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郑朝晖的《百代法书》一课

时间:2022-02-24 21:39:47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评郑朝晖的《百代法书》一课

  一、看效果

  郑老师做得怎样:——看学生学得怎样

  从认知角度而言:学生关于法书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印象,干脆说就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印象;关于中国文化只是得出一个结论式的简单判断:天人合一;关于本文的章法写法、谴词造句,更是一无所知,因为根本就没有探讨。

  从情感角度而言:多数孩子对法书的确产生了喜爱,甚而产生了一种膜拜的心理,从孩子们的眼神可以看出,从孩子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从孩子们的话语重可以看出来,这是被法书本身所征服,一张张书法呈现出来,有一种视觉冲击。也是被郑朝晖老师的娓娓道来的赏析所征服。

  二、看目标

  郑老师要干什么:他说“增进对于中国书法的审美体验。了解中国书法审美批评的思维方式从而了解中国文化终与之相关的核心内容”。

  我的理解是:照着教材要求,让学生了解一点书法,进而管窥一下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性。

  他还有更大的企图,他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喜欢上中国的书法,让他们欣赏之,进而膜拜之。

  为什么有如此目标取向?

  来自教材:单元导语中“领略汉字书法的神采”提示了单元目标。

  来自课文:课文内容的重要性超越了课文形式的重要性,或者这样说书法(课文内容)的意义超过了这篇文章言语形式的意义。

  来自教师:郑老师由衷的热爱书法。

  [因为书法:是中国灵魂的特有园地,是中国独有的审美样式,是华夏独特的文化载体。]

  是非判断:

  符合课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阅读中……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这样教学是否去语文化?一篇文章这样教可以,所有文章(或大多数文章)这样教就去语文化了。我同意王尚文老师也在十年前提出了“其他学科重在‘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重在”意味着是重点但又不是全部,并不是“仅在”。

  这样教,有去语文化的嫌疑,因为人们的思维习惯是以点带面,借一般窥全豹,当然就是以偏盖全的。

  价值判断:

  就这篇文章而言,如果把目标定在“怎么说”的言语形式上,当然可以,但我以为不如郑老师的定位来得有价值。

  三、看过程

  郑老师怎么做的:给几张图片看书法,切一个小口看文化。

  第一部分:给几张图片看书法,形象刺激,直观体验。——“增进对于中国书法的审美体验”。

  第二部分:切一个小口看文化,以点带面,借一般窥全豹。

  一篇文章从文字的角度讲,教学只涉及到评论王羲之的《上虞贴》的那几句话。——“了解中国书法审美批评的思维方式,从而了解中国文化中与之相关的核心内容”。

  效果:学生知道了一点。但后者(“天人合一”)显得有些勉强、匆忙,这样的逻辑结论下得草率。——因为这样的逻辑推论常常是不牢靠的,以点带面,借一般窥全豹常常就是以偏概全。

  教师讲解为主:

  为什么:

  教师说什么——赏析解说课文中涉及到的书法作品,

  教师为什么说(不说行吗?)——学生陌生的,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积淀和书法修养,学生无法与教师对话。

  教师说得怎样——说得正确到位,说得很多,但话语简洁而不累赘,说得流畅动听。

  嫌疑:忽略学生主体作用。——流行判断:学生多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多说,以教师为主体(潜台词——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机械判断

  正确判断:师生都是课程主体,将课堂还给老师和学生。

  虽然如此,仍有嫌疑,因为即使是一堂课,也可以给学生留下较多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

  四、感想

  教师与学生虽然都是课程主体,但其作用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自身人格修养、知识修养至关重要——尤其是背景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

  在课程改革中要勇于尝试、勇于探索。

【评郑朝晖的《百代法书》一课】相关文章:

《桥》一课的评课稿03-14

《好汉查理》一课的评课稿07-19

《桥》一课的评课稿9篇03-14

硬笔书法书法社团活动方案06-14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范文通用04-28

伤农_郑遨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4-18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范文(通用5篇)04-09

韩国历史上的郑兰贞介绍09-23

评《桥》评课稿(通用14篇)03-15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