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孩子的家庭教育
浅谈孩子的家庭教育1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个家长都是成功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而足。在此,本人浅谈几点:
我认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主要在道德教育、才能教育及性格教育等方面。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讲究诚、信。这是关乎一生的大事,马虎不得。我们在这方面从不妥协,做错了事,只要如实相告,哪怕后果再严重,在原谅的`同时告诫其不可重犯;反之,即便是小错,想蒙混过关,那就给予很严厉的惩罚,甚至是体罚。讲信用则是要求孩子必须信守诺言,遵守时间,做不到就不要承诺。
才能教育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千万别指望你的孩子十全十美,处处超过别人。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兴趣点,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要强迫孩子做他/她不感兴趣的事,那样只会事倍功半。我女儿热衷于画画,我们就让她学这个兴趣班。她的记忆力还不错,就让她多看书等。
性格教育呢,应以导为主,就像大禹治水一般,疏导是关键,因为人的性格的许多方面一般在后天是很难改变的。我女儿性格比较外向,我们在肯定她的同时也提醒她做事时应保持低调。
“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笨孩子,只有笨家长,每个孩子都有她/他的闪光点,关键就看你能否挖掘出来。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无定式,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快乐健康的成长!
浅谈孩子的家庭教育2
桔生淮南即为桔,桔生淮北即为枳。环境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古人早有认识。
孩子住在公墓附近和集市旁边,只能学着玩;只有到了学堂附近,才学习礼仪和要求上学。孟母因此三迁。环境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要,古人也早有认识。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正如鸡蛋与温度。没有适宜的温度,鸡蛋永远也变不成小鸡。下面我就目前一些家庭教育环境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家庭教育的作用与特点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家庭成员在地理空间上充分接近,互动频率高。家庭教育以爱为基础的个别指导和终身塑造,对个体的社会化作用至关重要。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特点:1)先入为主的先主性;2)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4)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5)教育与生活的统一性。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参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
受教育者在人生“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影响往往表现出难以磨灭的铭刻性,这种铭刻性的品质给他们终身的发展打下不易改变的印记。在孩子独立行走于世之前,孩子有大半多的时间是同家长一起生活的,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不可任意更换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校德育、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得多。孩子的发展,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依靠,他们对亲情的付出与对孩子的爱,将可能深刻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因此家长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形成诸如追求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勤奋好学、勤劳节俭、爱好健美、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良好的家风能使家庭德育发挥更大效能。儿童入学前已经形成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模式以及反映图式。在此过程中,父母及家庭是最重要的参照系,是被模仿的主体。鲁迅认为,儿童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开始,父母就是最早的教育者,父母对儿童不仅有养育的责任,而且有教育的责任。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有鲜明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班主任依据其优势特点组织与协调家庭教育力量,促使家庭教育科学化,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早期性与奠基性。早期性和奠基性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婴儿呱呱坠地,首先接触的是家庭。此后的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里,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仍是生活在家庭环境之中。这期间,他们除在父母那里获取自身生理、生活的需要外,还从家长的言语、表情中认识外部世界,从家长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形成对人类社会的最初印象。以后,他们就是凭借着这种影响,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进行选择,包括接受与其意愿一致的,排斥与其意愿相悖的。
2、自然性与随意性。家庭是儿童天然的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同时,这也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自然生活的教育。这也就是说,家庭教育中最经常的、大量的是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显现出来的品行、志趣、性格、生活方式等对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体现出了家庭教育的自然性。
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导致了它的随意性。这是由于家庭教育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同时,家庭教育中一般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教材,更没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对教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地规定和对教育结果的检查与评定,更没有升留级制度。
3、长期性与连续性。教育子女是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任何家庭中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对其子女的某一个阶段负责,而是对子女的终生负责。所以,家庭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不是一时或短时期的,而是长期的、终生的。家庭是永久的教育场所,父母是终生不变的教师,这也就使家庭教育具有了连续性,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稳定的、连续的家庭影响中,以累积的方式接受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与误区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呐喊唱出了无数人对这变幻莫测繁华纷扰世界的迷惘与困惑,同时也道出无数教师和学生对现在某些家庭教育无可奈何无所适从的心声:
──某生上学路上拾得手表一块,到校后立即交给老师,受到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夸奖。放学回家却遭到父母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你一没偷二没抢,为什么把手表上交?傻瓜!”
──某幼儿园教师问学生:“当别人欺负你时怎么办?”大部分孩子回答说:“我也打他!”教师大吃一惊,刨根问底,回答大同小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样教的。”
──某班打扫卫生,因老师一时疏忽,忘了强调,厕所没扫。老师问谁愿意去打扫,几个学生放学后自告奋勇去清扫。不料一家长来接儿子,见儿子正在厕所里满头大汗搞卫生,马上气呼呼地找到老师:“你凭什么让我孩子干这种臭活儿?他在家里还没扫过地呢!”……
目前,许多教师摇头嗟叹:学生难教。究其原因,原来是家庭教育从中作梗。一方面,老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对学生言传身教如何拈轻怕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学生也时常耳濡目染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处于夹缝中的学生对此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老师虽然是心中的偶像,但家长却是自己的“保护伞”,供自己生活、读书识字。于是感情的杠杆便偏向父母,家长“略施手脚”,教师的苦口婆心顷刻间前功尽弃灰飞烟灭。
学生良好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社会固然责无旁贷,但家长也理应配合协助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否则误己子女殃及自身。
(二)、家庭教育目前仍存在诸多误区:
1、家庭教育不仅仅是辅导孩子学习
通过对本校个别班的学生的家长调查显示,10%的家长对“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大部分家长对此观点总体上倾向于认同,只有27%的家长完全不同意此说。对“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比学习还重要”这项调查,完全同意的家长仅占5%,有32%的家长完全持反对态度。在家庭教育中,有26%的家长主要是辅导孩子学习,对学习以外的内容很少过问。许多家长表示,现在即使培养孩子某项技能和特长也是为了能让孩子在将来的升学中比别的孩子有优势。
这种只关注孩子学习,而忽视了孩子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培养的家教方式,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2、儿童教育中父亲参与程度低
调查表明,持有“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传统观念的父亲大有人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60%的母亲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有15%的家庭家教任务由祖父母承担,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过25%。很多父亲对孩子或不闻不问,或是态度简单粗暴,缺少耐心。
父亲在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双方都参与家庭教育,父母行为方式互补,孩子能从父母双方身上吸取优点,有利于孩子完善的人格的形成。父亲游离于家庭教育之外,对儿童性格的培养也不利。儿童在通过模仿进行性格学习阶段,由于缺少了父亲的影响,会导致男孩子言谈举止像女孩子,胆小柔弱,缺少男子气。
3、父母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
调查问卷中有“家长列举自己读过的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书”这项内容,只有5%的家长读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25%的家长读过《卡尔威特》和《哈佛女孩刘亦婷》;23%的家长在这一项中列出的是《唐诗三百首》、《育儿家典》一类书籍;17%的家长的教育知识是从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获得的;25%的家长在这项调查中留下空白。
专家认为,由此可见目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虽有较高的积极性,但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处于盲从状态。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家教方法,这样的家教才能成功。
4、儿童消费过高
调查发现,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家长都是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消费额占家庭总收入的'35%以上,有的家庭甚至超过了50%。父母们在孩子们身上花钱不吝惜。有些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奢求。
太高的儿童消费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更使儿童从小不懂得勤俭节约,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吃不得一点苦,容易使他们养成唯我独尊和自私自利的性格。
三、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因此,要想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家长必须首先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把握住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1、榜样的原则。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俗话说:欲教子者先正其身。这是告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的以你为榜样的孩子。
2、教育一致性的原则。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前后统一、步调一致。
3、回避原则和信息净化原则。家长在议论领导或同事长短及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时,应避开孩子。对不正确的言论、现象应给予客观的分析、批判;对社会上、邻里间一些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要帮助孩子分清,要求孩子对不文明的言行一定不学不做。
4、平等、民主、正面教育原则。目前,家长说了算,家长和子女不平等,甚至对孩子随意打骂现象还依然存在。这样是不可取的,会使孩子形成许多坏习惯。家长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家长不打骂,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改正。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1、要创设温馨愉快的氛围。家庭中温馨愉快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快。因此,家长要坚持平等、民主、正面教育的原则。家人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多关心孩子,让孩子从家庭中得到极大的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2、创设整齐、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住房不论大小,都应布置得整齐美观,使人感到舒适。房间里光线要充足,色彩宜柔和协调。写字台应放在窗前光线充足明亮的地方,有利于学习。床应放在光线较弱的地方,有利于休息。如果父母与孩子同居一室,在布置房间时,应给孩子留下一个小天地。衣物、书籍等放在适合孩子取用的地方,并且让孩子自己布置,培养孩子爱美的心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而言之,家长教育孩子应严爱结合,要求统一。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要让“理”制约“情”并成为情的基础,教其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才。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伴随下进行品德教育,教他学会做人,把其培养成人。护短、溺爱、娇纵、不管、不教,或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违背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家长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做出不适合孩子程度的要求;不要因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请勿用“金钱”打理一切,再多的金钱也抵不过真情的价值,也买不到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更买不到健全的人格。
浅谈孩子的家庭教育3
近几年市面上出版了很多育儿类书籍,有一些书同质化很厉害,有的还是到处平凑出版的。而这本《李中莹亲自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问认为是其中的佼佼者,细读来才知道这本书已经在12年前出版过,估计那时候育儿市场远不如现在的火爆,而那时李中莹已经有了这么丰厚的研究成果,真是真正做学问,懂育儿的作者。这次的升级版更是作者在以前书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近年来更加被人关注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我们正处于“孩子不好过,家长更难为”的时代,我非常认同。就拿自身经历来说,我会经常阅读一些育儿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而往往遭受到家人和同龄人的不屑,他们总是说,以前怎么样怎么样,也没那么用心教育孩子,不也照样成长,甚至养得更好。其实,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些表面现象,细究起来,当家长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或许有的家长得益于家传,能够游刃有余,而更多的家长,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只能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
读这本书,我受益良多,作者在育儿方面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体系,更有对亲子方面的独到见解。整本书信念和价值观一以贯之,这是很多书都不具备的。体会特别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家庭教育更重要。很多家长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把教育推给学校,想通过学校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殊不知,再好的学校和老师,没有家长的配合,也早就不了孩子,所以,无论何时,家庭教育是关键,奠定孩子一生成长的底色。
顽皮是宝。家里有个男孩,每天不停地翻、爬,常常搞得一片狼藉,而宝爸又是一个及爱干净的人,我虽然读过一些育儿书,知道有些“调皮捣蛋”的行为有助于孩子发展,当不知所以然,读了《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才恍然大悟,“顽皮”是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孩子脑部神经元之间建立连接,越顽皮的孩子越聪明。这种能力会在三岁达到高峰,12岁消失。
孩子听话不听话。每一代父母要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培养出能够有效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这份能力包括很多方面,绝对不只是生活能力,必须包含有效四维的能力,面对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与人相处的能力,接受和欣赏自己的能力,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以及未来策划的能力。具备了上述能力,家长就不必再为孩子听话不听话而纠结了,他已经完全能够照顾好自己的人生了。
从感官入手培养能力——提升记忆力。不作者在这部分写的一个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正好可以学以致用,采用用脑“拍电影”,这个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
多管齐下更有效。调动孩子视、听、感三个内感官,因为内视觉学得最快,内感觉学得最深刻,而内听觉的`学习能力最弱,三者并用也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成为孩子快乐学习的动力。
学习的目的不应该太遥远。经常教育孩子学习是为了拿文凭、出人头地、为了找到好工作、为了生活的更美好之类的,其实上学读书的信念和价值观并不十分清晰,而告诉孩子上学读书可以增加学问知识、认识很多同龄的朋友、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到学习的方法、享受到成长的乐趣,这样就比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