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打电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打电话》教学设计1
一、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逐步缩小。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我想念住在农村的爷爷奶奶。第二自然段,介绍我和爷爷奶奶打电话。我从电话中听到了爷爷奶奶的笑声,好像离他们很近很近。书上的两幅插图生动地表现了打电话的双方都很高兴,体现了电话为大家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掌握新笔画:提。
2、朗读课文。
3、了解农村的变化,体会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三、教学准备
挂图两幅、有条件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带来玩具电话、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使学生对电话的作用有个基本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农村生活的.乐趣,如:农村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可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听。勾起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爷爷奶奶的思念之情。
问:在你想念奶奶爷爷的时候你怎么做的?引出电话。教师适当告诉学生,生活越来越好,农村变化也很大。
出示挂图。
认认图上的小朋友,说说她在干什么。
(二)认识生字,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我对爷爷奶奶的思念之情。)
1、鼓励学生先自读课文。做到:手到,眼到,口到。逐步培养学生做到:听到,看到,读到,想到。
2、读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不认识的生字。初步培养查找、批画的能力。
3、出示认识的字的生字卡片,自己想办法记住它。小组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4、反复朗读课文,多形式地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带读。
学生模仿读,小组读。
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读最能表达很想念爷爷奶奶的一段。
愿意表演给同学们听的同学再读。
(三)创设对话情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打电话。)
可利用玩具电话增加直观性,提高学生说话兴趣。
情景一:师生互动,我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
情景二:小组互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电话能帮助我们?教师随机告诉学生几个号码的作用:110、120、119。
(四)表演打电话,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1、朗读课文,能够背诵的表演给小朋友看。
2、认读要求认识的字的卡片。
3、向小朋友介绍一下,读了这篇文章你的词语库有什么变化。
(二)学生识字。(掌握6个字的音形,会使用它们。)
1、认识新笔画:提。
注意书写时要从下往上。
2、出示要学习的生字。
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
不认识的你能想办法记住它吗?
3、多种形式读准生字。
教师带读,学生拼读,学生带读,开火车读等。
4、笔顺提示。
虫:
电:
头:
北:
(三)写字。(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笔画规则正确书写。)
1、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说容易写错的笔画。
3、描字。
《打电话》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浏览课文,用四要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个故事刻画了打电话的人特点。
3、交流讨论:
这段相声的语言艺术有什么特点?
4、分小组合作表演这段相声。
二、练习提纲
选择话题,自创一个相声段子。
1、甲没有太高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仅就“海马”一词就闹出了一连串笑话。
2、两个小朋友常在一块儿比吹牛,谁也不服气,这不,他们又吹上了。
3、小明是个很幽默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一、模拟表演打电话,让学生明白说话要讲语言艺术,要简练、得体、明白。
二、自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长安街一人打电话约朋友看戏用了两个多小时,耽误了他人,也错过了看戏的'时间(说话啰嗦,无社会公德)。
三、学生选读喜欢的相声片断,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以说、学、逗、唱为主,通俗易懂,如话家常。
2、语言幽默、风趣、夸张、讽刺。
四、指导学生分组表演这段相声。
1、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2、推荐两人上台表演《打电话》。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打电话》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揭题:同学们,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打电话通知相关人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的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大家先看一段“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报道。在这次演习中,为了考验两国部队的临时应变能力,中俄军事演习前几分钟突然要改变作战计划,总指挥需要尽快通知7名司令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个人,几分钟能通知完,请大家帮助设计一个“通知方案”。
二、探究方法,逐步优化
1、观察思考,示范引导。
提问:假设由总指挥打电话一个一个通知(7名司令员),同学们想一想要多少时间呢?
观察思考: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图把这个通知方案表示出来了。(屏幕显示下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示意图,说一说大、小长方形各表示什么?斜线上的数表示什么?
2、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师:大家都知道在战争中时间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情况十分紧急,总指挥需要尽快把改变后的作战计划通知到每位司令员,按刚才的方案,如果每分钟通知一位司令员,需要7分钟,太慢了。你能不能帮总指挥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1)独立思考。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打电话”的更优方案。
(2)小组合作探究。
要求:①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通知方案。
②推出小组中自己认为最佳的通知方案。
③小组合作摆出这个“最佳方案”,并用学具在斜线上标出通知时间。
④在小黑板的右上方写出这个方案一共需要的时间。
(3)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在学具板上进行方案的交流、讨论、设计。
3、展示汇报,介绍方案。
(1)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设计的情况,让学生上台展示各小组的方案。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点评指导。
提问: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展示。)
(预设)方案一:分组方案
方案二:最优方案
4、启发引导,优化方案。
思考: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时间?比较步骤:
①让展示的学生先比较这两个方案有什么不同。
②师生共同将局部优化方案完善成最优方案。
③电脑演示最优方案的结构图。
小结:只有每个接到通知的人员都继续往后通知,直到全部通知到为止,这样的方案才是最省时的。
【《打电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打电话教学设计01-29
《打电话》教学设计08-15
打电话数学教学设计05-18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02-15
打电话教学设计15篇01-29
打电话教学设计(15篇)06-08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06-09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01-31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8篇01-31
打电话教学反思(精选10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