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寒食节作文汇总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寒食节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食节作文 篇1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清明节,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清明节前一两天还有一个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还有一个割肉让主子充饥,却又不求回报的故事。
原本我也不知道由这个故事,后来是在书上偶然看到。看到后我便被他的气节所深深的震撼了。对于某些人来说介子推的行为想法有些许的愚昧。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这和急功近利只为功利的人,对于做事前先考虑对自己影响的好坏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引人深思。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民俗专家介绍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整整一个月都吃冷食,对身体实在不利,汉代改为3天。寒食节从晋国开始后,延续了不少年代,中间也有严禁寒食习俗的,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但时间不长,“寒食禁火”之风又在民间自发兴起。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重大的'节日。唐朝时也仍然被作为全国性的隆重节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赵之珩说,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这个节日,有助于人们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民俗内涵,非常有意义。
寒食节作文 篇2
清明节是4月5日。这天,全家吃了午饭,奶奶准备好了要用的东西。我一看,准备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银行的钱和金银财宝,连衣服、裤子、袜子、鞋子都考虑到了。我就和爸爸妈妈、奶奶乘上了舅舅的车出发了。在车上,奶奶告诉我:“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奶奶便向我说起了寒食节的故事。
我们来到了一座山上,那里树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尔也能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因为今天早上刚刚下过毛毛细雨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变得有点泥泞了。
我们找到了太公的墓,我便开始帮起忙来了。奶奶把准备好的清明果摆在了墓前,敬上了酒,点上蜡烛。清明果形似饺子,外皮用鼠鞠草做成,鼠鞠草即清明草。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清香气。
接着,就让爸爸妈妈把清明纸递给奶奶,奶奶告诉我:“用清明纸插起来或者放在上面用石头压上,就表示这家人已经来过了。”放好了以后,奶奶拿出12支香,奶奶点燃了香,只见往上一冲,火就灭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别发给我们4个人每人3支,便让大家拜起来。当时,我在心中默默地说道:“太公,今天我们来看你,给你带来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保佑我们啊!我希望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兴隆,让家里的孩子都学习优秀,特别是今年就要去美国的表哥,让他在美国顺顺利利的完成学业。你能答应我吗,太公?我相信你一定会答应我的'。给你的东西你尽管用吧!”说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边,让我去敬一次酒,
还嘱咐爸爸把带来的鞭炮放起来,爸爸很听了奶奶的话,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来。放完了鞭炮,妈妈又敬起了酒来。除了爸爸,我们就烧起了带来的东西,烧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说道:“东西太多了,拿个带子给他们装一下吧!”说罢,便把手中的带子丢进了火堆中。干完了,奶奶把一个托盘拿了回来,其余的就放在了那儿。快要走了,我对太公说:“太公,再见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节,我们还会来看你的。”
说完,我们就离开了太公的墓,在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着太公。“太公,您安息吧!
寒食节作文 篇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叫重耳。他离家出走了,身边还带着一位大臣,叫介子推。
一次重耳突然晕倒了,他告诉介子推:我已经三天都没有吃饭了,你去给我找点东西吃吧!介子推找了半天,连根草都没有。介子推从衣服里拿出一把匕首,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烤了烤给重耳吃了。重耳就问:这里连根草都没有,你从哪里找来的肉呀?介子推说:这肉是从我腿上割得下的。重耳大吃一惊,连忙把介子推的裤子挽起来看,说:等我成为了国王,我一定好好报答你。
过了不久,重耳真的成了国王。有的大臣分了银子,有的大臣分了地。可是介子推还是没有点到名。有位大臣和介子推说:国王一定把你排在最后面了。当重耳要宣布下朝的时候,一位大臣站出来说:您怎么把介子推给忘了呀?重耳找了一会也没有找到介子推。重耳听说介子推在民山里,他就派上好几百位士兵向民山出发,去找介子推。
他们找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说:三面放火,把他烧到我们这里,介子推会从这里出来的。可是大火烧了好几天,一个人影也没有。重耳命令灭火,重耳要进去亲自寻找。当他看到介子推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每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人们就要吃冷的食物。所以这个节日就叫做“寒食节”。
寒食节作文 篇4
寒食节,我国传统节日,也叫禁烟节,冷节,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这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
春秋时,晋献公的妃子郦姬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储君,于是就在晋献公的食物里下毒,嫁祸给太子申生,并污蔑公子重耳是同谋。重耳得到消息以后,带领介子推等贤士连夜出逃。晋献公认为重耳不辞而别,有谋反之心,就下令追杀公子重耳,从此重耳踏上了逃亡之路。有一次,重耳饿的头晕目眩,忠心的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让重耳吃了充饥。逃亡路上,很多随行的人都离开了重耳,但介子推一直追随左右,悉心照顾重耳。正重耳十分感动。
历尽千辛万苦,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君主,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对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进行了封赏。不巧襄的弟弟叛乱,晋文公忙着出兵援助周襄王,竟忘了封赏介子推。后来在别人的提醒下,晋文公猛然想起还没有封赏介子推的事,心中十分愧疚,立刻派人寻找。可是介子推早已和母亲隐居到绵山去了。晋文公想请他出山,便下令搜山,却没有找到。有大臣建议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晋文公同意了。一时间,绵山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可介子推始终没有出来。大火熄灭后,大家
寒食节作文 篇5
谈到清明节,就必须要提起寒食节。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今年清明,我们家按照清明节的'习俗到外面买来了青团子。趁着空闲的时候,我又来到了王国维网上纪念馆。你瞧,这位国学大师正在专心致志的研究学习呢,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本。我为他点燃了一支白烛,并留言道:“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一定不让您失望,我们肯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和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留完言,我似乎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这担子里装着祖国和“国学大师”王国维对我们中华儿女的期望。这期望是什么?当然是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之栋梁,为祖国做出点儿贡献,给国旗上的那五颗星争光添彩!
寒食节作文 篇6
四月三日,是中国农历上的寒食节,这一天,人们不食烟火,只吃冷食。所以这一天还是很特别的。特别的日子总有些特别的地方,这天的夜景出乎我意料的美。
晚饭后,踩着轻松的步伐走出屋外散步。街上人意外的少,也许是在村里的原因?没有路灯的街确实不惹人喜欢,但我却总喜欢在黑暗中仰望星空。找块僻静的角落,把一块泛青的石板擦净,抱着腿坐下。想起了今天是寒食节,连带来的手电筒都不想打开,静静等待那阵带着夜晚独有的清爽的风吹过我的脸颊,轻轻合上眼。(原创投稿 )
再睁开眼,望见了那一片闲云,似不归家的浪子般,飘荡在茫茫星海中。看着云愈飘愈远,似乎望见了更远处的星河璀璨。泛着微光的'星辰映着灰黑的云,灰黑的云遮挡这繁星,笼上了一层纱,若隐若现,时出时没,总有神秘的色彩辉映整片夜空。
毕竟不是十五,那月儿自然不那么完美。阴晴圆缺,这是违背不了的自然法则啊;悲欢离合,是否也该以平常心笑对?不禁感叹,事态万千,家就是诗和远方。突然想起那月宫中的嫦娥,是否也思念着她的丈夫,她的家?她是否常常掩面而泣?也许吧。望着月亮,总能涌起思绪万千,这也许就是古人对月亮总有特殊情感的原因吧?淡淡的辉光洒在昏暗的大地上,为迷途的旅人照亮远方,也为归家的游子指明方向。温和端庄,像慈母般;柔和飘渺,仿佛不是人间该有的事物。
突然涌上一阵寒意,下起了小雨,我慢慢跑到树下,伫立雨中。心中翻涌起的情潮仍在荡漾。一场小雨,倒也平静了下来,为自己的多愁善感而自嘲般的微微一笑。
默默等到雨停,踩着水洼和平静步伐走回了家中。
寒食节作文 篇7
刘禹锡有句诗,“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唯觉祭文多。”像我这样的年纪还不至于如此境地,但在这样的日子,蓦然回头依旧有亲人和朋友再不能如面,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前天晚上想起以前的日记,闲翻几页就找到了外婆。小时候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到外婆家,她慈祥的眼神,如今每每想起恍若就在身边。外婆过世的时候,外公没有哭,他那个年代的人,即使永别也不会当众哭出来,他只是跟在棺椁后面,一直望着车走远,久久不肯回头。他们是七十多年的夫妻,那种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外婆走后外公一下老了很多,他在屋里呆不下去,常常在外面走。他说很闷,说姥姥走了以后就感觉没有家了,到哪里都不是家,连住了几十年的屋子也觉得又冷又暗,没有一点温暖。家!家是什么?外公的家就是姥姥,老人都盼着多看看儿孙,其实儿孙就是他们的家。两年后外公也走了。
前年一别十几年的同学聚了一次,惊闻和我同宿舍的阿虎,两年前在山上挖土,因塌方而死,那时他结婚仅俩月。我们嗟叹不已之际,谁知别后仅半年,军又亡于车祸,留下两岁的.孩子而去。
平常忙忙碌碌,绝少想起他们,记得年小时想起生离死别,就觉得无法承受。但是人就是这样长大的,在经历之中磨练自己。就像那年奶奶的大姐去世前,我陪奶奶看她。九十岁的姨姥姥闭着眼侧身躺在床上,奶奶喊着,“大姐,大姐!”她慢慢转过身来望了一眼,又转过去闭上了眼睛。“大姐!你认得我吗?”奶奶又喊了几声,“认得!”“我是谁?”“你是三妹”“你想吃什么”姨姥姥不作声,只是摇头,而后转过身去再不做声。我感觉她实在是累了,真的想睡了。我以为奶奶会哭,奶奶却没有哭。
失去了才感觉没有了,现有的更应弥足珍惜。岁月如流水,孩子越来越大,父母越来越老,感觉还是孩子的自己,脸上也有了皱纹。岁月往复,代代更迭,是件很残酷的事,但唯有此我们才会珍惜,唯有此我们才会有情。
寒食节作文 篇8
你或许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和清明节的来历。但你却不一定知道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还有一个名为寒食的节日。抑或许你会觉得寒食节是清明节中的一部分。然而寒食节却已经独立存在了两千多年了。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富有深刻意味的故事。
寒食节有一个传说是发生在战国时期。晋献公的一个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而设计谋害死了太子的申生。太子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而到处流走逃亡。逃亡中唯有介子推一直跟随左右。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节。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节复清明节。晋文公将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节,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寒食节作文 篇9
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是纪念介子推的,这一习俗还有一段“火烧绵山”的故事呢。
介子推是春秋时晋国人,在晋公子重耳避难出逃期间,介子推追随重耳十九年。重耳逃难途经卫国,饥饿难当,介子推便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汤让重耳吃。重耳感激不已,夸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当重耳回晋国执政(号晋文公)后,赏赐随从人员时,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 背上老母,进入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境)隐居起来。晋文公醒悟后,便亲自到绵山求访介子推,但介子推却不肯相见。晋文公决定举火焚林,以为这样做,孝顺的'介子推为了保全老母的性命,定会出来。没想到介子推宁死不肯出山,和老母相抱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晋文公将他葬在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同时,传令全国,禁止在介子推忌日生火做饭,这天只准吃冷食。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由于寒食节正值春末,野外空气清新,景物宜人,是野游的好日子。古人是很重视这个节日的,一到这天,不论官民,家家禁火,户户寒食。现在,寒食节已不时兴,而与清明节自然合一了。
今天是寒食节,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不过,我家的这个寒食过得可不寻常,差点将几百棵大树给烧了。
下午,爷爷来叫着我,妹妹和弟弟,扛着铁锹,带着纸,到陵上添土,烧纸。一路上看着四周绿油油的麦苗,享受着细细的春风,我和弟弟一路上闹着,不久就到了陵上。我们学着爷爷的样子,把土一点一点的锄到坟头上,使其呈屋脊形,求一种美观,我们毕竟力气不打,又久旱无雨,所以锄起来还是费点事的,只等爷爷把表面的干土除了,我们锄下面比较湿的。这样过了不久,在我们和爷爷的努力下,一个个坟头如翻新了一遍。这项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压完了坟头纸,摆好酒菜,开始烧纸。先画一个圈,然后,将元宝什么的摆好,开始烧了。
忽然刮来一阵风,将没燃烧尽的纸吹到边上了林子里,现在天气干燥,地上的枯叶马上燃烧起来,面积并不大,仅有一小块。看到此景,爷爷说:“你快点用树枝降火抽灭。”我拿起树枝去抽谁成想,火顺着风势,一会儿就蔓延了五六米,火势越来越大,爷爷只好先让妹妹烧着纸,拿着铁锨来灭火,怎那火势随着风越来越大,变得难以控制了。无论我们则么努力还是无济于事。幸亏爷爷急中生智,用铁锹围着那几十平方米的火,挖了宽五十公分的隔离带,我又将周围个枯叶拼命地推到远处,这才是剩余的几百棵树幸免于难。不过经过这一番收拾,我已成了“掏煤窑的”,里内的部分水已经被烤出来了,我立刻变得口干舌燥。
经过这一次“劫难”,我忽然明白,传统的祭祀方式确实得改改了,尤其是在春冬季节,天气干燥,风又大,很容易引发火灾。以后我们用鲜花等方式祭祀,表示我们的怀念之心,不也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