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心得体会4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书法创作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1
这一个学期的书法与上个学期不同,主要学习的是行书,而且不仅仅是行书的临摹,更是在临了一段时间的帖子后,在其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作,包括作品的形式与内容。
书法,经过历代先民或书家的摸索研究、学习实践,终于确认了表现汉字之美的不外五大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而且总结了一整套的“法”——“笔法”,而这五大书体又离不开线条,线条之于汉字书法确为关键因素,没有线条即没有汉字,没有线条的变化,即没有汉字美的结体变化,更无美的章法和艺术风格的变化。
不同的书体,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即便是同一作者所为,也依然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就像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有多面一样,同一位作者的笔下同样可以呈现不同种类的书体和面目繁多的风格情趣。虽然目前只临摹过苏轼的行书,但老师建议我们学习两三个不同书法家的行书字帖,即使是楷书也最好多学习几种。
学练书法,要练用笔,要练结体。学用笔、学结体,首先需要入帖,先入帖,先继承,但继承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创新,但没有前面的继承,又怎样谈创新呢?创新需要出帖,不是一种帖,需多种帖,那就需要学习别人的东西,集多个人的优点,融会贯通,结合自己情况,创出新风格,写出新特点。
书法的结体,将横线缩短,竖线拉长,就出现了长体造型的汉字——小篆;将横线左右拉长,竖线缩短,就出现了扁体造型的汉字——隶书;将线条做对比不大的平正规整组合,就出现了正方型或长方型的汉字——楷书;将线条做不规则的恣肆组合,就出现了形体多变的造型——行书、草书,而且用笔轻重、行笔快慢、用墨浓淡、线条粗细、毫锋软硬都对线条、章法风格特点产生影响。
我其实挺仰慕那些卓有成就的大家,在他们的笔下一切内在的'东西都是相通的,尽管形式多样书体各异,但其蕴涵的大的审美气息却能一脉贯通,随意点染都能显现自己独有的风神。我想,那一定是书家的内外修养达到了某种较高境界后的自然结果;至于自己目前行书章草魏碑等“不相往来”的格局,也希望随着技法的日益磨砺、功力的不断积累,乃至于其他修养的逐步加强而会有所改观。所以更高层次的书法语言,已经不再是笔法字法的特点,也不是章法墨法的习惯,而是充盈在其中、无处不在的神采和气息。这些,才是需要我们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2
常听人讲论书法时说到“功力”,功力是什么呢?我认为,功力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当你拿到一本生疏的范帖,你可以几遍就临摹得形神兼备;当你有一个好的构思,你可以准确地用笔表述出来。
总之凡经眼、凡脑海中成形的,均可以笔去准确表现,这时我认为就具有了功力。
但功力是技术性的。
“功力”是一切创作的先决条件,你的情感、情绪、审美理想等等,要想在作品中行以表现,全仰仗这个“功力”。
没有她,你的一切美好理想只能是“自以为大有深意”。
我的二十年学书历程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用于获取“功力”,其余才是创作。
“功力”又是无止境的,但她有一个“及格线”,不到“及格线”真正的创作是不存在的。
创作上,现代派书法主要用心在构成上,而古典书法则更多着意于点画和境界追求。
我的创作应该是古典的,但我在构成上想得也比较多。
现代派书法,小式的作品田头多,即使是大件,也不过是小品的放大,整体上线量较少,关系简单。
形象点说,现代派书法像小分队式的侦察兵,可以游击,但集团式的战役、战争搞不了。
古典书法阵容较大,但往往却又太象兵马俑。
我想如果能借用现代派的一些手法让兵马俑活起来,兵力分派匀当,再来个“赵子龙”七出七进,岂不太好看了。
改变抄写式的书法模式,现在已成为书法家的共识,但大家又不愿意简单地搬袭现代派方式,因为它毕竟艺术语言太单薄,聊备一格可以。
就像一出戏,里面可以有数个丑角,但一出戏里全是丑,怎么看呀!所以我们还得努力,以自己丰厚的“功力”,吸收现代派的构成意识使之成为古典派的一种创作手段,这种手段的作用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观赏性,“戏剧性”冲突更明显,更轻松自然,也就更接近了中等欣赏者的口味,书法的欣赏面会扩大。
但这毕竟不是太简单的事情,需要很多人不停地探索,我愿成为这其中的一个。
崭新的时尚意识、鲜明的个性追求加上古典主义的基因素质,我想这大概可以概括我现在的追求的全部。
除此以外,我想再谈谈我在功力技巧方面的一些心得。
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笔较多关注线的自然平向流动,而我则更多关注线的流动中的跳荡,也就是笔在起落之间的变化。
就像山间溪水,它在流动时遇到大障碍会绕过去,一如曲线和结体中的避让;倘若遇到小石头,溪水就会跳荡起来,体现在用笔上,就是轻重、粗细、提按、顿挫,这样的线变化丰富,活泼而灵动。
用笔方面我的另一个关注点是速度,楷书、隶书、篆书运笔速度较为均匀缓慢,而行草书的用笔则是急缓共存的.,用的是加速度和爆发力。
我首先注意发力点,发力点有两个,一个是起笔,一个是转折,转折是下一个笔段的起笔。
起笔处的变化最为复杂,形状变化也最丰富,要求笔尖要灵活,随时调整到最佳发力状态。
就像篮球运动中的传球,用的力量是爆发力,这个力量既不可太强也不可太弱,太强则易使队龙接球时脱手,太弱则容易被夺去。
这个“功夫”是“功力”范畴,是要通过训练获得的。
转折还是下面笔段的随机思考的临时驿站。
在整个行草书创作中速度是随着情绪和开合需要随时变化的,情绪平静则线条舒展,线段较长,字的开合较大,有如溪间流水时遇平缓地势,水流慢下来,缓缓流淌,也如闲庭信步;情绪激荡,心跳加速,笔速也就随之快起来,线段则短短相加,有时甚至线线叠加,绞缠,如水到陡峭处,水流湍急,时跳时跃,水花四溅,五彩纷呈!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承转合齐备,就像一部完整的交响乐,欣赏者会随着音乐节奏的演进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引起强烈共鸣。
这正是行草书的魅力所在,只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所搭乘的载体不同罢了。
我多年来倾心于行草书创作,其真正原因即在于此。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3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以方正端庄的结构、线条优美的造型、风格各异的体势、内涵深邃的意境,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虽历经上下五千年、绵绵日月而不衰,具有亘古不灭的生命力。
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国粹,更代表中国的文化精神。
要学好书法,首先要临帖。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累积有五千多年的优秀遗产,任何书家,都只能在学习和继承先人的前提下创新自立。
学书法,就得临帖。
入门需临,变体也需临。
读帖则是一种心功,这种功夫看似轻巧,实际比手的训练更难。
它是一种默临、默记,是一种揣摩,是实现从钩、摹、临的“入帖”到得其字帖的神韵、势度、用笔、行气或结构布局技巧的“出帖”之道。
鉴于本次开课《泰山刻石研究》,谈一下这四周的书法临帖、读贴及创作的心得体会。
一、临帖
中国书法强调内外功结合,内功是基础,贵在一个“功”字,而外功则是修养。
临帖练字是书法的字内功夫,所谓“笔突万支”“笔冢成山”,讲的就是字内功夫的修炼。
在这个阶段,学书者通过毛笔这种特殊的书法工具,从文字的点画俯仰之中,从线条的抑扬顿挫之间,去感受笔情墨趣。
这个阶段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帖习字,反复揣摩其字形结构方能奏效。
经过长时期的练习,从泼墨染翰之中去采撷天地正气,就会感到一种禅意的祥光在心中漫射开来,从而获得胸怀的.舒展和放达。
四周临帖的体会:
1、运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方笔、圆笔,按笔、提笔)
成熟的艺术往往具有比较严苛的规范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技巧。
运笔的技术,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流派、书法家的书写习惯等不同,形成了所谓不同的笔法,“中锋”与“使其中锋”本身就是传统论述中关于笔法的重要核心部分。
2、笔顺
谈线条、谈构型、谈布白,同时还要关注笔顺。
所有的线条不是同时呈现在纸上的,是有先后的呈现,并且这种先后次序不是无关紧要的,不是拆破打散随便安排都可以的。
3、速度
初临帖宜缓宜逼真,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
书写的速度,缓慢不羁仅仅在笔画运行时,更多的时间应该花在下笔和下笔前的准备。
古人说凝神敛气,不是夸张。
当你握笔紧张,手都在颤抖,呼吸急促,肺部收缩,如何能写得好呢?必然不能着急下笔,需要调整好呼吸后,以最放松的姿态,自然舒适的写出这一笔,完结之后,再准备下一笔。
久而久之,加上读书的功夫,最终需要养成的是一种静气,自信而淡定。
4、姿态
人可贫,而行为不可猥琐,书不佳,唯姿态不肯让人。
字已不佳,更无赴急草率的资笨,更要讲求书写时的姿势,头正身直、臀平足安。
二、读贴
读帖,可使自己更多地了解各家各派书风,从而融会贯通选择,创立自己的风格。
实际上,读比临、比写都要多得多。
读可以“破万卷”而临摹再多,于几千年累积的优秀碑帖,也不过凤毛麟角,书道中的“厚积”,非同小可。
这段时间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书法临帖,从书写毛笔字的三要素中体味每一笔在这个字中的行气、势度。
老师还亲自带我们去岱庙、经石峪考察,观看历代书法大家的石刻作品,风格各具特色,独树一帜。
虽然他们的风格各异,却是同样的拥有一种气势,磅礴有度,能感觉到是用心写出来的字。
身临其境,方能感受其神韵。
三、创作
在临帖与读贴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字体创作具有自己风格书法作品,通过书法表达一种心声。
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笔墨线条造型艺术。
我在每次书法创作前,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写内容,然后设计章法,把每个字的写法、每行字的大小布白都考虑好以后,再进行对帖临习,以唤起自己的创作灵感,进入角色,然后把事先选择好的书写内容进行作品创作。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4
人们熟知苏东坡的一句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其实,东坡还说过:“有道而无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胸中之竹,毕竟不等于手中之竹。
王国维所说的大家之作“其辞脱口而出”,白石老人作画的所谓“一挥”,都是学化于才、熟而能巧的结果。
齐白石早年临摹金农的画作,惟妙惟肖;为了画好昆虫、鱼虾,他长时间地观察写生。
老人的画,那几片叶茎,看似粗犷随意,却搭配得那么精巧,你要移动一点点都不行。
这些,充分说明“大家之能得心应手,正先由于得手应心”。
傅山说“宁真率、毋安排”,不是说不要谋篇布局、意在笔先,其意应是“极有布置而了无布置痕迹”,徐青藤的这句话透露了天机,正像韩退之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草色遥看近却无”。
东坡论书“无意于佳,乃佳耳”。
学习书画的人,没有不想自己的`笔下呈现佳作的。
长期艰苦地学习训练正是“有意于佳”的真实写照。
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具备一定水平的书画家来说,只有在放下思想包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意笔交融,心手两忘,从而造就真正的佳作。
“有意于佳”只是基础,“无意于佳”才是境界。
一个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而改变初衷讨好买主的作者,他丢失了艺术家最为宝贵的东西,又怎能产生真正的佳作?刘熙载早已指出,“书非使人爱之为难,而不求人爱之为难。盖有欲无欲,书之所以别人天也。”
此外,一件作品的成功往往不在作者的有意处,而在其无意处。
戴熙说:“有意于画,笔墨每去寻画。
无意于画,画自来寻笔墨。
有意盖不如无意之妙耳。
”陈曼生也说:“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
”有时,有意着力的地方,偏偏导致了天趣的流失,在战术上,虽属锦上添花;在战略上,已是画蛇添足。
即便是优点,过分地强调或表现得不是地方,也会变质变味。
恽南田论画“习气者,即用力之过”,强调“宁恒见不足,毋使有余”,正是这个道理。
相反,局部的瑕疵,有时并不妨碍作品整体的成功,恰如黄庭坚所言:“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
中国书画注重功夫,熬出来的功夫。
宜乎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
学生抱怨老师:您老是要我夯实基础,别人的墙已经砌得老高了!他不懂老师对他的殷切期望和良苦用心!
岁月的力量不容忽视,《书谱》所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哲理深刻。
以为别人几十年走完的路,自己几年、几个月就能走完,是幼稚。
艺术学习、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自有其规律,这些规律又是无情的。
违背规律的催长、“打造”和走捷径,只会得到与初衷相反的结果。
从较长的时间看,书画家们对艺术的追求,好比接力赛,更像是“马拉松”。
起跑时人头攒动密密麻麻,能跑完全程者却已不多,能打破纪录者更是寥寥。
那些开始不久就在领跑的选手,往往难以“领”到最后,甚至难以跑到终点。
有人说“赢在不该赢的地方,比输在不该输的地方,输得更彻底”,不无道理。
一种艺术风格、一种个人面目的成立,既要得到人们的认可,更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陆游在《学书》一诗中说得好:“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
”要想真正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人,必须具备这样的眼光和气度,不计较一时一事,而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自甘寂寞。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01-16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精】01-22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荐】03-03
【精】书法创作心得体会03-03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热】03-03
【热】书法创作心得体会03-09
【热门】书法创作心得体会02-17
【荐】书法创作心得体会02-17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热门】02-17
书法创作心得体会【推荐】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