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时间:2022-07-12 17:56:39 教育 我要投稿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1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瑕、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虽然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这句话,但当我真正地接触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之后,才顿时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那什么是生本教育呢?简单来说,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就课堂来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区别于为教教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生本,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为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它提出的“不做纤夫,只做牧者”为我们教师指明了方向。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就整体来说,生本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

  就原理来说,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以”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向”不教而教“迈进,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教师从”苦教“,学生从”苦学“状态下解放出来,因此生本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就操作来说,生本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郭思乐教授说:”身为教师,我们用语言来影响学生,用环境来助育学生,用活动来培养学生,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随意对其进行剪裁、修剪、打磨。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由此可见对师者的要求可不能停留在教学层面上的传道、解惑,而是要对学生作更具深远意义的创新意识的挖掘。

  生本教育是一种理念,同时生本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操作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提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通常在先学布置之后,个人课前先学习,课上小组早交流,班级交流,多次反复。评研。它体现了三大步。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收获学习。而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与郭教授提出的生本教学理念也正相吻合。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使用我们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结合我现在正在使用的导学案及升本教育的理念,我感觉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其次是让赏识教育深入教学。

  我们要学会用放大镜观察孩子的优点,同时我们一定要充满爱心,要懂得原谅,要懂得及时的鼓励,要学会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内心是极其敏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本质出发,相信他们。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在最近两年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将赏识教育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让没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平等,自信的环境中学习。

  三是要释放个性,满足不同需要。

  人是教育的主体,个人发展水平和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人需要的多样性。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现代教学,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合作伙伴……数学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使人人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我们都是小步子,分层次的设计教和学的思路,其中拓展延伸环节,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使他们自始至终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四是是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亲近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要改变呈现方式,要注重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相联系。

  如在学习《测量旗杆的高度》一课时,我们不是盲目的告学生测量公式,而是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分组测量,并对小组间的测量方案进行对比,这样的上法不但使学生上的开心,达到预期目标,而且通过小组测量增进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过比较也引进了竞争意识,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更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是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师教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学为中心。要转变老师的角色,要让老师从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释放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融为一体,创设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恰当地应用生本教育的模式、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导学案为载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评价,从而最终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

  成功者总是在寻找方法,失败者总是在寻找理由。学习着生本,思考着生本,实践着生本,享受着生本,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来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2

  这是一本有意义的书,这是向师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击,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它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本的新生态教育,给了我深深的启迪。下面就结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谈谈我的思考与问题。

  一、让教学中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

  我曾对我的物理课提出了三个希望:我希望我的物理教学是一种活动的教学,演绎出最美的探究历程;我希望我的物理教学是一种求真的教学,让真理在学生的探究中获得;我希望我的物理教学是一种快乐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科学。因此我自认为我的教学理念中也应该含有点生本教育的理念,然而理念只是意识层面上的东西,在实践中能否落实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顾我的课堂,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时为了赶课时,把该学生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有时应该让学生好好讨论的地方,我却匆匆带过;有时应该让学生动手制作的实验探究,却因为学生有些困难而轻易地放弃;有时因为实验教学器材准备的困难而放弃了让学生动手体验的机会……,细细想来,问题真得挺多。虽然其中有部分客观的原因,如教材的课时多,配套实验器材的不到位等等,但从主观上看,还是由自己的懒惰情绪造成的,因此如何改善我的教学,让每节课焕发出生本的教育理念应是我不断思考的地方。

  二、设法让生本教育在物理课堂里绽放

  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中,提及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生本的教育方法,它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思路。物理教学中的精髓是实验教学,是“做”的范畴,如果只让学生学而不做,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如何让生本教育在我的课堂里绽放,唯一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的过程中来“以学定教”完成教师的使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本教育中的“教”比师本教育中的“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建立在教师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基础上,如果空泛地提“以学定教”、“以学论教”这是对生本教育的误解。因此结合“‘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我设想我的生本物理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课前自学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以讨论交流来把“教”融入于学的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场景。改“在书本中学物理”为“在生活中体验、感悟物理,在教学中精选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探究规律,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有利于探究的活动,帮助学生探究,以求学生有最大收获和发展。

  三、正确对待课堂教育中不和谐的`音符

  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我平常对学生应该是比较尊重和友爱的,但由于物理学科中的部分内容对初中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来说,理解起来的确有点难度,加之物理学科内容多、课时少的影响,有些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认识产生了偏差,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一些消极、散漫,甚至影响到同学学习的不良现象,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尊重和友爱成了他们不和谐的音符的“温床”,如何在不变 “温床”为“冰床”的前提下,能够让“温床”飘出和谐的音符,这又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唯有从教学中寻找突破口,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兴奋点,让他们爱上物理学习。

  总之,我觉得,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就与教育走向生本相类似,“‘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也更体现了教育走向生本的思想。同时,“‘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细化,更有层次感,便于课堂操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就不在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习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聆听者”。

  通过学习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对我们的课堂改革确实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及时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我们的教育才有出路,才会彰显其独特的人文魅力。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3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暑假期间仔细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一书。自拜读此书之后,如获至宝,能真正的体味和领悟生本教育的精华所在,将会受益终生。全书指出了我们现在教育的现状,同时也指明了教育将来的发展方向,向生本教育努力。在生本教育中,贯穿着这样一个思想: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这也使得儿童在学习中的地位显现出来,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导者,“以人为本”有了更深的含义。

  我从事十几年语文教学,我觉得生本教育更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生本教育提倡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把一切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很多新颖的游戏,来培养孩子识字兴趣。学生是乐于学习的,喜欢探究的。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把课堂或主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这样学生也会快乐地学习。

  开学初,我运用自悟的生本理论尝试教学,放手给学生。根据低年级儿童好玩的天性。学生是好奇、好动的,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特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肯定,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在指导理解蚂蚁怎样在夏天满头大汉辛勤地搬粮食,我让学生到前面表演。这时学生的兴致很高,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全身心投入练习和表演,教学收到好的效果。

  原来的时候,我总怕学生学得不准确,让他们上台来教会把学生教错,可事实证明我错了。生本教育对儿童的看法中提到,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这种天性既是一种人类的生存逻辑,也可以从大自然为人提供的未确定性中找到信息。儿童是有发展潜力的人,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而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老师是策划者,是引导者。老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老师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复了。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通过准备语文资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生本的理论,结合实际行动,去爱学生,去爱自己的事业吧!这种爱才会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创造新的天地。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相关文章: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07-28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09-16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09-03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6篇03-15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9篇)02-19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9篇02-18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15篇04-07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3篇09-03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5篇02-24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集锦9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