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礼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礼物》教学设计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2、能用简单的语言“大的”、“小的”来表述物体的大小。
3、愿意参加“送礼物”的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当小主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甜饼、汽车、蛋糕模型、礼物等物品若干;大熊和小熊图片。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初步感知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2、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大的”、“小的”来表述物体的大小。
3、指导要点: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幼儿区分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四、活动过程
1、初步感知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1)情境讲述,引发兴趣。
教师出示大熊和小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大小
教师:看一看,谁大谁小?
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利用孩子的兴趣来调动孩子学习的'动力。本环节通过出示孩子喜欢的玩具:大熊与小熊,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有了:“大”与“小”的概念,为下一步奠定了基础。
(2)游戏活动:分甜饼。
出示大小两种甜饼,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大小。
教师:看一看,甜饼有什么不一样?好吃的甜饼怎么分?
引导幼儿将大甜饼和小甜饼分给客人吃,并用“大的。。给大。。吃”的语言表述。
反思:利用游戏,增加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释放兴趣。因有上一个环节的奠定了基础,孩子基本上能按要求为大熊与小熊分甜饼,而且很乐意参加游戏。
2、进一步观察、比较,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1)探索发现: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各式礼物的大小。
请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引导幼儿学习用“大的、小的”语言来进行表述。
(2)互动游戏:送礼物。请幼儿随音乐自行挑选礼物,要求把大的礼物送给熊爸爸,小的礼物送给熊宝宝,引导幼儿用“大的。。。。送给大的。。。”。并且在送礼物时提醒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礼物》教学设计2
目标
1、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的烦恼和快乐,主要有那些方面的烦恼及他们面对烦恼主要的应对方式。
2、通过多样化形式让学生能够感受烦恼、倾听烦恼、倾诉烦恼。
3、通过歌曲、游戏等形式,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并让学生了解一些应对烦恼的正确方式。
4、通过让学生谈对烦恼的一些感悟的形式让学生对烦恼有个正确合理的认识。
课堂活动形式
对话、讨论、表演、问卷、游戏等
课前准备
1、设计并完成“成长的烦恼”问卷调查与统计工作。
2、指导学生编排情景剧“小涛的烦恼”和“小涛的变化”
班会课过程
一、 话题切入
教师:什么东西是永不停止的? 学生:时间(包括其它答案)
教师:时间的永不停息意味着我们不断成长。同学们,你们愿意长大吗?
学生:愿意/不愿意 教师:为什么?
有学生会谈到成长的烦恼,从而切入主题。
二、 展示问卷
通过数据了解班级里感觉烦恼的同学人数,说明烦恼存在的普遍性。
三、 烦恼情景剧(观察、体验、讨论)
(1)学生表演情景剧“小涛的烦恼”
(2)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小涛有哪些烦恼?”
最后主要归纳为四个烦恼: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因为学习问题与家长关系紧张、在同学当中不怎么受欢迎,没什么朋友、对自身形象,身体条件不够满意。
老师指出:小涛所面对的烦恼其实也是中学生常有的几种烦恼:
有关学业方面的烦脑、有关与家长、老师相处方面的烦恼、有关与同学交往方面的烦恼、有关自身形象方面的烦恼
(3) 出谋划策
针对小涛的烦恼,班级分小组讨论,给小涛提一些建议。老师对学生的建议做一些补充。如:
1、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1)努力(2)培养好的学习习惯(3)注意方法(4)有毅力
2、因为学习问题与家长关系紧张
(1)、理解家长心情 (2)、以合适的方式与 家长多沟通
(3)、以实际行动赢得家长信任
3、在同学当中不怎么受欢迎,没什么朋友
(1)提高自身素质 (2)注意道德品质培养
4、对自身形象,身体条件不够满意
(1)理解美的含义(2)接纳与欣赏自我(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从素质、品质方面完善自我 (5)别太在乎他人评价
(4)情景剧“小涛的变化”
让学生观察对比小涛前后对于烦恼感受的变化并讨论从其中得到的启发。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小涛以下几个方面变化:(1)对于学习态度的变化 (2)跟家长、同学沟通技巧的变化 (3)对于形象感觉的变化。总结时老师也可给出两点启发:
(1)我们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烦恼,生活中存在许多矛盾问题.烦恼和矛盾一样也存在主次问题.如果我们能集中精力把带给我们主要烦恼的问题解决好,也许其它的烦恼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2)有时换个角度看问题,烦恼也就不复存在
四、烦恼面对面(倾诉烦恼、倾听烦恼、解决烦恼)
(1)展示问卷,了解学生主要有那些烦恼
(2)让学生倾诉烦恼,要求其他学生倾听,并可以提出建议,有些烦恼问题师生一起当堂解决。
(3)讨论“当我们面对烦恼时,一般会怎么做?”。与学生一起形成一些关于合理解决烦恼、如何理性面对烦恼的共识。
五、温情寄语
四川地震,许多同龄人遭受灾难。面对着倒塌的房屋、校舍,他们有着许多烦恼。展示图片,让同学感同身受,给灾区的学生温情寄语。让他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同时指出如果我们有困扰自己很长时间的烦恼,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六、放飞心情
共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七、凡人凡语说烦恼
让学生谈自己对于烦恼的感悟,用平凡的语言道出生活的智慧。
八、教师寄语
人的成长要经过很多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烦恼与忧愁。烦恼可以说是我们人生成长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与烦恼共处。不要怕烦恼,以平常心对待烦恼,我们会觉得烦恼也不那么令人讨厌。
烦恼最怕行动和微笑,如果我们能以微笑面对烦恼,以实际行动去解决烦恼,烦恼就会离我们而去。
教学反思
1.通过问卷及课堂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我们意识到烦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较大影响。特别有几个问题应引起老师特别班主任的关注:
(1)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烦恼时采用消极或极端的应对方式。
(2)有部分学生在烦恼时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3)少数甚至没有学生在烦恼时会向老师倾诉,说明老师需要更多赢得学生的信任。
(4)学生还未形成有心理问题时寻求专业帮助的习惯,这方面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2.学生因为家庭问题而产生的烦恼超出我们的预期。父母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单亲家庭等问题现在日益突出,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父母沟通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学习是困扰学生的主要烦恼,我们在尽力指导、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要意识到有一部分学习后进生的存在。对于他们好成绩也许是遥远的梦想。所以老师可能要转变观念,改变评价方式,尽可能为他们创设能够获得成功体验的平台,让他们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永远摆脱不了的烦恼。
《礼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了解插叙;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读懂课文内容,知道大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从而 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大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诚信乃为人之本。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叙事手段,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感受达格妮心理的变化,感悟礼物的珍贵。
2.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激动与幸福。
【教学准备】
1.乐曲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查找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的相关资料
搜集有关诚信的格言
【教学过程】
一、乐曲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一段爱德华·格里格创作的乐曲,引出爱德华·格里格。
2.教师介绍爱德华·格里格的资料
师补充简介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的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把挪威的民间歌曲和舞曲融汇于自己的作品中,创作了大量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推崇。
3.教师引导:正是因为爱德华·格里格的作品源于民间生活,使他在一次体验生活的林间小道上偶遇了一位八岁的小姑娘,并许下了一个承诺,所以有了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十年后的礼物》
师述:本文根据苏联作家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作者:曾卓
4.生齐读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和大家分享?
(问题预设:1、是谁送给谁的礼物?2、什么礼物?3、为什么是十年后的礼物?)
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充分说明大家有超强的思维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思考:
A、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
B、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汇报交流
(1)处理生字词
教师出示课件(白桦树、旋律、喧哗、咆哮、项链、珍贵、双颊、曙光)
自由读、指生读、齐读
识记字形:桦和哗对比着识记
曙:日字旁,上面是罒,不是曰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引导概括时要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并围绕他们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共同释疑。
1、生默读课文,先自主解决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3、师补充:从刚才的分析中你发现在爱德华·格里格身上具有什么优秀品质?*(诚实守信)
四、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刚才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那么,爱德华·格里格又带给达格妮怎样的震撼?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4、5自然段
1、引导学生分析4、5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这两个自然段让我们知道了什么?
(3)八岁的达格妮得到许诺后一直期待着,这一过程中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指生读“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吧,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师引导:在漫长的等待中达格妮【期待、怀疑、失望】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这句话
(4)师小结:4、5自然段的这种叙述方法叫做插叙。
插叙是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介绍过去或其他的情节,插入的这一部分没有接着上面的内容按顺序描述,而是跟随达格妮回到了十年前,她才八岁时经历的故事,它既能具体补充与全面密切相关的内容,又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5)师讲述:达格妮已经失望了,那是不是正如她所想爱德华·格里格已经将这个承诺淡忘了呢?(没有)
2、当达格妮在露天音乐会上收到格里格十年后的礼物,第一次听到《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之后,她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的句子。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指名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根据出示的内容做动作
那当时达格妮的心情如何呢?(惊讶)
3、议一议:达格妮为什么“惊讶”?请找出相关句子
这是怎么一回事 ? 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 , 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 ?
师分析两个人的身份---一个是著名音乐家,一个是守林人的八岁女儿
4、起初,由于心情激动,达格尼无法静听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
媒体出示:
出示句子: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你还能想象她会听到哪些声音呢?
想像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妮听到了(),她还听到了()。
5、过渡:这是来自故乡的声音,来自挪威西部——一个面朝大海、背靠大森林的美丽地方的声音(美景)。啊,她一下子明白了!让我们跟随她的思绪回到十年前的一个承诺。
爱德华·格里格信守了十年前的承诺,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送过了她,文中如何评价这件礼物?找出相关的句子
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达格妮的心情如何?
她的心情是高兴和快乐的,她认为格里格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这礼物是最好的,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
6、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激动)
这是神态与动作的描写,表明她此时的心情是激动的。
她为什么激动?
(因为她感受到音乐家对她的祝福)
意外的礼物,意外的收到,她充满了幸福感
7、生齐读祝福的内容:“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幸福)
这里包含了音乐家对她的美好祝愿。
8、音乐会结束,在她心中萌发了一种:“陌生的情感”,这是什么样的情感?
指她从音乐家那里感受到了关爱的幸福,信守承诺的美好,使她对生活充满了快乐与希望。
9、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面对大海高声说:“生活啊,我爱你!”(感激)
生齐读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这份珍贵的礼物使达格妮更加热爱美好的生活。
(2)这情感的萌发源于什么?
格里格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十年后的礼物》让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守信,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妙,这是任何金钱也买不到的。真可谓人间处处是真情,愿这份情感伴随达格妮一生。音乐家不仅将这份珍贵的礼物送给了达格妮,同时也送给了我们。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读了这篇短文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共同展示一下搜集的诚信格言和古人诚信的小故事。(曾子杀猪)
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鲁迅
物物有价,诚信无价。
信守诺言就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诚信是金钱换不来的。
诚信胜于一切。
如果你的人生失去诚信,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毫无意义。
诚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信守诺言的行为是种美德,我希望它能伴随我们一生,都能有颗真诚的心,都能做到诚实守信,信守诺言。
七、布置作业
1、课下推荐学生阅读苏联作家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
2、搜集更多诚信小故事读一读
《礼物》教学设计4
活动准备:
创设“商店”、“叮当猫家”两个场景,圣诞树两棵,货架、道具(“玩具”、“服装”、“食品”)若干。
活动目的:
1、通过“买礼物”、“送礼物”的游戏活动,学习将物品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
2、在游戏中,继续巩固“1和许多”的概念。
3、培养幼儿观察、归类的能力,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叮当猫”的生日邀请卡,引发幼儿给“叮当猫”送礼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叮当猫”过生日,我们一起去商店买些礼物送给他,你们想买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随机渗透“吃”、“穿”、“玩”的定义。
二、游戏“买礼物”,初步理解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教师带幼儿来到“自选商店”,观察“食品区”、“玩具区”、“服装区”,初步理解物品的分类。
2、幼儿自由购物,并互相说说:“我买了什么,有什么用”
3、教师以“看看小动物们都买了哪些礼物”的形式,帮助幼儿再次区分物品的.用途。
4、随机复习“1和许多”概念:每个小动物都买了一个礼物,合在一起是多少礼物(许多)。
三、游戏“送礼物”,学习将物品按类摆放。
1、教师启发幼儿把礼物按吃的、穿的、玩的分别挂在树上, 边挂边说:“叮当猫,我送你XX,祝你生日快乐。
2、出示几篮的礼物,进一步引导幼儿将其他的礼物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摆放。
四、评价幼儿的操作,大家围着“生日树”唱生日歌。
《礼物》教学设计5
活动领域:
语言、艺术
活动目标:
1、 学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 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谢。
活动准备:
1. 名画欣赏:《母与子》
2. “儿歌”:《小板凳》
3. VCD磁带《小板凳》
4. 蜡笔 书面纸 剪刀
活动过程:
一、 欣赏名画《母与子》,请幼儿猜一猜:
——画中有谁?猜猜这个阿姨是这个孩子的什么人》?为什么?
二、和幼儿一起欣赏VCD,念唱儿歌《小板凳》。
三、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妈妈平时很照顾我们,我们应该怎样跟她说谢谢呢“
——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感谢妈妈的?
——与幼儿讨论向妈妈表达谢意的方式,如捶背、帮忙拿东西,送卡片……
四、 制作心意卡,想妈妈表达感谢。
——协助幼儿将书面纸对折。画上心形剪下来,并画上对妈妈的感谢;帮幼儿写上给妈妈的甜甜话,回家时送给妈妈。
——一边制作一边欣赏儿歌音乐。
五、 请幼儿回家除了送爸爸妈妈礼物外,也帮爸爸妈妈捶捶背或做点其他事。
区域活动:
1、 美工活动区
展示名画《母与子》,引导幼儿感受画面传递的母子情。让幼儿画画母亲和自己。
2、 语言活动区
将儿歌制成挂图让幼儿欣赏,鼓励幼儿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改编儿歌。例如:小沙发,真舒服,我请爸爸歇一歇,我给爸爸捏捏肩,爸爸说我乖宝宝。同时,将幼儿自编的儿歌记录下来。
活动评价:
1、 会念唱儿歌
2、 会至少使用两种方式表达对妈妈
《礼物》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三单元语文天地中笔下生花《礼物》。
教材分析:“礼物”这一话题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三单元主题,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物。学生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能讲真话、抒真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本课教学选择的话题“礼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使学生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能讲真话,抒真情。
教学目标:
1、能回忆生活,从亲身经历中选取写作素材。
2、能以“礼物”为话题写一件事,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事情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请万明海(洋)给大家唱首歌。
2、同学们,刚才万明海(洋)给大家演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我们大家又送给她们热烈的掌声,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互相交换
了礼物,你觉得礼物代表什么?
生:祝贺、友谊、关心??
师:对,礼物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友情,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人与之间的情意更加深厚。每一份礼物都表达着一份心意,每一份礼物往往都藏着一个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以礼物为主题完成一篇习作。(板书:礼物)
二、 出示习作要求: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
2、指名读
3、谁来说说你对习作要求是怎样理解的?
4、学生汇报
三、指导写什么
1、师:习作要求我们已经理解了,下面我们就来想一想这篇作文你想写什么?(同桌说说)
2、指名说。(板书)
师:大家刚才说的都是收到的礼物。拥有是快乐的,付出也是美好的,有没有想写送出的礼物的?
3、学生汇报 (板书)
师:有的礼物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而有的礼物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倾听,用心去感受,比如:刚才万明海送给大家的歌声,我们送给她们的掌声,这些是无形的礼物,还有哪些是无形的礼物?有没有同学想写?
4、 学生汇报
四、指导怎样写,为什么写
师:想写什么我们已经都清楚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怎样写。
1、指名说。你想怎样写?你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名,一个说收到的,一个说送出的)板书
2、你为什么写这件事呢?你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3、学生汇报
五、学生列提纲
1、学生动笔列提纲
2、学生汇报提纲,帮助学生修改提纲
六、学生动笔行文
师:说得好,不如写得好,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注意写的时候把你如何接受礼物或如何赠送礼物的过程写具体,比比看谁写的故事最能打动别人的心。
教学反思:
在指导学生写什么这个环节,我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不仅说收到的礼物,也说送出的礼物;不仅说有形的礼物,也说无形的礼物。这样学生的写作题材就被拓宽了,可写的内容也就丰富了。在指导怎样写,为什么写时,我注重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家长、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礼物》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有了妈妈的爱,孩子能茁壮成长;有了小朋友的爱,小鸟能自由飞翔,大自然会更加美丽可爱。本文教学设计以“爱”为线索,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体验活动中,在有意思的识字、写字中,让学生体会呵护、关爱的浓浓深情,引导学生用心去写这个“爱”字,并把那一份份真诚的爱,深藏在心底。那种爱,会在学生生活中潜移默化,那种爱,会在学生生活中自然流露。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透过文本体会关爱的情愫。积累生字词,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透过文本体会关爱的情愫。
2.积累生字词,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整体感知
1.引入谈话:小朋友,你过生日的时候都收到过什么样的礼物?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2.读课题,指导写“礼”、“物”这两个生字。
3.讲故事《生日礼物》,让学生整体感知特别的生日礼物与特别的祝福,激励学生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交流识字成果,体验成功,分享知识,互帮互助。
3.老师介绍两个特别的朋友:示字旁、牛字旁。教师书写牛字与牛字旁,学生观察区别。(笔顺的变化:“牛字旁”的笔顺是:撇、横、竖、提。笔画的变化:“牛字旁”的末笔是提,不再是横。)
4.与生字宝宝一起交朋友,读词语竞赛。(读准字音,展开想象感情朗读,体会词语的修饰作用。)
5.与生词伙伴一起与句子交朋友,读课文比赛。(发音准确,注意停顿。)
三、细心品读,体会关爱的情愫
1.看图:哟,这位小朋友可真开心哪!他为什么那么高兴呢?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一段,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指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感情朗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生日礼物是珍贵的,它寄托着送礼人的深情祝福。(理解“特别”。)
2.原来妈妈送给宝宝的.特别礼物是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啊!出示句子:“那是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关在很新的鸟笼里。”齐读。读到这里,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体会窗外鸟儿的自由自在与笼中小鸟的孤独、凄凉,在朗读中由欣喜转向怜惜。(瞧,你们开始关注这只小鸟的命运了。可窗外,几只鸟儿却自由自在地在枝头唱歌,全然不顾笼中那只可怜的小鸟的感受。)
3.出示句子:“窗外,几只鸟儿在枝头唱歌。”齐读。它们快乐吗?它们会快乐地唱些什么?
4.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读读第三段。哪里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小组讨论:“我”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我”送给大自然的礼物是什么?(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品味小鸟回归大自然的快感。体会小朋友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喜爱。感情朗读。)
四、品读课文,体会“关爱”
1.齐读课文,再现“我”获得特别的生日礼物的快乐,枝头自由歌唱的小鸟的快乐,回归大自然的小鸟的快乐。
2.再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妈妈送给宝宝的特别的生日礼物到底是什么。(关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
3.读一读,说一说,完成课后第二题。
五、写字教学
1.有了妈妈的爱,孩子能茁壮成长;有了小朋友的爱,小鸟能自由飞翔。让我们用爱心书写这个“爱”字,把那份真诚的爱,深藏在心底。指导书写“爱”。体会呵护、关爱的浓浓深情。
2.请大家带着对汉字的爱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其他字,看看你能给大家怎样的提示。
3.认真书写,把它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关心爱护你的家人和老师。
《礼物》教学设计8
教材研读:
《礼物》是一篇感情极其真挚的记叙文。课文以“礼物”——一辆自行车为线索,这是外现的一条线索,我认为,这份礼物除了父亲送女儿的自行车外,还有女儿将乘公车的钱节省下来为父亲买的那双皮鞋。正因为双方都在为彼此着想,节省每一分钱,为对方买最需要的一份礼物,才能更加体现父女俩的情意深厚。因此,他们对彼此深厚的情意,又是一份最真挚的看不见但却能用心感受到了精神上的礼物。课文通过写父亲疼爱女儿、女儿体贴父亲的点点滴滴的事情,赞美了这种纯洁无瑕的世间真情。
《礼物》作为“礼物”这个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虽然它是阅读课文,但是它的故事性很强,在叙述顺序上也很有特点,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而且贴近学生生活,深受学生喜欢,加上心理描写细腻。无论是文章内容、表达方式、思想情感,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篇很好的范本,所以把它作为主体课文教学。
由于这篇文章很长,课时又相对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长文短教的形式。因为本课篇幅虽然长,但是内容浅显易懂,字里行间流露真情。采用长文短教的方式,着力点放在学生品读具体语句,感受父女真情,体会心理活动描写。
针对我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本课有几个相当好的整合点:
1、以课题小《礼物》整合主题词大“礼物”
本课的题目叫“礼物”和主题单元词字面相同,但它们却隐藏着许多的不同。在教学中让学生比较两个礼物的不同,体会本课“礼物”的两层含义,它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自行车和鞋子,又是只能用心体会到了父女俩间深深的情意。这和主题词“礼物”所包含的更广更丰富的含义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它是送给失败者的鼓励,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微笑,是父女俩深厚的情意,是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等等,体会礼物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礼物不在于价值到底而在于送收双方的情意,正所谓“礼轻人意重”。
2、记叙顺序方的整合
本单元在写作的顺序上很有特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插叙、倒叙和顺序。前面的《献你一束花》里学习了插叙的写法,本课恰好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对学习插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又渗透了一种新的记叙顺序——倒叙。让学生更全面了了解了记叙顺序,《礼物》这篇课文更好的整合了单元教学在认识记叙顺序上的要求。
3、说话训练,整合了金钥匙中口语交际的要求
本单元金钥匙让学生在课堂发言、表明自己的见解是,注意说明理由,本课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读书中去感受父女俩的深情,注重能表现深情的理由,训练学生说话有理有据。
4、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整合笔下生花的习作要求,提高学生读想说写的能力。
本单元要让学生学会心理活动的描写,在“笔下生花”中作了明确的要求。在《礼物》这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有很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但是省略描写了。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对人物内心活动描写的补白,既能更好的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父女俩深厚的情意,又能让学生学习心理活动描写,为“笔下生花”作好铺垫。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在预习中完成自读笔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条理,体会文章情感。所以在教学中,重点就是让学生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析,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与人物心灵对话,体会生动、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同时,我所执教的班级,在家庭条件来讲,都非常优越,他们对于文中所描述的家庭条件是无法理解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课文情景当中,在学中比较阅读,体会家境的困窘,让学生能入情入景体会女儿生活的环境。同时让学生感受礼物不在于价值的高低,而在于送于收者之间的情意,懂得“礼轻人意重”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情感。
2、初步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3、边读边想,体会人物内心,并学会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
4、体会礼物不在于价值的高低,而在于送于收者之间的情和意。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真挚情感。
2.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习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
课前准备:
PPT课件写话题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词入手,整体感知
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物”这个单元,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都收获了哪些礼物?
学生交流
礼物,是一份祝福,一份情意。也许它很平凡、很普通,也许它别出心裁;也许它看得见、摸得着,也许它只能用心感受……,但是无论怎样的礼物,它对赠送的人和收受的人都有特别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份礼物,感受这份独特的心情。(板书课题)
1.孩子们,通过预习,你能围绕“礼物”,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评价(板书)
2.你们在预习的时候,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疑问?
(初步了解倒叙的写作顺序)
3.课文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这份礼物就是自行车,而且是一辆有意义的自行车.那么这辆自行车究竟满载着父亲怎样的情意,就让我们走进故事,去感受、分享。
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一边浏览一边想,文中的父亲和女儿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交流,板书
二、品读课文感受父女俩深深的情意。
(一)通过自读、交流感受父亲的爱
是啊,文中父亲对女儿的爱无时无刻不在。于是他决心松女儿一份礼物。父亲为什么要送女儿一辆自行车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相信能干的孩子们一定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1、请孩子们看看学习要求:出示PPT
指名读学习要求。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二)通过与人物心灵的对话,体会女儿的体贴
1、面对如此贫穷的家庭,面对如此疼爱自己的爸爸,这位仅仅比我们大3、4岁的姐姐,她又是的怎样体贴父亲的呢?
请孩子们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直接描写女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读一读,每读一处,你都静下心来,与她对对话,体会她的心里面都在想些什么?
找一处最打动你的地方,勾画下来,再仔细的读一读,,并把你的感受用简短的语言批注在旁边。
2、指名交流
重点语句:
(1)“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亮了一下”,说明女儿心中充满了激动和高兴,因为她太需要了,“随即黯淡了下来,说明她想到了生活的困难,爸爸没有钱,不能再给爸爸增添负担。”)
“随即”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她变化的如此之快,想一想,此时,女儿心理变化,前后两次不同的反应,心里都想了些什么?
一瞬间,时间那么短,女儿却为爸爸想那么多,多么体贴爸爸啊,真是家贫出孝子。
(2)两次落泪。
重点体会两次落泪,女儿的心情。
3、学习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女儿,两次落泪时,你都想了些什么?选择一次把你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4、小结:你知道文章怎样打动你了吗?那就是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出女儿的内心想法,但是孩子们都入情入景地走进了她的心灵,与她对话,并把她内心的想法写了下来,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女儿对父亲的体贴。你们真棒。学会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来生动故事情节,这就是我今天要送给你们的礼物。你收到了吗?
(三)升华感情,体会礼物的深层含义。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礼物”,那么这份礼物是不是只有这辆自行车?还有没有别的?
(鞋子)
鞋子和自行车都是父女双方节省下每一分钱来为对方买的最需要的一份礼物。这都是我们能看见的,那么还有没有什么礼物是我们看不见,但是能够读懂了呢?(相互的爱和体谅)这就是父女俩之间深深的情意。看来,礼物不仅仅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上的,还可以是看不见、摸不着,但能用心感受到的精神上的。
三、整合主体单元,感受礼物的情意
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的“礼物”这篇课文,正好和我们本单元的主题词相同,你们觉得它们所包含的意思相同吗?说说你的见解?
学生交流
总结:虽然礼物各不相同,送的对象不同、用处也不相同,但是它们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关心、互相体谅,明白了礼物不在于价值的高低,而在于送与收者之间的情和意。
《礼物》教学设计9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本课教学选择的话题“礼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使学生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能讲真话,抒真情。
二、设计目标
1、能回忆生活,从亲身经历中选取写作素材。
2、能以“礼物”为话题写一件事,写出真情实感。
三、所用时间
本课教学共计60分钟,大致分为三个时段:指导选材30分钟,学生写作20分,讲评10分钟。
四、所教年级
五年级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太阳出来了真让人高兴,老师想为大家唱首歌,你们想听吗?
2、师生互赠礼物。
(1)教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后,学生鼓掌。
(2)引题:谢谢大家的掌声,你们的掌声鼓励了我,使我充满了信心,相信这节课我们一定能合作得非常愉快。同学们,刚才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大家送给我热烈的掌声,其实我们已经交换了一份礼物。(板书:礼物)
(二)指导选材
1、理解“礼物”的内涵。
(1)同学们,你觉得“礼物”代表什么?
(指四———五名学生说说)
(2)过渡:对,礼物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友情,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更加深厚。每一份礼物都表达着一份心意,每一份礼物都藏着一个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聊聊礼物的故事吧!
2、说说礼物的故事
(1)同桌交流
同学们,请你回忆一下,你曾经收到过什么礼物?或者送出过什么礼物?把你经历的事和同桌交流一下。
(2)说说收到的礼物
①我们先来聊聊收到的礼物。(板书:收到)谁来说说你的故事?
(引导学生从收礼的时间、对象、内容上多角度说,说清一件事的主要内容。) 时间:生日、节日、其他(生病、离别、做客??)
礼物对象:同学、朋友、长辈、亲戚、父母??
内容:吃的、穿的、用的、玩的??
②层层拓展:
a、你收到过自己非常喜爱的礼物吗?(板书:非常喜爱)
b、你是否收到过意想不到的礼物?(板书:意想不到)
c、你收到过梦寐以求的礼物吗?(板书:梦寐以求)
d、教师补充事例:《教师节的礼物》
每年的教师节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我总会收到学生的礼物,今年也不例外。我收到了许多礼物,最多的还是贺卡。这些贺卡有的是学生精心选购的,有的是亲手制作的,每张贺卡上都写满了对我的祝福,这些贺卡我一张也舍不得丢掉,我把它们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空闲时翻一翻,看一看,心里总觉得美滋滋的。这时候,我就会想:做老师真好,做老师真幸福。
e、在你收到的'礼物中,有没有什么礼物被你好好保存着?(板书:精心保存)
(以上a、b、c、e环节,教师随机追问,重点从礼物蕴含的情意及喜爱的理由、表现上进行挖掘。)
(3)说送出的礼物
①拥有是快乐的,付出也是美好的,下面我们来聊聊送出的礼物,谁来说说你的故事?(板书:送出)
(教师点评,随机引导学生说出如何精心准备礼物,怎样送出礼物,送出后对方和自己的表现、心情)
②拓展礼物的范围:你觉得礼物必须是一件东西吗?说说你的见解。
③对,礼物并不一定是一件实实在在东西。比如刚才老师送给大家的歌声,你们送给我的掌声,甚至一句祝福、一声问候、一个电话都能作为礼物。这样的礼物往往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你们送过这样的礼物吗?
④小结:听了那么多礼物的故事,让人觉得礼物真是件好东西。的确,有位诗人就曾这样说过:“礼物是一缕冬日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田;礼物是一丝柔柔的春风,吹走了心中的烦恼;礼物是一条涓涓的溪流,唱响了深情的赞歌;礼物更是一杯芬芳的美酒,陶醉了我们的生活。”
(4)说其他的礼物
①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非常希望拥有但还没有得到的礼物?(板书:期盼)
(教师了解为什么想得到这样的礼物?打算怎样得到它?如何对待它?)
②同学们有没有打算送但还没有送出的礼物?(板书:未送)
(教师了解原因,鼓励学生大胆送出礼物,敢于表达自己的心意。)
(三)学生写作
1、提出写作要求:
礼物的故事多得说也说不完,那么就让我们拿起笔写下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关于礼物的事,请写出礼物的由来,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家可以以“礼物”为题,也可以另起一个漂亮的题目,希望大家的题目和文章能像大家的故事一样丰富多彩,精彩生动,给大家20分钟时间。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评议习作
请三至四名学生读习作,其余学生担任评委,说说同学写的作文有什么成功之处,你想给他什么建议。(引导学生从选材是否新颖独特,构思是否巧妙,表达是否生动等方面进行点评。)
附:学生作文题目《特别的礼物》、《珍贵的礼物》、《惊喜》、《昂贵的礼物》、《一颗钻石》、《一副手套》、《一个甜蜜的吻》、《这样的礼物我喜欢》、《礼物,我想对你说》。
(五)欣赏教师下水文:《一份珍藏的礼物》
六、预设效果
能以“礼物”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话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捕捉到各种各样的写作材料,使人人找到自己要写的内容,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七、特色提示
1、选题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收到许多礼物,或是节日礼物、生日礼物,或是某种特定情况下赠送的礼物,“礼物”这个话题源于学生的生活,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关于礼物的亲身感受,都经历过礼物带来的喜悦,感受过礼物的传递的情意。因此,这样的话题使学生有亲切感,大脑中有储存,容易激发写作
的兴趣和愿望。
2、教学过程安排富有层次性、逻辑性,层层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捕捉到大量富有个性,独特的材料。本课教学分四个板块:收到的礼物、送出的礼物、期盼的礼物、没有送出的礼物。这四个板决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逐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其中“收到的礼物”中分为非常喜爱、意想不到、梦寐以求、精心保存的礼物。学生能想到的礼物往往是实实在在的“物”,因此在“送出的礼物”中又拓展了礼物的范围,礼物有虚实之分,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句祝福、一声问候、一首歌等等。这个环节更深地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能力。“期盼的礼物”、“没有送出的礼物”又从新的角度使学生挖掘出更加新颖、更具个性的材料,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本课曾在萧山区级教研活动中经过实践,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广开思路,当堂从头脑中提取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素材。
3、选材指导,表达指导各有侧重,点到为止。本课是作文选材指导课,重点落在选材上,在学生捕捉到各种材料的同时,教师适时地追问、点评,使学生能从礼物的由来,收到或送出后自己及对方的表现、心情这几方面进行描述,其实是在写作之前安排一个思考、口述的过程,巧妙地为下面的写作作了辅垫,从而能使学生当堂构想作文内容,完成从说到写的过渡。
4、引题、导语设计富有诗意。
叙事不是这堂课的最终目的,文章要写的饱满、强烈,必须以一种感情为线索串连全文,本课教学也是如此。开篇师生互赠礼物,巧妙地引出话题。每个环节的过渡,小结语以诗一般的语言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自然融入礼物蕴含的情感之中,从而能活跃思维,说真话,抒真情,写出动情的故事来。
《礼物》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礼物》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习作教学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评改自己的习作,强调文从字顺的习作基本要求,领悟写好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在“欣赏、提问、建议”的习作评改过程中,使学生思考和评改别人和自己的习作。
【教学设计】
一、总结习作情况,明确修改要求
1.互送“礼物”,引出话题。
上周我们写了《礼物》这篇作文,52个孩子围绕着“礼物”这个话题,写了52个故事,我细细品读了每篇文章,如同收到了52份礼物,所以老师也写了一首诗送给同学们:一个孩子,一份记忆;一件礼物,一个故事。52支笔画出了52份礼物,件件礼物令我赞叹不已。引得我更想知道,在它们之中,凝聚着怎样的情谊。让我和你们──了不起的小作者一起,为回忆添上闪亮的点睛一笔!
喜欢吗?小诗是老师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掌声是孩子们回赠给老师的礼物。(板书:礼物)
2.欣赏优秀片段,鼓舞修改信心。
孩子们这次习作写得真好!每个孩子都把礼物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我敢肯定即使没见过礼物的人通过读你的文章也能产生如同亲见一般的感受。不信我就请几个孩子来读一读,他们描写的那份礼物的样子。(师走到哪里就请哪个孩子来读)
师总结:瞧,孩子们笔下的礼物就是这样的各不相同,不仅选材丰富,而且礼物的样子也写得生动形象。你们还想听谁的?想不想听我们这次初稿的冠军作文?猜猜他是谁呢?他就是──
他为什么能当冠军呢?秘密在哪里?(生读)
3.发现修改空间,明确修改要求。想想自己的习作,比比冠军的习作,再默默地对照上次的习作要求来看一看。(显出三个要求,让学生发现修改空间)
小提示(三个要求):①写清自己接受(送出)了什么特别的礼物,其特别表现在哪里。②写明接受(送出)礼物的过程。③写出接受(送出)礼物时的心情。
你发现上次习作中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做得还不够好,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学生提出自己习作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就一起来努力,通过我们的修改把《_______礼物》这篇文章中送礼物、收礼物时的过程和人物的心情,也就是内心活动写得更好一些。有信心吗?(板书:内心活动)相信孩子们的作文都能写得像冠军作文那么好,甚至比冠军作文还好。
二、互动修改片段,领悟修改方法
(第一轮比赛:积分同改)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请小作者来读一读他写送礼物的这个片段。今天我们评改作文仍然采用积分制,我先要找两个重要的角色:两位计分员,请就位。这一轮的加分是一次五分。比赛开始。(生读)
引导互评互改:
1.文从字顺:我们先来看看有没有错别字和使用不恰当的标点。
2.亮牌评改(学生使用“欣赏、修改、建议”三张牌):改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文章文从字顺,经过几个孩子的努力,现在看来差不多了。那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里有没有你认为写得很好、你很欣赏的地方,或者你还可以给他提出建议,和他一起把这个片段修改得更好、更精彩。
①教师相机板书:动作、景物、神态等。
②肯定和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为他人进行习作修改。
③修改出错时引导学生亮出不同的意见再征求小作者的意见。(老师也可亮出自己的意见)
④学生修改时如发生意见分歧,可以引导学生听听小作者本人的意见,听他想表达什么感受。
⑤修改中如学生不能准确遣词造句或束手无策时,引导同桌的两个学生商量商量,看谁最先想出妙计,为本队加分,为同学的习作添彩。
⑥在学生的文字无法还原生活时,请小作者自己来表演表演当时的情况。你们看,他的眼神、手势、动作,是一个“送”字就能表达的吗?还应该用上哪些词来表达?
3.引导点拨,领悟方法。孩子们,今天我们修改作文,改的是字词句,而这些字词句背后就是我们经历过的那个生活片段,当我们回到故事发生的那个瞬间,当我们沉浸在回忆之中,当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我们眼前浮现时,我相信你的作文就可以写得和生活一样精彩!真实的生活经历,难忘的故事本身,既带给我们写作的灵感,更带给我们修改的灵感!(板书:沉浸──让点点滴滴的生活再现)
瞧,通过这个片段的修改,我们知道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直接写,通过“想”来写,也可以间接写。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沉浸在自己经历过的那个生活情境中去。从刚才你们相互的欣赏、建议中来看你们已经领悟到了这种办法,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种办法用到习作修改中去,那么你们修改后的习作敢不敢和我们初稿的冠军作文挑战呢?
4.总结第一轮分数:胜者为输者鼓掌!
三、运用修改方法,欣赏感悟范本
(第二轮比赛:积分同赏)
1.欣赏教师的作文。
我也写了一篇作文,和刚才那位同学不同的是我写的是收礼物的过程和心情。不一定是佳作,不一定比你们写得好,因为我是成人,我写的是成人的感觉,而你们是孩子,写的是孩子的感觉。但我想你们也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读)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生谈启发,学生现场请教,教师总结)
2.唤起挑战激情,再树修改信心。
在我写的时候,我经历过的这个故事的点点滴滴就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越写,记忆就越清晰,写的时候我还特别注意选择词句,让字字句句都能传递我的情感。如果你们也能这样,从这些角度去写(指板书),让点点滴滴的生活再现,让字字句句的语言传情,我们就都能把文章写好、改好。
四、运用修改方法,进行自我修改
下面我们将开始第二轮比赛,这一轮的比赛将更精彩,每次发言加10分。比赛的规则是运用刚才学到的这些方法修改重点段落──送礼物(收礼物)。注意写好过程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巡视)
五、展示修改片段,追求点滴进步
(第三轮比赛:积分共进)
组织学生欣赏。(小作者:你最欣赏自己哪一处的修改?同学:你最欣赏他哪一处的修改?他哪一处的修改让你很受启发?)
六、结语
不同的礼物背后有着不同的故事和经历,也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回忆;沉浸在故事中,让点点滴滴的生活再现,这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步;今天我们写“礼物”的故事,写人物的内心活动,虽然用的是同样的方法,却用了不一样的语言来呈现,而这些语言都是属于每一个孩子自己的。如果你的文章里字字句句都是你最想说的,都是最能传递你内心情感的话,你的文章一定是一篇佳作:既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让点点滴滴的生活再现,让字字句句的语言传情──写作时应该这样,修改时也应该这样。你要努力去回忆、体验自己的生活,用自己最想说的语言来表达你自己的内心情感,孩子们,请记住:真实的生活,难忘的经历,既带给我们写作的灵感,更带给我们修改的灵感!孩子们,修改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你今天在课堂上发现了谁的办法、想法特别好,你还可以请他继续修改你的文章。
《礼物》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围绕保罗两次猜错,仔细品味重点语句。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儿美好的心灵。
2、凭借语言材料,体会“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的含义以及课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乐于给予、乐于奉献的情感。
教学重点:
围绕保罗两次猜错,仔细品味重点语句(包括描写小男孩语言、动作、神态和保罗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儿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材料,体会“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的含义以及课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乐于给予、乐于奉献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复习旧知(3分钟)
1、本课的主要人物是谁?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关爱的故事:在一年 节的前一天,得到哥哥礼物的保罗遇到了______ ________,在短暂的相处中,保罗 次猜错了 的想法。这个年少哥哥,用他的言行强烈震撼了 ,使他深深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对上节课所讲的内容有一个回顾、复习,尤其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新课标对高年级段语文所要求的重点。)
二、精读课文,品词悟情(30分钟)
师:在这个故事中,保罗两次猜错了小男孩,在猜错的同时,小男孩儿的言行一次又一次震撼着保罗的心灵,文中的小男孩到底用怎样的言行打动了保罗的心呢?下面我们来默读课文,先勾画出第一次打动保罗相关的句子。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之后,学生对于课文叙述的事情已经有了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默读课文,直扑文章重点句段。)
全班汇报交流:
(一)保罗第一次猜错:(15分钟)
出示:“我希望,”小男孩儿接着说,“我希望也能当一个那样的哥哥。”
1、教师引导:“那样的哥哥”是什么样的哥哥?读出这种强调的意味和对弟弟的爱。
2、师:保罗怎么想的?保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读读1-6自然段,找找答案。
(预设: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儿希望的是什么,他希望也能有那样一个哥哥。)
(1)抓住“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时,看到街上有一个小男孩儿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不时地摸摸它,并露出羡慕的眼神。”这个句子中,对于小男孩动作、神态词语体会小男孩儿的羡慕之情,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师:羡慕什么意思?(喜爱并且希望自已也有。)
师:你有过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两眼放光,非常羡慕的时候吗?再读句子,体会男孩的羡慕。
师:通过小男孩的动作与神态我们体会到小男孩儿对保罗的羡慕,来,再通过语言描写来体会一下。
(2)抓住小男孩儿和保罗的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儿对保罗的羡慕。
分角色读3、4、5、6自然段中保罗和小男孩儿的对话,来体会小男孩儿对保罗的羡慕。
(设计意图:从小男孩儿让人感动语言谈起,再去追述保罗产生错误想法的原因。抓住表现小男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语言来表现小男孩的队羡慕之情,领悟作者的语言特点。这样一来,也感悟了保罗的心理活动,体会了保罗心理活动的变化。)
(3)得知车是保罗的哥哥送的,小男孩儿说:“啊!我希望……”如果你是保罗你觉得小男孩儿会接着说什么呢?让学生把小男孩儿的话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将语言留白处补充完整,让学生站在保罗的角度,揣度小男孩的想法。)
3、师:这些小男孩儿的面对保罗的新车的一言一行都被保罗看在了眼里,难怪他会这么想。但是,他想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想法仅仅就错在了一个字上,这两句话意思不同,只是因为有两个字不一样?你发现了吗?(“当”和“有”)
“我希望也能当一个那样的哥哥。”
“我希望也能有一个那样的哥哥。”
师:“有”意味着什么?而“当”呢?(前者是给予,是奉献,后者意味着索取。)
师:这么小的孩子,心里想的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取什么,而是时时想着能给予别人一些什么,多么令人感动,多么令人敬佩啊!面对这个不同寻常的小男孩,保罗不由自主地邀请小男孩,让他坐上自已的新车去兜风。旅途中,小男孩儿又是怎样再一次震撼了保罗呢?请大家把目光投向文章的9到16自然段,从中找到我们要的答案。
(设计意图:在“当”和“有”的对比中,关注细节,咬文嚼字体会“获取”和“给予”的不同内涵,感受小男孩纯真的给予。)
(二)保罗第二次猜错(15分钟)
1、学生可以读课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回答保罗第二次猜错小男孩儿的心思。
2、师:保罗以为小男孩在炫耀,可是他又错了。到底是小男孩儿的哪些言行又一次令保罗震撼呢?
(设计意图:从小男孩儿的行动和语言来感受小男孩儿对弟弟的关爱。培养学生有理有据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和能力。)
重点句段:
“到了小男孩儿的住处后,小男孩儿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台阶,进入屋内。过了一会儿,他扶着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脚的弟弟从屋里走出来。他把弟弟安置在下面那层台阶上,然后紧靠着他坐下。”
(1)引导学生抓住“三步并作两步、扶着、安置、紧靠”这些动词体会小男孩儿对弟弟的关爱。并指导学生读出小男孩儿的急切之情和对弟弟的悉心照料。
(设计意图: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抓住关键词语,在品味语言的同时,体会小男孩儿对弟弟的爱和对未来的企盼。)
(2)师:孩子们,看到这一幕,保罗才明白了一切。(出示插图,配着轻音乐)你看,这就是小男孩和他的弟弟,那个腿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弟弟。圣诞节即将来临,别的孩子在大街上奔跑、欢呼,在节日的橱窗前挑选好自己喜爱的圣诞礼物的时候,这个残疾的弟弟却只能?他的心情应该是?
(学生畅谈,想象)
师:可是,此时此刻,你在这个腿有残疾的小弟弟的脸上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
师:弟弟的开心、快乐就是小男孩的快乐!(板书:快乐)(指名朗读)
语言描写:
他指着那部车子说:“看到了吗,弟弟?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分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这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原来给你讲的橱窗里的那些圣诞节的礼物了。”
(通过品味小男孩对弟弟的说的话,体会到小男孩儿对弟弟许下的承诺,读出对未来的企盼,进一步感悟对弟弟的爱。)
师:小男孩的这段话仅仅是送一辆新车给弟弟吗?还可能送给弟弟什么?
师:要送给弟弟鼓起生活的勇气,要送给弟弟一生的幸福。因为只有这样,小男孩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谁再来读读小男孩儿的话?(指名朗读)
三、感悟主题,升华认识(3分钟)
1、师:眼前的一切感动了保罗,激起了他无私助人的愿望:(齐读15自然段)
保罗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的前座上。他的哥哥眼睛发亮,也跟着爬上座位,坐在他的旁边。于是,他们三个人便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期之旅。
2、师:这次旅行是令人难忘的,是美好的,因为他们都收到了最美好的礼物。保罗、小男孩、弟弟收到的“最美好的礼物”分别是什么呢?
3、师:这份最美好的礼物不仅送给了保罗,也送给了大家,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给予别人,快乐自己”。
(设计意图:体会“给予比接受真的更令人快乐”的内涵。对“最美好的礼物”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犹如滋养学生精神世界的雨露。)
四、拓展延伸(3分钟)
师:在生活当中,你一定享受过给予的快乐,给予是一个真心的承诺,给予是一句亲切的问候,你的给予又是什么呢?(动手在纸上书写一句话。)指生回答
(配乐)师总结:是啊,孩子们,给予是快乐的,分享是快乐的。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心灵才会碧波荡漾;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洋溢着芬芳;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学业才会步步高升;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灵魂才会熠熠生辉。让我们伸出爱的双手,搭建爱的长桥,去帮助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我们的亲人,一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给他们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
让我们大家都沐浴爱的雨露阳光快乐生活,幸福安康。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齐读板书)――给予比接受真的更令人快乐。 再读――给予比接受真的更令人快乐!
五、作业:(1分钟)
1、推荐阅读高尔基《给,永远比拿快乐》
2、小练笔:同学之间讲一讲关于“礼物”的故事并写下来。
要求:
1).把故事的情节讲清楚。
2).写作要侧重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的关于礼物的片段。
3).写后相互交流,评议写作佳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读写训练的机会,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起到了迁移运用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7最美好的礼物
保罗 小男孩
猜错了 不是获取而是给予
又错了 不是炫耀而是关爱、鼓励
给予比接受真的更令人快乐
七、教学反思
《礼物》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的真挚情感。
2、初步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3、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
4、学习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从小到大,你都收到过哪些礼物,是谁送给你的呢?
这些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它们将陪伴着你度过快乐的童年。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也和你们一样,收到过很多亲人的礼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就是《礼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并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质疑讨论
“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
为什么把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的礼物比喻成“春雨绵绵”,不比喻成夏雨或秋雨呢?
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评选“背诵能手”
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
五、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亲人的关爱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那我们如何回报亲人的爱呢?读一读下面这篇《树的故事》,把你的感受跟大家说一说。
读故事。
《礼物》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里活动。
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的道理。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
3、研读课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内心,感受快乐的真谛。
4、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课件、故事、与“给予”相关的生活见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一)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小礼物,要奖给昨天在各方面表现最棒的孩子。(给学生发礼物)下面,我想请获奖的孩子谈一谈得到奖品的心情。(高兴,激动,快乐,兴奋……)
(二)教师小结:(板书:快乐)是啊,孩子们,在生活中,当我们得到一件奖品时是快乐的,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的,得到别人帮助时是快乐的……可是,美国作家丹·克拉克却说“给予是快乐的”。(板书完成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请大家齐读课题。“(正音:给予jǐyǔ)。再读课题。
(三)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2、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呢?
3、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二、初度课文,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一)了解课文的特点
1、孩子们理解得真好。我们都知道得到什么东西,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什么,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首先请孩子们看看课题,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在课题左上方画上略读符号),你们知道这个星号表示什么吗?
(这个星号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2、有谁知道略读是什么意思?
简略地读,这样的文章只要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就行了。)(二)提示自学方法
孩子们说得很对。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样的课文要求大家自己读懂,而我只能给大家一些提示。这样一篇文章,要你们自己读懂,有信心吗?光有信心还不行,还应该有好的读书方法。(投影:读、思、圈、注),这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方法,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就是—(投影:问),要求大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下面请孩子们自学课文,我们来检验一下,看看谁的自学能力最强。
(三)学生自学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不理解的词语圈点出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3、自己提出问题,注上符号,并试着在文中寻找答案。
(学生读、思、圈、注,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随机指导学生学习。约五分钟)
(四)交流读后收获。
1、交流自学时提出的问题。(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了别人什么?给予别人后,他们是什么心情?)
2、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三、再读课文,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一)质疑问难,学会提问
通过刚才的交流汇报,我发现我们四年级四班的孩子读书的本领真强。许多同学都掌握了自学的方法,而且运用自如,读得很深入,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可是作为四年级的同学,光会提出问题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能够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解决、筛选我们提出的问题,比一比,看一看,谁提的问题价值最大。等一会儿,我们在全班进行汇报。
(生分组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比较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交流。)
(二)交流有价值的问题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自己提出的问题,对课文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那么究竟谁的问题提得最好,最有价值呢?我们来分组进行汇报,交流一下各组的想法。同时,告诉大家,我在读课文的时候,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会儿我们比一比,我提的问题怎么样?
交流问题一: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生:我们组认为,保罗被小男孩善良、无私的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激动得快要流泪了。从这个细节中我们能够从另一个侧面更深地体会到小男孩的优秀品质。
学生找句子分析小男孩的优秀品质
交流问题二:“保罗为什么一错再错?”
1、学生分析保罗一错再错的原因
2、老师提出问题一:“保罗究竟是错了,还是对了?”(投影)
(学生讨论)
3、师:我真佩服你们,你们的回答太精彩了。由这个小组的一个问题,让我们了解了上下文的内容,对课文进行了深入地理解,你们的问题提得太好了,回答得也非常出色。抓住主要内容,进行大胆的提问,会对理解文章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找同学来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发生的故事吧!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师:感谢你们三个人的出色表现,用你们甜美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把我们又带进了感人的故事当中。谢谢你们!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小组的想法吧!
交流问题三:“为什么保罗认为给予是快乐的?”
生:因为保罗从小男孩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无私,善良的品质,看到了小弟弟在实现心愿时的兴奋,而这一切就是小男孩所希望的,也是由小男孩和保罗他们两个给予的。一次次的思想活动,让保罗领悟到了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更成熟了。
生: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是一个人优秀品质的表现。具有这样品质的人是无私的的人,心里装着别人的人。他们会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交流问题四、课文中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呢?
生:我们认为课文重点讲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先看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一段对话,小男孩说“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读了文中内容,我们知道保罗开始以为是小男孩希望有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可现在知道了他并不是想要一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帮助别人,做一个能给予别人帮助、给予别人快乐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的高尚啊。这正是作者要歌颂的品质,
生:我从小男孩对弟弟说的那句话也可以看出他想把欢乐给予他的小弟弟。
他说:“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读了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男孩一心要把快乐给予弟弟,要让他那脚有残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
师:是啊,小男孩一心要把快乐给予弟弟,这正是课文要讲的重点,这正是作者要歌颂的品质。
交流问题五、“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师:真是火眼金睛,善于思考。在这篇课文中,这个问题确实非常有价值。(交流)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
(投影)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师:他们三个人是指(保罗、小男孩和弟弟)。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学生各抒己见)
师:那确实是一个难忘的夜晚!特殊的夜晚!在那个夜晚,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他们难忘的原因吧!
小弟弟是因为(第一次这样乘车并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
小男孩是因为(给弟弟许下了一个美好的诺言并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
保罗是因为(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深刻的道理并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难忘
交流问题六、你能联系课文具体谈谈“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意思吗?
1、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
2、师生交流。
(投影)保罗的哥哥因为(送给弟弟一辆汽车作为圣诞礼物)而感到快乐,
保罗因为(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给弟弟一个美好的承诺)而感到快乐。
2、圣诞节的夜晚流光异彩、熠熠生辉,美丽的圣诞树上挂满了一份份美好的祝愿,圣诞音乐在每个人耳边尽情流淌,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街道。看着这一切,男孩、弟弟、保罗会想些说些什么呢?选择其中的一个说说。
3、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四、切己体察,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1、是啊,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和爱护,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的雨露阳光,才会成为爱的家园。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充满爱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能够让人温暖一生。今年我刚刚调入渝高小学,就得到过你们的帮助。你们经常提醒我什么时候别忘了做什么,热心地为我介绍学校的情况,一个个都愿意当我的小向导,真让人感动。当我知道有同学要选我当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时候;当教师节那天,我从陈纯手中接过鲜红的爱心的.时候;当建队日前一天全校师生冒雨彩排时,涂兰朵自己淋着雨却要把雨伞递给我的时候;彩排结束后,当宁志杰把纸巾递给我镲被雨水淋湿的镜片的时候;当我收到你们国庆发来的祝福短信的时候……孩子们,我是多么多么激动啊!你们的给予会让我快乐无比,幸福一生。那请你们回忆一下,你们给予我这些的时候,你们心情如何?是否因为给予别人什么而感到快乐?
2、联系生活经历,启发谈话。
出示字幕: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
五、实践活动,升华爱的意。
1、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谈体会。
2、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在《爱的奉献》中,交流自己的体会。)
3、教师总结:是啊,孩子们,给予是快乐的,分享是快乐的。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
――给予是快乐的。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心灵才会碧波荡漾;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洋溢着芬芳;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学业才会步步高升;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灵魂才会熠熠生辉。让我们伸出爱的双手,搭建爱的长桥,去帮助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我们的亲人,一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给他们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
让我们大家都沐浴爱的雨露阳光快乐生活,幸福安康。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齐读板书)
――给予是快乐的。
再读
――给予是快乐的!
六、作业自选厅。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同学们,你会为自己留什么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到小组长那儿过关。
·每个同学到课外阅读相同主题的文章。
·课外搜集“给予是快乐的”名人名言。
·今后,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予他们。
·最好的作业就是永远记住这世间最美好的语言“给予是快乐的”,向文中的小男孩、保罗学习,共同播撒爱心,赢得真正的幸福。
《礼物》教学设计14
目标:
1、了解小兔西西在妈妈住院前后的改变,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2、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准备: 情景表演、头饰(小兔、兔妈妈、小猴)、故事录音磁带、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特别的'礼物》。
过程:
1、情景导入(第一段故事的内容):
小兔西西出场。
——“我是小兔西西,不爱劳动。兔妈妈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烧饭、洗衣,还要照顾西西。吃饭时,兔妈妈一口一口喂西西吃饭,衣服也要兔妈妈帮我穿,兔妈妈累极了,生病了。”
看完表演后讨论。
——“你们喜欢这样的小兔西西吗?为什么?”
2、观察图片:
小动物的礼物。
——“小动物送什么礼物给兔妈妈?”
“他们会对兔妈妈说什么呢?”
小兔西西的礼物。
(录音)西西:“呜……我什么也不会,给妈妈送什么呀?”
——“小兔西西为什么哭了?”
“她为什么会没有礼物呢?”
幼儿自由讲述。
3、情景感知(第二段故事内容):
故事表演第二段:小猴子把小兔西西野外,说:“礼物就在这地底下,你自己挖吧!”小兔西西用力挖呀挖呀,挖出了一个大萝卜。小兔西西把大萝卜送给妈妈,妈妈说:“这是最好的礼物。”
——“你看到了什么?”
“西西送什么礼物给妈妈?”
“为什么兔妈妈说大萝卜是最好的礼物?”
教师小结。
原来大萝卜是小兔西西自己劳动得来的,所以这是最好的礼物。
1、 完整欣赏故事表演。
《礼物》教学设计15
这位送礼物的人,原来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她独自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生活贫困而朴素,品质勤劳而善良,正因为她无私地把微笑送给别人,因此人人都尊敬她。一张精美的贺卡、一份温馨的祝福、一句亲切的话语、一种诚挚的关怀是礼物,一丝真诚的微笑,更是一件神奇的礼物:送给伤心的人,他会满怀宽慰;送给愤怒的人,他会转怒为喜;送给劳累的人,他会精神焕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微笑,把真诚的微笑送给别人,让别人感到幸福的同时你也是快乐的。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新词。
2. 理解课文,学会抓重点词句体会微笑的神奇。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幸福和快乐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重点难点
1.让孩子们懂得微笑有着无穷的魅力,从而在生活中善意地对待每一个人。
2.通过品文感悟老婆婆虽然贫苦但心里充满阳光。
教法学法 :品读感悟法 合作交流法 实践体验法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小词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老婆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积累新词。
2.整体感受老婆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收到过礼物吗?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吗?那你们有送礼物的经历吗?送出礼物那一刻,又是怎样的心情呢?(生汇报。)
2.师:世上有一种礼物,它不仅能传递祝福,而且还有着神奇的力量。那它到底是什么礼物?又有着怎样神奇的力量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物》这一课。(板书:礼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读后交流,掌握概括大意的基本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2.检查生字词情况,齐读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孤苦伶仃”、“捻”、“搓”的词义。
3.抽生读课文,生生互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顺没有”。
三、再读课文,感受老婆婆的生活态度
1.刚才你们自己读了课文,听了别人读课文,你知道老婆婆的生活条件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请迅速勾画下来,先给你的同桌说说。
2.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等方法,来指导学生运用到本课学习中,明白句子的深刻含义
3.根据师生共同整理的内容,点拨学生采用勾画重点词进行理解,并在反复朗读中领悟。在交流中,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评价。
(1)老婆婆吃住条件怎样呢?(抓住“砖头支起一口锅”、“野菜”、“只有…才”、“唯一”等词语,让学生把勾画出来的词句反复读读,并深入体会,交流感想。)
(2)老婆婆生活环境是如此艰苦,那她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引导学生勾画出体现老婆婆心情欢快的词语:“金黄的树叶”、“小鸟和虫儿的啼鸣”、“月亮当灯笼”等。从“每天天亮”、“拾柴割草”、“编筐织席”、“夜里”、“捻麻线”、“搓草绳”、“一年四季”、“手脚不停”等词语中体会老婆婆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啊,穷困并不可怕,要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3)通过对比穷困和乐观,以各种形式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感情变化(同情——赞赏)。同情老婆婆的孤苦伶仃,赞赏老婆婆乐观的生活态度。读出相应的语气和情感。
(4)这样一位老婆婆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勤劳、善良、乐观。)
四、总结课文,设疑悬念
一位勤劳、善良、乐观的老婆婆,却在那么差的生活环境中,要送给谁礼物呢?送给别人什么礼物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
【《礼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礼物》教学设计02-05
《给妈妈的礼物》教学设计04-25
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01-29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05-16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3-14
an教学设计06-13
《礼物》课文教案设计09-05
《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设计06-15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4
教学论与教学设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