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4-07 02:40:18 总结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

  高二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4.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5.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6.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7.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高二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预习

  通读一遍教材,去了解和接受新的物理概念,找到它的特点,提前知道公式和定理等。把不明白的地方作记号,等后面深入学习时解决或者问老师。

  新旧知识是一个继承关系,并不是割裂独立的。预习新知识的时候,要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发现哪里不会不明白不清楚,要赶紧补回来,因为老师默认你已经会啦!扫除这些“绊脚石”,才能立即理解课堂上老师讲的新课。

  预习也要注意时间和效率,一般优先预习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拒绝苦思冥想(其实是在发呆?),完全可以把问题留到上课听讲的时候解决!

  尝试自己画出知识点脉络图,能够全面了解整本书的知识点和考点。

  听课

  课堂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听课是学习的主要过程,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主要状况。提高听课效率要注意:课前预习要有针对性。钻研课本要咬文嚼字,注意辨析。概念理解要准确,对概念的确切含义要通过实际例子情景化(例静摩擦力中“一起运动”“有运动趋势”,运动学中“二秒”、“第二秒”、“二秒末”,“速率相等”“速度相同”,自由落体中的“真空”“静止开始”等)。所谓辨析,就是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到一起,认真对比其差异。如重力和质量,重力与压力,速度与加速度,变化大小和变化快慢,匀变速与匀速等等。听课过程要全神贯注,特别要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慨括前一节课的要点和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本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慨括性,是在理解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复习

  ①做好及时的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只是一遍遍的看书和笔记,最好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使老师讲的内容,例如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以边回忆边在草稿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大开笔记本和书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己清楚的,把它补起来,这样就使得当天上课的内容巩固下来了,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率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②做好章节复习,学完一章后应进行阶段性复习,复习方法也采用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

  ③做好章节总结。善于总结,才能触类旁通,才能举一反三,才能使书越读越薄。章节总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本章的知识网络,主要知识内容,定理、定律、公式、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常规典型题型、物理模型等。

  练习

  高中学生面对练习题,应仔细审题,尝试着在根据题目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物理情景,并根据物体运动所满足的条件作出判断,再根据物体的运动规律列出方程求解。针对错解,积极反思。有的同学对反馈信息的利用很不到位,往往把老师批改过的作业匆匆看一眼对错,就塞到抽屉里,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这样会错?怎样做才是对的?都没有深究,仅仅停留在看符号的层面上。其实在老师批改过的作业中,蕴涵着丰富的学习信息,你学习中的知识性错误、方法性缺陷都会在作业中暴露无疑。因此,外面应该非常重视作业和考试中的错解,对错解进行积极的反思,分析为什么会错的原因,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并当即订正。我们应该建立一本物理“病历卡”,把每次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解法和正确解法都记录下来,以备日后用零星时间常常复习和巩固,做到错了一次一定不能错第二次,这样,你做题的正确率会越来越高,成绩会越来越好。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2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3

  一、原子结构知识点: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手吗斯顿完成

  ①装置:

  ② 现象:

  a.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 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 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α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α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小于10-14m,原子轨道半径约10-10m。

  3、玻尔的原子模型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

  a. 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按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电子的能量就要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稳定的事实相矛盾。

  b. 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随着旋转轨道的连续变小,电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连续变化,因此按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矛盾。

  (2)玻尔理论

  上述两个矛盾说明,经典电磁理论已不适用原子系统,玻尔从光谱学成就得到启发,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假设: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②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2)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1)时,它辐射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v=E2-E1

  ③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原子的能量不连续因而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即轨道半径跟电子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轨道半径跟电了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

  n为正整数,称量数数

  (3)玻尔的氢子模型: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玻尔在三条假设基础上,利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以及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行时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原子的热能。)

  氢原子中电子在第几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En,和电子轨道半径rn分别为:

  其中E1、r1为离核最近的第一条轨道(即n=1)的氢原子能量和轨道半径。即:E1=-13.6ev, r1=0.53×10-10m(以电子距原子核无穷远时电势能为零计算)

  ②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氢原子的能级。按能量的大小用图开像的表示出来即能级图。

  其中n=1的定态称为基态。n=2以上的定态,称为激发态。

  二、原子核知识点

  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贝克勒耳发现铀或铀矿石能放射出某种人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穿透黑纸而使照相底片感光。

  放射性:物质能发射出上述射线的性质称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现象:某种元素白发地放射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存在精细结构,是可以再分的

  (2)放射线的成份和性质:用电场和磁场来研究放射性元素射出的射线,在电场中轨迹:

  2、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新核的变化称为衰变在原子核的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

  γ射线是伴随α、β衰变放射出来的高频光子流

  在β衰变中新核质子数多一个,而质量数不变是由于反映中有一个中子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的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称该元素的半衰期。

  一放射性元素,测得质量为m,半衰期为T,经时间t后,剩余未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为m

  3、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例如用高速粒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转变。

  (1)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氦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2)中子的发现:1932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中子。

  4、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同位素

  (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在原子核中:

  质子数等于电荷数

  核子数等于质量数

  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电荷数

  (2)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的发现:用α粒子轰击铝时,发生核反应。

  发生+β衰变,放出正电子

  三、核能知识点:

  1、核能:核子结合成的子核或将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都要放出或吸收能量,称为核能。

  2、质能方程:爱因斯坦提出物体的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E=mc2——质能方程

  3、核能的计算:在核反应中,及应后的总质量,少于反应前的总质量即出现质量亏损,这样的反就是放能反应,若反应后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前的总质量,这样的反应是吸能反应。

  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与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为了计算方便以后在计算核能时我们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若已知条件中以千克作单位给出,用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中单位:

  方法二:若已知条件中以作单位给出,用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中单位:

  4、释放核能的途径——裂变和聚变

  (1)裂变反应:

  ①裂变:重核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叫做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②链式反应:在裂变反应用产生的中子,再被其他铀核浮获使反应继续下去。

  链式反应的条件:

  ③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放能约1Mev能量

  1kg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优质煤完全燃烧放出能量

  (2)聚变反应:

  ①聚变反应: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反应,称为聚变反应。

  ②平均每个核子放出3Mev的能量

  ③聚变反应的条件;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4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第2章直线运动

  一、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

  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如: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

  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

  (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三、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静止下落的物体所作的运动;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论:2gh=vt2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5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 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1)数学表达式:I=Q/t;(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6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

  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7

  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

  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

  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8

  1、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6、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0、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1、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9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2、黑体

  (1)定义: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如果一些物体能够完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注意:一般物体的'热辐射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三:能量子

  1、能量子: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只能是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E叫做能量子。

  2、大小:E=hν。

  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x10—34J·s(—般h=6.63x10—34J·s)。

  四:拓展:

  对热辐射的理解

  (1)、在任何温度下,任何物体都会发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这是热辐射的一种特性。

  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辐射不可见的红外光;但当物体被加热到5000C左右时,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可见光。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辉光逐渐亮起来,而且波长较短的辐射越来多,大约在15000C时变成明亮的白炽光。这说明同一物体在一定温度下所辐射的能量在不同光谱区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温度越高光谱中与能量的辐射相对应的频率也越高。

  (2)、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物体所辐射的光谱成分有显著的不同。例如,将钢加热到约800℃时,就可观察到明亮的红色光,但在同一温度下,熔化的水晶却不辐射可见光。

  (3)热辐射不需要高温,任何温度下物体都会发出一定的热辐射,只是温度低时辐射弱,温度高时辐射强。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0

  一、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

  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

  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

  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

  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

  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

  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二、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

  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

  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

  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

  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五、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

  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

  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六、电场

  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平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场力做功是qU,动能定理不能忘。

  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以上六部分内容是高中物理主要知识点了,每一章内容都不容忽视,所以同学们要足够重视,加强练习。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1

  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同种 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

  (2)分析接触起电

  (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例题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

  B.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D.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

  2、如图8-5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B.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C.闭合K1,有电子从地流向枕型导体

  D.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2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1、原因

  电势能,电场力,功的关系与重力势能,重力,功的关系很相似。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电势能的原因就是电场力有做功的能力,凡是势能规律几乎都是如此,电场力正做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负做功,电势能增大,在做正功的过程中,电势能通过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电势能减小。

  静电力做的正功功=电势能的减小量,静电力做的负功=电势能的增加量

  2、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方法

  (1)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2)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3)看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3

  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方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四、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m

  六、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2、定义式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七、磁铁和电流都可产生磁场;

  八、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九、电流和电流之间亦有力的作用;

  (1)同向电流产生引力;

  (2)异向电流产生斥力;

  十、分子电流假说:所有磁场都是由电流产生的;

  十一、磁性材料:能够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

  (1)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软铁;硅钢;应用:制造电磁铁、变压器、

  (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钢、钨钢、制造:永久磁铁;

  十二、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1)洛仑兹力F一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1)当v平行于B时:F=0

  (2)当v垂直于B时:F=qvB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4

  1、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一个热力学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过某一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若存在另一过程,能使系统与外界完全复原(即系统回到原来的状态,同时消除了原来过程对外界的一切影响),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反之,如果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使系统和外界完全复原,则称之为“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化的抽象,严格来讲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它在理论上、计算上有着重要意义)。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2、对于开氏与克氏的两种表述的分析

  克氏表述指出:热传导过程是不可逆的。开氏表述指出:功变热(确切地说,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两种表述其实质就是分别挑选了一种典型的不可逆过程,指出它所产生的效果不论用什么方法也不可能使系统完全恢复原状,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请注意加着重号的语句:“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比如,制冷机(如电冰箱)可以将热量q由低温t2处(冰箱内)向高温t1处(冰箱外的外界)传递,但此时外界对制冷机做了电功w而引起了变化,并且高温物体也多吸收了热量q(这是电能转化而来的)。这与克氏表述并不矛盾。

  3、不可逆过程的几个典型例子

  例1(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如图1所示,容器被中间的隔板分为体积相等的两部分:a部分盛有理想气体,b部分为真空。现抽掉隔板,则气体就会自由膨胀而充满整个容器。

  例2(两种理想气体的扩散混合)如图2所示,两种理想气体c和d被隔板隔开,具有相同的温度和压强。当中间的`隔板抽去后,两种气体发生扩散而混合。

  例3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

  这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在实验中,重物下降带动叶片转动而对水做功,使水的内能增加。但是,我们不可能造出这样一个机器:在其循环动作中把一重物升高而同时使水冷却而不引起外界变化。由此即可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普朗克表述”。

  再如焦耳—汤姆生(开尔文)多孔塞实验中的节流过程和各种爆炸过程等都是不可逆过程。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对上面所列举的不可逆过程以及自然界中其他不可逆过程,我们完全能够由某一过程的不可逆性证明出另一过程的不可逆性,即自然界中的各种不可逆过程都是互相关联的。我们可以选取任一个不可逆过程作为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因此,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但不论具体的表达方式如何,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在于指出: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并指出这些过程自发进行的方向。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5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

  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

  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

  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

  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六、电场强度:

  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

  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

  七、电场的叠加:

  在空间若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解题方法:分别作出表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场强的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

  八、电场线:

  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性而人为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

  (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远;

  (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

  (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

  3、电场线的作用:

  ①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

  ②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4、电场线的特点:

  ①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

  ②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向交;

  九、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分布均匀;

  1、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等间距的.平行线;

  2、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是匀强电场;

  十、电势差:

  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电势差,又名电压。

  1、定义式:UAB=WAB/q;

  2、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3、电势差又命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西安杨舟教育—西安的课外辅导机构)

  十一、电势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φA—φB;

  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

  5、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原因: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6、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7、等势面的画法:相临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十二、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间的关系:

  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

  1、数学表达式:U=Ed;

  2、该公式的使适用条件是,仅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3、d是两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十三、电容器:

  储存电荷(电场能)的装置。

  1、结构: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导体组成;

  2、最常见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

  十四、电容: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电容器量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用“C”来表示。

  1、定义式:C=Q/U;

  2、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

  4、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与Q、U无关;

  十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C=εs/4πkd;(其中d为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又称板间距;k是静电力常数,k=9.0×109N、m2/c2;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s表示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1、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压;

  2、当电容器未与电路相连通时电容器两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十六、带电粒子的加速:

  1、条件: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场强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

  3、推论:当初速度为零时,Uq=1/2mvt2;

  4、使带电粒子速度变大的电场又名加速电场;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

  高二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4.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5.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6.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7.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高二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预习

  通读一遍教材,去了解和接受新的物理概念,找到它的特点,提前知道公式和定理等。把不明白的地方作记号,等后面深入学习时解决或者问老师。

  新旧知识是一个继承关系,并不是割裂独立的。预习新知识的时候,要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发现哪里不会不明白不清楚,要赶紧补回来,因为老师默认你已经会啦!扫除这些“绊脚石”,才能立即理解课堂上老师讲的新课。

  预习也要注意时间和效率,一般优先预习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拒绝苦思冥想(其实是在发呆?),完全可以把问题留到上课听讲的时候解决!

  尝试自己画出知识点脉络图,能够全面了解整本书的知识点和考点。

  听课

  课堂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听课是学习的主要过程,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主要状况。提高听课效率要注意:课前预习要有针对性。钻研课本要咬文嚼字,注意辨析。概念理解要准确,对概念的确切含义要通过实际例子情景化(例静摩擦力中“一起运动”“有运动趋势”,运动学中“二秒”、“第二秒”、“二秒末”,“速率相等”“速度相同”,自由落体中的“真空”“静止开始”等)。所谓辨析,就是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到一起,认真对比其差异。如重力和质量,重力与压力,速度与加速度,变化大小和变化快慢,匀变速与匀速等等。听课过程要全神贯注,特别要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慨括前一节课的要点和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本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慨括性,是在理解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复习

  ①做好及时的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只是一遍遍的看书和笔记,最好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使老师讲的内容,例如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以边回忆边在草稿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大开笔记本和书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己清楚的,把它补起来,这样就使得当天上课的内容巩固下来了,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率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②做好章节复习,学完一章后应进行阶段性复习,复习方法也采用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

  ③做好章节总结。善于总结,才能触类旁通,才能举一反三,才能使书越读越薄。章节总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本章的知识网络,主要知识内容,定理、定律、公式、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常规典型题型、物理模型等。

  练习

  高中学生面对练习题,应仔细审题,尝试着在根据题目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物理情景,并根据物体运动所满足的条件作出判断,再根据物体的运动规律列出方程求解。针对错解,积极反思。有的同学对反馈信息的利用很不到位,往往把老师批改过的作业匆匆看一眼对错,就塞到抽屉里,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这样会错?怎样做才是对的?都没有深究,仅仅停留在看符号的层面上。其实在老师批改过的作业中,蕴涵着丰富的学习信息,你学习中的知识性错误、方法性缺陷都会在作业中暴露无疑。因此,外面应该非常重视作业和考试中的错解,对错解进行积极的反思,分析为什么会错的原因,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并当即订正。我们应该建立一本物理“病历卡”,把每次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解法和正确解法都记录下来,以备日后用零星时间常常复习和巩固,做到错了一次一定不能错第二次,这样,你做题的正确率会越来越高,成绩会越来越好。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2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3

  一、原子结构知识点: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手吗斯顿完成

  ①装置:

  ② 现象:

  a.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 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 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α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α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小于10-14m,原子轨道半径约10-10m。

  3、玻尔的原子模型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

  a. 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按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电子的能量就要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稳定的事实相矛盾。

  b. 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随着旋转轨道的连续变小,电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连续变化,因此按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矛盾。

  (2)玻尔理论

  上述两个矛盾说明,经典电磁理论已不适用原子系统,玻尔从光谱学成就得到启发,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假设: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②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2)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1)时,它辐射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v=E2-E1

  ③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原子的能量不连续因而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即轨道半径跟电子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轨道半径跟电了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

  n为正整数,称量数数

  (3)玻尔的氢子模型: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玻尔在三条假设基础上,利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以及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行时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原子的热能。)

  氢原子中电子在第几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En,和电子轨道半径rn分别为:

  其中E1、r1为离核最近的第一条轨道(即n=1)的氢原子能量和轨道半径。即:E1=-13.6ev, r1=0.53×10-10m(以电子距原子核无穷远时电势能为零计算)

  ②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氢原子的能级。按能量的大小用图开像的表示出来即能级图。

  其中n=1的定态称为基态。n=2以上的定态,称为激发态。

  二、原子核知识点

  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贝克勒耳发现铀或铀矿石能放射出某种人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穿透黑纸而使照相底片感光。

  放射性:物质能发射出上述射线的性质称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现象:某种元素白发地放射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存在精细结构,是可以再分的

  (2)放射线的成份和性质:用电场和磁场来研究放射性元素射出的射线,在电场中轨迹:

  2、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新核的变化称为衰变在原子核的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

  γ射线是伴随α、β衰变放射出来的高频光子流

  在β衰变中新核质子数多一个,而质量数不变是由于反映中有一个中子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的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称该元素的半衰期。

  一放射性元素,测得质量为m,半衰期为T,经时间t后,剩余未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为m

  3、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例如用高速粒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转变。

  (1)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氦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2)中子的发现:1932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中子。

  4、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同位素

  (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在原子核中:

  质子数等于电荷数

  核子数等于质量数

  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电荷数

  (2)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的发现:用α粒子轰击铝时,发生核反应。

  发生+β衰变,放出正电子

  三、核能知识点:

  1、核能:核子结合成的子核或将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都要放出或吸收能量,称为核能。

  2、质能方程:爱因斯坦提出物体的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E=mc2——质能方程

  3、核能的计算:在核反应中,及应后的总质量,少于反应前的总质量即出现质量亏损,这样的反就是放能反应,若反应后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前的总质量,这样的反应是吸能反应。

  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与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为了计算方便以后在计算核能时我们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若已知条件中以千克作单位给出,用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中单位:

  方法二:若已知条件中以作单位给出,用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中单位:

  4、释放核能的途径——裂变和聚变

  (1)裂变反应:

  ①裂变:重核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叫做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②链式反应:在裂变反应用产生的中子,再被其他铀核浮获使反应继续下去。

  链式反应的条件:

  ③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放能约1Mev能量

  1kg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优质煤完全燃烧放出能量

  (2)聚变反应:

  ①聚变反应: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反应,称为聚变反应。

  ②平均每个核子放出3Mev的能量

  ③聚变反应的条件;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4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第2章直线运动

  一、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

  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如: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

  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

  (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三、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静止下落的物体所作的运动;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论:2gh=vt2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5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 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1)数学表达式:I=Q/t;(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6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

  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7

  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

  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

  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8

  1、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6、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0、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1、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9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2、黑体

  (1)定义: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如果一些物体能够完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注意:一般物体的'热辐射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三:能量子

  1、能量子: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只能是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E叫做能量子。

  2、大小:E=hν。

  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x10—34J·s(—般h=6.63x10—34J·s)。

  四:拓展:

  对热辐射的理解

  (1)、在任何温度下,任何物体都会发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这是热辐射的一种特性。

  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辐射不可见的红外光;但当物体被加热到5000C左右时,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可见光。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辉光逐渐亮起来,而且波长较短的辐射越来多,大约在15000C时变成明亮的白炽光。这说明同一物体在一定温度下所辐射的能量在不同光谱区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温度越高光谱中与能量的辐射相对应的频率也越高。

  (2)、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物体所辐射的光谱成分有显著的不同。例如,将钢加热到约800℃时,就可观察到明亮的红色光,但在同一温度下,熔化的水晶却不辐射可见光。

  (3)热辐射不需要高温,任何温度下物体都会发出一定的热辐射,只是温度低时辐射弱,温度高时辐射强。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0

  一、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

  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

  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

  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

  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

  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

  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二、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

  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

  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

  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

  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五、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

  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

  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六、电场

  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平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场力做功是qU,动能定理不能忘。

  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以上六部分内容是高中物理主要知识点了,每一章内容都不容忽视,所以同学们要足够重视,加强练习。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1

  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同种 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

  (2)分析接触起电

  (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例题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

  B.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D.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

  2、如图8-5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B.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C.闭合K1,有电子从地流向枕型导体

  D.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2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1、原因

  电势能,电场力,功的关系与重力势能,重力,功的关系很相似。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电势能的原因就是电场力有做功的能力,凡是势能规律几乎都是如此,电场力正做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负做功,电势能增大,在做正功的过程中,电势能通过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电势能减小。

  静电力做的正功功=电势能的减小量,静电力做的负功=电势能的增加量

  2、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方法

  (1)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2)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3)看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3

  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方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四、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m

  六、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2、定义式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七、磁铁和电流都可产生磁场;

  八、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九、电流和电流之间亦有力的作用;

  (1)同向电流产生引力;

  (2)异向电流产生斥力;

  十、分子电流假说:所有磁场都是由电流产生的;

  十一、磁性材料:能够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

  (1)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软铁;硅钢;应用:制造电磁铁、变压器、

  (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钢、钨钢、制造:永久磁铁;

  十二、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1)洛仑兹力F一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1)当v平行于B时:F=0

  (2)当v垂直于B时:F=qvB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4

  1、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一个热力学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过某一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若存在另一过程,能使系统与外界完全复原(即系统回到原来的状态,同时消除了原来过程对外界的一切影响),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反之,如果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使系统和外界完全复原,则称之为“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化的抽象,严格来讲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它在理论上、计算上有着重要意义)。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2、对于开氏与克氏的两种表述的分析

  克氏表述指出:热传导过程是不可逆的。开氏表述指出:功变热(确切地说,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两种表述其实质就是分别挑选了一种典型的不可逆过程,指出它所产生的效果不论用什么方法也不可能使系统完全恢复原状,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请注意加着重号的语句:“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比如,制冷机(如电冰箱)可以将热量q由低温t2处(冰箱内)向高温t1处(冰箱外的外界)传递,但此时外界对制冷机做了电功w而引起了变化,并且高温物体也多吸收了热量q(这是电能转化而来的)。这与克氏表述并不矛盾。

  3、不可逆过程的几个典型例子

  例1(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如图1所示,容器被中间的隔板分为体积相等的两部分:a部分盛有理想气体,b部分为真空。现抽掉隔板,则气体就会自由膨胀而充满整个容器。

  例2(两种理想气体的扩散混合)如图2所示,两种理想气体c和d被隔板隔开,具有相同的温度和压强。当中间的`隔板抽去后,两种气体发生扩散而混合。

  例3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

  这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在实验中,重物下降带动叶片转动而对水做功,使水的内能增加。但是,我们不可能造出这样一个机器:在其循环动作中把一重物升高而同时使水冷却而不引起外界变化。由此即可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普朗克表述”。

  再如焦耳—汤姆生(开尔文)多孔塞实验中的节流过程和各种爆炸过程等都是不可逆过程。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对上面所列举的不可逆过程以及自然界中其他不可逆过程,我们完全能够由某一过程的不可逆性证明出另一过程的不可逆性,即自然界中的各种不可逆过程都是互相关联的。我们可以选取任一个不可逆过程作为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因此,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但不论具体的表达方式如何,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在于指出: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并指出这些过程自发进行的方向。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5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

  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

  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

  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

  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六、电场强度:

  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

  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

  七、电场的叠加:

  在空间若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解题方法:分别作出表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场强的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

  八、电场线:

  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性而人为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

  (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远;

  (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

  (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

  3、电场线的作用:

  ①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

  ②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4、电场线的特点:

  ①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

  ②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向交;

  九、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分布均匀;

  1、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等间距的.平行线;

  2、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是匀强电场;

  十、电势差:

  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电势差,又名电压。

  1、定义式:UAB=WAB/q;

  2、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3、电势差又命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西安杨舟教育—西安的课外辅导机构)

  十一、电势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φA—φB;

  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

  5、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原因: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6、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7、等势面的画法:相临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十二、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间的关系:

  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

  1、数学表达式:U=Ed;

  2、该公式的使适用条件是,仅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3、d是两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十三、电容器:

  储存电荷(电场能)的装置。

  1、结构: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导体组成;

  2、最常见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

  十四、电容: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电容器量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用“C”来表示。

  1、定义式:C=Q/U;

  2、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

  4、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与Q、U无关;

  十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C=εs/4πkd;(其中d为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又称板间距;k是静电力常数,k=9.0×109N、m2/c2;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s表示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1、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压;

  2、当电容器未与电路相连通时电容器两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十六、带电粒子的加速:

  1、条件: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场强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

  3、推论:当初速度为零时,Uq=1/2mvt2;

  4、使带电粒子速度变大的电场又名加速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