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精】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文化苦旅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文化苦旅有感1
我静静执笔,有幸临于长江水岸,沐得千年春晖,更可听的吾天朝大国千百骚客于一脉山水间浅唱低吟,悠悠成韵。由是感激民族恩德,在感恩中成长。我感恩那山水民族的血脉由一河一江间流淌,于群山峻岭间生息,千百年繁衍在广袤的高原和大地。
我仰视唐古拉山的白雪皑皑,那雪顶的阳光是牧民千年的期盼,在那凝结着亘古不变的冻雪的阳光中,我感恩着高原的宽广和天空的蔚蓝,不断成长;我谛听壶口水声如雷,浊浪排空,白练腾于天宇,金蛇翔于苍穹。浪口浪尖的一声声船夫号子,岸边岸间的飞索横渡,是黄土高原住民声遏千年的回响,在这气势宏大,震人心脾的怒吼中,我随着汗水和风声成长……我为这山迷醉,不是这山,怎有民族脊梁的挺直;我为这水流连,不是这水,怎有这血脉绵延悠悠的青!滋养一方水土,恩泽一方百姓,我怎能不为这山水,感恩!我感恩那文化民族的精神由一纸一笔中铭记,于墨染砚台间传承。敦煌壁画的飞天,平遥古城的石墙,三星堆前的石像,都江堰前李冰凝视江水分流的坚定的眼神,他们无一不在大地上代代相传着民族文化的凝练,以不变的气度和神韵感染着脚下的人民,让他们所恩泽的人民在浓郁的文化气息中成长。在我的身旁,李白高歌踏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杜甫沉声踱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更有辛弃疾“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和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呐喊。他们的气势,他们的脊梁,让子孙在走过这曾经的断垣残阳时不停地回想!不是这千百年由民族流传的浅唱低吟,怎有那凝聚在方块象形文字间的挺拔有力的文脉,让我得以观摩,得以膜拜,得以仰望!我如何又能不感恩这文化,感恩我可以沉浸在这穿越悠悠千古的文字中体味辛酸冷暖,不断自省笃行?我愿怀着一颗感恩这一脉相承下来的文化的心,在反复的体会中,成长!我感恩那力量沐浴我的春晖,见证了尧舜间禅让的绵延的力量;包容我的大地,目睹了商鞅口辩群雄的变革的'力量;更有那滋养我的江水,谛听了辛亥武昌枪三响,振聋发聩,雄鸡高亢的觉醒的力量。苍茫大地,民族的山水文化在此传承,早已不再是谁主沉浮的问题,而是青山青,绿水长,无数的人与事在历史中变幻,构成了一股不是政体和炮火能够磨灭的力量。这力量使人们发现,使人们不再彷徨,这力量使人们在迷茫中探索着成长。
在成长中,即使东三省的大门被炮火撬开,可哪怕荼毒十数年,那人们的歌声,那坚毅的眼神,依然徘徊在松花江上;在成长中,东南角的宝岛,虽只因政见不同而暂隔,但也只是暂隔,阿里山下繁衍生息的人们的骨子里,依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脊梁。那人啊,你在民族的内涵里徜徉,只因民族是你成长的故乡;那事呵,穿越狼烟拨开浮云,推陈出新,却也总抹不掉民族的字样。因为你与我,不论身份、爱好、身处何地,组成了一股名为民族的力量,这力量使我们哪怕笼罩在阴云下再久再长,也总有一天会刺破暗黑露出光芒。我如何能不感恩,感恩这力量塑造了我们,感恩这力量让我得以即使远在他乡,也不会忘记在那东方,有着我梦想中的,故乡!在感动中,我已然逐渐成长,我执笔于古运河畔,心中澎湃,感恩那民族的千年神韵浸润了我。
我想,如果民族是林,民族是晖,我就像是一棵仅能对着太阳膜拜的小草……即使民族的千年滋养之恩难报,那我就去感恩,去尽力在民族的山川江河间,在民族的文化力量间成长!谨以此文纪念并感恩超越国界的中华民族,以及9.18事变79周年。
读文化苦旅有感2
有光有阴,光而不耀,阴而不沉,是为光阴。
苦,文化之苦旅,思,历史之长河。一提笔就感受到岁月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句话出自余秋雨先生的第一本游记散文《文化苦旅》自序中。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找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我们,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处:
一、道士塔
初读,我仿佛看见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敦煌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这里有美丽的宗教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种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二、风雨天一阁
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诺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是他曾毫不客气的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最终,便为中国文化留下了沧桑的历史。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先生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先生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文化悲剧,已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地随之惆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有光有阴,光而不耀,阴而不沉,是为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3
《文化苦旅》这一书中所写的每一处景物都蕴藏着作者深刻的思考,处处彰显文化苦旅中的“苦”字,一篇篇散文中饱含着作者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感慨和叹息,给人以一种沧桑感,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愈发浓厚。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看着余秋雨写愚昧的王道士怎样将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怎样将塑雕“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怎样在一笔又一笔的“小买卖”中,将敦煌莫高窟的文化挥霍掉,很轻的'笔触,带着些嘲笑和讽刺的语调,句句读来却痛入骨髓。我的脑中就和作者一样,一片惨白。
她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她们的往事是怎样的一场烟梦?传说人死前,她一生中经历的事,都会闪电般回放。不知在死前,她们想起的那个人是谁,在夜静更深之时,她们的相思曲又是为谁而弹?
我多想作者能够写下去,告诉我她们的故事,告诉我她们的曾经沧海。可惜作者也无从说起。那些动人的故事全都化作了泥土,化作了无边飘渺的灰,留下的只有一个个石桩,长久地沉默着,仿佛是一场盛景过后,摆出的苍凉的手势。
坟地是这样的安静,安静到虚空,“神秘得像寓言,抽像得像梦境”。就像是旅途的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这一篇文章是触动我内心最深的一篇,但感触仅仅停留在感触。
读文化苦旅有感4
短短一段开篇描写,余秋雨先生以他细腻的文笔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凄凉、悲怆的年代。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如此地悲凉,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片空地愈发的诡异。就在这片令人生畏的空地上,有这么一座塔,它的主人叫王圆箓。对于我这个对历史不太通晓的人来说,这个名字无疑是陌生的。不过,作者很快就告诉我们,这个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一个那个时代典型的中国农民就这样活生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就这么个逃荒的道士,能有那么大的影响?抱着这样的好奇,我很快看完了这一章。心情十分凄凉,我去过那个曾经很辉煌的地方——敦煌石窟,但却不知道就在这美丽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凄惨的历史!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是最能触动我心的段落,此时我的心仿佛也在滴血。可是,在我们谴责王圆箓这个历史罪人时,有没有想到他也是敦煌文化宝藏的发现者?可以说,无论什么人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因为藏经洞的发现就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同样有功,而不能视为过错。至于有人说应该在某个时代发现合适,那纯粹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一厢情愿。
如果说,中国的官僚不懂得敦煌文物的价值,那可就错了,他们懂,只是他们没有真正领悟,他们还在拿这无形的“敦煌学”文化和运费在比较,他们只知这些文物在自己手里把玩时的价值,却没有彻底明白它们对于国家的价值!这是文官的麻木、愚昧,却阻挡不了国外的'学者、探险家、考古家的明智,他们不远外里、风餐露宿,费尽千辛万苦,在沙漠中穿行,预料着各种困难,只为了能一睹敦煌文化的风采,奢求着能将它的凤毛麟角带回自己的国家研究。而他们却不知道面对着个肮脏的王道士,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他们幽默地耸耸肩,而此时在他们的眼里,敦煌文化,变了样子,可想而知,中国,又成了什么个样子?
我相信,每个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会感慨:“如果我能阻止这件事……如果我能回到那个世代……如果我能当政于朝纲……”如果……如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果。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与其纠结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珍惜未来。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虽然很屈辱,但也不能成为我们放弃敦煌文化的借口!看,世界已经承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相信早晚一天,敦煌文化也会在中国发展地如日中天。让那个渺小的王圆箓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能够变得真的那么渺小。
读文化苦旅有感5
在距今半个世纪之久的明朝,宁波月湖西畔,一位身着朝服的官员背着一只近乎磨白了的蓝布包袱,手中紧紧攥着一张卷边的墨纸,伫立在湖边,朝着远方的晨曦久久凝望。他是范钦,他在寻找下一个文脉连接处。
范钦一生辗转各地,最高官职以兵部右侍郎为终。很难想象,如此一位官吏,竟然与藏书这一项事业存在交集。余老就曾在《风雨天一阁》一文中作出了个人的见解——先是功利,再是热爱,最后坚守。不可否认,范钦的藏书事业着实创造了一番辉煌,但是藏书事业的开始却是以谋求仕途高升为目的的。但是,在收集了各方政书、实录、地方志后,范钦在机械的搜寻、研读、实践官场理论后,恍然发觉自身兴趣似乎与藏书开始了一段似有若无的微妙关系。适逢此时范钦在官场上遭受诬告而因“廷杖”入狱,这一切彻底改变了他一心求官酬志的热情,却转而将这似火热血一门心思抛洒在壮阔的藏书事业上。退去朝服,范钦走得更加轻松;抛去杂念,范钦找寻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国文脉,传承的是延绵不断的'文化基因。
范钦的热爱和坚守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以至于这座始创明朝的天一阁能够逃离朝廷的搜刮、战乱的危难与水火的无情,如今已并入于世界三大家族藏书阁之列。但就像余老在书中反复提及的,藏书虽然完好的保存了,但如果没有广泛的传播与普及,再多再好的古籍也只能沦为一堆废纸,在中华文明的缆索上发出沉重的叹息。
“藏”不是终极目的,藏书的关键在于将其广泛传播。伟大藏书家范钦在这一点上确实略有欠缺,所以更需要如今的我们担起使命。在多元文化竞争的社会转型期,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精神内核,将其坦示世界成为了我们的共同责任。同时,我们又面临着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传统到底应该用何种方式健康久远地传承?不经联想到对待韩国泡菜申遗事件,与其计较泡菜的原产地在不在中国,四川泡菜的味道有没有韩国的好,不如将目光着眼于传承、创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传播而论,不能持有故步自封的态度,更不能不问目的愚忠式地传递责任,而是要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在与世界各地区特色文化的交融互鉴中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以一种饱满昂扬的精神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读文化苦旅有感6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近我又去图书馆借阅了余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这是一本优秀的散文集,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些中国的文化古迹和人文历史,给我们展现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懈的奋斗和心酸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书中写到了敦煌莫高窟,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的壁画是能工巧匠花费多少心血才完成的,而在当时,这些壁画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收益,纯粹是出于艺术的追求,让我们感到惊叹不已。
余秋雨先生还写到了江南的风物,让我们看到了秀丽的江南风景和婉约的江南之美,留念于书中。
读过这本书,我不仅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也被作者优美的文笔感染了,这对于提升我的散文写作能力帮助很大,因此,我也推荐给每一位中小学生阅读。
读文化苦旅有感7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学生时代,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对这本书十分推崇,但是不知为何,我一直没有机会读到这本书。今年,女儿五年级了,她的语文老师推荐孩子们读这本书,女儿读完后跟我说这本书真的很好看,强烈建议我读一读。终于,我翻开了文化苦旅这本书,也终于享受到了余秋雨先生给我们提供的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国之旅。从莫高窟到道士塔,从荒无人烟的西域到人间天堂苏杭,作者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余先生喜欢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因而饱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忧患意识。作者在开篇写自己游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的经历,由己及人,写出了当今人们骨子里对“诗”的追寻,归根溯源,便是人们的历史文化情结。
作者将旅行时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对中华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寻与思考。作者笔下每个地方都隐藏着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印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书中写了有“天府之国”称号都江堰,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天一阁。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正如作者在本书序言中所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兴许我一辈子也做不到行万里路,但我愿意在时间的荒野里,静静阅读此书。于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尝不是一场文化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8
选一截闲静的时光,打开《文化苦旅》,随余秋雨山水一程,风雨一程。茫茫然旅秋雨之所旅,茫茫然畅秋雨千年之谈。
清茶一盏,助我入境。
它是文化散文,读来却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穿梭其间,我无法不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穿越千年,时空飞跃,人间百态,跃然纸上。或清明,或惨淡;或萧条,或栗冽;或温和,或肃穆;或人情备暖,或砭人肌骨;或擘目愤然,或笔底柔情。
他曾说:"一个人,干着别的事,有感而发,写两篇散文,这才是自然。"品味自然,鉴赏风物,感受社会,领略人情。自然而然,有感而发,情自流淌,笔自相随,这样的文章也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走马观花,或驻足欣赏。合上书,闭上眼,脑海里,构筑着他所描述的文化场景,沉湎于涓涓流淌的深刻文字,或忧,或喜。诗人何其芳曾说:"每一本书都像一个梯子,使他从兽类爬到人类。"与我而言,不是每本书都能成为梯子,让人爬升。很多时候,它们是一个个迷津,我在里面艰难摸索,苦闷思虑;时而也曲径通幽,豁然开朗。在余秋雨的.笔底,更多时候,我行进艰难:读懂故事,记忆历史,品味语言,领略情怀,沉淀思想,升华性灵。
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在他的笔下沉淀为驳杂的沧桑。雍容大气,洁净而不矫情;激情浩宕,智慧而不失灵动;俯仰天地,无愧古今,行云流水,收缩舒展间灵性撒溅,饱蘸着智者横亘时空的千年忧患,洋溢着圣哲涤荡今古的敏睿哲思。
他摆脱了沉湎自我的小家碧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情怀,宏立于天地之间,慷慨豪迈。奔涌的是历史沧桑,心中块垒;亦是民族自豪,毅然决然。居高时不傲物,坎坷时不失志。依稀间仿佛又寻回了中华民族沉睡已久的精神图腾……
写文章是件苦差事,我们往往只看到他天南地北、海角天涯、中东欧美、大洋大洲间旅察,美景入眼,风光无限,却无法感受他旅程中无人问其粥可温,无人与其立黄昏的舟车劳顿、艰险重重;或许,更难以领会他置身大美之地情感浓烈,思绪奔涌,却难以为文、断然搁笔的的寂寥,窗外黑黑,笔下白白……
而作为读者,欣赏这样艰难而成的文章,也未尝不是一件苦事。足不出户,跟随他旅足万里,思接千载,感受风幽怨,水清寒;更感受离伤黯,转零乱。在历史的时空里,与作者一起,与民族一起,即使苦苦挣扎如尘埃,也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在灾难面前,难过地哭泣,倔强地微笑,却依然把脚步继续铿锵……苦着,也快乐着,与民族同荣同辱、同进同退、同喜同悲……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载着华夏,负重前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希望,是一个民族发展源泉。深刻感悟,深情以待,认清局势,保持清醒。期待中华文化不败,期待中华民族长兴。
恐惧着,我们都泥足于井底;无畏着,我们畅游于海天之际……
读文化苦旅有感9
每个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许面对的会是一段看不到终点也不会有归途的长路,总觉得通往远方的终点会有幸福存在,所以就会走,会想去追寻幸福的所在。
身为一介文人的余秋雨或许已然厌弃了世间浮华,所以他踏上了这趟文化苦旅,于是,在他褪色的青衫里,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现吧!
我跟随着他的脚步也在找寻。从辉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莲洞,从静若处子的西湖到气势磅礴的都江堰,他走过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当看到道士塔时,他发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斜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的.感叹。在看到莫高窟时,他发现“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这里的雕塑,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于是他被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震惊了。
走到阳关后,看透了“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了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也许就是这样,我们渴望成功,渴望万众瞩目,真正得到后却发现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会后悔,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才会构成我们到头来的自我嘲弄吧!余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走过了白莲洞“宏大的世界常变成一个孤岛,喧腾的人生有时比洞中还要冷清。”人性是一种沉淀,一种人性的沉淀,平静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这样,我跟随着他一路旅途走过。
从《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点,人要到达彼岸,实现心中的梦想会有喜悦,但挫折也是无可避免的。这是一种过程,一种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的过程,他会在生命中沉淀成一种更为广博和荒凉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我想我也不会退缩。
因为不会退缩,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脚步,并愿意追随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读文化苦旅有感10
很早就有同学跟我强烈推荐《文化苦旅》这本著作,但是一直找不到机会静下心来认真去品位这本书,上了大学,终于有机会细细地去体会这本书所带来的深刻内涵。 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这本书的自序中写到“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山水集,它还把历史解剖在人们面前,踏着历史的脚印,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倾听其讲述的中国历史文人,回到那真实的场景,去感受文化带来的震撼。所以,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只有慢慢地去品位,才能真正理解,真正领悟。 手捧着《文化苦旅》,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天高地阔,万事万物如此真实。余秋雨就象一个导游,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旅行本应是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走过汨罗江,我们看到了汨罗,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去参观长城,我们感叹她的雄伟与壮丽,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
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
这本书里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看完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感受了中国历史的苦涩与坚强,也让我领悟了人生之路的得与失!
读文化苦旅有感11
这是本书的开篇之作,作者为何以此开篇?是有他的道理吗?带着疑问通读全文,才知作者苦心。用一个最具典型的例子向我们传达着他的感受,让读者体会“一种文化”经历了怎样的苦涩历程。
敦煌莫高窟闻明于世,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古老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窟中绘制精美、丰富、规模宏大的壁画,以及沙泥塑像,还有大批的经文所开成的敦煌学,是现代研究古代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文献,令科学界震惊,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历史长河的历练中,越发显现其魅力所在,从此世界关注敦煌这个地方。这是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作者就是为我们翻开了这页历史,看着敦煌美,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一样遗憾者由于愚昧与无知,对她的摧残与破坏。时间会在任何事物上留下痕迹,无论是人的生老,还是事物的变迁,都是自然的规律,可是人为的破坏却加速事物的恶性循环,造成不可逆转的错误。敦煌汇聚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与艰辛,它巧夺天工和浩大的营造工程是现代人不可想象也无法模拟的事情,然而她的神奇与美丽也会在瞬间粉碎,也许这就是历史吧!作者以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为典型,影射出一批这样的人,在讲述敦煌历史和文化同时让我们看到某些无知的中国人的所作所为,作者感叹、叹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无奈的“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作为一个学者,他要怎样急呼,在他心底又将怎样痛苦的呼喊!可惜,他不在那个年代,他无法改写历史,无法把无知变为有知,他只有这样面对惨白。我在想中国更可悲的“惨白”不止是敦煌,细数现存的稳中有各处古迹那一个不是历经风雨,王道士这样的人不止一个,更可怕的是个人的行为主导一切,无人问津,无组织、无纪律,更没有保护意识,很多古迹多为民间组织保护、崇奉,才得以保留下来。此时,读者脑海中也许已浮现许多……似乎与作者一同投入拯救文化的急呼中。
如今,英国伦敦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博物馆都陈列着各种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文物珍品,更甚者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些仅此一件的遗存,却不在我们手中,也许再无缘一见。前一段中央四台《国宝档案》连续讲述了,追踪遗失国外的中国国宝级文物,也许就是为了满足让国人看一眼的愿望吧!这也让我们认识了历史,知道外国人从我们手中略夺了多少珍宝,又因无知的人送给他们多少无型的有形的财富。那是打上历史烙印的珍宝,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件,再也没有人能制造给我们。当历史翻过这一页页,我们只能自责为什么不能保护和拥有属于我们的“东西”?这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苦”吧!我们体会到了。
王道士是中国历史的罪人,道士塔永远受到世人的唾弃。当外国人拿着我们的经文,成就他一生事业的同时,外国人还感到从中国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了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文中这样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了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吧!至少它还存在于这个世界里。”可是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象作者一样感概中有多少无奈,为了文化的传承,与其毁在无知的人与无能的政府手里,还不如存放于他乡。现在外国学者都以成就他们一生的敦煌学在中国学者面前炫耀,而我们的学者要向他们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作以研究。作者在最后发自内心的感概到:“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佩服外国的学者,因为他们也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都是为了文化研究,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前提是什么呢?我国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为此耗尽终生,肩负着中的荣耀与耻辱,我们能找回那遗失的“东西”吗?答案在文章最后写到:
“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最后让我们庆幸的是:敦煌还在中国,没有人能把历史搬走,也没有人能把一个民族的文化略夺或是拱手送人。作者以自己的感概告诉如今的人们,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请记住历史,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注重文化,保护我们的文化,使之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切莫因无知,无意间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西湖的水,太拥挤。
这里踏过了太多留连的脚步,这里映出了太多婀娜的舞姿,这里吟下了太多旷古的绝唱,这里流传了太多璨灿的华章。边疆四起的狼烟,到这儿只剩下了歌舞升平;战场挥洒的血泪,到这儿也只剩下了波光粼粼。金钱,欲望,美色,酒香,在湖畔招摇,熏醉了天边一抹如血的残阳。
终于,在西湖的亭台楼阁中,在西湖水的碧波荡漾之上,站出了一位林升。他望见宫墙间渗出的点点春风,拂乱了六桥烟柳,似乎看见一个王朝正乘着西湖水偏离了历史轨道,渐行渐远。他的笔尖指向了苟且偷生的朝中权贵,他的墨迹染透了碧汪汪的西湖水,他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南宋的天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诧异。它嗅了嗅自己还夹带的林和靖的梅瓣鹤羽,不清楚自己好端端地怎么就和亡国挂上了钩。
可是,林升们的声音却越来越响,其中有企盼,有无奈,有斥责,有悲哀。这又逐渐上升为社会的感慨,上升为社会的风向。
西湖不是长江,可以尽情地冲着前方咆哮翻腾;也不是大海,可以随心所欲地卷起千层雪。西湖,只能默默地咽下所有亡国的寄托,然后,种进了浮在湖水上的千年藻苔。
为何南宋会亡得如此轰轰烈烈?
有人说,是因为宋朝繁极一时的昌盛。可是,论繁荣,无论如何也抵不过唐朝。
有人说,是因为南宋持久的兵荒马乱。可是,论战乱,该是元朝当仁不让。
我认为,南宋的成功,在于它培育了一大批优秀词人。虽说诗歌以盛唐为先,但是,唐朝李白太多,杜甫太少。因此,人们只能贴近唐的绚丽而难以捉摸透它兴衰蜕变的悲凉。
历史,是由人民所创造的,但是,是由文人书写的`。孕育出文人的王朝,才有力量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哪怕是不够光辉的一页。
该逝去的还是会逝去,该沉淀的还是会沉淀。光辉、屈辱,沉甸甸地降在了湖底,积成了软绵绵的淤泥,在清冷的湖水里,安详地审视着自己,打量外头的日新月异。
文化的罗裳,历史的绸衣,厚厚地裹了一层又一层。西湖由绝代风华的江南女子,走向了雍容华贵的妇人。西湖水,也由真切逐渐迈向了虚幻。坐落于繁华的人世,却拥有遥不可及的寂寞。
行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脚步却一直踏不进西湖喧嚣下的宁静;居民换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心灵却一直融不入西湖美艳下的柔情。
西湖,只能独自卷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叹息。
每每来到西湖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总会失去方向,失去自己对西湖的方向。
这里有苏堤春晓,有岳墓栖霞,有雷峰夕照。可是,这里已容不下一片空间,留给现在的我们。只有那钟声幽幽,湖水泠泠,鸣声嘤嘤,指引着我,却又随了那人流,走向未曾预见的地方。
成群结队的不停步的人儿们,他们眼神所专注的前方,又可曾是一个真正的目的地?所有的人,都随着另一个迷惘的步伐,遗失了自己的步伐。
学者们也混在这一拨拨的游客中,悄悄地来了。他们在夜晚轻轻地打捞一池旷古的繁华,想要用自己的头衔、身份,去征服这一汪曼妙的湖水。西湖,也看过太多,她只牵扯下皎洁的月光,点亮了湖畔的灯红酒绿。
景点,景点,眼里只剩下风华绝代;
游客,游客,心中只剩下吃喝玩乐。
所有的目的,在这里都失去了目的。所有的意义,在这里都失去了意义。
西湖的面容,难道只有在泥淖后憔悴?
于是来了位余秋雨。他放下身段,放下遮盖,毫无顾忌地跳下了这潭西湖水。他的脚掌,抚弄过西湖的肌肤,掀起层层历史的涟漪,他的水波被抽象了,但西湖,却在一个人身上真切起来。
这是西湖的欣慰。
这是中华文化的悲哀。
中国人太过于追求历史的沉淀。放眼望去,大中华的土地上,哪处风景名胜脱得开文化的底蕴?道风,禅语,书生,大将,永远是最好的宣传,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中国人追求那些所谓的旅游胜地。可是,一旦追求者多了,那份悠远与幽静势必会被扰乱,而它先前的美,也不复存在了。
于是,中华大地上,一幕幕地上演着悲喜剧。
西湖也成了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微笑着,寂寞着。
等待解脱。
读文化苦旅有感12
文化之旅苦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阅读了本书的文字,希冀书中给予我清晰的解答,跟着作者余秋雨的文字,我随着他来了一场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灵魂的丰富旅行。从道士塔、莫高窟、阳关、洞庭湖、庐山、都江堰、三峡、柳侯祠等多处名胜中,领略了许多神奇的自然山川风光,也与中国文化来了一场邂逅。
夕阳下朔风凛冽的塔群,它藏着无言的悲愤,源于一个时期愚弄的人们对文化瑰宝的忽视因而造成的遗憾,王圆箓“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沙漠深处神秘安详的莫高窟,那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容纳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无量度的才情。初看阳关,凹凸的土地、繁星的沙堆,初思会觉普通无趣,后细想恍然大悟,那是温厚诗人赠临别友人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情怀阳关,它藏着某一时期人们绵绵壮美的情怀。“要末不进,进去便是半个诗人”的白莲洞,远在四川平原稳稳当当造福人民千年、那比长城历史还要悠久的都江堰,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供奉一代文豪柳宗元的柳侯祠,它的存在,让无数文人得以仰望、也激励着柳州的历代官员。这些我从未涉足过的地方,在作者的文笔中,通过一段段或优美或冷肃的描述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它们,可以窥探它们的面貌以及被时间冲刷的些许痕迹,一堆平凡尘土、木材的堆砌,本该是平淡的存在,却因文化灵魂的注入,可以跨越时间、空间成为许多人向往的远方,令人惊叹,这大概就是作者所说的“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看了多处古迹后,作者还带我观看了他自己的文化世界,来到他的故乡,看了他老屋前的窗口,听他述说了儿时老师的故事、夜航船、牌坊的记忆以及信客这份满载希望却步履艰辛的职业。
粗略看完后,我顿感疲惫,因为阅读时不断冲入脑中书中的大悲愤大喜悦,读完后感觉他们一下子又抽离了出去,这种情感的体验确是让人心累。关于“苦”的答案,起初还是难得《文化苦旅》“苦”的奥妙,旅途中奔波劳累、美好的记忆容易消失这些就是作者所说的苦吗?思虑过后还是觉得不对,是我眼界过于小了,细想书中的内容,再看中国文化走过的路,才发现他说的不是个体、也不尽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悠久又庞大的文化——中国文化,在外漂泊、被埋于地下、易被摧毁难以保存这些都是它走过的艰辛,被历史“苦涩”的承载着,被无数人艰苦的传承着,像一个苦命的老者,经历风雨,苦行至今。
虽然书中文字多少是有些悲情哀调,但也有带着振奋人、激励人的力量,旅途很苦,对前行目标迷惘时,他说:“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所以未来的道路,我将如此话一般:爬,只管爬。
读文化苦旅有感13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两三行人。
我猜想现在并不是来这儿的最好时节。正值五月,阳光微灼。初夏的粉莲尚未长开,全然无了六月的旺盛艳丽。
漫步北山街口,不难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极尽怎样的富丽堂皇,实在是称得上"一步一风景,一景一传说"的美誉。
"没有了西湖,杭州也将不复存在。"
第一次接触这个名字,是在小学的文化课上。还不识字,用不标准的拼音念出苏东坡三个字,然后慢慢会一笔一划地写在纸上。
苏东坡作为诗人,文采惊世;作为朝臣,忧国忧民。或者可以说,在苏东坡后,才有了容光焕发的西湖,才有了极度奢华的南宋国都,才有了许仙白蛇的传说。
我很难忘记结局并不圆满的故事。漫无目的地走到堤边,在这里可以看见断桥,可以看到雷峰塔。总是惊艳于她的一袭素衣,惊叹于她的为爱痴迷,惋惜于她的百年孤独。
寺庙晚钟
"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
搬家前,我并不在这座校舍里。
记忆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还在老家的时候,住在一条小巷子里。
巷里的人并不多,所以邻里都互相认识。巷里有间小校舍,说是校舍其实有些夸大了,实际上也只有七八个五六岁的孩童和一个老校长。
校舍挨着座寺庙。同样也很简陋,庙没有名字,只有四五个僧人。校长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说来也奇怪,校舍是没有散学铃声的。几个学生掐时间掐得极准确,一到点上,老校长正摇头晃脑讲得兴致正高,"唰唰"就闪个没影。老校长自然是信不过我们的,请了隔壁的老僧整点撞钟。不过结果还是差不太多,老校长讲得唾沫横飞,少得可怜的几根头发甩来甩去,底下的学生闹得起劲,纸飞机飞来飞去。"当当当"一阵响后,学舍又只剩了老头儿一人。
那段时间我一直期待着寺庙震耳的晚钟声响起来。整一天寂静的寺庙因为晚钟声热闹了起来,清脆的木鱼声,和尚念经的声音,寺庙因为这变得稍显活力了些。
读到余秋雨先生书里的这篇寺庙,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阳关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被遮蔽,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读了书中的《阳关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亲眼见见王维诗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无数将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长途跋涉的饥寒,进退两难的大漠,对故人的极度思念,造就了将士们心头的哀音。但却那样从容。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犹是这种豪放,不得不使人叹服于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浑厚,夺人心魄。渐渐被朔风吞没,消逝于一个民族风尘的历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凉的雪。
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是还要下雪。
读文化苦旅有感14
再也看不到翩翩青衿吟赏烟霞诗酒趁年华,再也看不到扬州十年一觉梦醒多情酬红颜,再也不见金戈铁马征战四方的慷慨遗恨,再也不见无奈归隐闲云野鹤的生不逢时。历史的风沙淹没了繁华盛极,埋葬了枯死白骨,凛然安坐的万古湖山下沉睡着一条名为文化的古旅,深长且艰阻,途有芳草萋萋风景如画,亦有沧桑血泪彻骨恸哭,蜿蜒曲折一直通向五千年文明的深处。
古旅有美。“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江南美,美在水墨淡雅,美在淡泊安定,美在诗词古韵。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古朴精致的苍老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浣洗单衣的女人。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缕缕炊烟如清晨的残梦,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河边的石栏那里看着过往的船只。江南有安详疏淡的面容,都说人淡如菊,而江南清雅的镇邑无不如是。人生不如意的失意人在此蛰居,感悟到喧嚣官场钟鸣鼎食中难以寻觅的清空安然;早年离乡远去的游子登高远眸、月夜苦思、梦中轻笑,无不是心心念念着江南小镇的美色,远离故乡后他们方知世上纵有美景三千,然江南之景只有此弱水一瓢。
古旅有思。“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诚然如是,读《文化苦旅》最受益之处莫过于余秋雨先生的.忧思深思漫思。写藏书之忧,余先生从嗜书如命的中国文人一生倾尽心血与钱财拥有丰富藏书,在其死后藏书却随意流散无人问津,感慨“社会上多的是随手翻翻的借书者。而少数好不容易走向相对完整的灵魂,随着须发皓然的躯体,快速地在书房中陨灭”。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居之有书,便是窗外时过境迁或是凄风苦雨,仍可心无旁杂,享受人生的大安详。文人爱书如是,但生时却饱含对他人借书之忧,死时又为藏书不得善置而心神难宁,读来竟也有些许悲凉与叹息。
古旅有恨。敦煌莫高窟,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为它耗尽终生,无数中国的荣耀与耻辱由它吞吐。这里闪烁的本应是无尽荣光,但在外国人用微薄的财物从王道士那里运走成千上万的无价文物时,衰老的民族匍匐倒地,深至血脉的伤口再滴着悲哀的鲜血。我好恨!可是恨又有何用?即使重回当场,渺小的我们仍是无能为力,纵使拦下斯坦因的车队,截阻下祖先给我们的馈赠,可是偌大的中国官场腐败竟也是存不下这几卷经文的!那个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不过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腐朽的封建车轮吱呀而过,它已无力再支撑这大好河山绵延江山,它也无法再现那千里锦绣万里升平。一个时代的毁灭总会有物为之陪葬,只是这次,代价昂贵得让后世遗恨了一代又一代。
这是一条古旅,有过风轻日薄桃花十里,也有过万径踪灭暮雪千山。这是一条苦旅,它隐没在字字珠玑句句佳文里,唯有你读破万卷行万里路,你方懂得文化柔美的微笑和哀痛的血泪。
古旅深深,苦旅辍。
读文化苦旅有感15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先生,喜欢看他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霜冷长河》,而最让我爱不释手就是他的《文化苦旅》。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为一名教师,在读完这本书后也从中找出了丝许的感觉。
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那我们的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的游历着,我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
作为新老师,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我们所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学生教好,把自己所知道的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更不能因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