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练习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练习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练习课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学会看线段图,并能利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2、 能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看线段图解题
1、口述线段图意义。
2、要求列出算式。
3、小结(两种解题思路)。
二、应用题练习
1、一袋面粉重15kg,一袋大米的重量事面粉的4倍。大米和面粉一共重多少千克?大米比面粉重多少千克?
要求: 1、先画出线段图。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2、小白兔拔了28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6个。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多少个萝卜?
要求:1、先画出线段图。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三、课堂练习
1、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是红花的`5倍。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比红花朵5朵。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p44—45.5、6、7
练习课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四第3、4、5题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混淆,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理顺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复习回顾,指导练习,提高练习,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掌握、运用知识中提升。练习的形式多样,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猜一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练习提高的学习方法。
重点: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质疑引导,举例验证
学法:合作交流,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在小组中交流后汇报。
2、20以内的质数有 。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20以内的质数,再汇报交流。
3、在23 8 15 4 13 19 2 26 9 45 52 32 17 22 97 这些数中,质数有 ,合数有 ;
奇数有 ,偶数有 。
先找出质数、合数,然后找奇数、偶数,再让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找质数,把非0自然数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在分类、对比中复习质数、合数、奇数、偶数,进一步加强概念的辨析。】
二、指导练习
(一)说一说
1、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师出示以下问题
a、什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b、最小的质数是多少?它是偶数还是奇数?
c、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d、最小的合数是多少?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以上问题,并互相交流。
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练习四第3题:
出示:
(1)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探讨这三个问题。
(2)组织学生汇报,说一说这些数都是几?你是怎样判断的?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这个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熟悉20以内的质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练习四第4题。
(1)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题意。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3个3个地装是什么意思?和我们学得什么知识有关?2个2个地装呢?5个5个地装呢?
(2)让学生独立帮助小猴解决问题,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
(3)如果有75个桃子呢?
小结:2、3、5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层次分明,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解决,然后在小组交流;补充第(3)个问题,把本题设计成题组,再让学生解决,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找一找
练习四第5题
(1)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出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等于这个数的两个质数,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2)找质数。
14=( )+( ) 8=( )+( ) 20=( )+( )
12=( )+( ) 24=( )+( )
师: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吗?
(3)小组合作:每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人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另一个人来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找出后,两人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4)引导学生学习第26页“你知道吗”。
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探索精神的渗透。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的游戏活动,在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满足每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提高练习
1、猜一猜
师:学校组织郊游,可咱班还有一个同学没来,要赶紧给他打电话。咱们先玩一个游戏,我说,你们把电话号码数字按顺序写下来。看谁猜得有快又准。
小于10的最大偶数是( )。
有因数3,也有因数6是( )。
1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 )。
10以内最大的奇数是(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也不是0是( )。
最小的质数是( )。
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是( )。
最小的合数是( )。
该电话号码是( )。
2、把自己的学号进行自我介绍。
师提示:根据本单元学习的质数、合数、偶数、奇数,2、3、5的倍数的特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学号。
(1)4人小组互相介绍。
(2)指名介绍。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郊游情境,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自我介绍学号,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
(2)能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
(3)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练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回顾旧知
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要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根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哪些面的面积?
要求表面积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中列式计算→小组内互相检查→个别汇报
二、变式练习探索本质
课件出示图片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不总有6个面,老师带来了一幅图,请看,这些物体的表面各有几个面,缺少了哪个面?
学生看图判断,口头回答
同学们的判断真准确,也就是在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判断要求物体哪些面的面积,而不能盲目地列式。
下面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同学们先判断是求物体地哪些面,然后再列出算式。
课件出示题目
杂货店售米用的木箱(上面没有盖),长1.2米、宽0.6米、高0.8米,
1.制作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木箱放在地上,占地多少平方米?
当我们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缺少了哪个面;再确定所求的面对应的棱的数据,这样才不至于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3.如果木箱外面四周都刷上油漆(底面不刷),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抓审题,引导学生想出利用木箱的侧面展开图进行计算更简便。
学生独立列式→同位互相检查→集体讲评
下面这道题,你们又能不能找准求哪些面,对应哪些棱呢?能准确判断地同学请列出算式。
4.在木箱的四周贴上商标纸,宽度是0.2米,贴这个木箱要用商标纸多少平方米?
学生尝试列式→提出审题困惑的地方→了解商标纸的“宽”实际上就是长方体的“高”发生了变化,长和宽都没有变
我们刚才围绕售米用地木箱,解决了4道题,这4道题有的是求5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1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4个面地面积,所以我们再解决有关题目地关键在于判断要求哪些面,找准与面所对应的棱。
三、检测练习巩固强化
这是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是出现的5种列式方法,请同学们当当小老师,判断对还是错,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意见,说说理由。
课件出示题目
一个橡皮擦的外包装长3厘米、宽2厘米、高0.5厘米,做这样一个外包装至少要用硬纸多少平方厘米?
(1)3×2×2+2×0.5×2()
(2)(2×0.5+3×0.5)×2+5×2()
(3)3×2×2+3×0.5()
(4)(3×2+3×0.5)×2()
(5)(2+0.5)×2×3()
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进行小组交流→汇报
三、综合练习发展提高
同学们真不错,不仅能自己准确找到求哪些面的面积,还会对同学的错误进行判断说理,那你能够用你地本领解决下面地问题吗?
课件出示题目
学校要给美术室重新装修,美术室长8米,宽6米,高4米。
1.工人叔叔给美术室的地面铺上地砖,铺地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用4块地砖,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块地砖?
3.粉刷教室屋顶和四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20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5千克,至少需要涂料多少千克?
独立完成→小组中进行互评、说理→选取代表说说小组中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准确地运用方法列式计算以外,还要考虑生活地实际情况,才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课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86页练习十六第3~5、7、10、12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且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与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笔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且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它的计算法则。
学生回顾,教师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六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了解题意,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每天做俯卧撑个数的算式,再得出结果。
教师强调在题目中还要注意不同月份的天数不同。
2.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六第5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3.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第10题。
(1)指名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板演,全班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六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第12题。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可适时提示:要使商是一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要使商是两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除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大多数老师不喜欢上练习课,有的认为练习课枯燥,课堂气氛不活跃;有的认为只需几分钟时间,新课就结束了,没上头。要上好一节练习课确实不容易。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都有些困难。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采用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后有以下体会:
1.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我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做不会说。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而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做、说、评、改相结合。
练习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采用多种形式说一说,对做法或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练习课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文字题的数量关系、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迅速 解答文字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文字题练习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找出各组算式间的关系,分别列成综合算式
34/2=17 45-9=36 42+46=90
24x10=240 36/12=3 35-30=5
17+240=257 17+3=20 90/5=16
综合式 综合式 综合式
让同学互相介绍好方法
2、比一比,看谁算算得又对又快
60x4+960/30-26
60x(4+960/30)-26
(60x4+960)/(30-26)
60x[(4+960)/(30-26)]
评出结果后让学生比较,这些式题有什么异同?在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判断、选择性练习
1、2600/(8+2x8+2)
=2600/(10x10) 运算顺序被数字特殊所迷惑
=2600/100
=26
提问:你知道错在哪儿吗?分析一下他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36与24的'差,乘84除以42的商,积是多少?
正确的列式应是:
A :36-24x84/42 B:(36-24)x84/42 C(36-24)x(84/42)
让学生讨论后选择,并说明理由
(师小结:要求积必须先求差与商)
三、应用题练习
王阿姨买了4米白布和4米花布,白布每米8元,花布每米12元。王阿姨带了72元,钱够吗?请你说明理由。
让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进行策略多样性的训练。
可采用先讨论后交流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在此可以进行一次四则混合计算的独立作业
练习课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2、5、3、的倍数的练习(P21题6~11)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所给的数是否是2、5、3的倍数,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导语: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2、5、3的倍数和特征。
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2.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3.提问:在3的倍数中,哪些数是9的倍数?它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划分的?
二、概念辨析
1.凡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
2.没有因数二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欧式
4.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个位是3、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
6.30、6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指导练习
原有22人,再来几人才能正好安3人一组分完。
1.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讲评时要他们说出根据来。
2.第10题: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数据填在书上。
全班汇报,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同时请找3的倍数较快的学生介绍方法。
(1)当填奇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3或者5就可以了)
(2)当填偶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0或者4就可以了)
(3)当填2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2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偶数就可以了)
(4)当填5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考虑5的倍数,个位数字是0或者5就可以了)
(5)当填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3的倍数特征)
(6)当填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先考虑3的倍数特征,哪3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只有4、3和5,再考虑2的特征,个位是偶数)
6.第11题:判断奇数还是偶数,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偶数和奇数的性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来理解。只要看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的练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练习课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约分的含义和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的特征。
2.能力目标:很快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进行约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及依据,从而掌握约分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 15和21 7和94和24 20和28 11和13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你的依据。 8/24=4/()=()/3
5/9=()/18=15/()
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游泳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实验小学正在举办春季运动会。让我们一起到游泳场观看一场激烈的百米
游泳比赛吧!(播放游泳比赛录像)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两个同学,一个认为他游了全程的75/100,另一个认为
他游了全程的3/4。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吗?为什么?下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组1:我们组认为75/100=3/4,我们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75/100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5,得到3/4。75/100=75÷25/100÷25=3/4。 组2:我们组也认为75/100=3/4,3/4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5,得到75/100。3/4=3×25/4×25=75/100。
2、小兵在这次比赛中已经游了60米,他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生1:60/100 生2:他游了全程的6/10.生3:也可以说是3/5.
3、那么60/100 6/10 和3/5这3个分数有什么关系?
4、同学们刚才我们把75/100化成3/4 。60/100 化成 6/10和3/5。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板题:约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约分。。
5、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前面接触的这些分数,想一想后面的一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小组内说一说。
6、哪个小组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7、像 3/4 3/5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板书)
8、师:哪位同学还能再举出一些最简分数的例子?(学生举例,全班判断。)
9、练一练:
(1)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分母是10的真分数中,最简分数有哪些?(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0、试一试: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 24/30化成最简分数,
11、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把24/30化成最简分数的?
12、根据同学们的约分方法和过程下面小组内讨论一下,
(1)一般怎样约分?
(2)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进行约分?
(3)约分要注意些什么?
(4)怎样书写?
13、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观点。 生1: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一步一步去除。 生2: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生3:注意约分一般约到结果是最简分数为止。 生4:我们小组认为采取划线去除的方法更简洁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面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先判断哪些是最简分数,再把不是最
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2、86页第2题。
3、86页第4题.
4、一盒蛋黄酥,哥哥分得3/5盒,弟弟分得4/10盒,谁分到的蛋黄酥比较多?(用两种方法解答)
5、动脑筋:
有一天,蛋糕痁的老板想招聘一名服务员,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老板准备了一个磨盘大的'蛋糕,要求应聘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出这块蛋糕的 45/60。大家都觉得这位老板在故意为难大家,因为认磨盘大的蛋糕要完整地切出它的45/60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何况还要在2分钟内完成。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个小伙子走到蛋糕前,用了一分钟的时间把蛋糕切了下来递给了老板,大家都愣住了。你知道小伙子怎样切的吗?
(四)、全课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疑问?篇三:小学五年级约分教学设计 课题: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 教学内容: 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意义。(教材第84页例3、教材第85页例4及教材第85页“做 一做”)
练习课教学设计8
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新授。
(1)第39页第8题。
(2) 第40页第9题。
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3) 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
(4第40页第11题。
独立完成。
(5) 第40页第12题。
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练习课教学设计9
上课意图:学生在学完“除法的初步认识”后,很多孩子在解决问题时都是直接利用乘法口诀计算,对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不够明确。例如,同样是用15÷3=5这道算式计算“一共有( )个桃子,平均放在( )个盘子里,每份( )个”和“一共有( )个桃子,每个盘子里( )个,分成( )盘”时,对两题的理解混淆不清,即对于“将谁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求出的是几份”这些问题理解不透。这节课,我们将试图沟通“除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是一种“分”的运算,而除法又是“分”中的“等分”运算,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把知识教“薄”。
教学目标:
1.梳理比较“等分除”与“包含除”,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经历自主表征的过程,在对比中沟通减法与除法的联系。
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深人理解除法的意义,沟通减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小磁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质疑,自主表征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除法。(板书:21÷3=口)等于几?怎么验证它是对的?
引导学生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作业纸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的表征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在交流比较中进一步明确算式表达的含义。)
二、沟通交流
1. 交流反馈自己的想法
(1)乘法口诀
(2)分一分,投影展示学生分一分的情况。
把21个圆平均分成3组,每组7个。小磁片展示,板书:21÷3=7(个)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把21个圆,每组分3个,能分7组。小磁片展示,板书:21÷3=7(组)
2. 辨析,理解除法意义
师:两道算式中的“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对照两幅图说一说。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可以用减法算式表示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减了几个3?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注重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对比中,让学生直观感知两个“3”的不同意义,进一步明确“包含除”和“等分除”的联系与区别。)
3.对比,沟通减法与除法的`联系
师:观察减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这两道算式之间有联系吗?
小结:每次减3,减了7次等于0,说明21里面有7个3,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相同的数,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你们更喜欢哪种表示方法呢?为什么?
现在,我们从21个圆片中每次移走不同个数的原片,(第一次拿走4个,第二次拿走5个,第三次拿走6个,第四次拿走6个)你能用一道减法算式表示吗?
这道算式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同一题材的情境便于比较,有利于直观感受数学事实,有助于学生感悟除法和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呈现的答案,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除法和减法的关系桥梁,突破了难点。)
三、编题,巩固意义
自主编题
根据21÷3=7,你能编一道数学问题吗?
小结:不管是分什么,只要每份分得一样多,我们都可以用除法表示,除法就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用生活中的实例表示21÷3=7,进一步巩固出除法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把握除法的本质)
四、总结,回顾意义
学了这节课,你对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及时梳理知识,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结合板书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练习课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新授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每生准备装有不同数字的信封,写有个位,小数点,十分位,百分位的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游戏:抽数卡,摆小数,比大小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你还记得吗?谁能说说?(请几名学生说)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在游戏中回想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游戏要求:同桌的同学一起玩,从信封里抽出三个数字摆在数位表里,谁摆的数大就为赢,并且把摆的数记录在数位表下面,用大于号连起来。每人分别摆三个数,3盘2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抽取数、比较大小的情况。)
3、展示学生摆的数。(抽取有代表的三组数)
(1)8.63﹥7.51 (2)9.72﹥9.64 (3)7.55﹥7.53
看第一组数:你怎样比较?指名答。(先比较整数部分,8﹥7,所以8.63﹥7.51。)
第二组数呢?(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的7﹥6,所以9.72﹥9.64。)
第三组数呢?(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如果十分位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5﹥3,所以7.55﹥7.53。)
4、同桌看着自己刚才抽到的三组数,互说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用刚才总结的方法,说说自己的摆的数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5、小结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板书)
二、闯关练习
同学们已经把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了,现在我们再来玩个闯关游戏,看谁能成功通关。
1、第一关:考考你的判断力。
(1)10.8 >1.08 ( )
(2)2.31和2.299比大小,因为2.299的位数多,所以
2.31<2.299。( )
(3)514.5米 >5.451米 ( )
(4)7.15<7.□6,方框里只可以填2~9。( )
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学生回答,说说理由。
2、第二关:考考你的眼力
出示北京和广州的美丽图片,通过两个城市的介绍抽出两个城市的面积、人口、气温进行大小比较。看谁的眼力最好。
广州市北京市
总面积 (平方千米)7434.416808
总人口 (万人)725.191213.3
全年平均气温 (摄氏度)约 21.8约 12
总面积 7434.4○ 16808
总人口 725.19○1213.3
平均气温 21.8○12
3、第三关:考考你的应用力
大润发和华润万家搞“五一”促销活动,到哪个商场买比较便宜些?小组交流,得出结果。(小组汇报,说出比较的方法)
商品
大润发
华润万家
书包
58.80元
59.90元
铅笔盒
12.30元
12.50元
火龙果
4.98元
5.18元
4、第四关:考考你的反应力
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5、第五关:考考你的想象力
(1)在□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43.□6>43.45 3.□2﹤3.82
(2)用数字卡片0、2、3和小数点,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三、拓展深化
1、呈现60米赛跑成绩记录单。
小军:9.89秒 小明:10.08秒 小红:10.1秒 小强:9.88秒
2、能给他们从快到慢排排名次吗?把你的理由写出来。
3、选择,展示。提问:为什么数字小的反而是第一名了呢?
4、结合赛跑成绩单,引出:看来具体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吗?
四、全课总结
我们过五关,斩六将,熟练地掌握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课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七(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稍复杂的相遇问题应用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头列式
工人们修一条长120米的路,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一辆汽车5小时各地区32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火车每小时行85千米,行425千米要多少小时?
要求学生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2、指名板演 其余同练习
⑴甲乙两架飞机分别从两城去同一个城市,甲机每分钟飞行9千米,乙机每分钟飞行12千米,40分钟后,同时降落在同一个机场。两架机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⑵两个水管同时向游泳池中注水,大管每小时放水16吨,小管每小时放水12吨。放满224吨水要多少小时?
要求学生说清解题的思路
二、变式练习 加深理解
⑴改变上1的条件:
甲乙两架飞机分别从两城去同一个城市,每分钟飞行9千米,乙机每分钟比甲机多飞行3千米,40分钟后,同时降落在同一个机场。两架机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让学生分析:与1 有什么不同,要先求什么?
列式计算:9+3=12千米
(9+12)*40=840千米
⑵改变上2的条件:
两个水管同时向游泳池中注水,大管3小时放水48吨,小管每小时放水12吨。放满224吨水要多少小时?
让学生分析:与2 有什么不同,要先求什么?
列式计算:48/3=16吨
224/(16+12)=8小时
⑶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19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两车开出几小时后,还相距95千米?
你能表演一下这种情况吗? 其实是什么以生了变化?
学生尝试练习
列式计算:(190-95)/(45+50)
⑷甲乙两地相400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8千米,在客车行了28千米以后,一辆货车从乙地出发开往甲地,每小时行56千米。货车开出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提问:现在的情况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哪一段路程是两车同时行的?请你在图上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练习
列式计算:(400-28)/(68+56)
讨论:刚才3、4两题我们都可以通过转化变成相遇问题,然后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七(二)第9——14题
练习课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课本第91-92页练习十九的第4-12题,名数的改写的练习课。
教学目的:通过名数的改写和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将一些复习题和练习十九的第7题制成投影片,将练习十九的第6题做成卡片(每题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投影片:
1千米=( )米 150厘米=( )米( )厘米
1吨=( )千克 l公顷=( )平方米
l平方米=( )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l平方千米=( )公顷 180分=( )时。
5分=( )秒 7日=( )时
二、口算
做练习十九的第6题。
教师出示卡片,鼓励学生利用简便方法,出示卡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名数的改写
做练习十九的第7题。
请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填写,其他学生填在教科书上。
本题各小题所用的进率不一样,提醒学生应先弄清每道题需要用到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要注意巡视和集体订正: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小学数学教案《名数的改写的练习课》。
四、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九的第4题。
这是需要进行名数改写的应用题。本题的难点在于条件和问题所涉及的计量单位都不相同,要引导学生认真考虑应如何进行改写。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1平方米收960克稻谷,那么1公顷收多少克呢?合多少千克?该怎么算?算出l公顷收多少千克后,又怎样将千克改写成吨呢?
2.做练习十九的第5题和第8题。
这两道题都是涉及将平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的应用题。由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不像米和千米那样明显,在实际测量和计算中的应用又比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熟记二者间的进率。这里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这两道题,再进行集体订正。并指名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3.做练习十九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教师要注意巡视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千克和克间进率的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
4.做练习十九的第10题。
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5.做练习十九的第11题。
题目里的两个条件都是复名数,都要先改写成单名数,才能求出平均每分行多少米。这里可以先指名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做,再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6.做练习十九的第12题。
这道题要从分变成几日几时几分,两次用进率去除用的进率不同。从分到时除以进率60,得到小时后再除以24才能得到几日;如果有学生先算出日与分之间的进率;用该进率求出有几日后,再用余数求得几时几分也是可以的,只是这种算法难度较大。这里要先让学生独立想办法做,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五、思考题
第92页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其计算方法是:把所求的那个月的日数和表中那个月份下的数加起来,减去1以后用7除。看余下的数是几,就表示那天是星期几。
如果加、减后所得的数比7小,那么得数是几,这天就是星期几。如果能整除,余数是0,这天就是星期日。
以上规律要让学生自己去找,并且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编制一个当年的表,放在铅笔盒里,便于随时查看。
名数的改写的练习课
练习课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集中巩固加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掌握,促进加减、连加连减之间联系。
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巩固计算:
1、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这样的两步计算的题我们学习了那几种?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请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
集体校对,选择第2竖行的三道题,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小结这样的题我们可以按照怎样的.计算顺序来计算?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从左往右计算,第一步计算后的得数要记在脑子里,继续计算。
二、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1、出示练习第5题,看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公交车乘客上下车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介绍。列式计算,并说出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2、想一想,说说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要用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求?
3、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4、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整理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题。
5、小结:鼓励同学们用明亮的眼睛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综合练习,加强应用。
1、引入:刚才同学们都很好,我们已经这些知识结成了好朋友,知道什么的情况下要用到这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和它们来做游戏。
出示练习第6题。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各得多少?
在联系中你发现了什么?第1个图中,得数都是8,为什么?你能设计这样的题给同学们练练吗?第2个图呢?
第2个图还可以斜着计算。
2、第7题,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请同学们自己观察,去发现。有困难那的可以小组讨论。
反馈,交流得出游戏的规则。在书上模拟游戏,两人一组:5+3=8我跳8,8-2=6我跳6……
3、挑战聪明题;要拿出8角钱,你能想出集中拿法?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多。(7种结果)
四、学习小结:这节课你又长了什么本领?
课后小记:
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联系生活中的运用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联系实际的举例比较牵强,诸如自己创设的情景比较多,如妈妈拿出8只梨,我吃了一只,爸爸吃了2只,盘里只剩下5只梨。
聪明题学生想到的方法较多,但由于没有实际的操作,一开始有很多同学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想到8的组成去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一定要有实际材料操作。
练习课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会正确地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求末知角的度数。
3、会正确地指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会正确地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要求作图并回答:
(1)画一条直线, 问:直线有什么特征?
(2)在这条直线上点一点。问:你发现一了什么?
(3)再地直线上点一点。 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4)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2、出示图例:P65 2
(1)先说一说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2)再量一量这些角的度数?
(3)说一说,锐角、钝角、直角的度数或范围?
(4)你认为哪一类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3、填空练习:
(1)平角=( )直角
周角=( )平角=( )直角
(2)请用二只锐角拼成一只钝角?
请用一只锐角和一只钝角拼成一只平角?
4、看图练习:展开阅读全文
(1)判断这些角的度数:(图)P65 5
角1=45度 角2=( )
角3=( )
角4=( )
(2)找一找有几只角? P65 6
有( )只锐角 ( )只钝角
( )只直角 ( )只平角
(3)过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测量哪些直线互相平行? P66 8
5 、动手画一画:
画出下列角(任选一组)
A 、 75度 120度
B、 170度 50度展开阅读全文
6、P66 思考题
(二)总结
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区分不同角的度数与范围。
会画平行线与垂线。
(三)作业:
作业本展开阅读全文
练习课教学设计15
目的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年月日等相关的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整理与应用
教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学生自由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1231246060
(7、4、1)30
29(30)
计时的方法:
⑴普通计时法(12小时计时)
⑵24小时计时法
主要让学生举例说明互相转化的方法
求经过时间
⑴求经过的小时数
⑵求经过的天数
⑶求经过的年数
主要让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填空
1年=个月1日=小时
1小时=分1分=秒
讨论1年=天
2、把下列时刻用普通计时法写出来。
19时8时22时30分5时13分24时
3、把下列时刻用24小时计时法写出来
上午10:50早晨3:20下午2:25晚上9:45
4、练习一的`第4、5、6、7题
采用的主要形式生报生写师报生写
三、加深练习
练习一的第8题
讨论后反馈
方法⑴先加小时数
⑵再加分数
⑶满60进1小时
实际应用:
计算是否过保质期
四、课堂练习
作业本
单元检测
目的:系统回顾查漏补缺
【练习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练习2》教学设计02-27
《练习5》教学设计08-11
练习2教学设计03-16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03-29
《秋天》练习设计07-08
微课的教学设计08-07
写字课教学设计01-11
舞蹈课教学设计02-07
微课教学设计03-15
地理课的教学设计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