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灵魂的教育之习惯养成读后感

时间:2022-06-21 23:04:40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做有灵魂的教育之习惯养成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有灵魂的教育之习惯养成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做有灵魂的教育之习惯养成读后感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作者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第一部分"养成教育"看上去是老生常谈,但耐心读下去,细细品味,有作者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视角,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

  习惯之养成从十个方面如手来写:专注、阅读、快乐、主动、想象、创新、优秀、勇猛、规则、坚强。

  我赞同作者这样的观点:"大部分孩子的差异,不是智力的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之间的不同习惯。"也很赞同这样的说法:"中小学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教育就成功了。"

  文章的第一章就写的是赢在习惯,习惯对于人的成长来说太重要了,重要到叶圣陶先生认为: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教育就是习惯养成!现在的孩子都是非常的聪明的,就拿数学来说,我们那个年代高中生才学习立体几何,而现在五年级的孩子都学了;现在的孩子从小就会玩手机;现在的孩子从小都有很多的动画片可以看……但是现在的孩子条件优越,同时也受外界干扰太多,太大……

  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久而久之,自然就有了丰富的学识,就能领悟到恰当的学习方法,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很多良好的习惯累加起来,就会固化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就是所有学过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认为这个剩下的东西,就是良好的习惯与人格。

  我有这样的一个朋友:夫妻都是大学生,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年轻时自己创业很成功,由于太忙,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在整个小学期间没有得到过学习成功的喜悦,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到了初中以后,家长突然意识到对孩子欠账太多,于是不惜血本请家教辅导,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多时 间,但小孩就是不买账,就是不爱学习。为了躲避教师的提问,宁可在厕所里蹲上四十分钟也不愿意回教室。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例子,这两个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有很强的时段性,最佳时间应该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这时,孩子的成长犹如小树的生长,适时地浇水、剪枝才能健康地成长,一旦时机过了,病枝形成了,就无法补救了。另外,父母的教育是不能替代的,年轻父母往往因为忙于工作,把孩子扔给了爷爷妈妈或外公外婆,老人的溺爱,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教育缺失。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绝对没有后悔药可买。

  以上例子说明:大部分孩子的差异。不是智力的差异,很多时候造成

  完成作业,而且在做作业时往往能一坐下来就能安安静静几个小时不被外部环境干扰中断,直至完成任务。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无论是家长盯、请家教,也不能让他们认真地、安静地做事情。这实际上已超出了学习的范畴,做任何事情专注都是成功的基础,不专注都是败事之主因。

  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之间的不同的习惯。

  有灵魂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因为这两点是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心环节和关键环节。

  长期的观察中我发现,能否安心、静心、定心下来,专注一件事,是造成学生之间学习差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能专注于某一件事。看着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我继续与他们的家长沟通,了解在家里的表现,发现成绩优异者在家里做事都目标明确,有条不紊,都有固定的时间再进一步与家长深入了解,探讨上述现象的成因,我发现专注的习惯大部分是从小养成的。比如老师的多次激励,自我亮点受到肯定后逐渐固化为一种优良的习惯;再如家长的最初严管,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还有从小爱读书迁移为专注学习等。

  总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这一习惯养成的最重要的时期。不形成良好氛围,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强制学生由他律逐渐走向自律,是可以培养出专注的好习惯的。

  一旦优秀变成了一个人的习惯,教育就成功了,家长就不用再为了孩子的教育花费太大的功夫了,那时等待你的就是收获一个又一个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