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去游乐园(认识米)》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几年前,第一次拿到北师大的课本,第一次接触课改是那么茫然,上课时总是无所适从,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让人陶醉,但回到现实却很难有这样的教学效果。于是许多老师平时的常态课,还是"老字号、老调调。随着课改的深入,高效的常态课成为每一位教师努力的目标。本学期听了同年级夏老师上的一堂常态课,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没有华丽的课件,没有刻意作秀,让教学内容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让自然的清风拂过学生的心田。让我们每一位老师为之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课改,这才是有效的教学!
案例主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是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条件,运用超越现实的智慧和才能,融入个人创造性的劳动。常态课要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常态课既着意设计,又天然浑成,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在行云流水之中彰显教师的功力。
俗话说:“家常便饭最养人。”教学也是这样的,自然状态下的常态课,教师的一点水花,能引发学生的层层涟漪。因为教师不必担心一旦闪失造成的损失,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活跃、自然,他们能大胆质疑、积极发言、有效的交流。学生在表达各自思维的交流过程中,彼此沟通、相互理解,催生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师生之间在自然合作、有效的交流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课堂,才能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率"。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课堂实录
一、 创设情境
1复习厘米,用手比划。如:1cm、2cm、3cm、5cm
2,游乐园
你们去过游乐场吗?(板书课题)今天长颈鹿带着小乌龟弟弟去动物游乐园玩,它们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观察主题图,说说它们怎么了?小狗保安对它们说了什么?
小动物们不知道1米有长,那你们知道吗?学生思考,疑惑。教师指名让学生大胆估计并比划1米会到我们身高的哪里,大约会有多长?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境,从身高谈起,再让学生大胆估计,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 认识米、
1、出示米尺
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看了这把米尺,你们能不能伸开双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呢?(学生动手比划,初步感知)
2、同桌合作;
这把米尺身上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你们能把们找出来吗?(能)好!那你们自己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再跟同桌小伙伴说说你的发现。
生汇报,集体交流;
生:米尺上有字母m,我猜想那是米的表示符号。
师;没错这个字母m就是米的字母表示符号。大家在书桌上书空一两遍。
生:我发现米尺上有从0到100的数学。尺子上有100个竖线(刻度)。
师:你的眼睛真是雪亮,那你知道这从0到1的1个刻度是多长吗?(1厘米)
师:0到10呢?(引导学生观察在黑板上的1米长的尺子)
生:10厘米。
师:这把米尺有几个10厘米?(10个)
师:那么从0到100也就是(100厘米),刚才老师告诉大家,这把尺子的长1米,这会与100厘米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想就是1米等于100厘米。(生纷纷赞同)。
……
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板书:米 1米=100厘米
m 1m=100cm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肋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可以堤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师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索后,在学生已有的发现和知识上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一步步揭开知识神秘的面纱。】
3.多种感观参与,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1)比一比
比一比1米会我们手臂伸平一边的指尖到手臂另一边的什么地方?
学生比划后汇报:
生1:1米会从我们手臂伸平一边的指尖到手臂另一边的手腕。
生2:到了我的手掌心。
生3:到了我的中指的中间。
(2)走一走
把米尺放在地上走一走,看1米大约需要我们走几步呢?
生1;我要走3步。
生2:我要走2步。
生3:老师,我一步就跨过去了。(师:那你是迈特别大步)
(3) 说一说。
我们教室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分小组拿着米尺自主在教室里寻找)
{讲台宽、课桌长、门板宽}
【设计意图: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要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只听,看是不能有牢固的印象,难以有深刻的理解,动手操作,多种感观参与其中,让学生能在头脑中建立1米的多元而具体的形象如:1米就双手伸平的距离,就是门的宽,这样清晰的记忆是语言无法表达的。】
4、 估一估,量一量
认识了米这个长度单位。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自己身边物体 ,看看它们到底有多长?注意动手之前先估一估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再量。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进行记录。
学生汇报:
生1:我们估计课桌的高约70,测量是70。
生2:不对,不对,我们小组也是测量课桌的高,不是70,是72。
师:为什么同一张桌子,测量出的数据会有所不同,到底谁对。(生插嘴,两个人PK一下喽。)
师:这也是一个好方法,不如你们俩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再给对方找找错误好吗?
生在互相说说自己是如何测量时,生1马上指出;你有错误,没有把0刻度前面那点减掉。
师:为什么要把0刻度前面那点去掉,应该减掉多少呢?
生1:我们上节课讲过测量时要找到0刻度,对准课桌的一端,可是我们没有办法这样做。于是,我们先用米尺量一下课桌的高,再量一下0刻度前面的有多长,再把它们减一下,就是70。
师:真棒呀!大家现在知道哪一个数据是正确的吗?(70)
师:可是他们与大家都犯了一个错误,有谁知道吗?(生疑惑)
大家都没有说清楚70是米还是厘米?(生恍然大悟)
5..试一试
1米和1厘米相差很多,平时我们在使用时不能不用,更不能乱用,否则会出洋相,比如:一座房子高3厘米,1支铅笔长15米……
引导学生比划10厘米、30厘米、50厘米、1米,巩固米和厘米的区别。
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设计意图:在学生用建立起来的1米表象去估计,让学生动手用尺子去量一量自己身边的物体的长度,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充分地感悟了1米的实际长度。同时教师能注重课堂的生成资源,“因势诱导”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的测量,以及正确便用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指导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五、学生小结,畅谈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分析与启示:
《去游乐园》是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的内容之一,“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学习分米、毫米、千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内容在编排时做到了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合理安排。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情况,引出长度单位“米”,同时还介绍了表示“米”的单位符号“m”;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1米大约有多长,用多种方式感受1米的长度;通过“找一找、说一说、估一估”等活动,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米”的实际长度的认识;同时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观察等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夏教师在教学本节课时抓住本教材的特点,虽然没有华丽的课件,炫目的环节,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使一节平常课为变得十分的“不平常”,带给我们全新的视听。
一、 突破重难点——不再是没有强音的鼓点
可以说第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实现重难的突破。过去在常态课时,我们总是实实在在,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接下来是很重要的内容,大家要认真听,却不知学生对此早已索然无味,所掌握的也无非是填鸭式的灌输。夏老师却不是如此,在执教一开始,首先就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2、3、4、5、10厘米大约有多长,然后让他们比一比估计1米大约有多高,大约有多长?再拿出一根1米长的尺子,告诉同学们,这根就是1米长。让学生对1米长的物体有一个表象的认识,再让学生认真观察这尺子:看看你们发现什么?通过他们的观察讨论最后发现:这根尺子不仅是1米,而且还是100厘米,从而得出:1米=100厘米,让孩子经过自己的估计------观察------发现------得出米与厘米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一切全部由孩子们自己在实践中去获得。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觉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学习原来是这么幸福的一件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在这其中只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调动多种感观——关注学生体验
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十分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观,共同参与,只有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夏老师在学生对1米长度有初步的感知后,让学生进行比一比、走一走、说一说、量一量等操作活动,亲身体验、理解新知识。在操作的同时观察与讨论,把学生的思路打开,充分地扩展想象空间,建立丰富的表象,加深理解,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三、 重视动态生成——焕发课堂的生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导更要彰显灵活与及时,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精辟地说明了动态生成的价值。在量一量活动中,学生在量讲台桌的高,出现了数据的偏差,教师并没有急于给学生纠正错误,巩固测量正确的方法,而是让两个小组成员来个现场PK,说说各自认为数据正确的原因。学生在追索测量时,回顾了测量就注意的问题,在互相对比中暴露缺点。辩证出正确的数据,让课堂充满了灵动。这是教师在积极预设,准确抓住生成汇聚而成的。
本节课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性无可挑剔,但在这美好的画面也隐现着一种令我们感到不安的遗憾——缺少倾听。这节课操作的机会较多,学生活跃,在老师指名回答问题的时候,一部分同学仍放不下手中的活儿,别人说什么充耳不闻。“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佐藤学语)是呀!我们老师总是在不断提醒自己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但在这的同时培养学生有着良好的倾听习惯的意义远超越教学。低年级正是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扎实地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在这里也有一个困惑:新教材则安排在第二学期学习,安排先学习“厘米”再学“米”,老教材的顺序是先认识“米”再认识“厘米”, 学生对米的生活经验较丰富,先认识米再认识厘米这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不是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新教材这样的安排是否是因为受学生思维发展的客观限制呢?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去游乐园认识米》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分数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04-23
纳税分析案例05-21
案例分析范文07-21
案例分析范文(经典)07-26
案例分析范文07-25
礼仪案例分析03-14
案例分析报告12-30
大班的案例分析03-01
案例分析总结01-21
面试案例分析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