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师反思

时间:2022-05-16 17:06:23 教师 我要投稿

初中音乐教师反思

初中音乐教师反思1

  我对自己讲授的音乐课《唱脸谱》做了深刻的反思我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优化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初中音乐教师反思

  一、在教学程序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心理、态度和需要精心设计,使教学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激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采用了音乐综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设计思路从介绍京剧引入教学,紧接着使学生充分欣赏、体验蕴涵着京剧韵味的歌曲《唱脸谱》,从谈论歌曲的体裁、讨论音乐段落的划分。体会京剧唱腔韵味体现在哪里?对比有无装饰音、下滑音的效果,通过课件介绍京剧脸谱的谱式,使学生对京剧脸谱产生兴趣,并获得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及其各方面的艺术能力。

  二、在知识技能方面,一部分学生在学之前就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储备了丰富的知识,对于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由来、脸谱的谱式与颜色等等都有了浅显的了解,我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融入课堂当中,实现教于学的主动结合。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学唱《唱脸谱》更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学生在课程当中,自主的认知、体验,效果自然好得多。整个课堂情绪高涨、学生思维积极主动,一方面加深对音乐课程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内涵中表现自我,创造自我。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的学,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持教之功贵在得法”。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了情感体验式教学法。我自己上网搜集了许多关于脸谱的知识,用课件的形式显现给学生,让学生去看、去想,产生一种直接感受,这就是体验,它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时对其原貌的亲身感受。情感是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在欣赏和学唱歌曲中,我用自己的指挥来引导学生赏析、演唱,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比起传统的教学生认识音符、掌握时值要快的多。

  《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现代教育研究也表明: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可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审美感受,是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基础。因此,我将常用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法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让他们认识脸谱,了解京剧,并区分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我在这节课中采取的是综合评价方式,不是看学生这首歌唱到什么程度,而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等,看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否对京剧产生了兴趣,是否对脸谱产生了兴趣,是否拿着自制的脸谱兴高采烈地边演唱歌曲边手舞足蹈,上完这节课是不是很快乐,余兴未尽,是否真正做到也在乐中陶情,情中激趣,趣中学乐,乐中审美,美中提高,我想,这也是每一个音乐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做为一名青年教师,为使下一代接受"美育"熏陶,端正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民族音乐教育。音乐教师任重道远,关键在坚持不懈,关键在于结合新音乐教学大纲,不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适应形势的需要。

初中音乐教师反思2

  音乐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一直以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及名曲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当前教学革新和学生认知不断发展的情形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的教学需求。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才能基于大众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去感受美、获得美、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完成自我的精神陶冶和心灵熏陶,促使自我的全面发展。本文就中学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原则与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引入方法。

  关键词:

  中学教育;音乐教学;流行音乐

  在当前音乐教学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的情形下,音乐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无视散漫,厌恶枯燥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音乐教学的根本效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通过拓展音乐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来让学生重新审视音乐、感受音乐,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构建和重塑,培养其美学能力,推动自我的全面发展,让音乐教学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基本原则

  流行音乐作为通俗音乐,大多是基于生活而产生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当前流行音乐鱼龙混杂的情形下,要引入流行音乐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就需要对流行音乐进行严格的甄别和选择,选择适合教学的流行音乐,避免烂俗音乐,才能真正起到流行音乐服务音乐教学的根本作用。

  1、严格甄别原则

  任何一种音乐类别都被划分成各种表现形式,如轻快、乐观、伤感、孤独等,因此在选择流行音乐时要充分考虑到歌词、曲风、表达情感情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以选择积极向上、阳光快乐的流行音乐为主,来对中学生自我认知构建和价值观形成进行引导。此外,在选择时也要与时俱进,选择一些时下流行的、风格清新别致、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较高格调的音乐。

  2、适度适量引入原则

  中学生音乐教学的主导是让学生在学习欣赏古典名曲和民族歌曲的过程中去感受音乐美和鉴赏音乐美,而引入流行音乐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可以将流行音乐作为表现音乐的美、展示音乐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不应过度引入流行音乐导致教学重点的偏失。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适度适量的原则,避免忽视音乐课程内容教学,导致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

  二、如何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

  流行音乐是与大众文化以及生活息息相关的音乐类型,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和生活基础,是极具音乐实践特色的音乐类型,因此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具备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选择权

  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来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在进行流行音乐选择上不仅要“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还要适当让学生拥有选择的权利,在大范围标准约束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辨别流行音乐和选择流行音乐。比如,通过调查来分析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或者通过划分小组、让小组选择推荐来选择适合的流行音乐,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并让学生在参与选择的过程中培养出甄别音乐的能力。

  2、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始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流行音乐选择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甄别辨析;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聆听、感受、联想、思考、理解、交流分享、展示、表达;在课后要引导学生去联想延伸、去思考感悟、去自主学习更多音乐课程,从而培养自身感受音乐、聆听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成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认知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开设流行音乐专题鉴赏课程

  流行音乐的引入作为中学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开设流行音乐专题鉴赏课程,通过与学生交流合作来对该课程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比如,共同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将其进行分类来逐个进行欣赏、学习和分析;或选择当下流行音乐中典型的音乐代表人物,通过对其作品进行鉴赏分析、对人物本人进行了解来分析当下流行音乐的特色以及其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及价值观念;此外,结合电影、小品、话剧、个人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展示流行音乐,都将为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当下开创了流行音乐创作崭新时代的周杰伦,其歌曲以歌词、曲风及演唱风格取胜,其作品区别于一般流行音乐的根本特点在于内容涉猎广泛,并且在歌词上展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学美,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思考和创新性思维,在曲风上符合了中学生的喜好和认知发展规律,在传递的情绪、情感、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等方面都是积极向上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学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方法

  在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要做到适度适当,比如在课前播放流行音乐、邀请学生表演、全班合唱等形式来起到调节学生情绪、放松学生心情的作用,以此为之后课程内容教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1、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

  当前音乐已经进入了跨界时代,越来越多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相互碰撞产生出美妙的火花,推动音乐向着古典流行音乐新趋势的发展。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创新古典音乐的流行音乐来让学生们欣赏,让学生从不同的表演形式中去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从而增加学生的知识涵养和鉴赏能力。

  2、举行比赛获擂台赛

  流行音乐的引入会让许多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因此在教学环节中要尽可能设计一些环节来满足学生们想要表现的欲望,通过在课内举办流行歌曲比赛和擂台赛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根据当前比较流行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节目来设置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为后期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

初中音乐教师反思3

  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究竟怎么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了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下的几点经验:一、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就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对这门功课不发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师反思4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我校的学生由于大部分都是农村对音乐感受能力较差。现将我在教学中的感受一列如下:

  一、教材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显示: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非我们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恁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改变教学方式,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三、存在不足及措施

  作为音乐老师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常有教学与教材紧密相关,切忌追求课堂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2、教学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音乐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 乐 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篇二: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所以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音乐教育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带动学生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音乐教育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情,因为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还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教学时,教师应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比如师生互动,建立学习小组,或者借助多媒体模式等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对音乐教育的学习,教师用爱去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提升自己自信心的同时愿意去学习音乐。

  二、创设情境,培养音乐情感

  音乐教学的情感化需要情境的历练,一个人音乐情感是在社会实践、生活积累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提高的。这其实就是一个大情境的磨炼。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需要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环境调整音乐教学的过程。比如,在郊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环境心情把音乐教学也融入进去,还可以根据各种学习活动或者各种节日等去适应音乐教学的过程。最终使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师生一起进入教学内容所规定的角色,融洽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师生思维同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力。这样也与所学音乐作品紧密连接,启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动机。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发展,让学生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

  三、音乐为桥,培养学生能力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可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这样不仅可以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但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而且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益处。

  四、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学生的音乐兴趣、潜能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不一样。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能以同一标准去对待学生,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的差异,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感,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学,让他们享受音乐的乐趣。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的育人观成为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智力、情感等身心健康的发展。音乐教育中能体现出美学教育,德育教育等很多关系中学生人格发展的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重视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塑造学生完美人生的有效措施。

  篇三: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增长知识的时期,除了要加强知识框架的构建与积累外,德育也十分重要。初中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一个心智不断发展与成熟的阶段,好的德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音乐教育正是初中德育中重要的环节。然而,当下的初中音乐教育却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中“音乐”的含量较低

  参看苏教版初中音乐的教材内容不难发现,教材中“音乐”的含量其实很少,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关于音乐知识与音乐技巧的,这些技巧和学生的生活并不贴近,学生理解起来不仅存在障碍,还会丝毫提不起兴趣。授课时,很多时候是教师空洞地讲授某些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背景以及音乐的特色,学生的参与极少,音乐课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此外,音乐课很多时候基本上变成了唱歌课,课程的讲授就是教师简单机械地将一首歌教给学生,直到学生们会唱为止。

  在音乐课上,音乐的内涵、音乐的韵味、音乐的价值完全没有得到体现。音乐课上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们对于音乐的感知,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应当更注重音乐本身,然而现今的音乐教育在这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失。

  音乐课的反思首先要从教学内容着手,教材中音乐的含量低是一个亟待改善的现状,课堂上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讲授那些枯燥的和学生们所处的时代很远的音乐的发展历程,这对于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音乐课上,教师应当更多地让学生真正和好的音乐接触,让他们有机会欣赏与领略音乐的实质。音乐是另一种形式的表达,音乐不是简单地唱歌,透过音乐学生如果能够体会到背后的情感与韵味,那就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那也是音乐教师应当寻找的目标。

  二、教材内容无法吸引学生兴趣

  现在的音乐教材中存在的另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存在严重的脱节,教材的内容完全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教材中,大部分是民族音乐,现在的初中生对于民族音乐基本是一片空白,那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个领域毫无兴趣,学生们更醉心于当下的流行音乐,这些音乐他们极其喜爱甚至沉迷,而教材中的内容完全不是他们感兴趣的。此外,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不要说是初中生,就是很多大学生对于那个年代的音乐基本都没有认识,年代的跨度往往会带来很大的认识与审美上的鸿沟。对于那个年代的音乐以及音乐背后涵盖的情怀,那是初中生完全无法领会的,那和他们生活的时代隔得太远。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时候学生会觉得音乐课枯燥乏味,趣味性不强,对于音乐课也丝毫提不起兴趣。

  这样的现状是目前音乐教学的一个很大障碍,想要逾越这个障碍,课堂上教师有必要做出一些革新。首先,不必完全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地按照教程来,那样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对于教材中很重要的内容,如果这些内容的确是和学生的生活隔得比较远,教授课本知识前教师可以准备充分的引言与过渡,尽量将课本中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并且以简单轻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的相应背景知识,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有充分了解,接受起来才会更容易。此外,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加入学生们喜爱的其他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可以有相应改变。比如,可以让学生们来表演自己最喜爱的歌曲,并且阐述自己喜欢的原因及自己对这首歌的体会,这个过程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有勇气在同学面前来唱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深刻地去体会一首音乐作品,尝试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在情感。

  三、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平衡

  目前的音乐课堂上,还是难以避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和学生间缺乏互动,学生的地位被忽略在音乐课堂上也十分常见。很多音乐教师一堂课下来基本没有离开过钢琴,和学生间也极其缺乏沟通,音乐课就是教师教给学生唱一首歌,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这种状况很普遍,也是很不可取的。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情商的过程,是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的途径,若课堂上教师完全不在意学生的感受,教学形式枯燥乏味,学生不仅学不到东西,还会对音乐丧失兴趣。

  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应当有所改变,教师应该更多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及变化,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音乐课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一首歌,重点是透过学唱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一首歌与一首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很多时候,经典的音乐后面往往蕴含着一个深刻的故事或者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懂得如何欣赏好的音乐,欣赏音乐后面传递的情感,读懂那个故事以及那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这才是音乐教学的目的,才是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应当去到的方向。

  总之,现今的初中音乐教学中仍然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教材的内容过于空洞,关于“音乐”的地方比较有限,不仅如此,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及他们生活的年代严重脱节,这直接造成学生对于音乐课堂提不起兴趣,对于课程难于理解,也无法产生共鸣,这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应当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充实,教学模式更新颖。此外,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及变化,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初中音乐教师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0-11

初中音乐教师反思4篇10-11

初中音乐反思11-27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05-31

初中音乐研修反思07-04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1-06

初中音乐课后反思11-29

初中音乐反思15篇11-27

初中音乐反思(15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