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12 21:41:40 交通/运输/物流/仓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交通与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交通与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交通与数学教学设计

交通与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案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我们日常的交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

  二、步行中的数学问题

  1、边谈话边出示小东从家里走到学校的`两幅图片,理解图意。

  ①这两幅图有什么变化?

  ②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小东从家到校用了10分钟,,他每分钟走65米。

  2、先独立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①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65×10=650(米)

  ②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至少走多少米?

  650+650=1300(米) 或 650×2=1300(米)

  ③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至少走多少米路?

  1300+1300=2600(米)或1300×2=2600(米)或650×4=2600(米)

  3、小东家在6楼,小东每上一层楼大约用12秒,他在1分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学生可能会出现12×6=72(秒)的错误。]

  ②帮助解决问题:小东共上了几层楼?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从1楼到6楼共走了几层?(5层)

  ③订正:小东从一层到家的时间是12×5=60(秒)=1分

  三、买火车票的数学问题

  1、出示一张火车硬卧票价表,引导学生观察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变的。

  2、出示问题,先独立解答,再组织交流。

  ①北京到郑州有689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4张需多少元?

  先明确689千米是在671~700千米之间,找到相应的票价为每张156元;买4张就是156×4=624(元)

  ②郑州到长沙有898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3张票,500元够吗?

  191×3=573(元) 500元不够

  ③北京到长沙有1587千米,每张票多少元?(310元)

  ④张叔叔预定2张北京到长沙的火车硬卧票,每张需要交手续费5元,一共需要付多少元?

  票价+手续费=310×2+5×2=630(元)

  四、线路图中的数学问题

  1、出示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独立观察并思考: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估计走哪条路最近。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算一算:最近的路大约有多少米?(将计算各条路的长短与观察路的长短两方面结合起来。)

  280+150+190=620(米)

  五、课后实践活动

  1、 找一找交通中的数学问题,与同伴说一说。

  2、 交通标志知多少:通过向父母长辈、交通警察请教,上网、看书查询,认识一些交通标志,比一比谁认识的交通标志多。

交通与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九册56页、57页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从“起点、方向、时间、结果”四个方面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运用线段图表示相遇问题的相等关系,能正确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从具体问题抽象到数学问题以及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及数感和空间感。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特点及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相等关系的抽象,对同时的理解,算术解法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

  电脑和电视机

  教学法设计: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行程问题关系: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笑笑和淘气”的卡通形象,问:同学们认识他们是谁吗?

  教师谈话:昨天在笑笑和淘气之间发生了一件可笑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

  昨天,淘气放学回家,打开书包正准备做作业。发现由于自己马虎大意将同桌笑笑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同学们如果你是淘气你会怎么办?

  学生发表意见

  A、淘气给笑笑送去,或淘气打电话告诉笑笑让她来拿。

  B、两人约定地点,给笑笑。

  C、俩个人同时出发,相遇为止。

  2、教师谈话:我们提出了这样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采用A方案:

  ①教师利用课件给出条件:“如果笑笑步行50米/分钟,笑笑到淘气家需要12分钟”教师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呢?为什么?

  学生口述,教师演示课件(问题、算式、结果)板书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②教师在给出“淘气步行70米/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估计学生会提出:

  ①淘气每分钟比笑笑多行多少米?70-50

  ②淘气和笑笑每分钟一共行多少米?70+50

  ③淘气到笑笑家要用多长时间?600÷70

  ④淘气所用时间比笑笑少多少分钟?12-600÷7

  教师谈话:我们同学真的很棒,提出这样多的数学问题。请问:为什么用600÷70,你估计淘气会用多长时间?70+50表示的是什么?

  二、观察演示,感知相遇问题特征:

  1、教师谈话:如果采用B方案,请同学们观察线路图,想一想他们应该选择哪里比较好?为什么?(出示线路图)

  学生观察线路图思考,与同位交换意见,指明回答。

  2、教师谈话:如果采用C方案——“两人同时从家出发”,我们请两个同学们来演示一下C方案是怎样运动,请其他的同学想一想他们出发的地点、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方向和运动的结果四个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横线处板书)

  指明演示,口述运动特点,教师板书:两地、同时、相向、相遇

  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说他们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一样、同时、相等),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思考口述,教师板书:时间相等

  教师总结:具备这样四个特点的运动(两地、同时、相向、相遇)我们叫做相遇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遇”问题,(教师板书)重点是: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解决相遇问题。

  三、辅助分析,再现相遇运动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从新理解题目条件

  笑笑步行50米/分,淘气步行70米/分,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如果两家之间的路程是600米,

  提问:你能试着提一个有关相遇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思考,口述,教师电脑出示,估计学生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⑴他们在哪里相遇?⑵他们什么时候相遇?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⑴实际上是在问:相遇点与笑笑或淘气家的路程。⑵实际是在问,他们出发后几分钟相遇?而要解决⑴,必须先求出⑵

  教师出示问题

  ⑴他们出发后几分钟相遇?

  ⑵相遇点与笑笑家路程是多少?相遇点与淘气家路程是多少?

  教师设问:怎样解决第一个问题呢?

  教师谈话: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两人的运动情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边操作课件,边提问:

  ①两人分别从哪里出发?(课件抽象出两个点)此时两人相距多少米?②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运动的时间呢?观察第1分钟的运动情况?(教师操作课件)教师提问:说一说你观察到什么?(每人各走多少米,两人共走多少米。两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多少米。两人现在还相距多少米。③观察第2分钟运动情况,④观察第3分钟的运动情况,⑤观察运动的结果。(每个人的运动路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每个人运动的时间,)

  四、探究尝试,体验解决问题过程

  教师谈话:刚才我们有再一次从运动的过程和运动的结果两个角度进行观察,现在就请我们同学任选一个角度思考,我们怎样能求出“相遇的时间”呢?(课件出示)

  教师提出探究活动的要求: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再小组里进行研究。提供两个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一:观察运动结果

  整条线段表示笑笑家与淘气家之间的路程,请把图填写完整

  (线段图与教材上例题的线段图相似)

  我能用等式表示线段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解法是:

  辅助材料二:回忆运动的过程

  计算,完成下表

  时间

  淘气走

  的路程

  笑笑走

  的路程

  一共走

  的路程

  两人相距

  的'路程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通过表格我知道他们是在出发后________分钟相遇的

  我的解法是:

  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

  五、汇报交流,归纳解决问题策略

  1、集体研究,学会汇报研究的成果,教师帮助学生完成线段图和表格,板书算式。每说一种方法,学生进行评价。

  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通过填表知道用5分钟相遇,但是没有算式

  方法二、600-(70+50)-(70+50)-(70+50)-(70+50)-(70+50)=0

  方法三、600-(70+50)×5=0

  方法四、600=(70+50)+(70+50)+(70+50)+(70+50)+(70+50)

  方法五、(70+50)×5=600

  方法六、设出发后x分钟相遇。(70+50)x=600

  方法七、600÷(70+50)

  方法八、设出发后x分钟相遇。70x+50x=600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①70+50表示的含义;②各方法之间的关系;③方法择优并说明理由。

  3、教师谈话:这样多的方法实际上都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关系?

  学生思考口述,教师板书:

  ①淘气所行的路程+笑笑所行路程=相遇路程

  ②速度和×相遇的时间=相遇路程

  ③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的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理解三个关系式的联系;

  并总结:①②是列方程的依据;③是算术解得依据

  学生选择方程作解,指名板演,解决第二个问题

  4、学生独立解答(其他方法略)

  解:设出发后x分钟相遇。

  50x+70x=600

  120X=600

  x=5

  答: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

  相遇时距离笑笑家多少米?50×5=250(米)

  相遇时距离淘气家多少米?70×5=350(米)

  六、实践应用:拓展策略应用范围

  1.填空。(教材例题及线段图)

  相等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列方程:

  算术式:

  2、教材试一试

  六、归纳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有什么评价。

  ⑴相遇问题的特点⑵等量关系⑶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

交通与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复习有关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结合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体会交通与数学的关系;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材分析〗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有趣的学习素材。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交通数学问题的一节复习课。这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个好的案例,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从一年级学生学习新教材伊始,一直把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重点,经过一、二年级的培养,学生不但具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形成了意识。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根据复习课的特点,我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不再是学死的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大多数步行上学,结合此实际情况,更便于孩子们自主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也便于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每天上学,几点从家出发,路有多远?

  生1:我家离学校不远,十多分就到了。

  生2:我家离学校也就是体育老师测验一百米那么近,一会儿就到了。

  生3:我得乘车,等车加坐车得用20分。从车站到学校还要走10分,半个小时能到。

  师:大家估计一下家离学校的距离,算一算你每天上学放学走多远。

  生口算或笔算求出答案,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互相了解。

  (评析教师能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

  1. 师:同学们看图“小东上学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能回答你的问题。

  2. 生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

  (评析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大组汇报。(解决书上和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学生们容易忽略的问题。)

  生1:我提醒大家小东中午如果回家吃饭,就是4个650米。

  生2:还可以理解为2个1300米。

  师:小东家在六楼每上一层大约用12秒,1分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这道题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为什么?

  生3:一楼不用上,他实际就上了5层楼。

  生4:比如说我家住在2楼,实际就上了一层楼梯。

  生5:我忽略了一楼不用上楼梯。

  师小结: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再解答。跟同桌说一说你家住在几楼,你上了几层楼梯。

  (评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要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认识,则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这一步的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通过彼此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互相补充、提醒。这种生教生的方法,更易让学生接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买车票

  师:小叮当要乘火车旅游,你能帮他买票吗?你能知道些什么?(出示火车硬卧票价表)

  (评析注意引导学生审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第一行是火车走的里程数。

  生2:第二行是火车票的价钱。

  生3:走得越远,票的价钱就越贵。

【交通与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06-21

数学教学设计01-09

数学《比》教学设计05-08

交通安全教学设计04-26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07-3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27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07-03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7-28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03-13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