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教学工作经过课堂实践后,总会有很多发现和缺陷,需要教学评课,进行总结和改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篇1
听了邓老师《平均数》一课,现结合本次教研活动主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意识”谈自己几点体会:
1、选材丰富多样
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生活中平均数的广泛应用,掌握平均数的含义。教师课前搜集了很多资料:本班学生考试成绩、平均身高、平均气温、平均年龄等等,选取了这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体验,更能体会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2、方法引导准确
出示了表格后,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通过学生发言,知道了可以比出谁收集的水瓶最多、谁最少。教师还鼓励学生说:用比较的方法获得了新信息。学生的表达得到了赞许,思考更加积极了。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提一个关于平均数的问题,将学生引导了本节课的知识上,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在交流汇报中,从而引出什么叫平均数,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除以份数或移多补少,并且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从感官上真正接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3、练习完善知识
练习中又将生活与平均数联系了起来,又一次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第一题明确了平均数的范围,第二题小结出了平均数的意义,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第三题平均数还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等等,练习内容丰富,对教学重点内容是一步步升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
4、注重习惯养成
教师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方法的引导。
建议:教师提的问题可以精炼些,更好的体现提问的有效性。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篇2
今天听了叶老师的《平均数》这节课,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综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对于叶老师的上的这节课,我觉得:叶老师创设了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本节课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从成绩入手,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是比较感兴趣的,叶老师用“你打算用哪个数来代表他们班的水平比较合适?”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活动、感悟,在此,初步小结:什么是平均数?并在此初步感知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先合后分的方法是求平均数的根本方法,在课堂练习教学中,题目始终围绕着本课的内容“平均数”展开,形式多样,内容比较丰富,对教学重点内容进一步升华,对学生的理解有帮助。又出示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联系生活,又一次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一开始求踢毽子平均成绩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自己对平均成绩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展示出不同的思考过程,体现了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这些验证方法是否对于每一类求平均数题都是最好的呢?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合理,这时老师并没有强调一定要用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以学生为本,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设“平均身高”,“平均水深”和“旅店购新床”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含义。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篇3
在三三班,听了董主任的《平均数》一课,最出色的地方时一开始上课的口算练习,董主任一如既往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练习,这一点显得这节课特别真实。并且董主任在这节课中非常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像:统计其实就是让学生体验平均数的意义和用途、怎样求平均数这几个知识点,董主任把握的也非常好,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很不理解:为什么在比较哪个组的计算水平高时要选取错题的个数,而不是选择对题的个数呢?通过整节课来看孩子们基本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就是因为选的是错题孩子们在表达起来非常困难,最终整节课的效果就没有达到。
另外我觉得每节课拿出几分钟进行口算练习是很好,可是如果用过多的时间那就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限定做题的时间和控制评价的'时间。
还有该班孩子们的听讲习惯很不好,老师在上课时间反复在强调纪律我们看着都累,所以不论孩子们的学习好与差最重要的孩子们好习惯的养成,这是最关键的。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篇4
上星期听了三年级黄老师的《平均数》一课的教学,他采用的是“游戏激趣——问题探究——概念建构——拓展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非常清楚、自然、流畅。
《平均数》这一课我以前也曾上过,但与黄老师的教学过程一对比,才发现自己要学习改进的地方确实太多了。
一、在教学引入这一部分,黄老师采用垫球比赛的方式,迅速调动了学生的爱好,同时又通过巧妙的提问,使学生明确了活动规则,保证了活动的有趣、有序、有效。黄老师又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激发了矛盾,引出了问题,为课题的揭示做好了预备。反观我自己引入时,只是出示了两张人数不等的统计表,让学生比较哪一组的成绩更好。
虽然我与黄老师一样都是想通过人数不等这一矛盾,激发学生熟悉平均数的意义,进而揭示课题。但是,我没有留意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所喜欢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引入显得较平淡,不吸引人,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会打几分折扣了。在矛盾的激发时,我所设计的问题也比较生硬,没有让学生像黄老师教学那样参与到了矛盾的生成过程中去,学生缺乏对矛盾的熟悉,为了揭示课题,我就只好“拽”着学生走,自然显得比较生硬了。
二、在新课教学这一部分,我关注的是学生对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的记忆,只是通过例题的讲解对如何求平均数下一个结论性的数量关系式,强调怎样套用这一数量关系式去求平均数,而黄老师的教学与我完全不同,她更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强调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对比后,我发觉自己有在这部分教学时,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
“平均分”的有关知识,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握了,在求“平均数”这一课时,教师其实只需强调一下“平均分”的对象是“总数”就行了,根本就用不着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学生记忆数量关系式,这既浪费时间,教学效率也不高,更谈不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的。此外,黄老师向我们展示怎样捕捉学生闪现的思维火花,在学生的思维生成过程中给予及时的肯定与指导,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难点,也是值得学习的。
如在黄老师引导学生求投篮个数的平均数时,回答问题的几位学生其实并没有回答正确,甚至还有表述错误的回答。换作是我在教学的`话,碰到这种情况,我通常采用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方式是不停地追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心里希求着哪位学生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另一种方式就是生硬地指出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然后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其实这两种处理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种方式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被动地等待学生拿出正确的答案。第二种方式教师包办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虽然我早就体会到了这两种处理方式的不足,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另一种更好的处理方式。而通过黄老师的这堂展示课,我明白了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从学生含混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思维中去捕捉那一点闪现的火花,给予学生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学生自然就能理清思维,建立正确的思维。
三、在教学课堂练习这一部分时,由于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数量关系式的记忆和把握上,因此这一环节,我安排了大量的单调、重复的练习题,希望通过机械重复的练习使学生学会求平均数。实际上,当学生碰到应用求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学生却不知道怎么办了。反观黄老师的教学,她大量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既练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更体现了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黄老师这一课教学的展示,让我受益良多。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相关文章:
平均数评课稿06-11
《平均数》评课稿07-22
求平均数评课稿11-08
《平均数》评课稿通用03-08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07-23
《平均数》评课稿(精选17篇)05-26
《平均数》评课稿(15篇)03-08
《平均数》评课稿15篇03-08
《平均数》评课稿精选15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