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博览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教师博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博览读后感1
学校每日的晨读,我总是喜欢看《教师博览》。因为她内容广博,风格清新,品位高雅,常常能我的引起共鸣。
近日在《教师博览》中看到一篇文章,名为《老师的样子》,面对这篇趣文,我不禁哑然失笑,也为长久以来教师为自己定格了的形象而失落。
文中这样写道:
在超市,碰到学生,问:“作业做完了吗?”——这是老师的样子。
“六一”节,在欢乐谷碰到排着队准备玩过山车的学生一家,摸摸学生的头说:“你看你多幸福,爸爸妈妈这么陪着你玩,要用好成绩来回报哦!”——这是老师的样子。
暑假,在丽江古城遇见父母带出来旅游的学生,老师擦擦学生鼻子上的汗珠问:“好玩吗?”“好玩!”学生答。老师说:“好玩回去要写日记把它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哦!”——这,也是老师的样子。
朋友强烈抗议:“拜托,老师能不能不要总是这个样子?”于是,再和这位朋友出门,我提醒自己换个样子。一进电梯,一个学生便对我行了个队礼,我点头回礼。看着他手中拿着的两本漫画,我表现出孩子一样的好奇:“这本书好看吗?”学生诚惶诚恐地回答:“我的作业做完了!”
字里行间,虽说也表现出老师对学生殷殷关切之情,但却也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教师关注的更多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学生的眼中,老师永远是教学者,而非朋友。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老师一贯夫子式的教导使自己在孩子们的心目定格了,“师生平等”早已被这种夫子式的教导淡化掉了。朋友相见,学生会举着手中的漫画书:“可有趣了,你想看吗?”而师生相见,回答却只能是诚慌诚恐的“我的作业做完了”。
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陌生人会那么自信地对我们说:“你们是老师吧?”每当听到此话时我心中总一种被人看穿的`窘迫和失落,在这儿我找到了答案:是教学中一向地循规蹈矩让我们失去了个性,教学目标的单一在我们所有教师的面颊上打下同一的烙印;以前我也曾疑惑,为什么平易近人的老师还是让学生敬而远之,我想还是我们不分分场合的“谆谆教导”拉开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我们没有成为孩子们的“共同遭遇者”,没有真正成为课上与学生同学,课下与学生同玩的伙伴,教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已形成了定格。这是我们做教师的一种失败,也是我们做人的一生中失败。为什么时候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形象,做生活中普通人,而不再是教师呢?
教师博览读后感2
温情是一种武器,一种通常比凶更锐利的武器;温情是一种职责心,爱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理解他们却不纵容;温情是一种期望,对学生永远有期许,永远给他们机会;温情是一种境界,平和地看待和解决问题,不会庸人自扰;温情是一种氛围,感染了教师,也感染了学生,于无声处滋润心田。《教师博览》每期都有很多这样的文章在感动着我。
我始终觉得学生是弱小的,他们永远是弱势群体。在学校里,他们是被动的,他们等着被你安排座位,等着你宣读学校的规章制度,他们准备好理解你上课的方式,理解你布置的各项任务,他们极看中你的评价,他们害怕被批评,渴望受表扬,这一切都掌握在你的手里。他们有太多的被束缚的无奈,却因为你给他们的一点点自主的权利而快乐满足。
学生是善良的,他们从不记仇,他们单纯而重感情。在我一次盛怒批评学生之后,我在走廊里又遇到了他,我说:你跟我到办公室来一下。他站在那里,眼神凄楚而幽怨,我永远忘不了那样的目光,那一瞬间,我被打动了,象夜晚的月亮一样,温情从心底深处升起来,融化了我。我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说,刚才老师太生气了,说的话太重了,但是你真的要努力了,不要再让老师失望,好吗?他点点头,很恭敬地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的目光,早已经变得柔和了。
以宽容的'心去善待那些还没有成熟的心,在他们成熟的时候,便会多份宽容和厚道。不要期望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不是神仙,更不必神化自己的形象。
思想教育不仅仅是西医看病,更是中药的调理;不是涛浪滚滚,更是以一溪清泉滋润万物。我始终觉得过程很重要。学校不是工厂,能够以产值多少进行结果管理,因为很多结果不是看得出来了,而且看不出的结果比看得出的更重要!而这些,正在我们教育的全部过程中。我常常想,我们的主题班会多么生机勃勃!我们只是和学生一齐讨论一下要开展一个主题班会,他们就会那么投入,因为我们在主题班会的组织过程中,没有差生优生之分,学生一律地充分享受活动的快乐!我们哪里看得出(我们也不会去留心这些东西)谁是后进生,谁是优等生?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才智,我们教师不得不自叹不如!――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就应如此吗?我们务必创造出值得我们崇拜的学生来!教师的最重要工作,我觉得就是给予机会,进而创造机会!把机会给学生,他们会创造出一个天地来!
微笑是种魅力,教师必须要微笑着看学生!大笑也是一种魅力,教师的笑是学生心中最灿烂的花!以前不止一次有学生跟我说:老师,我们喜欢看你笑的模样。所以我此刻十分在意自己有没有经常把微笑留给学生,给他们一种教师的温情。
教师博览读后感3
学校每日的晨读,我总是喜欢看《教师博览》。因为她资料广博,风格清新,品位高雅,常常能我的引起共鸣。
近日在《教师博览》中看到一篇文章,名为《老师的样貌》,应对这篇趣文,我不禁哑然失笑,也为长久以来教师为自己定格了的形象而失落。
文中这样写道:
在超市,碰到学生,问:“作业做完了吗”——这是老师的样貌。
“六一”节,在欢乐谷碰到排着队准备玩过山车的学生一家,摸摸学生的头说:“你看你多幸福,爸爸妈妈这么陪着你玩,要用好成绩来回报哦!”——这是老师的样貌。
暑假,在丽江古城遇见父母带出来旅游的学生,老师擦擦学生鼻子上的汗珠问:“好玩吗”“好玩!”学生答。老师说:“好玩回去要写日记把它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哦!”——这,也是老师的样貌。
朋友强烈抗议:“拜托,老师能不能不要总是这个样貌”于是,再和这位朋友出门,我提醒自己换个样貌。一进电梯,一个学生便对我行了个队礼,我点头回礼。看着他手中拿着的两本漫画,我表现出孩子一样的好奇:“这本书好看吗”学生诚惶诚恐地回答:“我的作业做完了!”
字里行间,虽说也表现出老师对学生殷殷关切之情,但却也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教师关注的更多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学生的眼中,老师永远是教学者,而非朋友。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老师一贯夫子式的教导使自己在孩子们的心目定格了,“师生平等”早已被这种夫子式的教导淡化掉了。朋友相见,学生会举着手中的漫画书:“可搞笑了,你想看吗”而师生相见,回答却只能是诚慌诚恐的.“我的作业做完了”。
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陌生人会那么自信地对我们说:“你们是老师吧”每当听到此话时我心中总一种被人看穿的窘迫和失落,在这儿我找到了答案:是教学中一向地循规蹈矩让我们失去了个性,教学目标的单一在我们所有教师的面颊上打下同一的烙印;以前我也曾疑惑,为什么平易近人的老师还是让学生敬而远之,我想还是我们不分分场合的“谆谆教导”拉开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我们没有成为孩子们的“共同遭遇者”,没有真正成为课上与学生同学,课下与学生同玩的伙伴,教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已构成了定格。这是我们做教师的一种失败,也是我们做人的一生中失败。为什么时候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形象,做生活中普通人,而不再是教师呢
【 教师博览读后感】相关文章:
科技博览作文02-11
科技博览作文4篇01-27
科技博览作文(4篇)01-27
博览会工作总结07-28
博览会的邀请函12-01
博览会邀请函07-14
网络购物博览会主题口号12-28
博览会邀请函15篇11-11
博览会邀请函(15篇)12-03
网络购物博览会广告语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