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强调孩子每天需要2小时户外活动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2-08-07 08:19:39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国强调孩子每天需要2小时户外活动的原因分析

  我有个前同事也在美国,特别爱打扮自己的女儿,每次见她发的朋友圈照片都是公主裙蓬蓬纱美的不要不要的(也贵的不要不要的)。我最近联系她,想让她给我公号写篇文章如何打扮女娃娃。结果她告诉我,自从上了幼儿园每天就是最简单的T恤和裤子,因为幼儿园老师非常婉转地和她说了,孩子每天需要在外活动

美国强调孩子每天需要2小时户外活动的原因分析

  记得小D从6个月后每次去体检,她的儿医就会问,每天多久的户外活动啊?天气好了,记得要带她出去。1岁以后,儿医更是直接和我们说,要争取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哦,等3岁后就要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

  可见美国人是多么重视儿童的户外活动啊,一开始我以为也就是为了锻炼身体,但当我了解更多后,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我非常认真严肃地坚持每天至少带小D在户外活动1小时。

  什么是户外活动?

  对于从小800米跑步没有合格过的我,印象中的户外活动就是推着小D逛商场,而我国内闺蜜的理解就是每天抱着逛菜场一圈。这些都是我们的户外活动,根本不是宝宝的哦。户外活动,指的是去公园游乐场,孩子可以在那玩水、玩沙、玩草,可以荡秋千,可以滑滑梯,可以爬上爬下,可以撒开了跑。Physical(孩子运动起来)和Toy-free(没有玩具,挖沙玩水的工具除外)是户外活动最关键的两大特点。

  这是小D经常去的中央公园的游乐场

  户外活动为什么那么重要?有利健康、促进睡眠、增加食欲等等,这些大家普遍知道的好处,我今天就不重复说了。今天想分享一些我之前压根都没有想到的好处。

  最有效且免费的早教活动

  所谓“早期启蒙“第一步就是认识这个世界,而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很多很多知识。积雪摸上去是什么感觉?树枝在沙里可以站起来吗?泥土摸起来是什么感觉?滑滑梯时我们为什么会滑下来?一点不夸张地说,户外活动是最有效也是免费的早教活动,孩子可以学习科学、生物学、语言、四季气候、园艺等等。这些知识尽管孩子通过绘本也能学习,但是在户外学到的知识却是最有效的,因为孩子调动了五感在学习,她不仅看到了,还能听到、摸到,甚至还能闻到或者吃到。

  培养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所谓自信,指的是,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行为,可以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战。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孩子其实是通过挑战自己的极限来了解自己生理和情感上的能力。荡秋千时我可以荡得多高?我是否敢从滑梯上下来?我可以爬得多高?这种亲身体验过的“我可以”的感觉,绝对要比父母鼓励一百遍口头说“你可以“,效果要好得多。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小D一直不敢玩滑梯,当她第一次滑下来时,她眼神里透出来的骄傲神情。

  发泄压抑的能量

  小孩子的学习任务是“玩”,但很多的时候都是和玩具玩,大多数情况都是静止的,有时还是在大人的“指导”或者“限制”下进行的。时间久了,孩子的身体内也会积累不少压抑的能量,是需要发泄的。而户外活动,也可以叫“无玩具玩耍时间”,就是让孩子撒开了疯,随心所欲地玩,这是非常自然健康的方式来释放这些压抑能量。

  小D的认知老师曾经和我分享过一个案例,有个4岁的小男孩特别调皮,咬人、打人、大叫很多不好的行为,让父母非常头疼。后来去了幼儿园竟然神奇地改善了。这里老师的作用肯定也有,但小D的老师认为幼儿园每天的户外活动也起了很大的帮助。原来之前小男孩是妈妈带的,妈妈好静,平时就是让他呆在家里玩。这个男孩身体里有很多过剩能量,洪荒之力无法发泄,自然只能用非常极端的行为来表达。

  学习社会的基本规则

  在户外玩就一定会接触其他孩子,在和其他孩子互动中,一些社会的基本规则就开始显现了。原来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我的”,这里的秋千是“大家的”,所以需要排队轮流玩;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像家人那样会谦让我,这里的大孩子会来抢我玩具,所以我需要学会如何求助保护自己。

  小D从出院开始接触的几乎都是成人,第一次带去户外活动时,有个小朋友过来打了她一下,她没哭只是愣在那边,根本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她也开始出现打别人的情况。直到现在,她学会了如何正确表达,有人打她,她会说,“No,Hurt!”;她要别人的玩具,会说,“Give me”;自己做不了了,会对我说,“Help me”。

  小D经历的这三个阶段(当然我是有引导的)就非常好地让我明白,孩子的世界其实就是社会的缩影,这些非常细微的规则,我们再怎么口头说教,孩子也许还是一知半解。只有经历过了体验过了,他们才会慢慢明白,而这些体验也正是帮助孩子做好适应学校、融入社会的准备。

  在户外活动中父母的角色是什么?

  我每天带小D去公园玩,在公园里见到过各种各样的父母类型,所以也想特别和大家聊聊我们父母的作用是什么?

  1、保证孩子安全

  夏天户外玩耍最关键的几点:防晒、防虫咬、防中暑、防脱水。夏天气温炎热,孩子玩耍过程中出汗多,容易出现脱水中暑的现象。因此要注意提醒孩子多喝水,一旦发现孩子有中暑征兆,就要马上将孩子带到阴凉处散热。同时要避开太阳最晒的时段出门,最好选择早上或者傍晚的时间段。关于防晒和防虫咬,我写过文章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热门的不一定就是安全的,宝宝防晒霜如何选?

  蚊子,远离我的宝宝!既要安全又要有效,驱蚊液哪家强?

  2、不要过度精细

  很多父母带孩子来户外,但却还是处处设防。土,这么脏,不许碰!水,要弄湿的,不要玩!草有什么好碰的啊!要知道,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些东西,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不碰不尝试,怎么能认识这些东西呢?衣服脏了可以洗,但好奇心、探索欲被剥夺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以前有点轻微洁癖的,而且真的不是那么喜欢大自然的人。现在小D每天都玩得像个泥猴一样,还时不时用脏手擦我大腿上,或者拉着我一起冲进喷水池大家都淋湿,我却一点都不介意了。我永远记得她第一次用手拿起一捧泥巴,第一次光脚踏进水溏时,一脸的惊喜神情和开心满足的笑容。这些都会成为她童年非常美好的记忆之一。

  我家每天都是玩成这样,有时更加夸张。现在夏天了,我们就先玩沙玩土,然后再玩水,可以冲洗干净:P(回家还是要洗澡的哦~)

  3、识相一点

  小D刚刚去公园玩的时候,环境陌生,很多设备不熟悉,总是怯怯的不敢迈出第一步。每当这时,我都会陪她一起体验,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一起试试看吧!”当孩子还没准备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陪伴。在没准备好的时候,我们就放手,那不是锻炼独立,那是“伤害”。慢慢地,小D熟悉了,有的地方自己敢去了,那时我就会退后一点让她自己去体验探索,但永远会确保她一转身就可以看到我。

  尽管退后了,有一种情况我还是会介入的,那就是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像抢玩具或者打人等这些冲突时。有一种说法是“孩子的冲突让孩子解决”,对于这点我觉得少了对于年龄的界定。3岁以后的孩子也许可以这样做,但3岁之前的孩子还没有能力处理这些“社交冲突”,父母的介入不是为了分输赢或者替孩子出气,而是让孩子们看到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这也是言传身教的一部分。

  我曾经是非常不乐意带小D去户外活动的,我真的不喜欢弄脏晒黑一身汗,那时上面的这些理由说服了我,让我意识到不该因为我自己的偏好和局限就给孩子设限。

  我坚持了快1年, 竟然越来越喜欢带小D去户外活动了。如今你要是问我,为什么要坚持带小D去户外活动?我不会再和你说那么多理由了,理由只有一个,在那里,小D找到了她的快乐,我重新过了一次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