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丢三落四的小学生》幼儿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06 06:36:06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当丢三落四的小学生》幼儿案例分析

  乐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遇到老师和同学总是充满热情地大声打招呼,很有人缘儿,乐乐的爸爸妈妈也很为儿子的乖巧感到骄傲。可是,自从乐乐读一年级后,他的爸爸妈妈却有了之前未曾体验的烦恼。刚开始乐乐总是把学习用品落在家里,不是美术课忘带水彩笔了,就是把语文课本放在阳台上忘拿了。爸爸经常得把乐乐送进学校后再赶回家去帮他取,上班迟到的频率陡然上升。于是,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乐乐爸爸每天晚上总要对照课表仔细检查乐乐的书包,并把早上出门的时间提前了整整20分钟。这样一来,学习用品是带齐了,可又有了新问题,原来是爸爸放好的东西,乐乐经常找不到,有时急得甚至得把书包里的东西全倒在桌子上才能找到。而且铅笔、橡皮经常弄丢,时时得补充新的。后来,乐乐开始写作业、做答卷了,漏做题目又成了家常便饭,这真让乐乐的爸爸妈妈百思不得其解。

《不当丢三落四的小学生》幼儿案例分析

  原因分析

  乐乐的表现,用“丢三落四”这个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老师在新生入学适应分类指导中,常把乐乐这样的孩子列入“做事缺乏条理性和责任心”这一类型。刚入学那阵子,这种类型的孩子比较普遍,这与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还不成熟有关,当然与孩子接受的早期教育也有很大关系。

  乐乐的父母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讲究生活质量,家里装修也很有品位。更为难得的是,家里从不用保姆和钟点工,所有家务活都是乐乐妈亲力亲为。乐乐妈妈在乐乐搭积木、玩玩具时“看”得很紧,总是乐乐和爸爸一起玩,而妈妈则跟在一旁随时收拾,所以无论何时,乐乐家总是干净整洁,东西摆放井井有条,全然没有许多有孩子的家庭里常见的“凌乱”。同事、朋友来访,都会表示惊讶和赞叹。

  按理说,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乐乐理应比其他孩子更容易习得收拾整理的好习惯,但乐乐的发展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因为乐乐的父母,特别是乐乐的妈妈,自己爱整洁、太勤快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和锻炼。其实收拾整理房间对于孩子条理性、秩序感、责任心等等方面的培养是很好的资源和途径.家长过多替代必然就剥夺了孩子的亲自体验和经验习得。

  就说整理玩具吧,乐乐小时候也很乐意把自己玩过的玩具塞进柜子、盒子、抽屉里,但每一次妈妈都不满意,非要取出来重新放置。时间一久,乐乐就觉得很受打击,很没劲头,同时也产生了依赖心理,也就不再整理玩具了。可以说,家里环境虽然整洁,令人感到舒适,但对于乐乐来说,则更多的是束缚。乐乐最初萌发出来的好行为习惯因为能力上的欠缺或父母对其想法的不尊重而没有得到鼓励和恰当指导,反而是坏习惯得到了默认和纵容。更严重的是,乐乐不仅不收拾了,而且玩的时候也不再有所顾忌,一边玩一边扔,玩完这样玩那样,反正有妈妈不厌其烦地在后面帮着收拾,不怕找不到,也不怕被人说。

  收拾玩具是这样,其他事也如此,妈妈总是帮乐乐想得非常周到、细致,一旦发现遗漏或出现问题,妈妈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和解决,所以乐乐很少因为“丢三落四”而面临难堪局面。

  入学后,随着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独立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本在父母百般呵护下掩藏着的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就充分暴露了出来。就像乐乐,虽然对学习充满兴趣,课堂活动也积极主动,但经常在“关键时刻找不到要用的东西”,多次因为“漏做题目”而不能得满分,使得他在老师和同伴面前少了以往的自信。如果乐乐的父母能早一些意识到孩子这方面缺失锻炼对其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并能在孩子入学准备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许就不会再次错过帮助孩子改变现状的契机了。

  行动对策

  1.抓住孩子盼望成为小学生的心理提出明确要求

  家庭成员合理分工,共同承担整理收拾的任务,作为家庭一员的孩子也不例外。抓住孩子对上一年级充满期待和向往的心理。明确告知孩子:你马上就要成为一名神气能干的小学生了。所以,玩具、图书、油画棒要自己收拾整理,第二天穿的衣服、鞋袜要自己选择和准备。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很乐意地接受,并尽力想要好好表现。但由于孩子的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往往会做不好,一开始,家长还可能会觉得孩子笨手笨脚,甚至“碍手碍脚”。作为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予以接纳和帮助。一旦孩子兴趣降低、受到挫折表现出畏难情绪或者不愿意坚持,家长就要想办法鼓励孩子。利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并放手让孩子坚持去尝试。相信随着孩子的不断实践,一定会取得进步。

  2.家长适时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

  在放手让孩子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协作者、观赏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等多种角色的转换参与其中,一来呵护孩子的兴趣,二来提供必要的指导。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家长可以争取老师的帮助,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孩子的个性特征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指导方法。通过家园共育合力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幼儿园归置物品时经常采用的“一一对应”法,在物品和物品对应的放置处贴上相同的图标,家庭就完全可以仿效,在这样的环境支持下。孩子就很容易做到物归原处。再比如家长还可以学习幼儿园编一些儿歌和口诀帮助孩子生动形象地记住放置物品的具体方法,像“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常用的放前面,备用的放后面。一处的物品要按序,前后左右不能乱”等等这样便于孩子掌握。

  3.让孩子体验帮助家长的成就感

  例如。妈妈整理衣柜,特意请孩子帮忙并检查,看是不是都分类正确,是不是都放到了该放的地方等等。我们还可以有意落下或放错一两样东西考验考验孩子。如果孩子发现并能帮我们做好,我们就要大大表扬,同时检讨自己的失误。孩子会在这样的帮忙中体验到成就感,提高自信,从而更加乐意参与到类似的事物中。

  除了让孩子体验成功、失败的经历也是很好的学习财富。比如爸爸和孩子一同去看电影,就大胆让孩子保管好电影票,并提醒他记得带到电影院。如果孩子忘了拿,导致没能看上自己喜欢看的电影,这样的经历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和教训,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他就会小心很多。这比起看一场电影要更珍贵。记住,对于孩子的失误,家长千万不要生气和责骂,否则会适得其反,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更加逃避承担责任,不利于他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不当丢三落四的小学生》幼儿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幼儿诚实守信案例分析03-29

幼儿园案例分析07-28

幼儿园案例分析07-21

幼儿园案例与分析03-10

小班幼儿个人案例分析05-30

幼儿案例分析报告范文05-26

幼儿园案例与分析(荐)07-06

【推荐】幼儿园案例分析07-28

幼儿园美术案例分析03-22

幼儿园案例分析与措施幼儿园小班教育案例分析《幼儿不良行为》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