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1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现状进行研究,对发展测评的测评方式和测评内容进行分析,探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工作成效的策略、方法,以期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
教育部2013年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利用3年时间面向全国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1],有效提升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由于培训内容体系和培训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教育行政部门无法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供长效支持等问题,部分培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此,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研究和实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研究构建系统、科学的发展测评模型提供依据,更好的为参训教师内化培训知识技能、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用”。
1研究现状分析
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测评”为关键词在知网检索,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专家学者对发展测评的关注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测评工具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发展测评的应用等方面。测评工具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面:邢耀东[3]以柯氏四层次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的行为层和结果层为依据,以促进教师对培训知识、技能的迁移、转化与应用为目标,设计了评价培训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性评价工具,并阐述了课堂观察记录和过程性评价量表这两种过程性评价工具在过程性评价的具体应用。蓝曦[4]依据辽宁省能力提升工程要求,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TPACK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和柯氏评价模型理论,采用德尔菲法以开展基于案例的日常教学情境测评为目标,设计开发了用于评价教师上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课例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量规,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量规中各指标权重。李明[5]在分析江西省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环境现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的方式确立由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测评指标体系权重进行划分。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面:谭颖臻[6]从基于过程的视角出发设计并开发了能够支持教师找到自身短板弱项并获得指导建议的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平台。发展测评应用方面:张海容[7]采用情境测评的方式对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幼儿教师进行发展测评研究,对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存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从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部门、幼儿园三方面提出了提升在职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策略。总体看来,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测评工具和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尤其是测评工具的设计与开发,然而对于发展测评的机制和方式、测评结果的有效应用等问题的关注较少。
2测评现状分析
提升工程实施5年来,各省市探索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测评方式。笔者通过连续两年参与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管理者研修班,与各省市负责组织实施能力提升工程的管理者进行交流,整理分析各省市发展测评工作材料发现,目前各省市依托发展测评系统开展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在测评方式和测评内容等方面均进行了尝试和创新。
2.1发展测评方式
《指南》指出:“发展测评重在通过测评系统,注重利用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帮助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程度,科学评价能力发展水平[8]。”依托发展测评系统,湖南以应用驱动为导向,通过测评系统形成了利用教师个人空间和案例教学评审开展情景测评的测评方式;河南构建了个人空间、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评审与网络研修考察相结合的测评方式;安徽构建了情境作品评审和相应教学设计审查相结合的测评方式;宁夏形成了由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实践学习、课堂运用达标测评的自下而上组织实施的测评方式;河北通过优质课评审建立资源库建设进行发展测评;辽宁构建了包含参训教师自我诊断、观摩与点评优秀视频案例、上传课堂教学实况、信息技术应用片段分析等环节的测评方式;浙江、黑龙江采用随机组卷的上机测评方式进行发展测评;新疆基于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采取网络化考试进行发展测评。从以上省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方式可以归纳出,目前进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的方式主要有3种:①基于试题库的网络考试测评;②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情景化测评;③基于个人网络空间建设和课堂教学评审的组合式测评。
2.2发展测评内容
《指南》指出:“发展测评内容须密切联系教师一线教学和专业发展实际,反映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程度[9]。”各省市在实施发展测评时,均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的评价指标项,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进行专业发展两个维度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种不同信息技术应用情境中教师所应具备的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五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核与测评。同时,各省结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发展测评的内容又各有侧重,例如安徽在发展测评中注重联系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实际,反应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程度;湖南在发展测评中注重利用教师个人空间和案例教学开展情境测评,帮助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程度,科学评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水平;河南在发展测评中注重通过个人空间建设考察教师基本信息素养,通过教学资源评审考察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启示与建议
发展测评主要用于测评和反馈参加培训后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程度,促进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中小学生学习成效与信息素养。
3.1发展测评应突出“应用”
发展测评的测评对象是参加能力提升培训后的教师,测评应注重以“应用”为导向,准确反映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际能力,进而凸显出教师参训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迁移和提升的真实情况。
3.2发展测评应注重案例式情境测评
提升工程的重点是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和自身专业发展中,如果没有将教师实际能力和教学情境的关系联系起来,仅通过创建试题库使用孤立的问题来测评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不是在真实情境中考察教师教学能力的变化,评价者很难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也就无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地支持。
3.3发展测评结果应给参评教师提供建议和策略
实施发展测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将培训习得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主动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上。测评不能满足于单纯评定教师当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应更多关注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过程和发展,全面了解通过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迁移和提升情况,结合测评情况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个性化分析、指导,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支持教师在主动应用的实践中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EB/O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的通知[EB/OL].
[3]邢耀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后过程性评价工具的设计与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58-159.
[4]蓝曦.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的设计研究———以L省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5]李明.江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6]谭颖臻.基于过程分析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平台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2016.
[7]张海容.基于视频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情境测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7.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2
7月6日,我们在成都师范学校开始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在这里,我们要积极参与,更新观念,拓展知识,提高水平,转变角色。做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思想理念、技术应用上真正的提升。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信息时代的挑战与变革、中国的教育顶层化设计、教师信息技术应力标准解读。现代信息技术深刻的改变着时代,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要转变观念,现在需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而不再是以前的只是与学科整合,我们要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中去创新。那种认为“狼来了”的思想必须得以摒弃,我们要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用教育信息化破解中国教育难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我们要认真研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白它的核心理念是深度融合与革命性影响,以前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只是效率的影响,现在我们使用信息技术要使教学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改变教与学的地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做到经常用、普遍用、教学用。对于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学生来说,学校、家庭承载教育信息化的设备还不足,有了理念的先行,先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在需要应用时就会很快适应、很快融入时代潮流。
作为一个地方的骨干老师,我们有可能还要成为培训者。经过培训,我们懂得了作为一个好的培训者,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场(龙头),华丽的承接(金身),满结束培训(凤尾)。一个实在、实用的讲座,让我懂得了培训者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希望对以后的培训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教师,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相关知识。这些新技术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微课,主要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慕课与微课区别一个是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方面,一个是资源、内容方面,微课为慕课做准备,把教学内容碎片化。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让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更深入。我深刻认识到,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这里,我们通过学习,学过小组合作,我们懂得了教学素材收集与加工的方法,学会了多媒体教学环境及课件制作,我们学会了制作微课。对于微课的应用来说,技术只是形式,内容才是核心。微课的路在于与学科结合,内容结合,作为微课的使用者,应该既要懂必要的信息技术,又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虽然我们是农村学校,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微课、翻转课堂的使用暂时还很难,但信息时代的变革是相当快的,所以我们要在理论上认识它,技能上掌握它的制作,适当的加以尝试,当条件具备的时候,我们可以迅速的应用它,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我们将结合本次的培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转变思想,进一步熟悉各种新技术、新观念,投身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实践,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做贡献。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3
参加“国培计划(20xx)”——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已有三个多月了,基础知识内容已基本学完,现将近期学习情况总结如下:首先,我要感谢“百年树人”提供的学习平台,感谢祝智庭、沈书生、顾小清、李嵬、张攀峰、王博明等专家教授的精心讲解,感谢“五人行”学习小组的启示,感谢学友和同事们的给力。
虽说是初级培训,但对于我来说,的确称得上是收获颇丰:受“五人行”学习小组的启示,我校成立了“四人行”学习小组,王单方、王桂芳、冯玉梅,他们三人是长期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在他们的帮助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再加上“百年树人”这个学习平台,我的政治教学不说“如虎添翼”,也不说“马到成功”,最起码是“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了。主要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1.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2.了解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概念。
3.掌握了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其关键环节。
4.懂得了媒体的特点,了解各类媒体对教与学的支持作用。
5.学会了运用技术进行教学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第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编写了学习笔记,准备上传到网校与学友和同事们共享学习成果,在qq空间开辟了“学友观点”专题日志。
2、学会了完成一节课和一个教学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并能够据此实施与展示、研讨教学。
3.掌握了分析演示型教学媒体特点的方法,提高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3.学会了运用文字编辑软件编制常用教学文档,运用网络工具搜集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工具如offficeXX、“windows画图”、格式化工厂、会声会影9.0等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运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或网页制作工具整合教学资源。
4.学会了使用常用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量规和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活动。
第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消除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畏惧心理,形成了对教育技术促进教学的认同。
2.形成了将教学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形成了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的正确认识和初步的选择、处理和加工能力,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4.了解了技术对社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了在教学中运用技术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我期盼着培训早日升级,期盼着学校的班班通也早日升级为“造桥”案例中系统设备,期盼着学校每位教师都能参与一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初级——中级——高级”培训,期盼着。
“平时不学习,用时徒伤悲”。让我们记住列宁同志的教导:学习,学习,再学习!更要记住我们祖宗的告诫: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我说:学友同事亲无间,有味媒体只有甜!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相关文章: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11-29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12-05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15篇11-29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04-07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04-25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