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月光下的凤尾竹》大班艺术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大班艺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光下的凤尾竹》大班艺术教案1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男女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男女教师共同执教为幼儿双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样。
同行点评:
第一,在男女教师表演双人舞之前,如果教师能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二,在与幼儿讨论音乐背景之前,教师可让幼儿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使幼儿的经验和体验更加直观、丰富。
《月光下的凤尾竹》大班艺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傣族舞的美的感受。
2、能大胆创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傣族姑娘的优美姿态。
3、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卷画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一段傣族舞、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师:1、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请大家欣赏一下。
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音乐是用葫芦丝吹奏的,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美妙的音乐,好象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小结:傣族姑娘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她们能歌善舞,在柔和的月光下,围着凤尾竹,翩翩起舞。
2、瞧:美丽的傣族姑娘来了。
二、发现傣族穿着、打扮的特色,为构图埋下伏笔
1、傣族姑娘美吗?你觉得她什么地方很美?
发髻、筒裙、图案
2、这儿还有两件漂亮的傣族服装呢:重在欣赏服饰图案。
三、教师跳傣族舞
师:穿上漂亮的'傣族服饰,来跳一段好看的傣族物吧。
1、师:傣族姑娘在模仿谁在跳舞吗?
小结: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傣家姑娘喜欢学着孔雀来跳舞。
2、幼儿学一学孔雀的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只美丽的小孔雀,
师幼一起做理理羽毛、喝水动作
师:休息一会儿,我们来欣赏一下小孔雀漂亮的舞姿:手、身体形状
小结:这是傣族舞中最漂亮的动作,小孔雀挺起胸、尾巴高高翘起,身体呈“S”形,这个动作叫“三道弯”。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来把最漂亮的动作摆一摆。
四、师幼一起跳舞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跳起来吧!
师:这只小孔雀跳得真漂亮、动作真优美;我们两个一起来跳吧;这个造型真好看!
五、幼儿创作
跳着跳着,天色晚啦,月亮慢慢地升起来,晚风吹拂着月光下的凤尾竹,篝火晚会开始啦!傣族姑娘盘起高高的发髻,穿起长长的筒裙,小朋友,赶快拿起你们的画笔,把你们优美的舞姿画下来吧!
六、活动结束
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来吧!
【《月光下的凤尾竹》大班艺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艺术教案05-03
乌龟大班艺术教案04-19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05-26
大班艺术教案《郊游》05-22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05-03
京剧大班艺术教案05-04
大班艺术教案:摇篮08-25
大班艺术蝴蝶教案08-27
大班艺术采茶教案12-04
艺术大班美术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