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校长教师交流“三多三无”现象反思

时间:2022-05-15 12:32:49 教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城乡校长教师交流“三多三无”现象反思

  一、现象

城乡校长教师交流“三多三无”现象反思

  教师向上流动的多向下流动的无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本来是为了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发挥传帮带作用,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提高,将来更好地服务农村教学,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现在在部分地区这一工作刚好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农村优秀教师拼命向城区学校涌动,城区教师交流到农村薄弱学校的几乎为零。这样势必导致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更加薄弱,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的差距。

  教师留在城区学校的多回到农村学校的无轮岗交流的本意是为了促进人才的双向流动,现在却恰恰相反,

  交流到城区的教师几乎都变成了工作调动,有的即使工资人事关系没有转走,但大家都明白这个人是不会再回来了。

  很多农村学校为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不得不拿出学校有限的经费另请临时代课教师,这样几乎把农村薄弱学校逼向了生存的绝境。

  教师交流轮岗多校级领导交流的无

  人的能力有不同,校长中也有能力强弱之分,轮岗制有利于带动教育均衡发展。优秀的校长轮岗交流到薄弱学校去任职,能力相对比较弱的校长到条件优越的学校去锻炼的情况,有利于实现教育整体均衡发展,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备受社会关注的择校问题。现实中,由于没有校级领导交流的相关制度配套,造成教师交流轮岗多校级领导交流几乎没有。

  二、建议

  推进双向交流,促进教育均衡严格按《意见》要求实行双向交流,每年有多少农村教师流入城区,必须有相同数量甚至更多数量的城区优秀教师交流到农村,使轮岗交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规范交流行为,确保有去有回农村交流到城区的教师,交流期满后必须回原来学校工作三年以上,且业绩突出方可调入城区学校;城区交流到农村的教师,德能勤绩考核合格后方可回原单位工作,否则将继续留在农村学校完成下一轮交流工作。鼓励城区教师自愿留在農村学校任教。

  完善激励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奖惩制度,对城区积极参与轮岗交流的校长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各种政策上的倾斜与扶持;把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交流工作经历作为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名师评选的必备条件;设立农村教师特殊贡献津贴,对在农村学校工作达30年以上的优秀教师除颁发荣誉证书外,终身享受每月350元的农村教师补贴,为农村学校创造更多吸引人、留住人的福利,变“要我去”为“我要去”。进一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将制度化、常态化

  严格执行《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在交流轮岗的对象上,重点推进骨干教师(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评选的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和优秀校长、中层干部的交流。同时,不能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理解为将“富余人员”下派。经过走访调查,一些优质学校的校长没有将真正的骨干教师交流出去,总是千方百计地将“挑大梁”的班主任或学科教师留下,而将教学水平一般或者富余的学科教师交流出去。

  教育管理部门要尽快建立校级领导交流相关制度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制度有利于减少教育腐败,有利于实现教育整体均衡发展。再加上基于科学发展的观点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实施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制度乃大势所趋。建议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校长在一个学校任职不超过两届,同时校长也应该年轻化,校长每届聘期不超过4年。凡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正、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两届后,原则上均应交流。校长每次交流的期限不得少于4年。

  建立评价机制,确保工作实效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县(区)级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时,要把城乡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纳入其中,深入城乡学校了解情况,从交流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评价,杜绝听汇报、看报表等形式主义的评价,确保轮岗交流工作的实际效果。

【城乡校长教师交流“三多三无”现象反思】相关文章:

城乡教师交流总结06-10

城乡交流教师工作总结11-22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07-07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02-15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15篇07-07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15篇02-15

城乡教师交流个人工作总结01-16

城乡教师交流阶段性工作总结11-22

【精华】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15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