跃并且得到发展,各种思想和学派互相讨论和争辩,形成探讨哲理的清谈之风和玄谈之气。这些风气影响了艺术家的思想和艺术创作,促进了一系列强调主观、强调情感、强调个人价值的艺术观点的诞生——这些观点主要是神韵论、形神论、意境论、书画同源论等。

  魏晋以后,中国画的三大题材逐渐定形,这就是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魏晋和唐以人物画和动物画成就最大,五代和宋元的山水画和花鸟画成绩斐然,明清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继续有所发展。宋元以前的画多为重彩工笔画,宋元以后的画多为水墨画,笔墨技巧日臻精妙。

  近现代艺术。

  1840年以后的中国,由于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衰败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救亡图存成为全民族紧迫的任务。为了救亡必须革新,为了革新必须学西方,这已逐渐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共识。而此时西方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竭力向中国推行西方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艺术很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艺术的近现代历史从此开始。

  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篇4

  摘要:本文对艺术史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基于中西方学术比较视角,对中国艺术史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它律性外向观、自主性内向观两种观念下的中国传统艺术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情况,分析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边界问题,旨在不断丰富研究成果,为相关理论和实践活动做出有效指导。

  关键词:中国艺术史 西方学术 多元文化

  对中外学术界研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对我国艺术史研究的主要影响,是现阶段国内学术界重点关注的内容。这其中包含三方面问题:首先,对于我国艺术史发展脉络的分析及研究,是属于自身的研究经验。其次,西方学术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视角不断更新,实际上直接体现出西方学术界以何种姿态及立场来分析中国艺术史。最后,西方的相关描述是否与自身经验相契合,将多种研究方法引入到艺术史研究工作中,能否发生一定反应,如弱化学科限制。

  一、艺术史概念

  艺术史属于外来概念,兴起于欧洲,受到人文思想及理念的影响,艺术史具有人文性,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从“艺术史”名称本身来看,即可明显感受到其自身的定义,也就是将历史作为背景,并在其框架下,对多种形式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艺术,从而贴近艺术。黑格尔认为,不管是何种艺术形式或艺术作品,其必然具备民族属性和时代的烙印,且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艺术不仅依存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念性和目的性。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形式的发展必然与历史存在密切的联系,与文化、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相互关联。在研究艺术史的过程中,脱离历史背景与环境,会出现片面理解的现象,不仅与历史发展进程相悖,同时也无法体现出艺术的独特之处。可以说,艺术并不是独立的,也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其必须是一个综合多种环境、语境的综合性实体。为此,在研究中国艺术史时,应兼顾到历史环境,并将其与社会文化进行充分联系。在历史的框架下对艺术进行了解,是现阶段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共识。

  二、传统艺术观——中国艺术史研究观念

  (一)他律性外向观

  所谓“他律性外向观”,主要为生活服务,是满足生活物质条件的一种技艺,也是人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桥梁。他律性外向观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也具有历史性,从商周时期开始,到两汉时代,我国知识阶层出现官学与私学的竞争,并在此过程中构建出一系列知识体系,利用这些知识对未知世界进行分析,此项技能被称为“艺”,而人认识世界的方法被称为“术”[1]。在多年发展进程中,传统艺术并非完全出于审美目的`,而是与信仰、巫术等活动密切相关。他律性外向观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即使西方艺术观念对传统文化产生较大冲击,也未能完全改变。也就是说,将艺术观看作人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历史与现实的主要反馈。

  (二)自主性内向观

  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化及文人探讨世界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开始从他律性外向观逐渐向自主性内向观过渡,形成自觉文化,这与人的意识觉醒存在密切关系。自主性内向艺术观不再仅仅突出目的性,而是强调艺术本身的美感,不仅让人身心愉悦,同时也逐渐脱离于现实,表现出超越历史的人文精神。与西方不同,这种精神追求将人进行抽象化处理,使人的精神超越神灵,并充分表达出来。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能够证实自主性内向艺术观确实存在。这样一来,艺术不再是文人思想的载体,也不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而是传达人的精神作用,彰显出人性的光辉。魏晋到清末,艺术形式不断丰富,且逐渐得到底层民众的认可。

  三、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艺术形态丰富,且变化复杂,并非完全由他律性外向观和自主性内向观演变而来。从发展情况来看,他律性外向观与西方艺术观比较契合,且一直延续到今日。但是,自主性内向艺术观则在上世纪初被割断,这是因为此种观念强调务实精神,与当时中国国内环境、社会需要紧紧贴合[2]。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西方学术界在对中国艺术史进行研究时,也将其划分到中国学研究中,并作为中国学研究的主要分支内容。现阶段,中国学者非常关注西方学术界对中國艺术史的研究,西方学术以其思想和逻辑,对中国艺术史进行分析和描述,或者按照其自身心理学、历史观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定义,当中必然会存在一定误差,或者很多地方仍然值得商榷。

  但是,不得不说,西方学术界从新的视角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进行解构,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国人的眼界,并且给人以新鲜感。之所以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思路广泛,是因为西方学者对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比较高,且比较重视学术传承,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西方学术界在开展学术研究时,很少设定研究界限,而是希望不同学派、学术之间能够进行相互交流,并借鉴对方研究视角,不断丰富自身研究内容。例如,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角度,来对自我视角进行补充或修正,从而不断丰富理论基础。

  (二)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史及中国艺术观的过程中,也会对西方艺术史研究产生一定影响。在欧美社会中,其眼中的中国艺术学科,与其社会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互动性,从现实情况来看,西方中国学不仅关注中国的现实状况,同时也要求学术研究必须有益于国家建设。

  (三)西方艺术史以传统艺术为根本,不断向新艺术史观发展,并且向视觉文化进行有效延伸,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为中国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路。在当前学术研究氛围下,解构主义开始向艺术史研究领域渗透,必将对西方本身艺术史研究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比较与反思——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边界

  (一)比较方法,突出艺术史研究特征

  比较研究方法主要得益于比较文学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比较文学研究体系非常完善,并且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相关研究成功显著。西方学者指出,比较思维能够获取更多知识,并且能够不断加大知识交流层面,艺术没有国界,只有不断融入异国文化,才能在交融中得以进步和发展。对中外艺术史进行适当比较,可拓宽研究思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思辨能力,促进自我艺术史的认同和理解。中国艺术史具有时代性,并兼具地域性特点,在比较中研究,能够加深认识体会,开拓思维。

  通过中外艺术史的比较,不仅能够及时了解西方艺术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能在东方艺术中攫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不断比较,才能真正发现两种艺术传统的差异及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深入解构效果。例如,欧洲绘画和中国绘画在题材上存在一定联系,但是在表达同一思想上,表达手法完全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审美差异,而出现这种审美差异的根本原因则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及历史背景。利用比较方法,能够用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国艺术史的思维特征,解释文化渊源,揭示文化差异。

  (二)文化渗透,带动中国艺术史研究发展

  19世纪中叶,英国很多艺术史学家普遍认为,艺术史研究与其他学科并无关联。但是,经过多年发展与探索,在艺术史研究上取得新的认识。在跨学科的鼓励下,英国艺术史研究人员开始对中国艺术史进行深入研究,并深入了解其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联系,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较大启发。现代学术研究经验证实,研究艺术史,应将其与其他学科进行紧密联系,从而有效促进自身发展,使艺术史研究更具针对性与实践意义。从更确切的角度来看,艺术史研究可以大胆进行假设,并将其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开拓研究思路。

  传统研究方法不仅沿用传统美学概念,同时在社会学的框架下开展相关研究。为更好的了解中国艺术史,应将艺术史研究与普通历史学家的研究内容进行有效区分,摆脱将艺术作品作为主要出发点的桎梏,在沿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加凸显艺术本身的特质,并使艺术史研究更具全面性。例如,包括将人类发展学、考古学、心理学等学科逐渐融入到相关研究课题中,形成相对完善的研究方法。艺术史研究不应局限在艺术品中,而是应该将艺术史研究作为切入点,更好的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凸显人类智慧。

  (三)重视反思,了解中国艺术史研究边界

  西方学者在对中国艺术史进行研究时,能够不断创新,并为艺术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不仅能够使研究更具系统性和体系性,同時也能将理论研究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并且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文科学。但是,从西方学术界研究现状来看,其在中国艺术史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其一,西方学术界及西方研究学者毕竟属于他者眼光,在中国艺术史经验描述上是否存在偏差。其二,在研究中国艺术史过程中,需要融入众多学科,这样是否会消解艺术史的学科边界,从而导致中国艺术史研究趋向边缘化。

  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艺术史开展研究时,跨学科研究将学科边界问题凸显出来。正如权威专家所说,要想充分理解一门学科,首先需要进行详细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科实践人员的具体做法进行探究。从近年来精英文化的不断变化上可以看出,艺术史研究逐渐向视觉文化方向发展,并且兼顾大众文化,在历史学的影响下,开始对艺术作品的社会背景、政治因素、宗教因素进行分析。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导致学科界限逐渐模糊。也就是说,即使是艺术史研究学家也会产生质疑,究竟其研究主体是艺术史学家,还是历史学家,亦或是考古学家。当出现研究风格偏离后,如何保持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立场,是中国学术界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传统艺术而言,其在价值观上始终存在自主性内向观,并且存在他律性外向观,两种观念相辅相成。受到西方艺术观的冲击和影响,自主性内向观逐渐被割裂,而他律性外向观则得以保留。西方对我国的艺术研究具有创新性,与其他学科启发、不同研究视角及同行业经验存在密切联系。在引入西方相关研究理论过程中,不仅要遵守我国艺术研究相关规范,还要详细考虑其他因素,如宗教信仰、社会环境、礼仪制度等。

  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篇5

  内容摘要 :产生于法国18世纪的罗可可艺术反映的是上流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是集享乐、奢侈、豪华于一体的艺术样式的代名词。文章通过研究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探讨表现在建筑、家具、绘画以及服饰方面的女性化风格特征。

  关 键 词 :罗可可 宫廷贵族艺术 女性化

  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时代,由于国家对工商业与文化实行奖励政策,促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文学艺术也随之蓬勃与兴盛。经历了男性理性时代的法国人开始渴望柔和暧昧的女性化情感,尤其是没落的封建贵族们,他们从路易十四时期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之后,开始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崇尚轻浮华丽的艺术,罗可可艺术便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主流艺术和社会风尚。

  “罗可可”一词意为“贝壳工艺”,指用贝壳、石子等做假山,或以旋涡纹、花饰为主的装饰形象,后来引申为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罗可可艺术强调浪漫情调,它从东方、中世纪和古罗马的装饰风格之中得到启发,还吸收了中国清代丝绸、瓷器、漆器等工艺所特有的精致细腻的纹样,以及镶金嵌银的装饰风格。罗可可艺术崇尚自然,多以贝壳、山石、花草作为装饰题材,用富于女性化象征的S形、C形或旋涡状曲线夸张地伸展和缠绵卷曲,因此优雅、柔媚、华丽与繁缛成为罗可可艺术的典型特性。如果巴洛克艺术是男性化艺术象征,那么罗可可艺术则是典型的女性化艺术。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不仅是罗可可艺术的保护人和倡导者,又是罗可可艺术的象征性人物,她引领了整个法国的艺术潮流,在她的推波助澜下,罗可可艺术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因此罗可可艺术又称“蓬巴杜风格”。

  罗可可艺术风格几乎侵袭了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在18世纪,罗可可趣味是随处可见的,贝壳、草茎和花朵是罗可可样式最常采用的装饰母题;即便是一件日用器皿,也能感到是罗可可时代的一个缩影。”①可以说,罗可可风格渗透到法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不仅体现在绘画与建筑上,还涉及到音乐、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

  罗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

  罗可可建筑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巴洛克式的富丽堂皇、气魄宏伟的宫殿转变为优雅别致的别墅与私邸,而且还处处体现了女性化的安逸、亲切和舒适的装饰风格,如室内的柱子与楼梯修长而小巧;天花与墙面间以弧面婉转相连;房间的角落砌成柔和的圆形。罗可可式室内装饰总体倾向自然主义,它将草叶、贝壳、石子、蔷薇和棕榈作为装饰题材,不仅用在墙面和天花板上,还用在栏杆、窗台、壁炉、镜框、门窗等一系列装饰构件上。此外,还在室内张挂绸缎的幔帐和晶体玻璃吊灯,陈设瓷器古玩,以显示主人的豪华与高雅。罗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多采用娇嫩明快的色调和富有光泽的色彩,并且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如墙面粉刷,多用白色、粉红色、嫩绿色、淡黄色等浅色调,线脚多用金色,使室内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由于在装饰上过于繁缛花巧,罗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的格调显示出过浓的脂粉气。

  罗可可家具

  罗可可家具由其装饰形式的新思想出发,整个家具设计都由富有节奏感的曲线或曲面构成,可以说,女性化的柔美与纤巧的`格调在罗可可家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设计师从妩媚修长的女人体得到启发,创造出秀气、高雅、轻巧的家具,以芭蕾舞为原型的椅子腿最为典型。沙发靠背、扶手、画框大都采用细致典雅的雕花,椅背的顶梁有玲珑起伏的“C”形和“S”形的旋涡纹的精巧结合。罗可可家具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青镀金、雕刻描金、线条着色,或镶嵌花线与雕刻相结合的装饰手法,讲究精致繁琐,这种富于想象力的细线纹饰使得家具显得愈加轻盈纤柔。所有这些致力于追求外形特点的家具,构成了罗可可风格时代的贵族们浮华绚丽的生活场景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罗可可绘画

  “罗可可”以一种轻松优雅的风格使绘画彻底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教化思想,此时的艺术理想由雄伟转向了愉悦,享乐的世俗生活和欢愉的爱情是罗可可绘画的主题。特别是青年男女爱情的风流韵事成为广泛的题材,罗可可绘画讲求细腻入微的感官享受,甚至追求形象肉感和性感描写,即使是男人肖像也带有女性化的纤柔。画家华多以轻柔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在画面中渲染出一种如梦的境界,以此来衬托动作优雅、绮罗遍身的男女们。这些男女们虽在远离尘世的仙境中野餐,谈情说爱,尽情地安逸享乐,然而甜美中却浸有淡淡的忧郁。正是这种“夕阳无限好”的意味,使华多避免了浅薄的思想而超越了其他罗可可画家。罗可可风格在布歇和弗拉戈纳尔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对感官之美真实大胆,富于情调效果的追求,成为了那个无忧无虑、奢华萎靡时代的诠释者。

  罗可可服饰

  罗可可时代是女人的时代,女性浪漫而华贵的服饰把那个时代渲染得无比精彩。突出妇女的体形美是罗可可女装最大的特点,罗可可女装流行内穿束身紧身胸衣,胸衣领口开口很低,并以褶裥、荷叶边和蕾丝花边装饰领口,以衬托女性丰满的胸部。受东方文化影响,女装裙子面料流行飘逸温软、高雅而精致的丝织物,内以鲸骨做撑架,这种裙撑越来越大,犹如盛开的花朵,裙撑外的多层衬裙要将外裙前摆卷起至后臀处打褶垂放,目的是为了使臀部更突出,腰肢更纤细。罗可可女装经常在局部饰有精巧的刺绣工艺、蝴蝶结、玫瑰花,再配上独特而夸张的假发和帽子,显尽了女人的华丽与娇柔。男子服饰没有领子,领口有一排长而密的扣子,将前襟去掉,就形成了日后的燕尾服,而颈前的蝴蝶结,就是今天的领结。

  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篇6

  黄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发源地,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发明了陶瓷,并在陶瓷的表面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装饰,继而产生了彩陶。彩陶是黄河流域史前艺术的代表,最能反映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艺术辉煌成就。从现代审美的角度去审视原始彩陶,也不得不佩服它造型的优美,装饰纹样的考究,充满着现代气息。

  原始彩陶由于时期先后、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各有个的艺术特色,,但却在装饰方面有着相通相似之处。彩陶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以黄河上中游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最具代表性。彩陶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令彩陶灿烂生辉的不仅有它的造型,更是因为它的装饰纹样。。彩陶的装饰纹样大致可以分为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几何纹,其中几何纹是在动物纹和植物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面我按彩陶类型谈一谈现代艺术的特点和形式美法则在原始彩陶装饰中的体现。

  首先是仰韶文化彩陶,距今有7000到5000年,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等地,由于时间、地域的不同,在装饰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包括半坡型和庙底沟型两种。半坡彩陶的装饰纹样主要有人面纹、鱼纹和蛙纹,“人面鱼纹盆是半坡彩陶的代表,它的图案形式有写实和抽象两种。写实的有鱼纹、蛙纹等,它从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产活动,说明捕鱼是人们的主要劳动,在劳动生产中原始人发现了美,并出现了一些简单的符号装饰并运用到彩陶装饰中去;另一方面,其中也体现出了人们的某钟思想,有一定的寓意,“彩陶装饰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在形象之中寓意和象征着非常丰富的不直接加以言说的内容”①,鱼和蛙都是生殖能力比较强的动物,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把这些纹样较多的运用到彩陶装饰中,希望自己子孙繁衍不息,家族兴旺,鱼纹和蛙纹的装饰不仅美化了陶器,也包含了人们的美好期望,寓意于纹着与现代艺术中的双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有表面意和寓意。这一时期写实纹样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简练、概括。除了写实外,半坡彩陶还有不少抽象的几何纹,给人一很强的视觉冲击。说明人们已经不满足与对客观物象的摹写,开始从更高一点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直线条,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概括对象,比如鱼纹,用简单的三角形就刻画出了鱼的头部与躯体,然后对鱼身进行分割,涂以黑白相间的色块,而不是细致的描画鱼身上的鱼鳞,图形接近几何化,虽然是经过了高度的概括夸张和抽象,却抓住了对象的特征,并且生动,富有感染力,装饰性也更强。就现代图案构成来看,“几何形的纹理能够以灵活的变形变化完全适合于各种器物和装饰面的起伏转折,纹样变化自由,视觉效果好”②,由此可见,原始人似乎已经意识到了经过抽象的几何纹比写实的纹样有更好的适应性,几何形是对实物的抽象,用来装饰陶器表面,给人的印象深刻,视觉冲击力强。这时候原始人已经开始用自己已有的思想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抽象达到装饰的目的,现代艺术的几何化特点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庙底沟型彩陶是仰韶文化彩陶的另一个分支。受半坡彩陶装饰的影响较深,但在原先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对线的运用,已经出现了曲线,主要是黑色彩陶和涂有白衣的彩陶,装饰纹样上除了继承半坡彩陶中鸟纹、蛙纹等动物形象外,还有带条纹、圈点纹、勾叶纹、曲线纹等,在纹样的组织上也比较超前,出现了连续纹样,甚至用到了现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如定点连线、弧线分割的使用,产生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律,并且重视纹样对称与均衡,在装饰纹样的排列上也多用到了重复排列。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等都是现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早在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原始人已开始发现并运用到彩陶装饰中去,难怪著名的图案学家雷圭元先生在分析庙底沟彩陶时高度评价了起运用装饰美的法则只精道:“庙底沟彩陶图案的设计者,也善于把生活中常常感受到的平衡、对称、变化、统一、齐整、重复、运动、韵律等现象用点线面组织成抽象而优美的种种母题,并用反复出现的艺术手法给人带来愉快,就像原始的音乐舞蹈,激荡在人们心中。”③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想到如此先进的装饰手法,使之作品充满现代气息,与现代装饰艺术中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真是一个奇迹,即使在现在,这种作品也是一件精品。

  马家窑文化彩陶是原始彩陶的另一个重要分支,马家窑彩陶主要是装饰纹样中点线面的运用,造型更加完善,并且装饰面积大,甚至布满整个陶身。马家窑文化彩陶又分为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马家窑型彩陶的代表作是“旋纹双耳尖底瓶”,像它一样,马家窑型彩陶较多的使用同心圆和大片网格纹几何抽象纹样以及螺旋纹,常常以一点为中心,在其周围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线条,线条也多为曲线,分为不同的若干组,在线的排列上也注意疏密变化,并留出相应的空白区域,一点带动线,线面结合,在装饰面积上,纹样铺满整个陶身,在装饰时也注意纹理与结构的结合。旋涡纹是主要的纹样,富于动感与韵律,充满活力,给人以旋转飞动的感觉;半山型彩陶的装饰与陶器结构紧密相结合,不同的部位装饰不同,如腹部的装饰主要为旋纹发展而来的涡纹,颈部的装饰为弦纹和锯齿纹,其中锯齿纹在原始陶器装饰中首次出现。在装饰色彩上出现了红黑二色,通常红色线纹和黑色锯齿纹相间使用,装饰更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半山彩陶的装饰大多很密,构图复杂,但很注意层次,有了地纹和主纹之分,地纹大多为鱼网纹,然后在上面添加比较醒目的主纹或特别繁密的主题性纹样。半山彩陶注意多种纹样的组合与重复排列,还考虑了纹样的主次安排。最后一个是马厂型,把涡纹发展为旋涡纹,还有了自己独特的纹样如:米字纹、圆圈纹、波折纹、连珠纹等,尽管有这么多的纹样,马厂型的装饰却日益简单,粗率,随意性就业增强了。总而言之,马家窑彩陶重视彩绘装饰,且面积较大,装饰给人以很强的动感与韵律,活力十足。

  我认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在点、线、面的组织运用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先定点,然后围绕这点进行大面积线的排放,或平行、或交叉,注意线的虚实与疏密变化,线也有弧线、螺旋线等变化;还适当的留出空白,“装饰有度”

  在黑白的比例安排上比较均衡。现代的平面构成设计中,点线面的搭配是图案的构成形式,其次还有黑白灰的层次,点是基础,由点可以构成线面,线有粗细虚实的变化,面决定着整体的调式点线面结合形成了丰富的画面层次和不同质地的肌理。马家窑彩陶装饰的点线面运用中也渗透出现代艺术中平面构成的`思想。

  综观原始彩陶装饰,不能不为祖先的智慧而赞叹,其中渗透着人类早期朦胧的装饰意识,并且与目前的现代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原始人在简陋的条件下创造出的一些装饰纹样至今仍在沿用。根据几种主要的彩陶类型,可以概括出原始彩陶装饰的特点:抽象化,几何化和表号化。而现代艺术也有几何化、双关、抽象等特点;在图案的组织形式上多为点线面相结合。“几何化”是二者的共通之处,在原始彩陶中就体现出来,自古至今,集合形图案或几何形纹饰都被大量的应用,几何形是对自然界进行写实后再抽象形成的,抽象是目的,几何化是形式。在现代艺术中,为了提高视觉冲击力,大部分的设计都要求简练概括,只有这样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经过抽象的几何化图形能满足这样的要求,“抽象的艺术形态更能反映艺术的本质,也更能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本质”④在现代艺术领域曾经掀起的抽象主义运动,认为抽象的形态不仅简洁明快富有冲击力,而且还有深刻的意蕴,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这些现代艺术的理论在几千年前的原始彩陶装饰纹样中找到解释。比如,半坡彩陶中经过抽象、变形的鱼纹、蛙纹等纹样简洁明快的概括出了实物的基本特征,其次还含有人的生殖崇拜的意思。

  在从现代装饰美的法则来看,现代艺术中装饰美的法则在当时的彩陶装饰中得到体现。如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装饰艺术的统一性首先表现在装饰形式与器物造型的统一,与被装饰物结构的统一,外观与内在的统一,使装饰品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装饰形式的统一上,最主要的是几何形状的统一”⑤几何形是最简单的形,对被装饰物的适应性也很强,根据陶器的形状,庙底沟彩陶装饰上已经出现了二方连续这一现代图案形式,在半山彩陶中出现了四方连续的菱形方格纹。马家窑彩陶装饰中弯曲的线条与点相结合,充满着节奏感和韵律。现代艺术中的形式美法则都可以在这一时期的彩陶装饰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除此之外,原始彩陶装饰中很多纹样与现代装饰设计的表现方法是相对应的,尤其马家窑文化彩陶,点线面的表现技法都已运用,点是现代设计中常用的表现方法,线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些都已在原始彩陶装饰中出现过。

  原始彩陶是中国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流露出原始人对于美的追求,创造了一系列的艺术成就,并且在装饰纹样上颇具现代感与现代气息,其装饰原则与几千年后今天的现代艺术有很多的相似、相通之处,原始彩陶装饰的现代感十足。

【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历程04-20

中国邮政的成立时间和发展历程03-21

元宵节习俗的发展历程02-12

《回眸、展望科技发展历程》教学设计07-22

论汽车的营销渠道历史发展03-03

论韩国语言的起源及历史发展03-19

中国的元旦来源及发展05-19

中国的元旦来源及发展01-05

深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形式及发展对策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