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史说课稿锦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说课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本课和前几课联系紧密。中国在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国门被强迫打开,中国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课主要从“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这三个题目介绍清末民初社会的变迁,突出了社会生活也随着时代潮流不断进步的特点。内容丰富多彩,都属于实际生活的典型事例,理论性不强,意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方法还是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初步的基础,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这个年龄的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仍然相对较弱,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参与意识很强,但却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对生活习俗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而不会对其内涵和历史意义进行深度思考。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 知道照相术,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试分析出现的原因。
3. 了解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来确定社会发展变化。以此来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加工整理所收集的资料,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汇报会,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各小组探究的结果。
2、 教师在学生汇报活动中,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透过表象看本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和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变化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四.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学目标理解及学生实际的了解,我将本课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知道照相,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难点:理解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这时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基于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要求,确定此教学方法。)
六、教具选择:多媒体
七、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成三组:科技组、礼仪组、服饰组。
2、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自学提纲。
3、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4、推荐资料:《老照片》丛书、电影《西洋镜》
八、教学过程:
(一)导课: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检测学习效果。
(三)成果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2、教师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并总结深化。
(四)、归纳拓展:
学生讨论: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教师纠正或补充、深化,提升学生的认识。
九、练习:中考链接。
强化训练中考考点。
十、小结和板书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梳理知识的能力。
十一、反思:
优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交流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不足:时间安排前松后紧。
历史说课稿 篇2
一、 概说:
英中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英中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英中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英中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英中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英中战争的经过。(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
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以上是对教学大纲的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以上是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
1、英中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体现"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 教学目标说明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体现"三位一体" 、"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识点要求牢固掌握。②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正确把握,外延要明确界定。③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2、 情意目标:①认识资本主义开放性、扩张性的特点和侵略性、掠夺性的本质。②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对富国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③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3、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英中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评价林则徐,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
以上目标与教学程序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
三、 教学过程说明: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同时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以及以"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思想理念为指导,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英中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过程是;
1、情景导入、新课呈现: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英中战争。这一观点正确吗?英中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这一设计是由于它是本节课的启动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由于本节课的思辨性很强,这个问题的设计正是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开始就使学生把思维集中在这两点上,()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学生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过程。而且这样设问比直接设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诱导学生思考的深入;观点论证题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通过给学生时间来讨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师生共同探讨,深化思维、得出结论。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既要师生互动,又要生生互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要充分体现。师生围绕重点难点共同探讨,层层推进,互相启发。问题分三个回合展开。使学生拓展了联系的纬度,涉及了世界史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思维不断拓宽和深化。这样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智能层次目标,通过英中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的分析,学会了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给学生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把思考的问题重新整合一下,教师用多媒体打出英中战争前中国和世界的对比:
3、自主学习、独立讲解
在讲英中战争的过程时,由于它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由同学利用教师所做的课件独立讲解,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地理的空间能力,而且通过英中战争过程中林则徐等爱国将领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的讲解,进而完成本节课的德育层次目标。
4、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教师设立一道思考题,应如何评价林则徐?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历史评价方法,即把评价的历史对象置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辨证地进行评价,强调史论结合。通过评价林则徐,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方法。
5、概括总结
主要让学生根据课件及板书提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揭示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6、板书展示
主要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和讨论的同步操作,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件呈现)
英中战争
英中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英中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略述英中战争的经过。
评价林则徐
四、 评价说明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评价仍然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学生评价
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判断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
评价历史的方法
(一)、形成性评价:
评价结果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学习中,学生态度端正,主动学习,讨论合作,拓展思维。
(二)、阶段性评价;
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跟踪档案袋,跟踪记录,包括每次成绩,课堂发言情况,自我活动情况等,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三)、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自我总结,对于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三位一体" 、"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并注意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学方法形成模式,体系完整,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获得过程。
五、 说课总结
本科主要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及历史学科特点,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着重对学生评价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达到了历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历史说课稿 篇3
一、教材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世界格局》第三课时
主要内容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以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应如何应对。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既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又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础,她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阻挡。因此,本课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主题起到了总结的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又可以使他们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主要原因及具体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中国应对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前自主预习题、课中探究题、最后的课堂总结等问题的设置,使学生体念参与整课学习的快乐,使课堂达到最佳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使学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学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海马汽车、奔驰轿车、家乐福、耐克、海尔集团、波音飞机……教师提问: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学生回答: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师设问,导入新课: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是如何到来的?它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新课学习:通过设置6多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学习课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学生既体验合作学习,有解决本课难点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感受经济全球化趋势,从而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就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通过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让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教师提问:我们当前的生活中时时处处体现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一个子目“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正文和小字部分,提取有效信息,找出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1)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客观环境;(2)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PPT补充资料的得出。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通过收集和整理出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增强论从史出的能力,突出重点。)教师出示三则材料,理解内容。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出示材料: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越富,穷国越穷。——卡斯特罗
3、课堂小结:当今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在国际利益的博弈中是自强还是退却,国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答案:那就是在风浪中与全球共同搏击,建立和谐世界,谋求共同发展!
四、巩固练习
历史说课稿 篇4
一、教材结构分析
这是历史与社会八(下)第五单元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的第四框内容,“来自海上的挑战”──以郑和下西洋、传教士来华、欧洲殖民者东来和马戛尔尼来华等案例,描述了同一时代中外统治者在海外拓展上的不同态度:明清统治者对海外探索的尝试与拒绝,西方文明的东来与野蛮侵略的并存,这也使中国人民开始了英勇的斗争。最后,暗示出古老的中国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学生分析
借班上课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但初二的学生,处在这一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任何事总想试一试,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尽可能的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故事等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另外,经过一个半学期《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分析、综合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懂得运用历史的、辨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三、教学分析
这节课我从三个板快进行教学,分别是郑和下西洋、面临的挑战、以史为镜。
[郑和下西洋]:本节课的主题是“来自海上的挑战”,而且还有《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对于郑和下西洋还有很多的论述。因此这部分内容,我没有具体展开,主要是要通过这部分学习让学生了解明清统治者对海外探索的尝试与拒绝。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和图册,获取自己所需答案。不仅有利于节约时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有效课堂教学中的生本化标准。
[面临的挑战部分]: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礼教明清统治者对西方殖民者的到来所持的态度与采取的措施,并在次基础上比较同一时期,西方对待外来事物的不同态度,让学生理解中国为什么会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中逐渐落后的原因。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资料上的小故事、图片等内容,列举新航路的开辟给中国在科技、领土、经济等领域带来那些挑战,并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进行比较。学生能够以历史的、辨证的`眼光,全面、准确的认识这段历史背景。
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从科技、领土以及经济等领域列举明清时期中国面临挑战的史实。但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演绎法比较陌生,无法准确的对史实进行归纳、整理。因此,我把此题改为归纳法,先说史实,最后由老师与学生一起对这些史实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利于被学生接受。
[以史为镜]: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拓展,也是本节课的高潮。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分析现实,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四、不足之处
1、时间把握的不是很恰当,主要是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结果、影响等论述的过多,因此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是很多。
2、这次开课是澉通片的教研活动,来的同行比较多且在平常的教室上课,所以比较拥挤,因此我不能深入走近学生,与学生的交流面比较狭窄(一般都叫前三排学生回答),阻碍了许多学生发挥的机会。
3、借班教学,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学设计相对比较死板。在教学中生成性的问题比较少。
历史说课稿 篇5
一、 教材
(一)教学内容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本课则掀开了祖国历史的篇章,内容包括了三个子目,即“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我国远古居民的演变发展过程,具有时序性和逻辑性。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
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是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的基础。本课不仅掀开了祖国历史的序幕,也涉及到人类起源及演变的问题,对同学们今后学习世界史也起着一定的铺垫作用。
课标对本课知识作了如下要求: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根据课标来看,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简单。我结合教材内容,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识记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时间、地点以及他们生活的年代,了解他们的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我国境内远古居民不断演变发展进步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感知、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基本史实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还原历史情景。初步掌握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在欣赏图片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历史信息,构建起远古居民发展演变的历史框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同学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初步理解“劳动创造世界及人类本身”的唯物史观。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人类的起源,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依据:人类到底从哪里来?对于这一问题,教材虽未重点阐述,但有必要为同学作简单介绍,这符合七年级同学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的掌握既有利于学生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与联系,也有利于同学总体把握远古居民的概括及其发展的历程。
难点: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他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特点,火的使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社会组织形式。
依据: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学生掌握远古居民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情况有利于理解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完善自身并推动社会的发展。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
二、 教法
七年级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说课稿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喜欢!
历史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概述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促成国共合作。
2.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百折不挠,天下为公。
3.感受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指定本课教学目标的依据
1.吴老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争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课前预习,学讲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如下:
1.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必修已经学过,学生对比已较为掌握,教材其他的内容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或者大概听过,并没有充分的了解
2.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3.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历史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孙中山精神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孙中山的美好精神
教的活动
首先,个人觉得吴老师作为新老师在讲《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已经讲的不错了,尤其吴老师在小组合作探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并且是这堂课的靓点。
吴老师利用一段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愿录音和观看照片导入新课,引出了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孙中山一生为革命做了哪些贡献?还有哪些未完成的使命?他的革命精神和对他的评价。首先她对学生的预习进行了检测,之后很自然的讲解了孙中山先生为民主共和做出哪些斗争的知识,然后给出同学一两分钟思考时间,请同学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在维护共和中吴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候让同学从材料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回答问题。讲解到孙中山一生最伟大的转变是什么的时候?着重突出了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这里是老师教学中应该突出的一个难点问题,一定要突出新三民主义新在什么地方,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是很深。
吴老师利用了很多设问和提问的方法,请同学积极的回答,并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对学生回答有些吃力的方面加以引导。
最重要的是吴老师设计两个合作探究问题,学生共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八个人左右。每一个探究题给出十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让小组交流,然后学生给出讨论结果。分别把他们组内的关键写在白板上,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期间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可能就会发表自己很多的看法,但有一些同学还只是处于被转换的迷茫中,不知道这节课的重难点。
最后在学案上吴老师安排了课后检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我觉得不足的是:①这堂课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对孙中山先生看法的任何异议之处,我们现如今的学习不就是辩证的看待任何事情。
②老师真的只是在引导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觉的不是老师只是一节课并没有讲足够让学生知道的知识。其实学生没有老师那么足够的能力。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老师是否应该给出一些评价。
③学生课堂内讲的知识涉及到很深的层面,但是真正在现如今的高中教学模式下,真的会在实际教学中做到这些吗?
学的活动
吴老师将学生分为了6个小组,每组8-9人。小组讨论主要在合作探究活动时采用,在合作探究之前一直是不分小组活动。
这节课学生参与度很高,除小组探究外也是全程和老师互动频繁,学生主要活动和内容如下:
1、聆听孙中山临终遗愿录音和观看ppt上其照片
2、全班齐读ppt上的本课课标要求
3、预习检测时,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需填空处内容,3名同学皆准备充分,回答正确
4、 浏览ppt图片,并据此回答孙中山为争取共和做出哪些努力,学生小声讨论后回答,与老师互动
5、回答ppt上的填空题,大多自己在下面报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之后认真听教师分析
6、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孙中山维护共和斗争失败原因”,发言同学归纳了几点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也认真听取并及时补充自己意见。
7、学生齐声回答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在“民权”部分有些卡,在教师帮助下重新理解
8、在回答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联系时,只有很少同学有反应
9、 一起齐读孙中山名言,并且回答问题“从中感悟到哪些精神”,三名同学站起发言
总的来说:学生参与度很高,回答问题较积极,其余在听的同学也保存专注力在课堂;同时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也给予引导和启发,师生互动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频繁
小组合作探究部分
探究一:
问题一:孙中山历史评价问题,有人认为他与华盛顿和卢梭具有相似性,学生认同哪一种,5分钟讨论后,两个小组的'代表发表他们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与华盛顿相似,学生分别将他们两者在三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做的事业性质进行对比,发现其具有一致性,同时总体概括其一世事业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都被誉为国父等等
观点二:认为与卢梭相似,学生回顾了卢梭的人民主权、契约论等主张,孙中山的理念中也体现了类似的观点。同时学生创造性的提出卢梭的浪漫主义在孙中山的个人性格中有很强的体现,尤其是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的幻想。
问题二:学生根据材料回答孙中山和华盛顿辞职的原因,并对其辞职做出评价,5分钟讨论后,两个小组代表发表他们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是孙中山的高风亮节,以及对袁世凯的幻想
观点二:补充另一个观点,认为是被迫无奈,从而点明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探究二:
学生就“最欣赏孙中山哪些地方”讨论,并将其写在白班上到讲台上向学生讲述
小组讨论后都在白板上写下了关键词,其中两位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其一:讲述了孙中山好几点大家所不知的特点,如布衣总统,生活简朴、不贪恋权力等。
其二:以其爱国为总点,分别从其救国,不贪恋权力等方面展开论述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表达能力都不错。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很明显发言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看得出来课前做了功课,涉及很广。
但是就小组讨论环节来看,很多小组成员在讨论的时候并不积极参与,每组只有几个同学在讨论,有些同学都开始两两交谈明显不在讨论相关话题,显然每组回答问题已经指定好固定的人了,其他人就不做讨论的努力了
学会了什么
见习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一件事情,我们小组各有分工,我就将我的的部分谈谈。我的任务是学生学到了什么?除了课堂上的重点知识,孙中山的思想,贡献。评价。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
这是一个重点班,班级的气氛相当的活跃,我注意到,同学们除了教科书,事先都准备了厚厚的一叠参考资料。所以说不管课堂学到什么,课后同学们至少学会了如何就某一主题去查阅资料。
在课堂上,老师先是挖词填空,同学们争相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学到了如何去把握机会,展示自己。以及如何归纳课本上的知识。
其次,经过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讨论,部分同学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在别人反驳你的观点时,进行维护观点,改正观点。
在讨论之后的展示环节,同学们,一部分人学会了倾听,另一部分人学会了如何去表达自己,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更好的吸引人多眼球。
……
除此之外,我还想提的是,学生本可以学到什么。
第一,论从史出的思想方法,当一位男同学说他的观点,故事,老师可以因势利导,进行追问
第二,对于创新意识的重视,一位女同学提出孙中山的浪漫主义,老师应该在分析她的这一观点的同时,对她予以表扬,表扬她在课堂上提出了这个相对新颖的思想。
第三,书写能力,审美情趣,同学们上去写字,有的非常美观,有的很一般,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历史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说课稿06-28
历史说课稿(精选14篇)07-02
高一历史说课稿06-10
关于历史说课稿(通用13篇)05-08
关于历史说课稿模板(精选13篇)07-19
关于历史说课稿模板(精选12篇)10-12
岳麓版历史必修说课稿05-31
历史说课稿《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08-12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的说课稿06-25
历史说课稿范文集合5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