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故事

时间:2022-07-23 07:02:18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的故事

春节的故事1

  立春的习俗: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春节的故事

春节的故事2

  今年过年外婆家可热闹了!因为我们全都回外婆家过年,我两个可爱的表弟也回来了。妈妈给我小表弟买了汽车,给大表弟买了一个机器人,阿姨给我买了一套大长今的衣服,我们几个小孩子高兴极了,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

  一天早上,我的`小表弟把汽车拿出来玩,可是大表弟看见了就一把抢过小汽车,他还说:“小汽车是我的了。”我当时觉得大表弟很自私,我也很生气。

  后来,外婆带着我们带姨外婆家拜年,我和小表弟还有大表弟在外面玩。小表弟玩什么大表弟就把他推开不准他玩,我就很生气,也不准大表弟玩。然后大表弟就和我吵了起来,他说:“你不是我的姐姐。”我说:“你不是我的弟弟!”然后,两人都哭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个大表弟一直没有说话,大人们都和着急,怕我和表弟一直不讲话。回到家我们又和好了,我心里想:我和大表弟一年才能团聚一次,我不应该和他吵架,我是姐姐,应该做个好榜样。这就是发生在我家,春节的故事。

春节的故事3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这年的除夕,大家又要收拾东西到深山躲避,突然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说他一定能将“年”怪兽驱走,大家不信,仍然去深山,老人坚持留下。

  当“年”怪兽像往年一样闯进来发威时,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抖,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爆竹声。这时,一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朝“年”兽走来,“年”兽大惊,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来时,发现家里安然无恙,这才知道,白发老人是来帮助大家驱赶“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发现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穿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为感谢白发老人救命之恩,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出门相互拜年,祝福新年愉快,恭喜发财等吉祥的话语,于是拜“年”之风绵绵相传。拜年成为中国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现在,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完饭,去楼下放烟火,晚上8时,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全家人坐在沙发上,品尝着央视给我们带来的丰盛的.“年夜饭”,那幽默的小品相声,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都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能和家里人一起过年,是多么幸福的事,我每年都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当———当———”新的钟声敲响,这时,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来,照亮了外面漆黑的夜空,鞭炮声,笑声响成了一片,简直就是一曲有声有色的“交响乐”。我看着窗外,把划过的烟火当做流星,许下了新年里的愿望: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更大的收获。

春节的故事4

  春节,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或许会有人说我们一年一度都有个次春节的无什么特别,你知道春节代表什么吗?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祈祷一个好的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 你看!家家户户贴春联,摆年花,马路旁彩旗飘飘,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景象,年三十晚,烟花的礼炮声此起彼落,银光闪闪,我们也不甘落后,手舞着烟花,参与其中,直到凌晨三四点。

  年初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四海公园运,爸爸说吸收新鲜空气个好运气。一路上,我们被凉飕飕的风吹着,看着天空白乎乎而又胖胖的云,真是美极了。我们虽然被吹着风,但我们有说有笑的,那种温暖的情感使我们一点都感觉不到冷,我们出了公园,爸爸说我们碰好运气了,你瞧,前面有两对狮子迎过来给你拜年了,锣鼓声声迎新年,迎春接福,两个笑佛开路,雄狮和雌狮紧随其后,开始了各种高难度表演真是精彩极了。

  我的春节现在已经介绍完了,那你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呢?

春节的故事5

  春节这几天气候很冷,天空一直飘着雪花,但寒冷不能阻隔人们之间的新年祝福。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三十与大年初一是不出门的,初二就开始出门拜年了。

  这天(初二)早上,我对妻子说:“我们去父母家拜年去吧!”,还不等妻子说话,躺在床上的女儿就急忙答话:“恩,好的!妈妈,我们去吧!我早就想去爷爷奶奶家了!”侍侯女儿吃完早饭,我就带上新年礼物,领着妻子女儿打车去了凤凰山。

  一路上,女儿都很兴奋。看着车窗外路边的积雪,我在回味着过年的心情。因为每次过年都遇上妻子做透析的时间,所以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回家陪父母,过一个开心的除夕之夜了。也不知道父母春节过得是否快乐?虽然除夕的当天,女儿已经打过电话给爷爷了,但我也想去看看老人家,陪父母说说知心话,聊聊生活中的事情。

  经过40多分钟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凤凰山父母的'家。下了车,女儿就笔直地往爷爷家跑。见到爷爷,女儿就扑进爷爷的怀抱,“爷爷,新年好!”女儿娇嫩的话语,好让爷爷激动!爷爷抱着女儿,一个劲地说:“你怎么才来看我啊?我都想死你了!”我与妻子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亲密的样子,我们也很感动!这就是亲情的魅力啊!

  进了家门,我的妈妈就忙着为我们煮饺子、剥茶叶蛋,妻子也去厨房帮忙,我则陪着父亲与女儿说话。有了女儿的到来,父亲也就不怎么理睬我了,只顾着为女儿拿这拿那,忙得是不亦乐乎!我也不闲着,既然他们不愿意陪我说话,我就自己看电视吧,欣赏春节的快乐气氛!

  日子虽然是一天天地好了,但是联系我们的亲情也一天天地浓厚了。我们春节来父母家,不是为了吃点什么,而就是为了感受一下平常很难获得的好心情!什么是生活的快乐?在喜庆的日子里,能安心陪陪父母妻子女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事情!

  今年的初一与西方的情人节恰巧是同一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看望父母。因为在我与妻子的眼里,只有春节是最重要的。情人节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相爱的人能有一份真诚的爱就可以了,何必在乎什么情人节呢?有爱的人,天天都在过情人节;如果没有了爱,即使天天拥有情人节,也是枉然!

  在吃饭的时候,我才有机会与父母说话。在与父亲的交谈中,知道他老人家近期的身体还很好,我也就放心了。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我也很惭愧!因为平时为了照顾妻子女儿,我就很少有时间回家探望父母了。好在父母都是很通情达理的人,他们对我的要求就是照顾好妻子女儿,希望我们一生平安幸福!

  下午我们又去了岳父家,岳父是个很随和的人,他善于与我们相处。我也很喜欢岳父家的气氛。自从妻子生病后,岳父母一直对我有份歉疚,总是感谢我的辛苦与付出。在闲谈中,我对岳父母说,“你们放心吧!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你们的女儿,不会让她感到半点委屈的!”对我的承诺,岳父母很感动!

  家是什么?在我的眼里,家就是一种快乐的气氛。我不会因为生活的艰难,就对家失去信心与希望。虽然健康快乐离我还有点距离,但我会尽力去做的,为家人为亲人争取到幸福的笑容。

  春节很快就过去了,迎接我的是漫长的日子。在这些遥远的时光里,如果我能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赢得或许只有百分之一的开心,我也就满足了!我幸福,因为我的家人与我在一起;我开心,因为我的家人理解我做的一切!

春节的故事6

  1、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付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付,让家人再贴出去。这付写的是: 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付,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2、伞铺酒馆合写春联

  山西有两兄弟双合门面开了一家铺子,长兄经营纸伞,老弟经营汾酒。商店开张营业那天,兄弟俩特意请当地名流写了一副对联:

  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 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

  春联贴出后,看的人特别多,都夸这联写得好。上联以“打得开,收得拢”惟妙惟肖地描绘了雨伞的形状,又诙谐地展望了店里的生意行情;下联用“醒的少,醉的多”绘声绘色地摹写酒馆的热闹场面,又劝谕人们保持清醒头脑,联语寓意深刻,因此招徕了不少顾客。

  3、巧借春联度过年关

  旧时代常有“过年如过关”的说法。某年除夕,一穷困长工怕债主上门纠缠,一大早在家门贴了一副春联:

  米无面无油盐酱醋皆无,如此贫寒,哪个小子敢讨账

  笔有墨有琴棋书画俱有,徒然富贵,何愁老子不还钱

  而另位寒士为了过个安稳年,门上春联为:

  是君子容我过年;乃小人找咱讨债。

  这副对联还配了“看刀子”的横批。“看刀子”三字用得好,万一逼得无路可走,不是自杀,就是杀人。按旧时代的惯例,春联一贴出,讨债的就不能再要账了,只能把债务推到下一年。

  4、两副奇特的春联

  综观千百年来,人们写春联,总是些吉祥如意之言,祈祷祝颂之语。但也有与此相反内容的奇特春联。

  清代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名范文甫,他就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一副贴在自家大门上,曰: 但愿人常健, 何妨我独贫。

  另一副贴在自己卧室门上,曰: 何必我千秋不老; 但求人百病莫生。

  这位老中医,在除旧迎新之际,不求自己的富贵康宁,却一反常情俗态,虔诚地去祝愿别人的“常健”,高风亮节,令人敬仰。

  5、巧写春联“讨”来年货

  明朝时候,福州有个叫徐英的屠夫,因排行第五,人们都称呼他为徐五。他家一贫如洗,四壁悬空,凄冷之清,难于言状。但他很有文才,深得乡里称赞。

  一年除夕,家里无米过年,他面对穷困生活,徐英发出了感慨,写出一副绝妙对联,一大早就贴到房门上。那对联是: 鼠因粮尽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对联一经贴出,众人议论纷纷,同情的人们将家里准备过年的食物拿出一些送给徐英。这一年,徐英过了一个好年。

  6、九九迎春联

  我国有数九的风俗,从冬至日算起,每过九天算一个“九”,算到八十一天,称为九九,到时,九九寒尽,春暖花开。有个农民创作一副“九体”对联:

  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 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茵。

  上下联各九字,每字皆九划。把这对联写成空心字,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全联填完,即八十一天,“九”已尽了,已到花红柳绿、春光明媚的时候了。

  7、“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朱元璋为屠夫写的春联

春节的故事7

  立春的习俗: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春节的故事8

  年,在中国人的心中总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怀。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今年的春节,单位提前放假,于是我背起行囊踏上回家的路,心想让自己在家乡过一个愉快的新春佳节。

  亲情难却

  今年萌发回家的意愿,主要还是因为我的的哥哥一家回家过年。年前哥哥就多次提醒,他们一家在腊月27号回家,希望我们一家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给父母一份慰籍,借着单位放假时机,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以便顺利启程。

  2月15日,忙碌完假前最后一天的工作,下班后才想起回家的事情,于是赶紧跑到巴扎市购买回家探亲礼品。在琳琅满目的巴扎内,为买点什么礼品伤透脑筋,礼品盒太大太沉,衣服鞋帽又怕不合身,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买一些地方特产较为合适,于是让销售员打包了不巴旦木、杏干、核桃等,满满装了一大箱子。

  回家路上

  2月15日,从麦盖提县动身,我和单位同事从喀什飞往乌鲁木齐,从乌鲁木齐到济南,山水相隔万余里。由于大雪,飞机延误严重,原本只需2个小时的航程,我们坐了4各小时小时才到达乌鲁木齐;接着转战火车。

  回程趣闻

  回程的路上,为图方便照样乘坐的是火车。火始发点为乌鲁木齐,目的地为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地,在这个常住人口来自四面八方的城市区,发车时车上就上满了回乡的人。途径两个小站之后,抵达吐鲁番市,搭乘这趟列车的乘客已将左右两条走道挤满,男女老少,原本100座卧铺,装了整整120人。严重超载引起车上不少乘客的愤怒,一位中年男子大声诃诉司乘人员,不能为了挣钱灭了自己的良心,把一车人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他的责备也得到不少乘客的附和,但也有不少急于回程的乘客发出反对声音,认为乘车是自愿行为,列车员并没有强迫谁搭乘,有本事的自己买车去······

  车上的铺位分三排,每排上下铺共6个床位,由于人多混杂,车上气味杂陈。幸好提前买票上车,有个宽约尺许的铺位,有铺位的乘客均由一条小被子御寒。没位置的乘客只好挤在车里的两条通道上,用行李当枕,走道地毯当床。我的铺位居于车身中间第三排的下层,后上车的两位中年夫妇将我位置的左右通道占领,一位身材肥大的大哥在我右边坐下后,很主动地与我打招呼,说他在克拉玛依油田工作,原本还可以多休息几天,避开春运高峰期,只因家里有事,让她提前回去,所以就提前了几天返回。左边这位大姐似乎比较沉默,坐下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行李袋和医务,就势躺在了走道上。车行驶四五个小时之后,去郑州的这位大哥,将他带的一些零食拿了出来,并招呼我们一同享用,并说他就是要吃饱才能睡。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大家似乎没有了任何忌讳和戒备,同是天涯沦落人。因此我们也不客气,一起边吃边聊了起来。

  夜晚十点左右,许多人已经昏昏欲睡,我也靠着垫枕开始眯上了双眼。朦胧中,感觉身上的被子在向右移,脚底凉风习习,于是用力将被子撤了回来;过了不久,上半身感到寒冷,醒来一看,原来左边这位大哥将我的被子拖过去了一个角盖在他身上,还正打着呼噜呢。被子本来就小,一个人盖还勉强可以,两个人盖就捉襟见肘了。

  火车经过32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目的地,下了车终于松了口气,因为已到家门口啦!这个春节虽然过的轻松愉快,但在春运列车上的感受,却令我永远难忘。

春节的故事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更是多姿多彩,万音和鸣。共同演奏出一曲国泰民安,合家欢乐之歌。众多节日中我最喜欢中秋节。因为这是一个合家团圆,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正中故作“中秋”。夜晚来临月圆桂香,家家户户准备好各种瓜果月饼,全家一起在庭院赏月。仰望天空,每当看到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高高挂起,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远在他乡的故人。背井离乡的游子也借此作诗寄托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李白的《静夜思》、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张九龄《望月怀远》……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吃月饼是中秋节另一个节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酥香可口、老少皆宜。月饼的种类有很多:如五仁、豆沙、枣泥、椰蓉等,甜甜酥酥的让人垂涎三尺、口口留香。

  我最难忘的就是我七岁那年的中秋节了。爸爸答应我中秋节一定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赏月并给我讲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我满心期待,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了中秋节的夜晚。我将月饼和水果摆放在阳台的桌子上,焦急的等待着爸爸回家,抬头望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格外耀眼,星星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稚气而执着地注视着大地,仿佛用那一闪一闪的眼睛在向人们讲诉着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故事。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何时,我在月亮公公温柔地注视下进入了梦乡。第二天一起床,我急忙问妈妈:“爸爸昨晚回来了吗”?妈妈说:“爸爸回来时你已经睡着了,就没有忍心叫醒你,一大早他又去上班了。”我听后心情十分沮丧。埋怨爸爸只知道工作没时间陪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了也懂事了。妈妈为了更好地照顾我辞掉了工作,专心做起了全职妈妈。因此,爸爸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我惊讶的发现,不知何时爸爸两鬓斑白,从一个帅气挺拔的年轻小伙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爸爸每天起早贪黑的忘我工作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给我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又逢一年的中秋节马上就要到来了,我祝愿家家户户都可以合家欢聚!幸福美满!

春节的故事10

  又是一年春节到,我国民间叫过大年。这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春节里亲人要团聚,离家的孩子会不远千里回到父母的身边。

  此时,车站内外的千万张面孔,或兴奋或焦灼,都在诉说着回家的渴望。哪怕千里迢迢,纵使一票难求,也挡不住一往无前的身躯,去圆心中一年的牵挂。

  每年春节,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就是要和亲人在一起,没有亲人的地方,只是我们栖息的房屋而不是可以让我们有归属感的家。

  为了回家,我们可以披星戴月到车站排队买票;为了回家,我们可以忍受车站、车厢里的拥挤混乱,不怕长途旅行导致的身心疲惫;为了回家,我们舍得花费平时不舍得花的钱高价买票和为亲友购置新年礼物。虽然,春节在家待的时间可能还没有来回路上耗去的时间多,可是毕竟是和父母妻儿在一起辞旧迎新了,也就了无遗憾了。和父母妻儿一起过年,纵然辛苦,也很幸福。

  在家和工作的城市之间如候鸟一样飞来飞去,恐怕是快速城市化的这个时代我们这一代人乃至几代人无法逃避的宿命。尽管城市需要我们,却没有敞开心扉完全欢迎、接纳我们。尽管我们为之奉献青春和激情,却依然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把我们阻拦在城外;尽管我们也期待能把父母都接进城市过一个特别的新年,却发现狭小的蜗居根本无力为他们安放一张床。在这样的城市里,每到过年,就会让我们感到陌生和孤独,每到过年就会想要快速地逃离。

  回到家,全家要在过年的前一夜团聚,吃丰盛的团圆饭。还要相互为家人守岁、祈福。

  回到家,必须完成酝酿了一年的礼仪:上坟,祭祖,总要告慰先人,一年了,没有愧对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的期盼。今天的努力一定是想让坟头的蒿草一年一年长得更旺。

  访亲,串友。把互相聆听的故事,诉说给对方,让他乡和故乡两个世界的天地接轨,不一样的.生活习惯,来自同样的对生活的感恩。

  看看儿时池塘着生了乱草,欲钓无处下浮子。几近荒芜的农田,缺少了冬雪,来年丰收可有?父母毕竟老了,干不动了,盘算着今年再添上一台什么样的农机,今年在土地上种上什么样的经济作物。

  看看村头村里铺就的水泥路,许多的曲折和坎坷,被水泥路拉直整平。故乡像个待嫁的姑娘,羞答答地装点着自己的摸样。村里妇女、老人和儿童是现代乡村一座最美丽感人的画廊。

  一年的心事需要和爱人交待,一年的收获必须和家人分享,一年的不安份的思想定然重新过滤。

  看着拔地而起的山村新楼,错落有致,不觉还要想把自己的小家如何像城市的小区一样做一个全方位的规划。空巢只能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新农村的家园里囤积起多年漂泊的梦幻。

  还要重新思考和审慎城市文明,可以肯定地说,城市文明不只是高楼大厦、柏油马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城市文明还需要人文关怀,要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能找到家,而不是时时处处把自己当成过客。让阖家团圆不再是只有春节才能圆的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春节,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幸福和安慰。然而为了生活,我们必须把幸福缩小,把奋斗放大。

  为了一个梦幻,我们不得不再次离乡,向远方的城市,发出我们诚挚的呼唤。我们用巧手正在裁剪都市的繁华,一定会有一天,那繁华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我们未来的故乡。

春节的故事11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开门炮仗

  拜年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春节的故事12

  过年啦!过年啦!家里打扫一新,准备待客啦!

  大年三十,我们家来了许多客人,有我的叔叔婶婶、伯伯伯母,还有我的小伙伴们堂哥堂姐们……中午,爸爸把苹果、香梨、砂糖橘、樱桃等分别放在不同的盘子里,让大家吃。大家有的玩游戏,有的看电视,还有的则在聊家常。过年了,我总会收到一些压岁钱,这不外婆给了我压岁钱,爷爷也给了我压岁钱。妈妈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合理安排一些事情,压岁钱应该用在有意义的地方。”我眼珠子咕噜噜一转,跟妈妈说:“要不把压岁钱用来交今年的学费,再买一些课外读物。”妈妈听了,笑着说:“孩子,果然是大了一岁,懂事了。”这时,爸爸已经做好了饭,烧了满满一大桌菜,大家齐聚一堂,开开心心地吃着年夜饭。

  不过,对我们小孩来说,最开心的当然是放鞭炮了。等大家吃好饭,我和姐姐都兴高采烈地拿着“魔术棒”,爸爸手里拿着打火机。一起准备就绪!只见爸爸扑哧一声打开了火,把“魔术棒”顶端的小纸片燃烧起来,瞬间,“魔术棒”的火花四处逃窜,我的手不停的摇晃着,五颜六色的烟火在半空中像绽开的'花朵。最后“呼”的一声,烟花消失殆尽了,可火焰还燃烧着……

  下一种鞭炮是一小颗的,还是老规矩,我们拿着它,爸爸负责点火,点着火后,我们便立马丢了出去。只见那小鞭炮一落地,便“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别看它个子小,声音却震耳欲聋,我经不住捂住了耳朵。我们兴致勃勃地玩着,直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才嘻嘻哈哈地踏着节日的喜气回屋了。

  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再来点水果零食,迎接新年的钟声。这就是春节,一个传统的节日,一个属于我们中国人的节日。

春节的故事13

  春节的故事一:驱赶年兽

  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平时,年兽躲在海底下,快过春节了,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甚至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一位老婆婆劝白胡子老爷爷赶快躲一躲。白胡子爷爷说,我住在这里,不会怕年兽的,只会是年兽怕我。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

  从那以后,大家知道了敢走年兽的好办法。春节快到的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红对联,红福字,在窗子上贴上红窗花,还会放起“砰砰啪啪”响的爆竹,烟花。

  春节的故事二:贴春联和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后来就形成了春节贴门神的传统习惯。

  春节的故事三:争花治天下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帮忙探查。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春节的故事14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一天,他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祖乙,对其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春节的故事15

  从小年说起吧,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过小年的那天晚上,把新买的灶王爷贴到厨房里,桌前贡着糖瓜,核桃等各种水果。其实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比如糖瓜,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省得他到了天上,说你的坏话,灶王爷两边的对联就是: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二十四“大扫除”,一般讲究的人家都在这一天把房子清扫、粉刷一下,打扮一新等过年。

  二十五开始蒸馒头、烙饼,过年的馒头有时都要做上百个,可以吃到正月底,还可以拿来送给回家过年的外地亲友,这种绿色馒头现在越来越受城里人欢迎了。蒸完馒头,做豆腐,做年糕,炸丸子,煮猪肉,赶大集,买年货,因为在早时候,过了年,不出正月,什么都没有卖的,所以年前都得备好,不像现在,大年初一,商场超市照常营业。

  大人们忙得团团转,小孩子就扯着劲的玩,而过年,最好的玩物就是鞭炮,按习惯,过小年放一支鞭炮,大年放一支大点的,另外大年三十上祖坟还要放一支。

  大年三十那天一早煮“百年饭”,就是用小米煮半生不熟的,只要米饭不要汤装成尖尖的一碗,再在米饭上面点缀上红枣,还要在碗中央插上一棵摇钱树,挂上不同面值的纸币,顾名思意就是家有摇钱树,财源滚滚来。从上午开始家人就要开始“做供碗”,就是把过年用来摆供的熟食炒的炒,煎的煎,还要贴对联,贴门笺(门笺,俗称“拦门钱儿”“过门钱”、“门吊子”或“花纸”,是我国传统的年节门(窗)

  楣吉祥装饰物。在山东集中流行于临沂、潍坊、枣庄等地。“门笺”一词最初见于《后汉书·礼仪志》,到了南宋,开始把春幡胜与元旦(既春节)悬挂于门首。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走过了千余年的漫长岁月,由“过门钱”改称“门笺”。

  门笺,一般都用红棉纸或其他彩纸裁制而成,呈长方形,长约一尺左右,宽约七寸左右,四周镌有图案,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

  上为吉语题额,中为“吉庆有余”、“五谷丰登”之类吉祥语或吉祥图案,下呈多种多样变化的'穗状。每逢春节(旧历新年),粘贴于门楣上,称作“喜笺”。还要准备红烛,供香,一家人忙里忙外很有年味。

  下午男子要随整个家族的人去隆重的祭祖,女人开始包水饺,这个水饺也是有讲究的,要是素馅的,还不能太大,说大了家里容易出大脚女。饺子里还要包上钱(寓意来年发财)枣(越过越好)年禚(生活节节高)糖(生活甜蜜)。

  天黑之前还要迎财神,挂灯笼。之后同一支的家人就在一起炒菜喝酒,看晚会。春节是中华民族一个传承了几千年历史,有着深深文化根基的节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鞭炮声越来越少,礼仪越来越简化,过去对穿新衣、戴新帽、压岁钱、年夜饭的渴望也越来越淡……相反,与春节相近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大行其道,搞得红红火火。

【春节的故事】相关文章:

春节的的故事03-02

有关春节的故事04-18

春节的传说故事06-10

春节的传统故事05-18

关于春节的故事11-12

春节的小故事01-21

春节的故事的作文09-26

春节的故事作文09-17

春节的传说故事02-26

春节传说故事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