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创意相框的制作
创意相框制作 在PS里制作相框的步骤
现在越来越多摄影爱好者们喜欢给自己的得意之作添加一个相框,相框可以用来修饰照片,同时也可以在相框上注明照片的相关信息。有很多软件都提供傻瓜的相框制作方法,但是都缺乏个性,并且很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PhotoShop上最简单的相框制作过程,在熟悉了基本的操作后,读者们就可以自由发挥做出满意的相框了。
过程的步骤分得很细,而且也有很多图片来作指引,只要按照步骤一步步做下去,就一定可以做出属于你自己的相框。
1、首先要弄清楚照片的大小,然后规划一下相框的大小。笔者的照片大小是480×360,打算给它加上一个500×460的相框。
2、打开Photoshop,按ctrl+n,创建一个新文件,创建时设定大小为480×360,也就是照片的大小。
3、按ctrl+a,全选新建的文件,然后在Channel功能页,点一下左边第二个图表(save selection as channel),这样就新建了一个叫 "Alpha 1" 的channel。
4、双击 "Alpha 1" 的channel就会跳出"Channel Options"的对话框,点选"Selected Areas"。
5、如果整個channel是黑色便是正常,否则可以自行填上黑色。
6、按ctrl+~或点一下 "RGB"返回主channel。
7、在image菜单里,选择canvas size,把大小改为500×460,就是相框的大小。
8、在layer的功能页双击"background"的layer。
9、跳出new layer对话框,保留默认设定,然后按"ok"。
10、按ctrl+alt+4,回到先前的"Alpha 1"。
11、按键,删除选取部份。
12、在select菜单栏,选择inverse,反选外框部份,在外框部分填上相框颜色(建议使用黑、白、灰作为相框颜色)。
13、点选文字工具,便可以在相框上留下签名和其他照片资料。
14、添加完照片资料后,相框就做完了,下面是做好后的图片。
15、然后将相框保存为photoshop格或(*.psd),这是为以后能够修改相框作准备。
相框做完了,当然要为相框添加上自己的相片啦,下面再给大家讲讲如何添加照片。
1、打开刚才制作好的相框。
2、再打开要添加到相框的照片。
3、为照片添加一个副本,防止破坏原照片,通过image菜单栏的duplicate来创建副本。
4、将副本命名为temp(读者可以随便命一个名字)。
5、关闭了原照片。
6、将相片尺寸改为480×360,因为我们之前就是给这样大小的照片所做的相框。
7、在image菜单里,选择canvas,把画布大小设为500×460。
8、点选相框。
9、点选layer工具页。
10、点选"layer0"
11、单击鼠标右键,选择duplicate layer。
12、这样就会跳出duplicate layer对话框,document选 "temp" 。
13、如此类推,將相框的所有layer由下至上全部复制至相片temp(对其他layer重复10、11、12即可)。
14、制作成功之后的效果图片如下。
16、最后将照片保存为*.jpg即可。
这样就把一个简单的相框完成了,希望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PS中滤色及中灰图层的简单应用
在开始本日志前,先来补充一下关于正片叠底。以前日志中提到的正片叠底,在多图合成的时候是经常使用到的。例如,白背景下主体的抠像,白背景人像扣发,专色字单通道叠底,以及各类图片合成等等等等,这些例子可以在网上查到,这里不做介绍了。
而滤色则刚好是跟正片叠底相反的一个功能。直观感觉上主要是滤掉黑色,但也并非就那么简单,我认为它主要是色彩提纯提亮的意思。
根据PS自己的定义:
“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并将混合色的互补色与基色复合。结果色总是较亮的颜色。用黑色过滤时颜色保持不变。用白色过滤将产生白色。此效果类似于多个摄影幻灯片在彼此之上投影。滤色,英文screen,screen模式与我们所用的显示屏原理相同,所以也有版本把它翻译成‘屏幕’。”
根据PS的这段解释,在RGB模式下,我做了一个原理性测试供朋友们参考。以下的介绍均在RGB色彩模式下进行,并且不考虑溢色的问题。
一、原理图解
以下(图一)是在RGB模式下,用HSB制作的一个简单的十二色标,以及黑白双色。以此作为测试的标准。
制作方法:拾色器里,HSB模式(色相环),S=100 B=100 H=0°,30°,60°,90°,120°……330°。以此图作为对比标准。根据色相环的原理,其中S=100 B=100 H=0 则为RGB模式下的R通道,其他以此类推,每30°获得一个纯色。同时,观察可知,每60°为一个通道组合方式,分别是:
RRGGGBBRB,并且,他们是每180°为一个补色,即 红对青,黄对蓝,绿对洋红。PS也是根据色相环的原理进行调色功能的开发的,例如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可选颜色,通道混合器等。
图一:简易12纯色及黑白色标
以下(图二)是用于测试的图样。
制作方法:拾色器里,HSB模式(色相环),S=100 B=85 H=0°,30°,60°,90°,120°……330°。注意,这里B=85,明度降了。
图二
开始测试。在PS里,把图二复制一层,并且设置为滤色、透明度100%,然后再复制一层,再设置为滤色、透明度100%,以此操作进行8次,并观察。
配置图和效果图如下:
配置图
效果图
与(图一)对比,我们发现,用这样的方法(图二)经过多次滤色处理后,颜色被提纯提亮了,最终会是RRGGGBBRB通道的结果,并且,黑色不变,灰色被提纯为白色,同时,很明显,所有位于R/G/B三通道之间的颜色,最终都会偏向于RG/GB/RB三色。
做这样一个测试,目的是为了接着下来方便的介绍单图多层叠加的滤色方法。
方法一:全图滤色混合。
复制一层,设置为滤色。提亮照片。如果需要做曲线调整,获得色调,就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拉曲线即可。原稿如下:
配置图如下:
效果图A如下:
配置图如下:
效果图B:
由此可以知道,滤色功能有提亮照片提纯色彩的功能。于是,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想获得一定的艺术性效果,在特殊光照的情况下您可以大胆的尝试使用欠曝的手法。
补充说明两点的是:
第一,全图滤色很多时候会使高光部过曝。此时,用方法一,你可以通过调整透明度来解决,按一些资料上介绍,滤色类似于相机的曝光补偿,那么我们可以姑且认为它就是后期的曝光补偿,就按相机的配置来,1/3档约等于30%的透明度,1/2档相当于50%的透明度。
第二,如果你的图片需要进行降噪处理,那么滤色这个环节,最好是在降噪前来操作,滤色完以后再降噪,这样降噪的效果会好很多,这个是我的个人经验所谈了。
通过原理测试及方法一,我们可以发现,滤色后,图片的颜色会变亮,会被提纯。过于靓丽的颜色很多时候并非我们所需要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降低颜色的明度以及饱和度;又有些时候,滤色后颜色的饱和度被降低了,需要把颜色加深;还有些时候黑色被去除太多,我们需要补充回去一些黑色;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填充色的方法进行调整。填充色可以很多,可以是黄色、蓝色、红色、绿色等等,这里介绍填充灰色,也就是中性灰色层。
方法二:滤色层与中灰层的配合使用
原稿如下:
配置图A如下:
效果图A,滤色提亮,中灰层颜色混合模式实现褪色:
配置图B如下:
效果图B,滤色层提亮,中灰层加深颜色:
配置图C如下:
效果图C,滤色层提亮,中灰层正片叠底:
配置图D如下:
效果图D,滤色层提亮,中灰层正片叠底及中灰层颜色模式配合使用:
这里的例子使用了中性灰色作为填充色,是否可以使用其他颜色呢?肯定是可以的,您可以自己尝试一下。方法二完。
三星APS-C画幅革命新品NX10正式发布
2010年3月3日,在三星影像举办的2010新品发布会上,NX10与中国消费者正式见面。
三星NX10采用了类似于单反相机的设计,让NX10成为了一台可更换镜头的相机。同时省去了五菱镜、反光板等非必须光学原件,大为减少了镜头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使相机的纤薄机身成为可能。三星NX10仅为 123mm x 87mm x 39.8mm的三围和353g的机身重量堪比一台普通长焦便携相机。
三星NX10配备了通常见诸于中高端数码单反相机上的APS-C画幅(23.4×15.6mm)传感器,可提供1460万有效像素。而三星NX10的类似产品,采用“微型4/3”系统的数码相机,其传感器大小仅为18 x 13.5 mm,注定了此类相机与三星NX10之间存在画质的差距。
与大部分专业数码单反相机采用相位差来实现自动聚焦不同的是,三星NX10的“对比度自动聚焦”通过感知拍摄对象的对比度差来进行聚焦。通常来说,“对比度自动聚焦”方式与“相位差自动聚焦方式”相比较而言,机身和镜头之间在拍摄过程中有复杂的信息交换过程,尽管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对焦能力,但速度相对较慢。而NX10却凭借着三星整合的高端影像技术,不可思议地具备了快速聚焦功能和高速连拍功能。外加最新DRIMe II Pro图像处理器,确保可以拍摄出更加鲜明、清晰的照片。
三星NX10配备了3英寸AMOLED显示屏为你带来梦幻般的优质显示效果。与传统LCD屏相比,AMOLED屏幕亮度更高、色域范围更广,特别是在户外强光下观看,影像已然鲜明、靓丽。不仅如此,AMOLED屏幕的响应频率比LCD快3,000倍,将完全杜绝屏幕残影的发生。先进的动态10,000:1 高对比度将把任何影像细节清晰显示于屏幕之中。接近180度的可视角度提供了更灵活的观看视角,五轮举高或放低相机都可以清晰观看屏幕影像。
NX10的机身圆润、造型别致,相比那种棱角分明、经典的相机机身设计来说,NX10更具现代特色与亲和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星NX10具有与单反相机类似的机身布局,无论是拨轮,还是按键都设计得恰到好处。特别是左侧的“Menu”按键,方便双手分工快速选择核心功能,右侧的“DISP”可以为不熟悉相机的使用者提供详细的菜单说明。
NX10还配备了VGA分辨率高达92万像素的顶级电子取景器,当红外感应功能检测到使用者的眼睛凑近电子取景器时,相机会自动由液晶屏取景模式切换为电子取景器模式,让使用者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流的取景效果。而且NX10的电子取景器同时设有人性化的屈光度调节装置,以便于通过肉眼在电子取景器中看到清晰的画面。
正如三星数码影像公司CEO朴商镇先生所说,一家深度发掘消费者深藏的渴望,并且基于这些渴望研制产品的公司,必然会成为市场的领导者。NX10便是一款凝聚着三星对消费者需求的探索和研发人员无数心血的经典之作,长达两年的研发时间也预示了三星对新一代数码相机NX10的重视。
PS打造迷幻Lomo风格
很多年轻人喜欢Lomo照片的风格——Lomo的色彩、Lomo的视角、Lomo的暗角……但真正的Lomo是胶片相机,玩起来很麻烦,不过,有PS,什么样的风格都可以模仿,只要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图一
1、打开原片文件,(快捷键Ctrl+O)在图层面板进行确认(如图一)。
图二
2、选择“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把亮度的滑块向右移动到11,对比度的滑块向右移动到33。图像相比之前变得对比度加强(如图二)。
图三
3、选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快捷键Ctrl+U)在弹出的窗口中,把饱和度的滑块向右移动到42。lomo的图像感觉就是有着浓郁的色彩,所以在这一步,图像的饱和度加强了(如
4、 选择“图像/调整/曲线”命令,(快捷键Ctrl+M)在曲线面板中,调整中间色的亮度。图片的亮度提高了(如图四)。
图四
5、因为lomo的两大特点是:浓郁的颜色和暗角,所以接着我们来制作暗角,首先做出图像四边暗角的选取(如图五)。
图五
执行“选择/全选”命令,(快捷键Ctrl+A)整个画面被选择,接着,执行“选择/修改/边界”在边界选区的面板,设置宽度为200像素。图像的四边被扩展出选区。
图六
6、执行“选择/羽化”(快捷键Ctrl+Alt+D)在羽化面板中,设置羽化半径为250像素。图片中四边的选区呈现(如图六)。
7、四边的选区选取出来,接下来就要为它填充黑色。把前景色设置为黑色;选择“编辑/填充”(快捷键Shift+F5);填充二次就可以了。四边的暗角也呈现出来(如图七)。
图七
图八
8、复制“背景”图层为“背景 副本”然后在图层混合模式中选择“叠加”模式。艳丽的色彩就是lomo的风格之一(如图八)。
PS与否不应是区分艺术类与纪录类的唯一标准
无论是中国摄影金像奖还是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甚至其他分类进行的各类综合性评选,总会出现某些作品到底该归入艺术类还是纪录类的争议。像本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中,投送风光照片参评的摄影人既有在纪录类得奖的,也有在艺术类拔尖的,就有些让人看不明白。
应该说,摄影的任何分类都不是有明确界限的,不是前两年有人提出摄影已进入了一个融合的时代么?在评选中分类只是为了方便同类比较,即使出现为了讨巧而在分类方面动脑筋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有关分类的争议中,一直有观点认为,没有改变原始影像,更通俗点儿讲,没有经过除调整色彩、反差等以外的PS处理的照片,应该归入纪录类,经过PS处理的自然应该归入艺术类。表面看,此言无误,仔细想,仍有欠缺。
纪录类作品不得PS固然是常理,因其有违通常意义上的真实性原则。那么,只有PS之作才能归入艺术类么?这倒不一定。在不少人心中,以再现为主的作品肯定是记录性质的,以表现为主的则是艺术性质的。问题是,以表现内心情绪、感受等为主要诉求的作品就必会经过PS么?肯定未必。比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类在主观性上走得更远的观念类作品,抛开其摆布的因素,多数采用一次拍摄完成,遑论艺术类乎?
另一方面,把那些没有经过PS的照片一古脑儿归入纪录类,无疑也会影响大家对于纪录类摄影作品的传统认知。仍以风光照片为例,如何算是纪录类的,如何算是艺术类的,从评选的严谨性计,就值得讨论一下。笔者看来,归入纪录类的风光照片最起码应该有具体的地点和地貌描述,否则,就会与陶冶情操、表达心灵的艺术类风光照无二,让分类有些混乱了。
最怕的是,“PS过的照片应归入艺术类”的观点渐渐成为教条,进而对影友之于摄影本体的认知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一些地方举办的综合性影展中,曾尝试对艺术类、纪录类等大类再行分组进行评选,更有进一步廓清艺术类与PS关系的想法,比如将经过PS的摄影作品单独在艺术类设立创意组进行评选,对其他艺术类参评作品则做出不得PS的规定。应该说,这是很好的尝试,至于效果如何,则需实践检验。
PS技法 给人体抹上油
给人体抹上油是拍摄人体模特常用的方法,但开始拍摄总掌握不好曝光,或者由于条件限制,无法给模特上油,现在通过一种后期的方法达到这个效果!
原图
PS一层油后的效果
步骤:
1:原图先复制一层
2:将新图层转为黑白———转黑白有很多种方法,去色,灰度,调饱和度,渐变映射,图层叠加等等等等,关于保留细节和层次的彩图转黑白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其他书籍或者技巧,这里只随便选一种,因为这里并不需要保证图片的质量。
3:对黑白图片进行操作——滤镜-艺术效果——塑料包装,参数高光最强,细节最弱,平滑度中等就可以。大家可以看到一幅比较恐怖的图像了。
4:继续,可以见到,塑料包装的艺术效果围绕着模特身上形成了一些高光区。我们要的就是这些高光,继续,我们对这个图层调整色阶或者曲线,尽量的压暗暗区,突出高光。下面这幅图片更恐怖,可不能让模特见着。
5:和原图层进行叠加混合,不透明度改为25%,告成。
最终得到的图片
注意事项:每个步骤最好都新建图层,操作完进行拼合,对复制后的图层进行塑料包装滤镜是最重要的,然后突出高光,可以多尝试下几个图层间的混合模式,找到最适合的不透明度效果。
【创意相框的制作】相关文章:
制作相框日记01-27
制作相框作文02-19
制作相框的教案02-08
《相框制作》教学反思02-15
制作相框教学反思02-15
制作小相框作文07-02
制作相框的教案(8篇)02-08
雪糕棍制作相框做法07-04
制作相框作文(3篇)07-19
diy木质相框的制作步骤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