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通用11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1
印象管理,就是我们使用的沟通策略会如何影响他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每个人在事实上都有几个自我,有些是隐私的,有些是公开的。大部分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以一种有助于建立在自己和他人眼中的理想身份的方式进行沟通。沟通者只有在面对面坐着的时候,也就是能在看到彼此表情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面部模仿,比如用微笑或者是表示同情的的表情来回应对方的信息。我们大部分的行为都带有发送信息给别人的目的,其实就是在做印象管理。
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进行着印象管理,目的有几种:
为了开始和经营关系。如果你想进一步去了解一个人时,你会自然而然的想要呈现出最棒的一面,表现的迷人、机智或者文雅等等。
为了获得别人的顺从。为了让熟人或陌生人合理的对待我们,比如我们会友善的和并不特别感兴趣的邻居聊天,以便在有问题时可以相互帮忙。
为了保住别人的颜面。我们更改自己的形象有时候是为了满足别人对我们的期待。还没有懂得印象管理重要性的孩子可能会直接说出“你怎么那么胖?”这类的话,而长大一些后的我们就不会再这样直接说出这样的话了。
为了探索新的.自我。这也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手段。比如尝试不同风格的服装,以便观察这种新尝试是否会改变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和我们思考和感觉自己的方式
在面对面沟通的时候,人们通过举止、外貌和配备三个方面来管理印象。举止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例如有的医生会友善的和病人交谈,有的医生则表现出冷淡的态度。交谈的内容构成了沟通者的大部分举止。非语言行为在创造印象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位带着微笑和你握手的医生和一位只会对你点下头的医生给人的感觉是大不同的。语言沟通适合表达想法,非语言行为能实现重复、替代、补充、强调和否定语言沟通。当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出现冲突时,沟通者更倾向于依赖非语言信息。
外貌是人们用来塑造印象的个人化方式,有时候外貌是职业形象的一部分。比如医生的白大褂和警察的制服。人靠衣装马靠鞍也是这个道理。外貌出众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利益。
配备是指用来影响别人如何看待我们的物理工具。汽车就是人们管理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有时候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出选择,有时候是为了给别人看而做出的选择。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2
看到推荐这本书就放到了书单里,第一次错买了《沟通圣经》,第二次买对了不过一直没有看,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买了两本书,由此可见我是多么想看这本书。一直以来我自诩是一个还比较善于沟通的人,那么我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呢?我最近对方法论比较痴迷,所以听到说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沟通的方法论书籍,就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本书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方面论证了沟通的必要性,有效沟通的方法,影响沟通有效性的因素,但是必须清楚的是沟通不代表理解,更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人之所以对沟通的需求格外强烈,源于人需要通过沟通来获取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通过内在和外在,以及与参照群体的社会比较得到的。因为获取信息、生理因素、文化差异、社会角色多个因素会使人在知觉上有倾向,所以我们需要“知觉检核(Perception Checking)”,方法是描述注意到的行为——列出至少两种诠释——请对方对诠释做出澄清,这样可以消除知觉倾向带来的沟通误会。
认识复杂度是沟通能力的特质,复杂度越沟,沟通的效力就越强。枕头法是一种提高认识复杂度的方法,从五个角度来分析问题:
1、我对你错;
2、你对我错;
3、双方都对双方都错;
4、这个议题不重要;
5、所有观点皆有道理。
通过五个角度的分析,可以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有助于走出误区。
沟通中,要努力减少无用的情绪,学会监控自己的情绪反应,注意引发情绪的事件,记录自己的内心的想法,用建设性思考取代自我打击,重新评估非理性信念。
沟通使用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你”作为开始,这样会让人本能的开启自我保护的防御心理,增加知觉倾向和误解的.几率。使用“我”更容易让人卸下防御心理。非语言的方法也可以起到作用,但是记住一点非语言的方法是模糊不清的,应该注意避免产生歧义。
有效的倾听才能有效沟通,可以不过多说话,顺势而为,也可以真诚的提出问题,或者对别人的意思进行解释确认,还可以对他人的内心挣扎提供支持,但不表达自己的赞同或者否定的想法。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发生在存在相互依赖关系的双方,他们拥有共同的目标,但发现目标不一致,资源不充足的时候,所表达出来的斗争。这时要避免破坏式的模式,如批评、防卫、蔑视和回避。要使用建设性方法处理冲突——合作,确认自己的需求和问题,描述需求和问题,思考对方的观点,商量解决之道,追踪解决方案的后效。
在我看来,沟通首先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对事不对人,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还是那句老话,方法是拿来用的,只有在用的过程中才能够体会到方法的好处和如何使用才对自己有效。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3
利用假期我读了《师生沟通的艺术》一书,这本书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便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作为教师只有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学生才会对我们的教学感兴趣。
《师生沟通的艺术》(作者唐思群、屠荣生)较全面地阐述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基本理论,就师生之间最常见的沟通障碍及其起因作了深度分析,并大量系统地介绍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课堂听讲、解决学生问题、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等方面的实用技巧,是非常值得我们教师取金的学术著作。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到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应该要做到以下两点: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教师必须先设身处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并进而用同样的思想去理解学生。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还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接纳学生,不会因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讨厌他们,对待后进生,对待班级上个性突出,调皮的学生,我想今后应该把他们当成我的朋友,学着去爱他们,多多沟通,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书中还提到了老师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己内心世界软弱薄弱的一面,要有分寸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是会不断进步和提高的。然而,怎么样才算有分寸得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个分寸的度应该如何把握?是不是过度承认错误反而会使孩子否定你这个老师,因为你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错误的,不正确的。
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方法,不断向他人求教,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改善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教育即交往,交往即沟通。教师最需要: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表达自我、成就自我。教师的最大快乐是创造并享受教学艺术,师生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善于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作为教师必须学会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而师生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关于教师——保持健康平衡的心态,关于学生——了解他们的时代特点与个性特点。
一、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在人际关系的规则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沟通技巧。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①坦白或明朗——彼此诚实不欺诈。
②关心——彼此都知道自己受对方所重视。
③独立性——一方不依赖另一方。
④个体性——一方允许另一方发展其独特的个性与创造力。
⑤彼此适应对方的需要——一方需求的满足不以另一方需求的牺牲为代价。
二、师生沟通的涵义
教师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与学生沟通,教师发出信息的方式,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教师开始传递信息的方式,往往决定了与学生沟通的结果。沟通应该是师生双向的,成功的沟通有两个关键的因素:教师传递给学生有说服力的信息,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要从学生的反馈和回应中判断沟通是否成功。
三、有效促进师生沟通的基本条件
1、同理心——————与学生沟通的前提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
教师在同理心的交谈中要持有的积极沟通理念——相信学生有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衷的接受”学生所表现的情感;帮助学生做好情感的化解和消融;“由衷的愿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与学生的情感感受保持适当的距离;在积极聆听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症结。
对于同理心的理解要注意记下几个问题:
同理心≠了解。了解是我们对事物主观的认识,是以个人的、主观的参照标准看事物;而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
同理心≠认同和赞同对方的行为和看法。认同和赞同中包括沟通双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价值观等方面有一致性,都带入了自己主观的参照评价系统。同理心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同感。
同理心≠同情。在同情的心理活动中,交往的双方有高低、尊卑地位的差别;在同理心的心理活动中,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沟通双方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2、真诚——————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
卡尔·罗杰斯把真诚解释为咨询员在心理咨询中,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和诚实,是一个表里一致,真实可靠的人。也有心理学家认为真诚是真实、可靠、诚实的同义词。
教师向学生表达真诚的技巧——自我接纳与自信;有分寸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无知、错误和不完美;恰当运用“教师意识”、“朋友意识”;有选择地表达真诚的自我体验。
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学生对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是有选择地接受的,这种对教育影响选择接受的程度,决定于学生对教师的接受程度。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和接纳度有多高,对老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的接受度就有多高。学生对老师的言行是否一致非常重视,学生在与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的老师沟通,本身就是在学习如何进行健康的情绪管理;让自己在这样的一个榜样那里,学习做一个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的人,学习对人真诚、信赖的品质。
3、接纳与尊重学生
接纳与尊重是教师对学生的沟通态度,也体现教师在哲学上的一种人性观。从本质上讲,这种人性观倾向于“性善论”,即相信每个学生有无限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的影响,朝美好的方面发展,相信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沟通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不论这种沟通效应的发生会需要多长的时间。尊重与接纳学生的内涵——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并不等于赞同学生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并不等于教师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尊重和接纳学生也意味着让学生在表达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不轻易下判断,不对学生随便地做出“好”或“坏”的判断,只是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无我地聆听,给予学生充分的宽容去表达和自我觉察;教师对学生不轻易下判断,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表达自我的同时,在内心深处始终对学生未来的良性成长持积极的态度。
四、师生关系中常见的沟通障碍
沟通障碍的种类
命令、控制、指挥
警告、威胁
训诫、说教、说“应该”和“必须”
过度忠告或建议
中伤、揶揄
给予泛泛之辞
不愿积极的聆听
强加于人
随意指责与批评
五、师生沟通策略方法
(一)师生沟通中策略
创造一对一交流的机会;
适当的私人交谈;
利用课余时间交谈;
开诚布公地交谈;
参与课外活动;
在课程设置上,最大限度地增强个体间或小组间的交流;
使用书面评语;
使用非言语交流。
(二)师生沟通中的口语艺术
教师常用口语技巧
1、幽默
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幽默可以用来批评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幽默有时也用来补救教师在师生沟通中产生的一些失误。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必须要把幽默和低俗油滑、刻薄讽刺等语言区分清楚,而且还须注意场合等因素。
2、委婉
使用一些语气词。用“吗、吧、啊、嘛”等语气词;灵活使用否定词。例如,把“我认为你这种说法绝对错了”改为“我不认为你这种说法是对的”;把“我觉得这样不好”改为“我并不觉得这样好”。
3、含蓄
师生沟通中有时因某种原因不便把某一信息表达得太清晰直露,而要靠对方从自己的话语中揣摸、体会出里面所蕴含着的真正意思,这种“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手段就可称为含蓄。含蓄是教师高雅、有修养的表现,也经常表示出一种对学生的尊重。含蓄在师生沟通中经常起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曲表观点:曲折表达自己的想法。
巧避锋芒:有时师生之间在某些非原则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教师可以用外交辞令式的含蓄语加以暂时的回避,让学生留有保持自己意见的余地。或者为了避免公开发表教师目前并不想发表的意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暗示批评:有时含蓄的话语是为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从侧面敲击一下,使其注意,但不太伤害他们的面子。
美化语言:师生沟通中如必须讨论到一些青少年不宜直接谈论的内容时,教师可用含蓄的语言让谈话能不失于粗俗和有害。
4、反语
师生沟通中,教师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口头说出的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图恰恰相反,却反而能成功。反语可利用来提高批评人的效果。
5、模糊
模糊的说法有时是为了使沟通留有余地;模糊有时也是为了照顾对方的自尊;模糊有时是为了避开某些敏感的问题;模糊不等于糊涂。
6、沉默
教师的沉默能起到一种提醒、集中学生注意力,迫使他们认真参与谈话的作用。
在带有说服学生性质的谈话中,教师的适时沉默会体现出一种自信心和力量感。教师有意识的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批评办法。
批评的口语策略——六步进阶法:反省内心对话是否正确;切入话题,伺机说明批评的理由;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请对方提出解释;请对方建议如何加以改进;总结对方承诺的行动。
(1)反省内心对话是否正确
教师欲批评学生时一般应有一定的思想准备,重点是思考自己的内心对话是否正确,是否遵循了“是批评、而决不是责备”的原则。
正确的:“小明这次错误给老师造成了不少麻烦,但还不至于无法收拾,我能指出他的错误并让他改进,同时我必须保持冷静。”
错误的:“小明这次的错误实在太令人气愤了!简直是不可饶恕!这次一定要叫他下不了台!”
正确的:“批评他时他可能受不了,不过我想即使他一时失去理智,我也对付得了。”
错误的:“我如果指出他的错误,他肯定会跟我大吵大闹,那就麻烦了!索性跟他翻脸吵到底!”
(2)切入话题,伺机说明批评的理由
教师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说明批评的理由。指出对方错误对你的影响:“今天你课堂上的表现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指出对方错误给对方造成的影响:
“你今天的行为会影响你今后的成长。”指出问题是如何发生的:“今天有些同学向我反映,说你影响大家正常地听课。”说明理由时切记要简单明了,忌罗唆或过分重视细节。
(3)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
句子应以“我”字开头,以表示批评发自于你个人,而非某些不能公开的来源。如:“我看到了你在课桌下做??这是违反校规的。”“我对你今天的做法很不满意,我觉得你太忽视??了。”“我感到很痛心,因为你??”
批评对方时越简短越好,而且要最先说出,说完后可谈谈此项错误的后果。注意体态语的配合。如眼神接触太少,学生会对你的批评不以为然、甚至加以排斥;眼神接触太厉害、像“瞪视”对方,又会使对方感到受到侵犯,产生对立情绪。
(4)请对方提出解释
这一步是用来说明对方接受你的批评,方法是积极的询问。询问的结果之一是对方接受了你的批评,但此时还可能说出一些你出乎意料的事实来,使你的批评能修正到更准确的程度,也使对方更能接受。询问的另外一种结果是发现对方确实对你的期望或要求不甚明了,这时你必须向对方作补充说明,并确定一个对方能接受的标准。还有一种结果就是对方解释后,你发现这次批评并不正确,那么,你就应修正或撤消批评,不可为了面子而继续批评下去,造成侵犯学生的行为。
(5)请对方建议如何加以改进
这一步,主要应鼓励对方能说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此时的口语策略大致有:鼓励型——“你有什么改进的构想?”建议型——“这样做你觉得怎么样?”帮扶型——“老师如果这样地帮助你改进,对你是否有帮助?”
(6)总结对方承诺的行动
一般做法是:
(1)重复检讨上一步进阶中对方自己提出的改进建议,确定它们的可行性。
(2)再次明确彼此应负的义务。
(3)结束话题前,附带对对方说明,以后教师将会继续认真观察对方的改进努力。以使对方更加慎重其事。
(三)表扬学生的口语策略
1、表扬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人格
一般的口语策略通常是:“不错”、“正确”、“答对了”等,这些反应没有附带对学生人格的评价。
2、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
太廉价或过度的表扬经常会起反作用,它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而只是一种惯用的手段。
3、不要随便把学生互相比较
要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而不能“人比人、比死人”。什么事都让学生互相比较,是一种很拙劣的教育手段。
4、公开与私下表扬双管齐下
对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公开表扬效果较好,而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在身旁低声的称赞可能比在全班面前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带有导向性、典型性的学生行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公开加以表扬。
5、表扬要尽量公平、一致
教师的表扬有时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
(1)个人的心情。心情好时,教师乐观、敏感、行为主动,而心情不好时,则悲观、迟钝、行为木讷。不管个人心情如何,教师一与学生接触,就应像演员进人角色,这也是教师起码的职业道德。
(2)对不同学生的好恶感。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时间内,只要任何学生有相同的良好表现,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6、隐恶扬善,找好不找坏
当学生们的表现不一致时,教师应从正面引导,以表扬为导向,让表现不恰当的学生懂得,只有表现转好才会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赞赏。
7、珍惜学生的这一刻
教师不要计较学生过去或一贯的不良行为而怀疑学生进步的能力,一个好教师就像一个好猎手,他不但要时时刻刻捕捉学生的缺点,更重要的是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宣扬。
8、表扬与奖励要结合好
目前,许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教师的一些“空口”表扬。所以,只要有可能,教师就应该在表扬的同时辅以奖励。
总之,师生沟通的技巧在于——学会微笑,学会面对;学会倾听,学会了解;公平对待,爱心感化;把握课堂,师生互动。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4
书分为很多种,有的书可以让你掌握某项知识和技能,在某个领域有所长进。而有的书旨在开拓你的视野,更新你的观念,给你一个看世界的不同角度,帮助你重新构建认知的底层。
起初捧读时,以为《沟通的艺术》是前一种书,读完之后才发现,他应属于后一种。
每个年轻人,在完成学业,踏入职场的最初那段日子里,应该都经历了一段惶恐不安、战战兢兢的岁月,适应新的环境、学习工作的技能、学习职场游戏规则……那时整个人的状态都会绷得有些紧,甚至走路都是轻声细步,双目低垂。
我想很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多数人都会临时抱佛脚地找来一些《职场秘籍》、《办公室生存法则》、《商务沟通技巧》之类的书来读,以此来求得一份心安和内心强大起来的捷径。熬过那几年之后,回过头看,这些书里讲的东西,除了最基本的常理之外,其它都是没用的。
于是明白,有些东西是书上学不来的,只有经历过焦虑苦痛的煎熬、血泪伤疤的洗礼,人生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最初看到这本《沟通的艺术》是抱着不屑一读的态度,并且它的书名用的不是技巧或是法则,而是艺术,可见在装上又上了一个台阶。
翻了翻简介,以及当当上的'一些书评。发现说的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样。这本书上世纪70年代出版,如今英文都已经出到第12版了,一本行销40年的书应该不会是一本烂书。
纵观全书,35万字的厚重篇幅超过了绝大多数这一主题的快餐书。并且,结构如教科书般严谨细致,且条理分明,有理有据,从理论,到分析,再到实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关于沟通的知识谱系。全书分为除了第一章《沟通入门》(算是综述和前言)之外,共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三个部分。分别从情绪心理、语言倾听、人际沟通等三个维度全面分析了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因素。
如同一位网友的评论,「往往大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问题的表象,却没有深究其源」。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互动中建立的,而我们往往不是绝对理性的,很多时候沟通产生问题除了「硬技巧」问题就是「软技巧」问题,把握了人际沟通中的心理学因素,可以大大提高沟通「软技巧」。这本书并不是枯燥地陈列心理学词汇,而是通过有趣的诗歌、漫画、影视剧、电视节目等材料吸引读者,将心理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丝毫不会让读者产生晦涩难懂的感觉。
当然,看明白一个道理和真正懂得一个道理,永远都不是一回事,仅就沟通和人际交往而言,技术层面的学习和改进其实都不是问题,关键还是性格层面的障碍,你先天的性格,气质、后天的经历、视野,已经决定了你95%的行为方式。你能够改善的可能只有剩下的5%左右。不是说,之前的95%改变不了,但是非常困难,需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总和自己作对的生活是很分裂的。
随着成长,每个人终会同自己和解,试着以一种平常心,将所有的处世处事回归到根本,立足于现实,立足于自身,选择自己合适的表现形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因为,你就是你,不一样的烟火!
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读这本书,还是会收获一些知识,澄清一些认识。
第一,对“沟通”这个行为的认识。
沟通时人的基本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沟通则是满足以上各层次需求最必要的方法。
关于沟通我们经常忽视的几个事实:
1、沟通可以是有意识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行为。
2、沟通不可逆,不可复制(不能总用同种方法不同时间场合沟通,人时刻在改变着)。
3、沟通不是越多越好,沟通不仅限于字眼里。
4、沟通是相互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5、要有沟通动机,愿意主动去交流。
6、沟通不足容易产生问题,沟通过头也会制造问题。有时候过度沟通只会浪费时间,而且适得其反。
第二、提高沟通技巧的阶段:
1、觉醒期:学习任何事物的出发点,比如,读到这本书。
2、笨拙期:初次使用新技巧与人沟通的时候同样也会有些尴尬。这就需要反复的练习,并且不断总结,这阶段要进行“自我袒露”,“知觉判断”,“情绪控制”,“语言理解”,“倾听”等等方面的尝试,随着多次尝试,慢慢熟练,这些技巧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3、熟练期:克服了尴尬之后的持续练习阶段,熟练的把握自己。这个阶段由大量的前期思考与计划以及好的结果组成。
4、整合期:没有特意思考一件事情,却能表现得很好。行为举止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你行为资料库的一部分。
第三,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
所谓冲突,就是在至少两个个体之间,感到不相容的目标、不足的资源和达成自己目标是来自另一个个体的阻挠。
必须承认,冲突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在职场中,更尤其是在机关这样错综复杂的地方。如何处理冲突则凸显出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冲突的解决最终会造成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后果。
建设性的处理冲突技巧包括:
1、确认你的问题和未满足的需要。
2、订立约会。
3、描述你的问题和需求。
4、思考对方的观点。
5、商议解决之道。
6、追踪解决的后效。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5
看这本书的感觉,不像是国内见到的常规意义上的书,倒像是一篇论文。作者大量地引用了其他人的研究,可以窥见作者输出这本书有多大的输入。同时,本书也给出了很多具体可执行的建议,也难怪能再版14次,深受大学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了!
一、沟通和自我
1、自我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根源
研究发现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
即使你的人格特质具有害羞或者攻击倾向,你仍然可以在实际沟通的过程中进行调整或控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格不仅是变化的,动态的,而且是可以被经验塑造的。
我一直相信,性格也可以随着环境和阅历改变。从小我很害羞,但妈妈一直教我,见到长辈要打招呼问好,我就一直这么做,到后来主动打招呼并不觉得害羞了。所以我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热情的,外向的。
而在深入交谈方面,从小就被要求少说多做,家里没有鼓励闲聊的氛围,因此受到的训练较少,以至于现在和别人一聊天,老想着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倾听,不愿和人聊有的'没的,很荣幸地成了群聊终结者。
所以,非常认可后天的训练对改变性格,改变沟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慢慢地去做一些改变,学会爱、信任、独立、自强、表达和分享,把这些好的东西不断地在人生中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终有一天,会看到一个更加喜欢的自己!
2、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得出的自我概念反映的是我们认为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可爱和没能力,很可能是因为他人释放了破坏自我的信号。同样,如果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承认了我们的价值。
这些形成自我概念的原则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会持续进行,特别是来自“重要他人”(家人,某个特别的朋友,某个老师,约会过的对象)的信息。
此外,我们每个人还通过社会比较形成我们的自我形象,即与他人对照的方式评估自身。
由此可见,重要他人的意见是多么重要了,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从小是周围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可是在妈妈眼中,我既不会干家务,也不会打理自己的着装,做什么事也都慢里斯条,做不利索。因此家里给我的评价都是“笨手笨脚”、“书呆子”、“反应迟缓”、“不会说话”……长期下来,我在学习上很有自信,而在社交上总是缺乏自信,不敢开口跟人聊天,在动手能力上,更是深深的自我怀疑。工作以后,我也觉得有些事是自己无法胜任的。直到现在,看了一些书,有了一些实践,我才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些方法技巧,我也是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没错!
3、自我应验预言和沟通
自我应验预言有四个步骤:
(1)持有某种期待(对自己或别人)
(2)表现出与期望一致的行为
(3)期待如实发生
(4)强化期初的期待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自己相信的那个样子,也就是说,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在不断地建构和重构着我们的自我概念
想起毕业前的一场面试。
(1)在准备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哎呀是个外企,面试都要用英语,我肯定不行的。
(2)既然不行,那就不去吧!不准备了,免得耽误时间
另外一场面试:
(1)我想进这个公司,我认为自己的条件满足要求,希望非常大
(2)全力以赴,准备面试,包括专业问题准备,形象准备
(3)非常自信地参加面试和交流,收到面试通过的电话
(4)看吧!我还是可以的。这类工作于我小CASE
这告诉我们:
(1)要清醒地知道2和3的关系,是2行动导致3结果的发生。而并非1的作用。
(2)要认识到好的预言的好处。乐观,多给自己加油打气!
4、自我的展现:认同管理
我们使用的沟通策略会如何影响他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我们传递的很多信息是以创造我们想要的认同为目的的。认同管理意味着选择自己的哪几个角色或者哪个部分加以展现。
沟通者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管理他们的认同:举止、外貌和配备。在职业沟通中,职场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试图传达你很可靠的信息,而对方并未从你的言谈举止和形象中感受到。这也是作为新人的我们时常忽略的问题。
这三个方面可以通过这样几个途径改善:
1、礼仪学习视频
2、健身、学习化妆、服饰搭配
3、挑选合适的身份象征物(手表、汽车、佛珠等)
二、知觉: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1、知觉检核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得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的技巧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办法。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
打破先入为主的思路,承认自己有时看问题并不准确全面。先客观地描述取得对方的认同;然后给出几种合理的诠释;最后由对方澄清正确的诠释是怎样的。非常聪明的技巧,不仅得到对方的反馈,而且还保住了对方的面子和双方的关系。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6
想看这本书,已经有好几年了。当年想看的时候,这本书是第12版,而现在这本则已经是第14版了。我这个人习惯在一本书之前,猜一猜书的大致内容。开始读的时候,看看目录,看看自己猜的是不是跟作者想的一致。在拿到这本书之前,只是猜想,这本书应该是讲"如何说话""如何写信""察言观色"之类的,然而拿到书后,才知道我的猜测有多么不靠谱。
我的不靠谱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想到这本书所涉及的范围是这样的大,二是没有想到作者研究是如此深入。范围大体现在,这本书不是单纯地讲沟通问题,而是涉及了不同人群之间,不同团体之间,家庭成员,朋友之间的沟通与交往问题等等众多的沟通现象。而深入则体现在,每种沟通现象都不是那种浅尝即止的介绍,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展开的,这面有心理上的`刻板印象,有在沟通过程中如何倾听的技巧,有如何摆脱沟通陷阱的方法……
虽然这本书是以美国文化为背景而写成的,然而因为其研究的全面与深入,所以在多处能给人以启迪。比如在自我认知方面,书中提出了更正面的构建原则是:
1、对自己有真实的认知。
2、有切合实际的期望。
3、要有改变的意愿。
4、要有改变的技巧。
这四点无疑对每一个期望改变自己的人能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
在思考问题方面,枕头法则中的五种立场("我对你错""你对我错""双方都对,双方都错""这个立场不重要""所有的观点皆有真理")。我们如果把这个法则贯彻在平时的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时候,通过不同位置的思考,一定可以大大加强对问题的认知程度,而不致于犯下偏听偏信,一叶障目的错误。
有时候,我们不了解别人性格特征,会以为不积极参加讨论的人是对自己不满或是有所保留。但是这样的认识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不同的人所以采取的情绪表达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单方面的认知是不足以断定他人情绪的。
沟通意味着倾听,而倾听有五个元素……当我们被别人抱怨独断独行时,我们不妨看一看这本书。沟通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变化,"我为什么和朋友疏远了?"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本书。沟通影响着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感到和家人渐渐疏远的时候,不妨来看看这本书。虽然这本书不一定会给出我们所需要的标准答案,但是它却能给我们以正确的思考方向。
这本书整体上所采用了一种社会学的构架,来分析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问题。这就使得沟通这个行为,有广阔的适用性,而新版所采用的众多媒体的例证,无疑更增强了具体内容的可信度和趣味性。在编排上,适时插入的情景链接和具体案例,又大大地增加了书的可读性。虽然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不会遭遇到这本书中的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是这本书使曹雪芹所提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不再是一句空话。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7
《沟通的艺术》作者是【美】罗纳德。我是在翻看好友的朋友圈中无意中获得此书,闲暇之余阅读了一番,看似心灵鸡汤,读过之后回头来看却有不少营养,如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的原则以及如何提高沟通能力。对我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多启发:
先谈沟通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为邢衡高速邢台段信息调度中心的一名监控员,平日的主要工作是对本路段的路域进行不间断巡逻,对沿线的交通运行状态、路况、车流量等信息进行收集。将本路段的车辆故障、交通事故、路障路损、交通拥堵等求救信息迅速通知路政、交警、养护等有关部门联勤联动,及时处理,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事故救援、道路抢险。还要负责车户的路况咨询工作、投诉等等。
良好的沟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遇交通事故、火灾等大的突发事件,监控员能及时有效的与高巡、路政、119、120等相关部门沟通,沟通期间不啰嗦做到语简意赅。就可以及早确定事故现场,挽救人员生命,减少人员伤亡,减小经济损失。
好的沟通还需要沟通者有良好的情绪。情绪稳定是一项非常高级而难得的能力,心理学家把理解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称为“情绪智商”例如我们的工作中会经常遇到冬季恶劣天气或因其它路段交通管制导致各站口关闭,各广场滞留车辆多,车户表示不理解,咨询路况时有的会出现情绪暴躁,恶语相向,监控员接到这样的咨询电话时应管理好沟通时的情绪和气氛,软语温言向车户耐心解释,不但安抚了车户还提升了单位形象,减少了窗口单位因服务态度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投诉。
沟通能使高、中、基层协调有效、目的明确地开展工作。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工作进程、领导指示、传递信息、工作目标、工作方式方法、工作要求等因素只有通过沟通达成共识,才能使工作不折不扣的完成,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良好的沟通在生活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与同事之间不仅要树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更要建立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才能想我所不能想,做我所不能做的。要懂得换位思考,互帮互助,相互体谅,以便达到心灵与效益共赢。美国的西点军校有一个处罚叫做“沉默处分”,犯了错的人不能和身边的任何人有任何交流,这被称作是最残酷的处罚。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女生之间往往会使小性子,有时候会一起孤立某个女生,这会给被孤立的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伤害。再比如男女朋友之间因矛盾闹别扭搞冷战,不管谁对谁错,最终是谁先低头,结果不可避免的都会对这段关系产生一些影响。
由此看来,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的确不能没有沟通,沟通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是我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必须的要素,更是我们获得社会认同和维系、增强关系所比不缺少的手段。
知道了沟通的重要性,我们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沟通是人类生活中能够和谐最重要的因素。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思维也会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在沟通中互相了解,化解矛盾。所谓沟通,就是当事双方心与心的交流和互换。沟通心态很重要,沟通不只是一种讲话的技巧,更是要保持一种良好端正的心态,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要纵观大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那叫本事);提高沟通能力,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我觉得首先一点是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再就是学会换位思考,在给别人提出要求时,要充分理解他人能接受的最大限度,而你又能妥协到什么程度,最大的能拉近双方距离,达到相互理解,沟通就不是障碍了。
这本书给我以启迪,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那样:“总之,人际沟通---就像跳舞---是一个经由同伴间的互动而创造出的独特活动。同样你的沟通方式必然会因为同伴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读完这本书我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刻都要与同事、朋友建立良好的沟通理念,相互了解、促进学习,共同进步,丰富我们的工作经验,使我们在工作中变得更轻松、更加得心应手,也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8
美国圣巴巴拉城市学院名誉教授,以沟通写作为专业。除本书外,还著有六本书,主题涵盖商务沟通、公共演讲、小团体沟通、独断力以及社交技巧。在写作和教学之外,他还帮助专业和商务人士改进他们在职场中的人际沟通技巧。
第一个重点:
了解自我,认清知觉和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第二个重点:
了解别人,懂得倾听才能高效沟通
第三个重点:
了解冲突,采用恰当的沟通模式来处理冲突
本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个部分:
“看入人里”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看出人外”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
“看人之间”则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侧重于亲密关系的区辨,提出了增进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
第一个重点:了解自我,认清知觉和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第一个是“自我概念”。
所谓自我概念是指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和评价。比如你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勇敢、正直、聪明、善良的人,也可能会给自己贴上漂亮、腼腆、胆小甚至是吃货这样的.标签,这些就都属于自我概念。
第二个影响沟通的自身因素是知觉。
知觉就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可能你会认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客观世界中,对事情的认识也肯定都是一样的。但其实不是这样,受到生理因素、文化差异、社会角色、职业角色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每个人从周围获取的信息都是不同的,而且对信息的解读角度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知觉差异。
第三个影响沟通的自身因素是情绪。
情绪对沟通的影响相信每个人都有体会。简单的说良好的情绪会为有效沟通建立起积极的氛围,而不良情绪或者是失控的情绪会对理性沟通产生不可弥补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沟通的结局。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9
在工作日,同事们经常会一起约饭。到了餐厅,有女同事点的意面分量十足。女同事吃了几口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吃不了全部,就问身边男同事要不要吃?那名男同事大喇喇地接收女同事分拨过来的意面,毫不忌讳地吃了。
网友对这一情况发表了三派意见:
1.有可能是地下情侣。因为职场默认不提倡办公室恋人。所以这对没有公开,但私下已经发展成恋人了,所以对于分享食物并不忌讳。
2.男闺蜜。现在的蓝颜知已对女生很照顾,很包容。如果女生吃不下,男闺蜜发挥点作用也没什么问题。
3.双方有暧昧。吃不了的食物,给异性吃,一种暧昧的表现。
那么,女同事的这个举动,到底传达出了什么讯号呢?男同事的表现,又代表着些什么?其实,这些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的大脑中很快就能得到处理,并给予自己的主观判断。但大脑在给出指令前,已经经过了众多因素的考量。在《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中,就罗列出了我们大脑在做出判断前的思维过程:
一、对他人行为的诠释
“彼之蜜糖,吾之毒药”,同样的事物,你对其的诠释不同,事物对你所产生的影响也会不一样。上了热搜的罗志祥与周扬青,在恋爱时很甜蜜。周扬青直爽的性格,更是得到了未来婆婆的喜爱。
但在周扬青的分手微博中提到罗志祥一直不让她看手机,说两个人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信任。结果看了手机才发现,罗志祥恋爱期间出轨自己旗下女艺人,甚至还和自己的化妆师有长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次想要公开这件事,就是不希望还有女生受骗上当,认为自己会是被罗志祥爱上的“唯一”姑娘。
有了周扬青的这份公开信息之后,相信私下里再有收到罗志祥“撩妹”短信的姑娘们,对于其行为的诠释就会不一样了。原本会以为是爱情的幸运降临,现在看来,或许只是罗志祥试图拨撩女生群体中的一员。所以,当男同事看到女生递过来她吃过的食物,会先对这个举动进行诠释。
如果这个女生的风评很差,男同事大概率会拒绝。
二、会评估双方关系的深浅
分享食物是一种亲密感的表现,所以爱人之间会有“相濡以沫”的说法。如果双方的关系很陌生,那么是不会接受这种亲密的传递。包括女生可能也不会起这样的念头。
毕竟,我们不会把吃不下的食物,传给邻桌的陌生人。如果男同事愿意接受女生传过来的食物,那么说明对这名女生的印象还不差,也希望跟这名女生更加亲近一些。
三、对其行为的假设
女生会起这样的念头,对男同事的假设是:对方不会拒绝。只有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女生才会发起行为。因为如果遭到拒绝,那是很尴尬的。那么这个时候,男同事对女生的这个行为的假设,就存在很多臆想了。
例如:
1.她只是单纯的不想浪费食物。反正意面看上去还挺好吃的,那就我来解决吧。
2.这么多人,她就分给我。是不是对我有意思?嘿嘿。
3.要不要礼尚往来。明天我给她带早餐吧。
男同事的臆想会更多包含两性交往,所以,如果女生是已婚的状态,或者知道对方是有女朋友,或也是已婚人士,那么就不适宜做出这样分食的提议。
四、做出符合社会期待的反应
男性,在社会期待中的表现是:有担当、大气、外向。所以,当遇到女生求助时,社会期待是男性需要积极回应。不论这种求助是遇到危险,寻求保护,还是点餐过多,需要分担,男性会根据自己对于社会期待的理解,表现出对应的行为。如果一名人际关系佳的男同事,基本会同意帮女生分担。因为,正是因为他总是做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表现,所以他的人缘才会这么好。可能还是众女生都有好感的对象。
而且,同时对方还会结合最新信息做出判断。譬如:女生刚失恋,男同事就会更小概率去拒绝女生的求助。
五、关系的当前满意度
分享食物,也有可能是另一种行为讯号。在职场同事之间也会发生分歧与争论,闹得不愉快。那么到了聚餐时,通过食物的`分享,可以传递出的讯号是:“我们就事论事。工作上有讨论,但不影响我们的同事关系”。
所以,传递食物,是一个和平讯号。相当于对方抛出了和平橄榄枝,对方接受食物,也是传递出了认同的态度。所以,看似一个很简单的社交行为,其中蕴含的讯号可能是多种的。当事人在几秒之内做出的反应,其实大脑已经结合了至少五种情况才最终做出决定。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这本书中,能够为你揭示更多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有趣的现象和反应背后的原理。这本出版超过30年,已经修订到第15版的书,有别于其他仅知道你沟通技巧的书籍。它会从交流的本质、社会文化等主流角度给到你更多关于人际交往的视野与观点。
相信你在看过之后,会对于身边人的言行,有更深层的理解,有助于你开展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人脉网。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10
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要相互接触,与家人、朋友、同事、上下级间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沟通关系,不管你是性格开朗还是沉默内向都离不开沟通,可以说沟通无处不在。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须方式,也是人的一项最基本的需要。在生理方面,没有沟通健康会产生重大影响,疾病率会增大。在认同方面,沟通也是自我认识的重要方法,通过对方的反应、评价等认识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新生儿也是通过周围人的各种表现逐渐认识自我。在社会交往中,沟通是与他人之间重要的联结方式,是表达目的的方法。
那么沟通是什么样的呢?
“交流式的沟通并不是我们‘对’别人做了什么,而是我们‘跟’别人做了什么。”
沟通是双方面的,各方的表现会相互影响,甚至于会决定进一步交流的`方式、走向。有时候无意识的行为也会被对方接收并产生效果,而沟通又是不可逆回的,一旦进行了就不可能回到最初的状况。这也让我想到了,有时因一些情绪问题(当然影响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许根本就和现在沟通的对象无关)而对对方说了一些带情绪或是负面的话,这很可能给对方造成伤害或负担,而事后虽然尽为挽回,也不可能全当没这回事,发生的事情已经留下印迹。这也说明沟通是与他人息息相关的。
沟通很重要,但有时也不是越多越好,当双方固执己见钻牛角尖时,沟通往往会陷入僵局,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太多的负向沟通只会导致更多的负向结果。”在沟通过程中自己所想表达的和对方理解的信息很可能不是同一个意思,可能被误解,也可能是自己表达的方式有问题。相同的话在不同的情形下效果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沟通是变化的,不会有一模一样的情况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依情境而定。
那沟通高手是什么样的呢?
沟通高手拥有多样性的行为反应。比如在面对对方的无礼时回应的方式有许多种。许多时候,面对这样的情况自己往往找不到适合的方式,要么是沉默、要么是强硬回击以保护自己,这些方式简单,但同样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高手总能挑选适当的行为。
良好的沟通还应以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事物,不断观察自己的行为并进行调整,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善于为对方着想,从而赢得了更多的良好关系。
现在的生活还会有许多与不同文化交流的机会,跨文化间的沟通也很重要。不同文化间有许多事情观点不一样,在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开放的心胸。首先要有意愿进行交流,然后要接纳理解。自己所不认同的事情对对方来说可能是正常的,开放的心胸也是要承认差异接受不一致,这样也能赢得更多的尊重。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11
评价我们和别人关系亲密程度的一个方法就是看我们能和对方分享多少信息,也就是我们在别人面前的自我坦露的程度。自我袒露是指有意的透露与自己相关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通常是重要的,一般不为别人所知的。自我坦露在沟通的过程中是逐渐展开的,如果程度合适,它会起到一些良好的作用。
宣泄。合适时机的一吐为快,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受到双重慰藉。
互惠。有研究表明,一个自我坦露的行为会引起另一个自我坦露的行为。你的开诚布公会让他人感觉到安全,同时会引发他人感觉有义务去相应的配合你的开诚布公。比如向一个朋友说起你工作中的一些烦心事,你的朋友在今后向你倾诉其家里的故事时会自在一些。
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开始一段关系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坦露。自我坦露对于维持现有的既定关系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自我坦露的品质和婚姻的满意度有很强的关系。
自我澄清和自我确认。我们在和别人谈论自己的信念、想法、态度时,就是通过这种坦露表明自己对于所谈问题的看法,寻求交谈对方对自己的认同,也是自己对自己行为和信念的确认。
社会控制。比如有的员工向老板坦言有别的公司想要挖走自己,这样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当然,自我坦露涉及一定的隐私,是有风险的,需要十分的审慎。自我坦露有可能使别人对自己产生负面印象,甚至拒绝自己。因为自我坦露在一定程度上是告诉了别人自己一定程度的真实面目,而那个完全真实的自我,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
自我坦露也可能会降低关系双方的满意度。比如你对一个很想亲近你的人说我不喜欢你的靠近时。
那么怎样才是合适的自我坦露呢?首先是你要评估面对的.这个人对你而言重要性有多大。有时在一段足够深厚的关系中再分享自己特别的事情会令这段关系更加稳固。要注意自我坦露的量和方式,假如在课堂上过多的分享和讨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自我信息就是过量了。面对陌生人或者在网络上随意坦露自己的隐私也是不明智的。“真心话大冒险”游戏玩起来很刺激,但是有过度泄露个人隐私风险。
要评估坦露的风险是否合理,例如在发泄自己负面情绪的时候是否合适,在工作中随意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后的影响等。还可以想想自我坦露时和别人有没有互惠的地方,也就是你的自我坦露会换来别人坦露的多少。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09-15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02-08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精选11篇)10-16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精选11篇10-14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11篇09-17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11篇)09-17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9篇02-09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12篇02-10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11篇02-10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集合11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