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育随笔

时间:2022-05-11 15:02:05 教育 我要投稿

阅读教育随笔通用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教育随笔通用15篇

阅读教育随笔1

  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我国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阅读影响儿童的一生”,幼儿园的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体验真、善、美;在阅读中习得新方法、获得新经验;在阅读的世界里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早期阅读行为:早期阅读行为是指学龄前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和文字来试图了解其中大意以及倾听他人陈述一个故事、朗诵一首诗歌的行为。

  绘本:绘本就是指图画书,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的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此外,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以封面、扉页、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

  简单的说,早期阅读涉及字、句,一本书里不单单只有一个故事吧。绘本就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适合低幼儿童看,主要是通过画面来传递信息。有些绘本是无字绘本,但辐射出的内容、知识却很多。绘本属于早期阅读,它就是从这里开发出来的。

  《纲要》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教育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我阅读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周兢老师的《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势》,这里面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的趋势,“重视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趋势”、“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趋势”和“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我着重阅读了第二个趋势,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是自主阅读,而学前阶段的早期阅读绝不是识字和写字就能代替的,幼儿对口语和欣赏书面语言的兴趣,以及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这些都是幼儿早期阅读的核心能力,那就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来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内容我们幼儿园每周都有一节早期阅读活动,阅读内容是早期阅读书上选的,教师用大书,幼儿用小书。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段和兴趣爱好,我们会选择一些阅读内容,小班如《小黄鸡和小黑鸡》、这个内容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画面形象逼真。我用大书给幼儿讲的时候,他们都专注地看着大书,尤其那句“别哭别哭,有我呢,我俩在一起”,孩子们学得最快。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延伸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逐步将口语与图画联系起来。

  二、创设宽松的自主阅读环境语言环境的创设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能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如中班的《梨子小提琴》,在舒伯特《梦幻曲》的背景音乐下,更能把幼儿带入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告诉幼儿美妙的音乐会洗涤人的心灵。我们幼儿园有阅读书吧,里面放着半人高的书架,我们提倡把书放在幼儿触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轻松而丰富的阅读环境。

阅读教育随笔2

  到过我家的人都知道,在我卧室的床头、地板上,总会糊乱丢着一些书,几只铅笔和几张散乱着的纸片,这些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东西却是我的“精神食粮”。平时家人也很少帮我收拾,只有来了客人的时候才会将其拾起简单地堆彻在我的床边。我喜欢在寂静的夜里躺卧在床上看书,而极少正儿八经地端坐桌前。由于读的尽是些闲杂的书,所以对于我这个能躺着绝不站着的人来说,“闲适”的姿势几乎成了我的习惯,这也是我懒散性格的一个侧面表现。

  最喜欢的莫过于在漫长的冬夜,和着棉被在柔和的灯下看着书然后不知不觉地睡去,一觉醒来,夜仍漫长,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养足精神。如果逢周末而不用担心第二天上班,可以睡到自然醒,这真是绝妙的生活方式。

  几册《明日教育论坛》丢在地板上可能有大半年了,扉页上都落满了薄薄地一层灰,抽出几张纸巾轻轻拭去灰尘,领略生命化教育的内涵。以前只知道生命化教育的好,却不知好在何处,现在仍不能完整地道出个中真谛,却似乎领会到了其中的些许风采。与课程改革众多专业论著明显的不同是,生命化教育更多地倡导着人文关怀,著述不会晦涩难懂,源自生活的平民化语言受着许多人的喜欢。单从《论坛》的目录“永恒的老师”、“人与事”、“学人论坛”、“人文关注”、“自由交流”、“域外观察”、“品书与观碟”……就会让人看了喜欢。看似“随意与闲适”的栏目其实透着很高的品味,这倒十分合我口味,我坦言,我也喜欢上了这种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黄克剑先生说,要加强人文方面的基础理论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直面那些可引为师范的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二是直面人生。“经典著述的文字是死的.,隐伏在文字中的作者灵魂是活的,直面经典就是要学会用自己的灵魂去唤醒那寓托在文字中的灵魂,并以那被唤醒的灵魂提升自己的灵魂。”“直面人生要让自己的灵魂亲历、亲受自己身边的生活。把生命亲尝、亲证的苦痛、愉悦、烦恼、愤慨、委屈、难堪、悲壮、激动一点一滴地收藏在自己的心灵中,蕴蓄既久必有始料不及的催发人文创思的神效。”看来我以后得经常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学者的“魂魄”了。要是我哪一天告诉黄克剑先生,我看到了他的灵魂,不知道他会不会吓一跳呢?

  教育的话题沉重而充满希望,阅读《明日教育论坛》仿佛是给心情放了个假。让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读教育著作,恐怕这就是《论坛》办刊最为成功之处了。

  让我也从这里祈想明日。

阅读教育随笔3

  六一排练紧张进行中,刚开始排节目的时候,会有一部分幼儿因暂时没有排练而去阅读区看书。我们班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宠溺着,所以有了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的坏习惯,经常会出现抢书的`事情。

  一天中午,有小部分小朋友吃完饭,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去了阅读区看书,只见轩轩过去对洋洋说:“你这本书可以借我看看吗?”洋洋很大方的将书借给了他。可是过了一会儿,轩轩还是没有将书还给洋洋。于是洋洋过去要:“你把书还给我!”“我还没看好!”于是一场抢书大战就开始了,两个人谁都不让,眼看一本书就要破了,于是洋洋过来对我说了这件事,我了解了情况后,对轩轩说:“你想看这本书的话可以和小朋友商量一起看,如果你们两个人再抢下去的话,这本书就破了,以后谁都看不了了。”听了我的话,两个小伙伴才放下了书。

  这类抢书情况时常会放生,每个孩子都不愿意退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请孩子一起监督。如果发现书本有破的地方及时告诉老师。老师利用区域活动时间请孩子一起动手来修补书本,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保护书的重要性,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阅读教育随笔4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他就像老师一样指引着我们,像镜子一样警醒着我们。阅读可以是读一本好书,可以是读母爱的伟大、父爱的深沉、友谊的纯洁,也可以是读孩子们纯真的心灵。

  那么,现在,我要读一下大自然。

  大自然孕育着我们,为我们无私的奉献着。过去,大自然是美丽的、开心的,因为那时候没有滥砍滥伐、没有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没有过度开发,有的只是人类与其他生物、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但现在不同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人类为了利益,将森林砍伐了;人类为了利益,将动物捕杀了;人类为了利益,将河流污染了;人类为了利益,将大气层破坏了;人类为了利益,将生物链彻底破坏了……

  我脑海里依然清晰的记得童年时的场景:清澈的小河里,鱼儿快乐地游着;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野兔奔跑着;蔚蓝的天空上,小鸟快乐的.飞翔着;河边的树林里,树儿挺拔的生长着。而现在呢?河流里的鱼儿已经不见了,有的是鱼儿的尸体;田野里的野兔也无影无踪了,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上;天空中的鸟儿也不知去向了,天空也不像以前那样蓝了;树林里的树几乎消失了,被人们肆意砍伐了。

  大自然已经向我们抗议了:温室效应,地震、泥石流的频繁发生,海水的泛滥。为了我们的后代,为了我们的生活,请大家爱护大自然吧!爱护大自然的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种动植物……只有我们善待大自然,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才会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来吧!让我们善待大自然吧!保护我们的家园,从你我做起!

阅读教育随笔5

  大脑皮层言语中枢机能的成熟理论告诉我们:人脑的80是通过视觉而获得的,视觉刺激能促进儿童的大脑神经网络的发展。早期阅读是积极自主的视觉刺激,给儿童以积极的语言刺激,加快大脑的发展与成熟。图书是幼儿理解图画符号到文字符号,从学习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有效工具。因此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应及早为幼儿提供完整语言的学习机会,积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结合我园全语言课题的实施要求,我们对《纲要》进行解读,认真思考各流派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观点,同时,从小班幼儿兴趣着手开展阅读活动。我们以大量事实阐明:早期阅读是一项“集口语、书面语言、图画阅读、文字阅读为一体的全语言教育活动”。要搞好全语言教育活动,关键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我们的做法是: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唤起幼儿阅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诱导幼儿积极地听和说,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1、在活动室一角开辟字宝宝乐园。把学过的汉字贴在那儿,在活动室四周贴上适合小班幼儿的日常用语:“请你让一让,好吗?”“我爱妈妈,妈妈爱我”等等。在生物角的花卉和动植物上贴上一些文字标签,告诉幼儿教室里有许多“字宝宝”想跟小朋友玩,喜欢小朋友摸摸它,看看它,组织幼儿到环境中找自己喜欢和认识的“字宝宝”。

  2、创设语言角。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提供图书、图片、字卡、早教机、阅读磁带等等,让幼儿自由的选择材料,自主的进行感知,体验阅读的乐趣。同时,教师根据幼儿不同发展水平,有的放矢地指导他们进行阅读。如请幼儿把认识的'字宝宝组词或编成一句话,或配上相应的简单的图画,使幼儿置于图文并茂的阅读环境中。

  3、各领域渗透阅读。在早操、盥洗、午睡等各种活动中,结合有关内容出示相应的汉字,让幼儿根据字卡作相应的活动,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1、运用丰富有趣的游戏激发幼儿的阅读好奇心。首先,在阅读活动中,无论是指读还是翻书都得用上右手,而小班幼儿还分不清左右。我在孩子们的右手食指上画上了五彩小点后,孩子们便会用“小点点”翻书,找字宝宝了。其次,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指行的方法,我选择了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在幼儿右手食指背上贴上小红点当“火车头”,告诉幼儿书中的“字宝宝”都等着坐小朋友的火车,通过“开火车”游戏,让幼儿的“火车头”经过每个“字宝宝”下面,使幼儿在有趣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指读的方法。

  2、运用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对汉字既新鲜又陌生,我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在阅读活动中,根据内容画出相关物体,将汉字与画画紧密结合起来,还利用教具吸引幼儿,如画一所房子,请小朋友把“字宝宝”送到房子里做客。用肢体和语言让幼儿认识“字宝宝”,如:“游”——做游水动作;“写”——做写字状,帮助幼儿理解及记忆。或者让幼儿从老师的“百宝箱”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字宝宝”。

  3、运用情境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求知。在阅读活动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能有效的引发幼儿主动求知的愿望,将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如在教《气球》时,我请幼儿持红绿气球进行情境表演,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最后以识字游戏“找家”结束,即幼儿将持有“字宝宝”的气球分别帮它们找家。幼儿自始至终在情境中活动,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家园携手,巩固阅读兴趣。

  家长对幼儿阅读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决定了阅读教育能否有效顺利地开展。他们的态度也影响着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我们通过家长会、开放日、家园互动窗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向家长介绍一些阅读方法及简单的阅读游戏,请家长多鼓励孩子,为孩子提供一个“双优”的环境,让孩子没有压力和负担地进行阅读。家长一对一的复习巩固,更有利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教育随笔6

  我班里有一位叫阳阳的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从不与教师或小朋友交流,每天就喜欢在活动室里跑来跑去,快乐的时候会高声喊叫,生气的时候会就地打滚。我很担忧阳阳的发展,所以格外关注他。在观察中,我发现阳阳除了喜欢在活动室里跑,有时还会在阅读区里停留,常常会把书架上的书搬到地上,然后再放回去,偶尔也会拿起其中一本翻一翻。我意识到这也许是引导阳阳的契机。

  一天,我拿着绘本《和爸爸一样》,故意坐到阳阳身边阅读。不一会儿,我感到他向我投来了好奇的目光,便举起书转向阳阳:“阳阳,你看过这本书吗?”他摇摇头。我连忙说:“那你想看吗?我们一起读这本书好吗?”“好。”这是阳阳第一次认真地回应了我。那天,我和阳阳一起读完了这本绘本,心情如阳光般灿烂。

  从此以后,我经常找机会和阳阳一起读书。我发现那些内容幽默、色彩鲜艳、视觉冲击力强的绘本是他的.首选,所以我经常会在阅读区投放一些他喜欢的图书,以吸引他去阅读。我除了陪他阅读,还会就书中的内容与他作些简单的交流。开始他的话很少,但我还是不厌其烦地与他交流,只要他能和我互动起来,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我都会给予鼓励。渐渐地,他看的图书越来越多,和我的交流也多了起来。有时他还会主动问我一些问题。再后来,我就引导阳阳与小朋友一起阅读,就这样,阳阳和小朋友的交流也慢慢地多了起来,并且也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了。

  因为阅读,阳阳打开了心扉,愿意向教师倾诉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感受,逐渐建立了自信,融入了集体。这就是我和阳阳的读书故事,它没有激动人心的场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有着最真实的成长记忆。

阅读教育随笔7

  1.巧用标识,配上儿歌,养成翻书的习惯。

  可以在图书右下角的每一页都标记上红色的小圆点,一边翻一边念儿歌“捏住小圆点,轻轻翻一页”这样带着幼儿一页一页的翻书,当幼儿自己翻书的时候及时和幼儿一起说儿歌,并且做动作,不停强化这种行为,幼儿逐渐养成一页一页轻轻翻书的好习惯。

  2.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养成去放书的好习惯。

  教师可以把书比作有感情的物体,比如拿书的时候可以说“书宝宝,我爱你,今天我们一起学本领吧,”接着问幼儿“你们爱书宝宝吗?”“爱”“那翻书的时候呀要轻轻的翻,不看的时候要把他合好可别弄疼了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动作,幼儿跟着模仿,每次去图书区看书之前,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做这些动作,不断幼儿就会养成取放书的好习惯。

  3.营造安静地环境,幼儿养成安静阅读的习惯。

  为了幼儿能够安静地阅读,那么在幼儿园我们安排图书区的位置的时候就要选择比较安静的位置,比如我们班把图书区放在了靠近睡眠室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的位置要安静地多,这时候也要求其他区的幼儿在玩的'时候能够尽量轻声交流,也为图书区营造安静阅读的习惯,长时间在安静地环境下看书,幼儿会逐渐养成安静看书的习惯。

  4.充分发挥图书区互动墙饰的作用,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

  可以将幼儿正确阅读姿势的场景拍成照片,最好是本班孩子正确看书时候抓拍下来的,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模仿,这样老师可以具体表扬某个小朋友的这种行为,还起到一种榜样作用。

  5.教师做好标记,分类摆放,幼儿模仿。

  教师可以将图书区的书贴上小标记,小班可以对应的贴上一种相同的标记,也可以是同一种不同数量,但是教师摆放的时候尽量同样大小的放在同一栏并且做好相应标记,这样幼儿按标记摆放同时无形中也按照大学分了类。

阅读教育随笔8

  阅读让孩子更快乐伟大的戏剧学家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也常说孩子们要是没有宝贝书,就好像生命中没有爱的温暖。

  于是我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创设了一个充满书香氛围的“乐书吧”!里面投放的宝贝书全是家长与孩子们一起精心挑选,制作的!乐乐是个害羞腼腆的小姑娘,她有着很强的语言表述能力,只是不能很大胆地在别人面前表现。 这一天,乐乐来到乐书吧,她一眼就看到了乐书吧里“每日推荐”上放着的那本曾在我班上获得一等奖的亲子自制书——《美丽的春天》。她兴奋地举着,企图想吸引其他的孩子,可遗憾的是,没有小朋友注意到她,她显得有点失落,三下两下地翻了翻,转身想离开……看到这,我快速地走过去,拿起那本书,一惊一诈地说道:“呀,这本书在这呀,太好啦!”也许是我夸张的声音吸引了她,乐乐转过身来,小声地问道:“老师,你也喜欢看这本书吗?”“是呀,这本书多好看呀,乐乐,你想和我一起看么?”乐乐点了点头,乖巧地在我身边坐了下来,阅读的时候,我不断地用语言引导着乐乐,慢慢地乐乐开讲了,看着她专注的样子,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给乐乐创设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呢?于是她阅读完后,我夸张地鼓了鼓掌“乐乐,你太棒了,真好听!”没想到我的掌声真的吸引了许多的小朋友,他们纷纷围了上来“老师,你们在干嘛呀,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呀……”我故作神秘地说道:“乐乐给我讲了个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吧,那就让乐乐给你们讲吧”听到这,小朋友把乐乐围了个水泄不通,纷纷缠着乐乐,“乐乐,你给我们讲讲吧,对呀对呀,给我们讲讲吧”这时我也适时地参与进去“乐乐来一个,乐乐来一个”看着小朋友热情,着急的样子,乐乐显得有点手足无措,惊慌地看着我,我微笑地看着她,“乐乐你行的,记住声音大一点就会更棒的`!”看着我肯定的目光,乐乐开讲了,这一次她讲得更好了:美丽的春天到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柳树也长出了嫩芽,美丽的花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看着乐乐神采飞扬,和小朋友们专注的样子,我不禁为自己的小计策成功,而由衷地笑了,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今后在引导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及时地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更应该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让孩子想说,敢说,大胆说,喜欢说和及时得到应答的环境。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一直在努力着!

阅读教育随笔9

  时间过得很快,一学期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暑假也快到了。暑假里,我读了老师推荐的好书。这本书叫《爱的教育》,是一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阿米库斯写的。

  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每月范例》中的《马里奥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非常感人。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12岁的`意大利男孩马里奥登上一艘开往马耳他岛的巨轮。在船上,马里奥遇到了一个好伙伴。这个女孩和马里奥差不多大,但比马里奥高一点。聊过之后,马里奥知道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克里特尔。像他一样,她失去了父母,来到了亲戚家。深夜,一场可怕的暴风雨来临了。甲板上的一切都被冲走了。船底经不起暴风雨。它坏了。水涌进来,船就要沉了。乘客们都惊慌失措,跑到甲板上大声哭泣。

  一半的乘客跳上准备好的船,但只有一艘船,船上挤满了人。只有足够的空间再容纳一个孩子,克里特尔和马里奥都想继续。在这个关键时刻,看到船离船越来越远,马里奥给了女孩机会,女孩跳进船里得救了。船就要沉了,但是马里奥面对死亡依然平静而快乐。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非常感动。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向年轻的马里奥学习。我们应该学习马里奥的性格,愿意为他人牺牲,在危险面前保持冷静和坚强。

阅读教育随笔10

  西汉文学家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回顾三年执教路程,一路崎岖,出现过无数次的迷茫、无助、失落和困惑。很多时候,都是书籍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它就像一盏灯为我指明了路途的方向;就像一位人生导师帮我分析解惑;就像一位老朋友给我拥抱鼓舞。在阅读过程中,我在成长着,也在进步着。

  我爱阅读的习惯,也渐渐的影响着我的学生。随着我校开展的“晨诵、午读、暮醒”活动,越来越多的学生自觉的加入到读书行列。就我班来讲,通过读书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阅读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拿今天的数学课来说,在上《用字母表示数》时,班上有学生知道人类为什么在月球上跳着走路这类科普知识,有人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这类历史知识,有人知道字母的演变过程等。其次,阅读可以改善人心,培养文雅和仁爱的品质。我班男生人数几乎是女生人数的三倍,并且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学生心理复杂。

  班上以前常出现吵架,因小摩擦打架情况,学生性格很犟 ,不爱包容他人,不爱承认错误等。处理这些情况,有时我也身心惧疲,虽然开有品德教育课,可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鲜活的东西。自从我和《第56号教师的奇迹》及《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结缘,处理这些问题开始有 了很多对症的办法,开始不再很头疼了。而今年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做最好的自己》系列丛书,开始懂得自强、自信、自立、诚信、奉献、友爱、互助、感恩等美德。他们内心开始发生变化,愿意去包容他人,帮助他人,外部也表现出谦虚有礼,慢慢的今年的摩擦减少了,班级也和谐不少。最后,阅读给孩子打开了一扇想象的天窗,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取材,使孩子们对写作产生了信心。学生写不再是千篇一律,提笔叹气,不知所措。现在他们有的学生的'我每读起来都是一种享受;有的学生的开始出现自己独有的特色;有的学生可以在纸上写下只言片语了。可以说学生在作文上取得的进步,功劳都源自于他们在平时的点滴阅读中。

  阅读使人聪慧,阅读使人明理,阅读使人儒雅,阅读使人写作变得简单,阅读使人生更加丰富。阅读,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教育随笔11

  近日,我参加了金桥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和家长们一起观摩了冯老师的一个大班绘本阅读活动《买梦》,然后冯老师与家长进行了互动交流,进一步和家长阐述了孩子阅读的重要性,并非常注重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与支持。

  的确,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孩子阅读可以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3—8岁是一个人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尽管他们还不完全识字,但是各种图文并茂的书,能够让孩子与书对话。孩子阅读可以是读书也可以是听故事、看戏,甚至观察人的表情行为,孩子在图画书中阅读的不仅有童话故事,而且有儿歌、童谣,这样可使孩子接触到语文的多元风貌。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培养孩子早期阅读能力,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发展的精神食粮。

  冯老师每天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鼓励孩子每天阅读;并增添部分经典绘本,带领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集体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安静读书、一页一页翻着看、爱护图书、每天阅读等;在交流中积极发动家长,把孩子家里的好书带到幼儿园来与同伴分享;图书要丰富,争取人手一本,并在丰富班级图书的同时,实现班级间的图书漂流,扩大阅读面;通过“小手拉大手”家庭阅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

  家长们听了后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在现场还进行了亲子阅读情况的调查,调查表明这个班内的家长自孩子读小班时就开始重视亲子阅读,三年来,亲子阅读给了家长不小的惊喜:他们发现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孩子的眼界也开阔了,通过阅读还懂得了许多的道理。 “亲子阅读”,不仅仅只是读书,它还是一种沟通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使孩子的心灵得到了更多的关爱,让孩子享受了到读书的乐趣。 因此对于亲子阅读活动,家长们都非常赞同和支持!

  是啊,阅读为大家点亮了一盏智慧明灯,让我们和孩子携手一起共同成长、共同丰富自己,让这盏智慧明灯照亮孩子们的心田和他们前进的道路,指引他们健康的成长!

阅读教育随笔12

  学校里实施语文教改,在三年级中深化单元整组教学,每周节省出两节课作为专门的写作和儿童经典阅读指导课,于是我有幸地成为了第一批教儿童阅读的教师。

  三年级的推荐书目有四种。并且书都是学校图书馆里买好了的,每种书借给学生人手一册,阅读一个月后收回图书馆,留待下一年级的孩子再用。秋日里的一天,发下《森林报》(秋)一书,看到孩子们喜滋滋地捧着书,有的和同桌欣赏着赏心悦目的封面,有的转过身和好伙伴分享着刚刚读过的精彩的片段……那一瞬间,幸福快乐写满了孩子们的脸颊……

  于是,自己童年阅读的情景也如秋日的斑斓落叶般在脑际一一飘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生活还很不富裕。吃得饱穿得暖,已经是莫大的满足了。如果新年里能够拥有母亲用旧衣服作里子改制的新衣服,便忍不住神采飞扬了。而爷爷偶尔出趟小镇——带回来五六个坏了一半的苹果或梨子,对我们来说不啻于珍宝了。那时的水果摊是舍不得把有点腐烂的水果扔掉的,而是用刀子把腐烂的部分挖掉,露出新鲜的果肉,不一会儿,这新鲜的果肉因为氧化而变成铁锈红的颜色……而当这几个露出铁锈红果肉的苹果或梨子,终于递到我们手上的时候,那份快乐难以形容!我们激动不安得甚至不敢大呼小叫的,而是像珍宝一样护着这好东西,找一个好地方,用最舒服的姿势尽情地享受美味……

  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可能奢侈地拥有一本儿童经典读物吗——那是不可能的。那样的日子里,我们可能拥有童年的课外阅读吗——有,可以肯定地说。但是少,少而珍惜。那偶尔的几次课外阅读,就像获得的那几个残破的苹果一样珍贵,因而也让人格外地留恋。

  最奢侈的课外阅读,就是《中国少年报》。那时大概读四年级。小学校里订有《中国少年报》,至于是全校独一份呢,还是每个班一份呢,我们不知道。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刚刚高中毕业,是村里难得的秀才,也是喜好读书的。学校里除了偶尔几本破旧的连环画之外,唯一的儿童课外读物就是《中国少年报》了。报纸只有一份,怎么能让那么多孩子都看到呢?王老师的办法很简单,把每一期中国少年报都糊在教室的墙壁上。来一期糊一期,一张一张地挨着往后贴。当然有时候也会好几期攒拢了一起贴的。就这样,沿着教室的墙壁贴了一大转。一转贴满了,就挨着第一转的上方再一张一张地贴第二转……以此类推,我已经不记得是贴了三转还是四转,反正教室四周的墙壁全是中国少年报。这对于我这个不爱活动却爱读文字的孩子来说真是饕餮大餐。于是每到下课,就沿着墙壁仰着头,一张一张地看,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那些连载的少儿连环画故事,读了这一期,就期盼着下一期。如果老师就把它贴在旁边,那正好,有滋有味地继续地读下去。如果万一下一期还没有来,或者老师没按顺序贴,那就得满教室地找啊找,找到了,心满意足地趴着墙头读。《过年的传说》我最早就是从中国少年报上读到的。看壁报的并非我一人,好多孩子爱看。有时候为了看同一地儿的报纸,有的站在地上仰头读,有的要站在凳子上才能看到,有的甚至要跪到课桌上方能够到……就这样挤来挤去的,就会吵起来,甚至是打架……但是,那简陋的小教室里,那满墙壁的中国少年报,实在是孩提时代最幸福的阅读回忆啊!

  没有正规的课外阅读,但偶尔撞上的一两次也是充满了幸福的回忆。那时候的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一放学就去什么补习班、才艺辅导班。那时候什么课外班都没有,要说有,那便是“劳动班”了。一放学,每家孩子都劳动,回家作业要在天黑回家后就着一盏油灯默默完成。年纪大一点的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年纪小一点跟着祖母烧火做饭。中不溜秋的孩子和我一样,放学后的活儿一般就是割草。回到家里放下书包,磨一把大镰刀,背着个大草蔀,找一块水草丰茂的地儿就开始利落地割起来。青草特有的清香会在割断的绿叶绿枝间弥漫开来,手上沾满了泥土和青草的汁液。但意外的惊喜往往会在这种时候发生。刷刷地割着,突然前面出现一张泛黄的旧报纸,一行黑黑的题目映入眼帘,正好是自己爱看的故事小说之类……于是随手就把镰刀往草地上一插,顺势坐到横着的镰刀柄上,沾满泥土的`双手捧起报纸就急不可耐地读起来。至于那报纸原来是包过盐巴,抑或裹过糖果什么的,甚至别的什么不知名儿的啥东西,都已经全然不顾了……

  夕阳的余晖渐渐穿过树木映照下来,暖融融的,照着小小的身影。而此时,旧报纸上的文字也如金色的阳光般裹挟住了一个乡村孩子的心灵……

  最幸福的那一次,终于平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一本儿童读物,大概是一期儿童杂志,记得清清楚楚的,叫《当代少年》。三十多页的样子,内容已经记不起来了,只是阅读的美好感觉现在还让人回味无穷。内容的丰富多彩,情节的引人入胜……像饥饿的孩子拥有了一块香软的面包,像口渴的行人遇到了一泓甘冽的山泉……阅读它,仿佛就在享受着心灵的盛宴……一遍,又一遍……后来弟弟妹妹也也被这一册薄薄的书本吸引,你读我读……村上的小伙伴也来读,最后真正地把它读烂了,而封面上的《当代少年》四个字,恐怕不会从这辈子的记忆中抹去了……

  因为阅读,原本暗淡的童年拥有了那么亮丽的片段……

  上课铃响了,我回过神来,孩子们已经安静下来了,一个个捧着《森林报》,如痴如醉的样子……

  呵呵,幸福的童年阅读。

阅读教育随笔13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信息量迅猛增加,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通过语言、文字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已成为社会的要求和人们的自觉需要。早期阅读作为听、说、读、写等诸环节的重头戏,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教师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其突出优势在于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美国已经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新的教育改革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全美各州强力推行。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园采用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材料,即幼儿的早期阅读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进行“绘本快乐阅读”活动可以推进幼儿园的阅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行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会说话,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幼儿得以由直觉进入绘本的世界,自然流畅地听故事。好的绘本给了孩子那种以图案色彩渲染故事情节,用精妙到位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最后向孩子们传达出一种含蓄却足以让人心灵震撼的人生哲理。比如绘本《大卫,不可以》,这本书是作者根据他五岁时画的涂鸦作品再创作的,画的是小时候妈妈不让他做这个不让他做那个的事情。大卫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总是做出一些让妈妈担心的事:爬上椅子去拿东西、满脚是泥走进房间、在房间里打棒球……妈妈就不停地在说:“不可以,大卫!”最后,大卫把花瓶打破了,被罚着面壁思过,可他还流着眼泪扭过头来看着妈妈,一脸无辜的样子。生气的妈妈又心软了,伸手抱过了大卫“我爱你,宝贝!”大卫幸福地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书中的妈妈只出现过身子,没有出现她的脸。这样可以让阅读的小朋友找到同感:“我的妈妈就是这样的'!”在读这本书时,其实还让我们想到了很多:我们家长在处罚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不是父母不爱你,而是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同时也在让我们思考:帮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家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比孩子再犯了错误后再大喊大叫更重要,更理智。 再如《大猩猩》,是关于一个孤独的女孩和一头迷人的猩猩的非凡故事,获得凯特·格林威及艾米克两项大奖。小女孩汉纳生命中的最爱是大猩猩,她一直想去看看真正的大猩猩,可是她的爸爸很忙,每次要求时,总回答说“改天吧!”幸而汉纳很有幻想力,她还是可以和大猩猩在心中做朋友。就在她生日前夕,她收到一个玩具猩猩。到了夜晚,这个玩具猩猩居然变成了一只活生生的大猩猩,带着汉纳飞越树梢、攀过高墙,来到动物园里真正猩猩的家,一偿汉纳的心愿。而当她早上醒来之后,还有新的惊喜正等着她。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该绘本,肯定会在思考:每一个孩子都在渴望父母的爱,家长应该及时爱孩子,不要让孩子在寂寞中长大。

  “快乐绘本阅读”的理念是:让幼儿快乐地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幼儿是自己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参与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幼儿是发展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理解、感悟与创作。在快乐绘本阅读教学的实际开展工作中,我们充分尊重幼儿阅读的主体性,采用科学的阅读指导策略,营造多元快乐的阅读氛围来实现“绘本阅读的快乐”,使幼儿充分感受到绘本美文美图的良好熏陶。

  一、明确教师角色定位,平等参与,尊重幼儿阅读的主体性。

  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不应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而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幼儿,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知识和智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并积极鼓励他们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参与到编写故事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续编结尾;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例如,读《彩色的乌鸦》可以让幼儿将自己想象成一只色彩斑斓的彩色乌鸦,然后他们就会很自然的以“我”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我”会怎么做。

  平等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源于教师对早期阅读的天然热爱与兴趣。因为,教师只有抛弃自己的阅读成见,拓展可能因世俗的影响而变得拥挤而狭窄的心灵空间,才能真正做到平等的参与和引导,而不必带着“非得给些价值观”的使命来导读;只有真正尊重孩子们独特的阅读感受,而决不压抑孩子的奇想与乐趣,才能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二、运用科学的阅读指导策略,打开幼儿阅读之门的金钥匙。

  幼儿在通向独立文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让他们终生受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这样阐述阅读指导:一开始,教师得先为幼儿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幼儿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之前,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协助幼儿了解故事,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

  其次,关注量的积累,引导博览群书。没有量的积累,即使篇篇是精品,幼儿也难形成良好的阅读修养。因此,要大力提倡“举一反三”的博览,提倡广读书、读整本书、读整套书,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幼儿的阅读有量的保证。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应在课内交流分享,让幼儿有一个展示的平台。在交流中,孩子们既可以体验成就感和分享的快乐,又可以强化其阅读兴趣。其实,一本好的绘本,孩子会百看不厌,而在幼儿看的过程中,教师可投入感情读故事,可以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课外阅读,用故意犯错来培养孩子读图的敏感度。总之,在指导幼儿找出新的阅读方法时,教师应做好事前的准备,事后的讨论。

  再者,重视阅读这一精神通道的建设,开展立体育人。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例如,教师与幼儿一起读著名的绘本故事《彩色的乌鸦》,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每只乌鸦色彩的区别和表情的变化,想象彩色乌鸦时代的快乐和美好,感悟现实与人相处的境界。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幼儿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幼儿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三、注重开放式阅读环境与拓展式阅读形式,营造多元快乐的阅读氛围。

  开放式阅读环境首先是空间上的环境开放:阅读绘本也需讲究氛围和意境,可以根据需要在教室,在阅览室,在学校的草地或别的地方,营造一种积极的阅读氛围,拉近书与孩子的心之间的距离。通过教学地点开放促进幼儿主动的阅读兴趣。开放式阅读环境其次应重视教学人员开放:授课者不必都是同一教师,可以是不同班级教师的交流,或与专家、作家、故事妈妈、故事天使、家长等演绎故事,诠释故事,分享故事。另外,还应注重阅读内容开放:不必都读作家所写,也可以阅读学生自己的优秀作品,如同园幼儿的作品或同班幼儿的作品。

  为了丰富幼儿阅读的多元性,应该结合阅读内容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可以读书讲故事,演故事,画故事,续编故事等,如读《泰迪熊搬家记》,可以学画地图;读《泰迪熊的溜冰派对》,可以让幼儿与家长自己筹备开派对;读《别再亲来亲去》,可以续画故事;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可以演故事;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留白处写写画画;读《嘟嘟与巴豆》,可以学习介绍各地风土人情……

  四、通过多种途径,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敢想敢说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绘本阅读活动中,一条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幼儿敢想敢说。敢想敢说是能说会说的前提,是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心理基础。然而,现在的某些幼儿往往自我意识差,缺乏自信心,不敢说、不会说。为此,我们根据阅读目标,积极拓展教育途径,让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语言的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开展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较为集中的阅读经验活动,(大小图书阅读活动,听赏、排图活动、自编图画故事书活动等),能帮助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获得阅读经验,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增设一日生活朗读环节,坚持每天20分钟晨读,采取“欣赏--跟读--朗读--评价”的模式,在幼儿朗读时,时常让幼儿比一比,看谁读得对,读得有感情,这样一来既发展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幼儿的鉴赏朗读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在集体面前敢想、敢说、会说、愿说。在自由活动中,让幼儿在图书角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图书,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阅读方式(独立阅读,结伴阅读等),在录音区放置空白录音带和原带,逐步训练幼儿由欣赏--跟读--模仿--创造(非常简单)的过程,最后由老师评价,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他们的欲望,以逐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根据所见所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感受与体验,积累阅读经验总之,早期阅读活动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教师应根据阅读教材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法,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有位哲人说过:“我们的孩子也许不是一个天才,但他应该可以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一个快乐、有着丰富情感和高尚情操的人。”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和老师就是他的天空。如果我们以阅读为乐,注重文化教养,孩子也会以读书为乐,这就是熏陶。

  翻阅一本本幽默诙谐、耐人寻味的绘本,能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不同以往的快乐,而后孩子的心胸开阔了,头脑灵活了,表达能力得到发展了。

  可以说,感悟绘本,享受阅读,孩子的童年更快乐!

阅读教育随笔14

  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每天和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在一起吃喝玩乐,老师就像他们的妈妈,孩子们就是老师自己的孩子,有一首儿歌这样写:“幼儿园好想家,我爱老师像妈妈”。面对这群天真烂漫的可爱的小家伙,每天都有说不完快乐的事情, 嘻嘻……。 幼儿园里每天早上都要点名,为了更加增进我们之间感情,在点名、喊到之外增加了拥抱。每当点到一个孩子的名字时,我们就张开双臂,用微笑和期盼的眼神示意孩子上前来和我们拥抱,互相亲一下脸颊。不要小看这简单的动作,它很快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两三岁正是孩子渴望成人肌肤抚触的时候,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成人关心和爱护,他们幼嫩的肌肤也需要成人的爱抚。我们用拥抱和亲亲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也让师幼之间变得亲密无间,让孩子真正感觉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亲切,幼儿园就像家一样充满温情。我们还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我们拥抱,有的孩子会像小鸟一样“飞”上来,有的会像小兔、袋鼠一样蹦上来,有的会像小马一样跑上来……小三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如果有哪位老师出去听课或者做其他事情去了,一上午不在班里,每当回来的时候,像冯梓航、孙浩哲等等主动张开小胳膊就往你怀里扑,“张老师抱抱,”又是抱又是亲的,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令人难忘啊。

阅读教育随笔15

  开学伊始,一个熟人的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细细倾听,孩子的一句话道出原因:“老师和大家一起一边看书一边聊,一直聊啊聊,真无聊!”一打听,原来,这个孩子在一个以阅读教育为特色的班级。

  阅读,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活动:书本,在人生的漫长岁月中是不可或缺的朋友。所以,我们总希望孩子们能在阅读中渐渐爱上书本。

  我发现,孩子在毫无压力和目标的状态下,都是喜爱阅读的,因为书本中有他们未知的新奇世界,有他们未曾经历的非常体验。因此,在可自主的前提下,孩子们大都喜爱阅读。但是,的确有许多家长和教师反映,孩子不喜欢阅读。对此,我的观点是:孩子不喜欢阅读的原因在成人身上,是成人让孩子不喜欢阅读。

  我清晰地记得,在儿子读小学时,我带他去杭州西湖游玩。出发前,他对旅行满怀期待。旅途中,看着车窗外的美景,我对他说:“西湖边桃红柳绿,美不胜收,你仔细看看,这些植物在栽种上有什么特点,回家后你要完成一篇作文。”就从那一刻起,儿子对游玩趣味索然。

  不久,我哥哥带他去钓鱼,估计我哥哥一定没有对他提过类似的要求,所以,提着两尾小鱼回家的他兴奋异常。那周,他写的作文《舅舅带我去钓鱼》第一次被教师当做范文展示了出来。

  瞧,没有明确的要求,孩子全凭自己的感受完全投入其中,其情绪体验自然更为强烈而深刻。同样,当孩子翻开图书,开始期待中的“梦幻之旅”时,教师的一个目的性很强的要求——“看看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自然打击了孩子的阅读兴致;当孩子随着故事情节展开想象时,教师的一句“看看小老鼠的表情是怎样的”无疑打断了孩子的奇思妙想。

  这样的集体阅读,让孩子产生了“聊得真无聊”的厌倦,同时也会不知不觉地疏离书本。

  当然,极富责任心的教师,总是想让孩子在看完每本图书之后,可以收获文学作品传递的精神和思想。但值得琢磨的是,孩子的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道理”的认知,是通过感受和体验来获得的。在幼儿园里,幼儿感受和体验的途径就是“把玩”,即动一动,玩一玩。

  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将“要为理想而坚持,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妥协”的道理,通过鸭子和天鹅两位朋友比试“谁最棒”的故事,生动地表述出来。在教学设计中,为了避免“聊得真无聊”,我采用了引导孩子共同参与故事中的游戏的方法,力图使孩子通过“玩故事”来感受坚持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在活动中,当孩子阅读到“鸭子和天鹅为了赢而一动不动”的时候,教师随即引导孩子玩“木头人”的游戏。故事情节让孩子们早已跃跃欲试。第一次做游戏,在故事角色“蜜蜂”“乌鸦”的干扰下,一些孩子纷纷落败,但最后获得胜利的.,也一定是孩子。

  在短暂而简洁的有关输赢原因的交流之后,教师在第二次游戏前引导幼儿思考:“鸭子和天鹅在比赛中,心里念叨着什么?”孩子不约而同地复述着故事里的语言:“我要赢,我不能动,就连一根羽毛也不能动!”教师便顺水推舟:“瞧!它们在比赛时心里老想着一句话,可以帮助它们一动也不动。一会儿,你心里也想一句话试试,看看能不能坚持到胜利。”

  果然,在第二次游戏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获得胜利。在交流环节,面对教师提出“你当时心里想什么”的问题时,孩子们纷纷回答:“我想,我要像鸭子一样不能动……”“我想,妈妈,我一定不能动……”“我想,什么也别想什么也别看,就能不受影响……”

  此时,我画龙点晴般地完成了绘本主题思想的传递:“是啊,以后做事时,心里老想着这件事,这件事就容易做成功。”

  显然,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体验作品的主题,而教师则追随着孩子将绘本的道理渗透在教学中,一切便显得自然而妥帖。可见,孩子对道理的认知,不能单凭“聊”,而应充分利用绘本故事营造的情境,让他们在感同身受中接受得心悦诚服。

  我以为,以绘本为素材的集体阅读活动,教师只要努力将教育必需的内容,采用以玩耍为主的体验性活动形式来呈现,孩子就能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爱上书本。

  幼儿阅读教育专家周兢教授曾说:“早期阅读带有早期儿童鲜明的学习特征,那就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

  因此,幼儿集体阅读活动的规律,值得我们去好好求索。

【阅读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阅读教育随笔10-02

阅读教育随笔15篇10-02

阅读教育随笔(15篇)10-03

教育随笔-让幼儿爱上阅读07-29

阅读幼儿教育随笔05-04

中班阅读教育笔记随笔10-22

小学阅读教学教育随笔11-29

阅读教育随笔(集合15篇)10-03

阅读幼儿教育随笔7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