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呢
神色匆匆地走进教室,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
做紧张状问学生:这节课是历史课?应该没有走错地方吧。得到确认后,开讲:前几天刚接到你们班主任的邀请,说请我到*班的历史课堂做客,而且通知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叫我千万不要错过。为了不造成历史性的遗憾,今天我很早就在办公室等,因为听说今天我要认识的这些人都将是湘乡的未来。所以不敢怠慢。来,先请你做代表(找第一排的第一位同学)握个手,交个朋友!
从新走向讲台之后,问学生:在座的各位,以前都学过历史吗?(肯定学过)这样的话,我想首先请教几位,你们认为:什么是历史?
请若干学生回答……
具体评价学生观点后,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而过去的事顾名思义就是“故事”,所以历史也就是故事。只是,这里的故事和“故事会”里的有所不同:一个切合真实,一个巧妙虚构。所以历史和文学是有着根本区别的。今天我和大家要学的这门课程也绝不是为了扯淡,而是求真!过去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生活水平如何,遇到过那些麻烦事然后又是怎样解决的,然后又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这些都将是我们了解和研究的对象。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在讲究科学技术和经济效益的今天学这些玩意儿太没意思,而且初中学了,高中还要学。凭什么呢?有这个必要吗?
你们是怎样认识的?(学生发表观点……)
关于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作用,我想请大家先了解两段材料:
第一个:1937年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后,占领了华北大片领土。这些地方当时称做“沦陷区”。在“沦陷区”内,日本人不仅烧杀抢掠,更重要的是,他们实行一项特别的措施:强制中国儿童学日语,而且禁止悬挂国旗,和阅读本国书籍。目的就是想要同化中国人,抹掉中华民族的记忆。
第二个:犹太民族是世界上一个非常优秀的种族。据说;获诺贝尔奖的有近一半是犹太人。但这个民族曾经多灾多难,历史上屡次遭受民族迁徙离散。但是历经千年之后,这个民族仍然幸存至尽而且发展成现在的以色列强国。有人究其原因:发现犹太人有两个传统始终坚持。一是坚持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一是坚持民族的信仰和文化,代代相传。
通过以上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回答……(历史文化是民族的记忆,学习历史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必要)用一首歌名来表达这个意思,那就是鞍迅糇 薄?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北宋司马光编了本书叫《资治通鉴》,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历史同时也是我们今天国家建设、民族发展的一面镜子。
这些都说明了今天国家要求开设这们课程的必要。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理由之一。
理由之二,那就是对于我们个人的作用。学点历史对于我们个人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学好历史可以让人变得聪明的。大家应该都清楚这个人。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他长期以来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是分不开的。他的学历在当时不是最高的,湖南一师毕业,而且还是一个严重偏科学生,数理化学得很糟糕。但是他的文史哲科目却都是名列前矛的。有人研究读过的书中历史书占大半。他曾通读过二十四史,其中还精读了几部,如《史记》《明史》等。有人研究的军事思想纯粹是土生土长的。其中主要是来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在长征途中,有人指责他没喝过洋墨水,没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只懂点《孙子兵法》。但正是这样他比那些从苏联回国的军事专家更懂得中国的实际,他的那些方法也更符合中国的实际。
其实大凡是有点作为的人,他都是有一点历史的眼光的。这就是一种根据过去判断现在以及预测未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搞政治的人要有,搞经济的、文化教育的也要有。所以这次新课程改革,要求凡是有志于在大学学习人文社科方面的学生,都要求选修历史的课程。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呢?我给大家有几点建议:
第一,要像阅读故事会一样的去阅读我们的教材,最好能够反复品位,了熟于胸,思考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
第二,要学会从材料中去发现历史的信息,有考古意识,懂得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这里主要是指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第三,注意历史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如文学,政治,地理等科目。
我一直认为历史是全世界最有意思的而又最简单易学的一门学科。同学们只要有一种欣赏故事一样的心情,和研究故事一样的态度,就一定能把这门课程学好。
因为,历史就是真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