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8—19,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设计理念:
本课努力将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找”中学,在“测”中学,在“思”中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上面哪些是圆柱体?哪些是圆锥体?哪些不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
2.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观察、辨别
举例、交流
二、动手实践探索特征(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
(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并板书:
底面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
圆柱
侧面1个曲面
4.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1)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二)圆锥形状的认识。
1。引导观察
(1)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
顶点:1个
侧面(曲面)
面:2个
底面(圆)
(3)师指导透视图,示范画。
画透视图的时候应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在椭圆的正上方画上顶点,最后把顶点与底面连起来。
2、圆锥高的认识
(1)高在哪里?师指母线,问: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不是?你能举个例子驳倒他吗?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
(3)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教师在黑板上作高,板书:1条)
(4)在下发的练习纸上的立体图上画高,标上字母h。
学生先在小组内活动、研究、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画高,思考高的条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交流
观察、思考
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自己尝试概括
独立比较
独立画高
三、巩固练习,评价反馈
1.做“练一练”,说出下列物体的形状哪些是圆柱体,哪些是圆锥体?引导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2.找一个圆柱形和圆锥形的物体,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学生交流同座互相指、说学生连线,交流连线时的思考过程。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旗,依次将小旗快速旋转,借助观察和想象,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和圆锥,并量出它的底面和高。课后剪下教材中材料,独立制作圆柱和圆柱。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
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感受事物间的联系。
4、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负责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表面积的计算;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和区分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1页例1;练一练;《作业本》第1页。
教学目标:认识圆柱,知道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知道圆柱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沿高剪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重点: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及运用侧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长方形的关系及侧面积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圆柱模型(可以展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口算)。
(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
教师依次出示题目。
二、导入新课
先后拿一个长方体形的物体和正方体形的物体,提问:我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什么特征?
出示几个圆柱形的物体,“大家注意了,你们看看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
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们与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1、圆柱的认识。
小结: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圆柱则有一个曲面,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等等。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柱体,简称圆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出示目标:1.认识2.看懂
大家刚才认识了圆柱形的物体,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在投影片上。
出示有圆柱形物体的投影片。
现在我们沿着这些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线,于是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随后教师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线。
指出: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圆柱体的几何图形。
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些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并且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教师指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然后在图上标出底面以及两个圆的圆心O。
指出: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指出: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然后在图上标出高。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圆柱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
上、下两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圆
圆柱
从上到下粗细相同
2、巩固练习
(1)做第3页“练一练”的第l题。
(2)出示(投影)一组立体图形,辨析哪些是圆柱,哪些不是圆柱?为什么?
3、教学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出示一个带完整商标的罐头盒。这个罐头盒是什么体?(是圆柱体。)
“它的侧面是哪个面?”然后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再将商标纸打开,平展在黑板上。现在商标纸是什么形状?(是长方形。)沿着商标纸的边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再将这张长方形的纸包在圆柱的侧面上。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圆柱底面的高有什么关系?
小结: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三、教学例1。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20页的例1,“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例1场景图,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分别是什么?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如果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
学生交流(揭示课题:圆柱和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研究圆柱
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出示相关圆柱形实物和模型
⑵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⑶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板书:上下一样粗细有两个圆面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先对照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让学生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研究圆锥
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
⑵仔细观察圆锥,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圆锥的透视图,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
⑸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三、巩固练习
1、讨论“练一练”。
交流挑选的理由和不挑选的理由。
2、做练习五第2题。
⑴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⑵在书中连线。
3、做练习五第3题。
⑴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引导学生猜想: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想想一下: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让学生旋转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确。
⑵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一个小旗,你想将小旗设计成什么样子的?想想一下,如果也这样旋转一周,会转成什么形状?自己做一做。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4
复习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12册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等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2、通过复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计算上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
复习重点: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复习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上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回顾交流
1、师生问好。
2、师生交流谈话,引入正题。
师:孩子们,屏幕上是一个装粮食的粮囤,这个粮囤是由哪两种图形组合而成的?
生:圆柱和圆锥
师: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圆柱和圆锥)。
3、请看复习指导(出示屏幕)。
组内交流
汇报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电脑大师也是这样说的,请看屏幕,齐读一遍。
汇报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怎样计算(教师分别出示课件并板书)
圆柱圆锥
S侧=c×h
S表=S侧+2S底
V=shV=sh÷3
4、从体积公式可以看出,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等底等高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过渡语:下面我们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1、看谁快: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10分米,高是20分米。
回答问题,并列出算式
3.14×102②2×3.14×10
③2×3.14×10×20④3.14×102×20
2、压路机前轮直径10分米,宽2.5米,前轮转一周,可以压路多少平方米?如果平均每分前进50米,这台压路机每时压路多少平方米?
10分米=1米
3.14×1×2.5=7.85(平方米)
50×2.5×60=7500(平方米)
答:————————。
3、一根6米长的圆柱形木料锯成相等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15平方厘米,每一小段的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每小段木料的'长:
6÷3=2(m)=200(cm)
15÷4×200=750(cm3)
答:———————。
4、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大36立方分米,圆柱与圆锥体积各是多少?
圆锥体积:36÷2=18(dm3)
圆柱体积:18×3=54(dm3)
答:——————。
5、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31.4m,高是7.2m,每立方米沙重1.5吨,如果用一辆载重6吨的汽车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解:底面半径r=31.4÷3.14÷2=5(m)
沙堆的体积:
V=×3.14×52×7.2=188.4(m3)
188.4×1.5÷6≈48(次)
答:——————————。
6、将一个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6分米的圆柱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至少要削去多少立方分米的木料?
3.14×32×6×2/3=113.04(dm2)
答:——————。
7、一个装满稻谷的粮囤,上面是圆锥形,下面是圆柱形,量得圆柱底面的周长是62.8米,高是2米,圆锥的高是1.2米。这个粮囤能装稻谷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500千克,这个粮囤能装稻谷多少吨?
解: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2.8÷3.14÷2=10(m)
3.14×102×2+3.14×102×1.2÷3=628+125.6=753.6(m3)
圆柱体积圆锥体积
753.6×500=376800(千克)=376.8(吨)
答:————————————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附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圆柱和圆锥
圆柱圆锥
S侧=c×h
S表=S侧+2S底
V=shV=sh÷3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复习第5~9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预习作业:
1、把课本34页第5——7题在作业本上写一下。
2、把课本35页第8、9题自己动手做一做。
教学过程:
—、预习效果检测
1、计算下面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半径6厘米,高8厘米
底面直径1米,高2米
底面周长6.28分米,高3分米
2、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
圆柱:底面直径5厘米,高7厘米
圆锥:底面半径3分米,高是底面半径的2倍
二、合作探究
1、复习公式。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板书时出示相应图形)为什么正方体体积等于边长a的立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这个公式怎样得到的?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乘以1/3?
2、做复习第5----7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指名学生口答每题算式,老师板书出来。
提问:刚才一题是求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一共是多少,根据刚才一题的解答,你能找出数量关系解答这道题吗?(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
3、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做第8、9题,学生讨论。
三、当堂达标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的作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18-19页,练一练、练习五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
2、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本第18页例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2、知道什么什么样的形体是圆柱和圆锥。
3、在课本上完成第19页的练一练、练习五的1-4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1、你预习的两个立体图形,分别叫什么?
2、剪下第125、127页的图形,用硬纸板做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
3、反馈练习五的完成情况。
二、合作探究
1、研究圆柱
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出示相关圆柱形实物和模型
⑵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⑶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板书:
上下一样粗细有两个圆面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先对照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让学生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研究圆锥
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
⑵仔细观察圆锥,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圆锥的透视图,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
⑸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3、讨论“练一练”。
⑴让学生各自从教材提供的图片中找出圆柱形的和圆锥形的。
⑵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和不挑选的理由。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做练习五第2题。
⑴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⑵在书中连线。
2、做练习五第3题。
⑴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引导学生猜想: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想想一下: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
⑵让学生旋转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确。
⑶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一个小旗,你想将小旗设计成什么样子的?想象一下,如果也这样旋转一周,会转成什么形状?自己做一做。
3、做练习五第4题。
教学反思:(略)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05-12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的说课稿09-30
关于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评课记录03-01
《认识圆柱圆锥》课堂教学实录03-22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评课稿(精选19篇)03-23
圆柱和圆锥复习课评课稿(精选16篇)02-20
圆锥认识的教学设计03-05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03-07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