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文化7篇
中国的历史文化1
最初从新浪网上读到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介绍,便深深服膺于许倬云先生倾注在这本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中的学识。找了好几家书店,终于在卓越网上找到了这本书。两个多月,终于读完了许倬云的《万古江河》,同时联想到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迁》和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三本书均从大处着眼,二三十万言就将数千年中国的发展演变,朝代更迭鲜活而又连贯的展现出来,但这两本书主要谈中国有这样历史演变的原因,《万古江河》以“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为题旨,以长江黄河比喻中国文化,以大海比喻世界文化,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孕育中国文化的地理空间谈起,到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后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视野和思路之开阔,超越了常见的断代手法,也摆脱了文化上的本位主义,正如江河一样宽广。
《万古江河》以中国文化的黎明、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等诸多章节统领中国历史,超越了历来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框架划分,更为重要的是他把“文化”概念提升到了文明的高度,是用历史的脚注来阐述“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于是我们看到“普世国家体制”,这是从秦始皇开始,这只是“中国的中国”,包含有“家国天下体制”、精耕农业文明、市场网络与文官组织等诸多的中国文明特色。等到了唐朝之后的东亚的中国,中国成为亚洲的核心文化,影响四邻,并奠定了后世中国的生活方式。
《万古江河》近27万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互动等,字里行间既有高空鸟瞰式的宏观洞见,又有具体日常生活的`细微描写。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但摆脱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也着重于庶民观点及大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视点,来诠释多元、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语言的平实如话通俗易懂,是此书一大特色,所谓“真佛只说家常话”。在图书编辑的推荐语和作者的前言中都曾写道:这是写给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读本。行文中无一处直接引用历史文献,皆明白如话,偶尔也会看到作者笔锋一转处的幽默。在写到孔子时代的蔬果栽培时,作者列举了当时食用植物的种类,写道:“此中野生作物,种类颇多,大致均为主食的补充,不是主要植物。但是农业栽培食粮不足时,采集的食物可能占了相当比率。首阳山上的采薇人,不是只有伯夷叔齐!”当时看到这段,不由掩卷大笑。
读书是什么?可能在每个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看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读书推向神秘,“百无一用是书生”将读书引向庸俗。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普通的生活,就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我是一个历史教师,历史学是我们的专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亚夫说:“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而在历史学。以往凡是把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缘故。”要提高自身历史专业知识,必须要沉下心来阅读,必须阅读历史方面的书籍。读像《万古江河》这样的好书就如品茶,一遍不是最好,三遍最好——一遍时力求把重点或者引起兴趣的内容标下,二遍时认真理解这些标下的内容,三遍时就要写写,这时还得反复看看。
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的交流与意志的涤荡。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平庸与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师人生更加绚丽。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读书,但是,读书却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历史文化2
我的家乡黄岩有一处地方叫九峰公园,那里青山绿水环绕,有小鸟高声鸣唱,还有孩子的欢笑声。在这么美丽、欢乐的公园里有一座“镇园之塔”,这座“镇园之塔”是我们黄岩人民的“掌上明珠”,也是我们的骄傲。
这座“镇园之塔”就是瑞隆感应塔,它可出名了!每天都会有游客愿意从千里之外不辞辛苦来到这里看它,它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答案就是——历史悠久。它是中国的传统建筑,这座宝塔于963年由德韶师傅建成,到现在已经有1058年的'历史了,这座宝塔真可以说是“老古董”了。塔一共有七层,由下往上逐渐变小。塔上还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花纹,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塔上已经布满了苔藓,塔最顶层的尖尖儿还有一个宝葫芦。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当年德韶师傅建它时是多么得用心。
就是因为它如此美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专门给它立了块碑,因此它仿佛有点骄傲,请来了许多保镖。葱绿健壮的大树环绕在它的周围。这时,它好像在说:“哼,我可是有身份的人,一定有很多粉丝想来和我合影,但是为了不让他们太疯狂,我还是做点防护措施好,毕竟我这么美丽,难免有人动心!”
这是多么美丽的塔啊!它经历了千年风霜,竟然还能保存的这么完整。这是多么古老啊!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这座宝塔,不仅是我们黄岩人民的骄傲,也是所有浙江人的骄傲!
中国的历史文化3
在群星璀璨的区域文化中,河洛文化无疑是其中一个耀眼的明星。与三晋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比,河洛文化有何特点?又如何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对本报记者的提问进行了一一解答。
区域文化中的“核心区域”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河洛文化的范围涵盖哪些地方?我们应该如何界定河洛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位置?刘庆柱: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区域文化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河洛地区以今洛阳为中心,地理范围包括今豫西、晋南一带。河洛文化不是一般的中国古代区域文化,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区域文化中的“核心区域”文化,属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根文化”。所谓“核心区域”文化,就是影响整个国家的文化;所谓“根文化”,就是国家的文化之“根”。在河洛地区南部山区一带,近年来发现了多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存,这些旧石器时代的重大考古发现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豫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之前,在当今中国地理范围之内考古学文化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史前区域文化。庙底沟文化(即庙底沟类型)孕育出河南龙山文化,继之又在庙底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了夏文化及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夏。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河洛地区考古发现的王城岗城址、新砦城址、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被学术界认为是夏商王朝的都城遗址。古代都城是古代国家的政治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是古代国家历史的缩影,古代都城所在地是古代国家的“中心”地区,上述夏商王朝的古代都城遗址充分证实了其所在地河洛地区是夏商(早期)王朝的中心地区。从河南龙山文化时代的夏王朝早期都城遗址——王城岗城址、新砦城址,到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说明夏文化源于河南龙山文化,而从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夏文化的主要历史平台就在河洛地区。如果说庙底沟文化在河洛地区孕育了“华夏文化”,那么“华夏文化”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则在河洛地区夏商都城遗址得到考古发现的科学佐证。从“三代”的“华夏文化”,到汉唐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河洛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汉武帝时期,伴随着函谷关从灵宝东移至新安,促进了汉唐时代河洛地区与关中地区的“一体化”,使“汉唐两京”成为“汉唐盛世”的“中心”。汉唐时代河洛地区的古代都城、帝王陵墓、礼制建筑与宗教遗存等许多重要考古发现,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河洛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核心作用。
“三城制”始于北魏洛阳城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国历史上的很多都城诞生在河洛地区,您如何看待河洛文化对我国古代都城建制的影响?刘庆柱:从中国古都发展史看,河洛地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宫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奠定了此后三千多年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都城布局形制的基本文化基因,如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的都城以宫城为核心的布局,宫城之中“宫殿”与“宗庙”的二元格局,宫庙政治性建筑的“一门三道”与“一门四塾”规制。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中最早的“择中而立”的典型,它们确立的范式一直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城之宫城所延续。作为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国家历史物化载体的中国古代都城,河洛地区的东汉雒阳城从汉长安城“宫城”与“亚宫城”并存发展为“双宫城”至“单宫城”,都城从西汉时代的“坐西朝东”改为“坐北朝南”。与古代都城变化相对应的是“若都邑”的帝王“陵墓”,从西汉帝陵的“坐西朝东”改为东汉帝陵的“坐北朝南”。帝陵陵园结构由西汉帝陵陵园的帝陵与皇后陵的“同茔不同穴”、二者各置一个陵园,变为东汉帝陵的帝后“同穴”。东汉都城与帝陵的上述规制变化影响深远,为东汉以后历代王朝所基本继承。
夏商周时代的“华夏文化”,至秦汉时代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国的建立,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河洛地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集中反映在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时从“长城地带”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徙都洛阳,开创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大发展的政治、文化格局,从华夏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河洛地区被北魏王朝认同,河洛文化也成为多民族形成的“国族”——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鲜卑人统治的北魏王朝徙都河洛地区,无疑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孝文帝营建的北魏洛阳城,由宫城、内城和郭城组成,北魏洛阳城“三城制”取代魏晋洛阳城、两汉都城与先秦都城的“双城制”,从古代国家层面完成了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的根本性转变(作为帝国时代的两汉都城与魏晋洛阳城的“双城制”和帝国时代的“时间差”,应该是“物质文化”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相对“滞后性”决定的),并为此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宋开封城、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所承袭。
“有容乃大”的河洛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河洛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刘庆柱:宗教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汉代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成为有容乃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河洛文化的“有容乃大”,在佛教文化的“汉化”与“汉式佛教”的形成方面,有着世界性历史意义。中国的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就建在东汉雒阳城。永宁寺作为国家大寺,营建于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之外、都城中轴线的铜驼街。河洛地区是汉式佛教形成与发展的“圣地”。开凿于北魏王朝、兴盛于大唐王朝的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中唯一开凿的国家级佛教石窟,是汉式佛教的“国家工程”。正因为佛教于东汉时代在河洛地区“生根”,在北魏洛阳城时期发展,使佛教融入中华民族文化。此外,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汉代国家确立的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地位,在河洛地区的中心东汉雒阳城遗址得到见证。洛阳考古发掘的汉魏洛阳城的太学遗址、辟雍遗址、明堂遗址,以及太学遗址出土的儒家经典“熹平石经”,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级别最高的古代中国主导思想意识的物化载体。与此同时,许慎的《说文解字》就完成于河洛地区。
中国的历史文化4
众所周知,位于方山山脉一隅的九峰公园中,有一座名塔一一瑞隆感应塔。这座塔矗立于九峰公园的僻静处,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与苍翠葱郁的高大松柏。
瑞隆感应塔有七层,每层直径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是全国砖塔之中的代表。塔身原为白色,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朝代的变迁,亦或是清晨金色的阳光过于耀眼,塔身已不是纯白色,阳光射过树叶,留下斑驳的影子,已分不清那是树叶的'倒影还是历史的痕迹。塔身为柱形。那灰黑色的飞檐上,砖瓦鳞次栉比,久经风雨冲刷,甚至长了短短的杂草。飞檐直冲天际,遮挡住了刺眼的阳光,撒下一片荫凉。塔顶端立着一个葫芦形的塔刹,为这苍老的砖塔增添了一分可爱。
想想,从瑞隆感应塔建造开始,至今,已有一千零五十八年了。瑞隆感应塔建于公元963年,它见证了唐朝的繁华一世,看见过宋朝的分裂,知道明、清的腐败,经历过混乱的民国,最终到了强大的新中国。这座塔,它屹立在历史中万古不倒,它见到了历史中未曾入册的事、物,它是历史的遗产,也是中华人民的宝物!
这孤独的塔啊,一直以来,瑞隆感应塔安静地站在大山中,默默地听着各处的事迹。它对于我们而言,不仅是一处景点,更是一个久经历史的“人”!
师评:今天的作文难写,李老师就等着你这篇!丰富的阅读量,一流的语感写出了瑞隆感应塔历史的沧桑感。
中国的历史文化5
要说我们黄岩的骄傲,瑞隆感应塔必有一席之地。方山山脉有几大高峰,其中就有“大名人”——九峰。九峰一隅有个九峰公园。公园中,就有那位“千年老人”了。
远看,这瑞隆感应塔处于碧绿松柏之中,真是“万绿之中一束白”了。相比之下,这座35。2米的高塔与这片只有五六米之高的松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啊!近看,瑞隆感应塔是七层八面仿楼阁砖塔,塔身高度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塔身花纹错杂。塔刹呈葫芦形,塔刹的漆可以算是完全脱落了。塔檐、青苔也是在此“久住”下来了。
瑞隆感应塔,历经了北宋的繁华和南宋的腐败,经历了元朝的强大,见证了清朝的兴衰,经受了民国的凄凉与战火。可它却始终浑然不动,矗立在九峰之下。
这塔的.建设者是德韶大师,他来到黄岩九峰时曾说过“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他先后建造了九峰寺与瑞隆感应塔,他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建造出这千年古塔,给我们黄岩百姓留下这一宝贵财富。从此,瑞隆感应塔,成为了黄岩一带佛教的象征。
这座1058岁高龄的“老人”成为了我们黄岩的骄傲,保护着我们黄岩这方水土的平安。
中国的历史文化6
在日本的京都这样一个充满了古韵的城市里生活和学习,日本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浸染是无法抗拒的。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相似的文化背景就更加具有吸引力。
日本当地媒体报道了两位中国留学生穿和服游京都的体验活动。这两名中国留学生分别是玲玲和惠兰两位妙龄女留学生穿行京都,修茶道、穿和服,体验了京都城市中透射出的浓厚的历史与文化。
日本人饮茶的.习惯是在平安时代(794~1192年)由遣唐使从中国带入日本的,并随着镰仓时代(1185~1333年)由中国传入日本的禅宗一起成为日本人修身养性的要素而被广泛传播。和服,在日本又被称为吴服,其缝制方法及基本样式则是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吴国传入日本的,故而得名。
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都是来自中国的。而当代的京都则完好地保存了记述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传统。随着日本向中国富裕阶层开放旅游市场后,来到京都的中国游客仿佛实在这座拥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城中体味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
当玲玲和惠兰两人穿上和服的那一瞬间,两人的脸上被华丽的和服映衬得更将美丽。
中国的历史文化7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4月22日下午。名校华南理工大学内云集一大批“老外”,有的拿剪刀、有的系红绳结,热闹非常。原来,由广州市天河区文联、华南理工大学国际处、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策划的广州“国际学者中国民间艺术工作坊”第一次开张活动。这是专为外国专家、教师、访问学者、留学生等学习、交流中国民间艺术而设立的,在广东乃至全国还是首创。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观众们对现场展示的中国剪纸、中国结、中式宫灯表示惊叹不已,义工们、学生们、下课的老师也三三五五跑来。天河区文联主席李少玲、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华南理工大学国际处处长王庆年等出席工作坊并讲话。他们对工作坊开展的活动给予很高评价,对活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寄予很大希望。
讲堂上授课的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叶润生,16岁开始剪纸艺术生涯的叶大师已七旬高龄。他穿着传统服装,拿出精钢打就的剪刀、彩纸,讲完中国剪纸历史讲制作,一边示范,“唰唰”几下,就把一幅“双喜”彩边和一只和平鸽剪出来了。听着老人通俗的讲解,“老外”们纷纷啧啧惊叹。
工作坊还有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讲授中国传统民间“喜喜”(双喜)对联及典故。乞巧民俗专家陈志斌、叶静讲解示范传统中国结编制:吉祥结、盘长结、同心结、团绵结……。“老外”听得有味,学得认真。美国老专家比尔说,自己家里就有一个中国结,自己动手更深认识了这神奇的东方文化。外教哈维夫妇分别法语和英语,他们到过中国不少地方,体验民间艺术,汉语都说得更流利了。一位英格兰小伙子家里是开印刷厂的,父亲是插图专家,在中国他了跑遍西安、敦煌、北京,到处搜寻中国传统艺术,一听说工作坊开张,特地开心地跑来了。
现场专家介绍,光是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就拥有独特丰富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目前列为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有数以百计,工作坊将依托特有的专家学者优势,举行不定期活动,努力让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艺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中国的历史文化】相关文章:
中国的历史文化09-17
中国的历史文化01-28
中国的历史文化(7篇)09-18
中国的历史文化精选7篇09-18
中国的历史文化(7篇)10-15
中国的历史文化13篇01-28
中国的历史文化(13篇)01-28
中国的历史文化(通用13篇)01-29
中国的历史文化(汇编13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