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时间:2024-06-25 20:22:53 生物/化工/环保/能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初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1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海蜇、海葵、水母、珊瑚虫等

  2、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水螅

  3、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4、外部形态: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食猎物。

  5、身体:辐射对称(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左右,前后,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将身体分为几个对称的两部分)

  6、内部结构: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有刺细胞。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6、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

  二、扁形动物

  1、常见的扁形动物有:涡虫、华枝睾血虫、血吸虫、绦虫。

  2、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涡虫

  3、生活环境: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

  4、外部形态:身体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也叫左右对称。

  5、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很发达,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6、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线形动物

  1、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绕虫、钩虫、丝虫、线虫。

  2、代表动物:蛔虫

  3、生活环境: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形态结构:身体呈圆柱形,中段较粗,两端较细,体表有角质层。

  5、内部结构: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但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6、蛔虫病的感染途径:和虫卵有关系

  (1)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

  (2)吃了沾有虫卵的蔬菜。

  (3)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

  (1)首先注意个人卫生,

  (2)不喝不洁净的生水,蔬菜。

  (3)水果要洗干净,

  (4)饭前便后要洗手

  (5)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使用

  8、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

  1、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蝉、蛭。

  2、代表动物:蚯蚓

  3、外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4、环带:距离环带近的是前端,距离环带远的是后端。

  5、用手摸蚯蚓的表面,感觉到粗糙不平,这就是刚毛。

  6、蚯蚓的呼吸:湿润的体壁

  7、运动:刚毛和肌肉的配合完成运动。

  8、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9、蚯蚓的作用:

  (1)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含有蛋白质、脂肪,营养价值高。

  (3)药用

  (4)帮助处理生活垃圾,消除环境污染。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软体动物

  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扇贝、文蛤、益盛、蜗牛、乌贼。

  2、软体动物代表动物:河蚌

  3、河蚌的生活环境:江、河、湖泊等淡水环境中。

  4、外套膜: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并且分泌物质形成贝壳。具有外套膜和贝壳是双壳类动物。

  5、运动器官:足

  6、呼吸器官:鳃

  7、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二、节肢动物

  1、节肢动物代表动物:蝗虫

  2、昆虫是节肢动物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蜘蛛不属于昆虫类。

  4、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胸部是运动的中心。

  5、呼吸:腹部的气门

  6、外骨骼:(1)保护身体,(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7、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8、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提供食物(2)传粉(3)药用价值

  怎样背生物才能很快的记住

  突破难点

  初中生物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

  归纳总结

  在初中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1.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由小到大)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相同)和变异(不同)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初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2

  一、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1.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通过肌肉和刚毛来完成运动。

  2.体壁分泌黏液,保持湿润以保证呼吸。

  3.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4.常见种类:蚯蚓、水蛭等。

  二、蝗虫是节肢动物的代表

  1.蝗虫结构:

  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体表坚硬具有外骨骼

  运动结构:三对足,两对翅,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前翅革质起保护作用,后翅膜质适合飞翔。

  感觉结构:一对复眼,三个单眼,触角分节。

  呼吸结构:进出气体的.结构为气门。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

  初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3

  知识点一:认识几种动物的栖息环境和运动方式

  知识点二:陆地生活的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知识点三:蚯蚓的形态、生活习性及生理

  1、生活习性:生活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为食;

  2、外部形态:身体分节增加了运动的灵活性,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运动: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

  4、呼吸:蚯蚓由于是用体壁呼吸的,故体表必须保持湿润,若体表干燥,蚯蚓将窒息而死。

  5、体温:蚯蚓(能或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6、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

  知识点四:家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

  1、兔有家兔和野兔之分,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性,所以属于哺乳动物

  2、兔的体毛光滑柔软,有作用。

  3、家兔的`消化系统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

  家兔的牙齿分化为和,门齿适于,臼齿适于。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与它们吃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4、家兔完全用肺呼吸,呼吸作用比较强。

  5、家兔的心脏分四腔:两心房、两心室,血液循环路线有和两条。

  6、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7、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知识点五: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陆生动物生活的基本环境条件是食物、水分和隐蔽地。

  初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4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2、关节的组成: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滑夜减少摩擦、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关节囊(牢固)

  3、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P44图

  4、骨的运动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实例: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动作(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

  6、哺乳动物主要靠四肢支撑身体,骨在骨骼肌的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从而完成各种动作,有很强的运动能力,这样有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7、动物的运动方式千差万别:水螅固着在水草上,很少移动身体;蜗牛靠肉质足缓慢爬行;蚯蚓只有肌肉没有骨骼,只能缓慢蠕动;蝗虫有肌肉和外骨骼,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能跳跃和飞行;家鸽与飞行的肌肉发达,有轻而坚固的骨骼,飞行速度快,飞行距离远。

【初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相关文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无脊椎动物》生物教学反思12-13

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无脊椎动物》教学反思10-31

初二上生物知识点03-09

初二的生物知识点总结优秀09-21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12-14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02-17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通用】04-25

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01-10

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