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时间:2022-05-31 04:03:17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1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1)本节讲的不是某个项目具体的设计过程。而是设计的一般过程,内容上具有设计的共通性。

  (2)本节体现了教材设计上“先总后分”的特色。正确地把握本节与后面几章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3)本节的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构成设计一般过程的主要环节。

  (4)充分利用教材搭建的教学平台,引领学生亲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不断优先的过程,让他们自主地建构一般过程的概念。

  (5)初步感受设计本质是具有创新。

  (6)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样性。

  (7)充分体现技术的人文性。

  2、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需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样性。这是学生第一次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作品,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会碰到不少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应难而上。同时,为了防止在第一次动手操作就碰上过多的困难,所以这次制作内容不宜定得太难。

  3、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环境: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学习资源:课本、课件、制作工具、制作材料

  4、学习目标与任务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5、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一般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难点:(1)知道成功的设计应该形成多个方案;

  (2)产生一个好的方案需要经历反复和优化。

  6、教学设计思路: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在教师的引领下达成本节教学目标要求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

  1、组织教学:

  学生入座,点名和准备播放课件。

  2、新课导入:

  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当今很少有产品是偶然被开发出来的。

  设计的过程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空间现象、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等等,它还需要动手能力,如测量、画草图、绘图和使用各种工具。

  学校在我们一进入学校就给我们每位同学发了一个小凳子,以便同学们在开会或其他室外活动之用。同学们对学校发的小凳子满意吗?如果去郊游你愿意带上这个凳子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能放入我们书包的便携式的凳子呢?本节我们将通过设计便携式的小凳,来体会一下设计的一般过程。

  3、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3)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4)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5)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4、讲授新课:(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我们可以大致把设计过程分成五个阶段。但这是一个普通的一般过程,不是一个规定的程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这种过程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产生反复。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老师刚才通过调查和询问同学们就发现同学们的小凳携带不方便,知道同学们希望有一个能放进书包的小凳子,发现了问题,产生了设计便携式小凳子的需要。那小板凳到底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

  学生通过讨论制定出小板凳的设计要求:

  1. 结构稳固,最大承重为600牛顿。

  2. 质量不大于1千克,并能方便地 放入中学生书包。

  3. 材料成本不高于3元。

  (二)制定设计方案:

  在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该确定:

  首先,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其次,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

  (1)收集信息:

  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

  (2)设计分析:

  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3)方案构思(发展想法):

  最具挑战性,需要创新思维,大胆构思,发挥个人潜力。

  (4)方案呈现(绘画方案草图):

  将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具体化,形象化和视觉化。

  (5)方案筛选:

  选择方案:分析比较,权衡和选择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绘制样图、制作模型、制作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1)测试:

  技术试验

  (2)评估:

  (3)优化: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5、课堂小结与课后练习

  三、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下面我对在实践本节课中出现的不足及今后的改进方法进行总结:

  (一)成功的地方

  1. 本节课让老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起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率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2. 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3. 时间分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 学生在质疑问题上未做到全员参与,讨论比较集中。

  2. 问题考察具有局限性。

  3.在有些问题引导上缺乏力度。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1. 课堂中问题讨论应再多一些,力争达到全员参与。

  2.发散思维要更深、更透。

  3. 尽量给学生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总之,要在教学方法上改进提高,达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2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本节知识共需要两个课时完成,本课为1课时。

  一、说教材

  1、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知识教材具体体现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

  这一节教学内容地位重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首先,知识点贯穿了整本书的内容,从宏观角度对书本知识进行梳理。前面所讲到的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和人机关系等知识点在这节有具体的应用。并且这节知识也是后面几章知识的一个缩影,对整本教材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从本章开始学生接触到了实践操作的内容。这一节的内容作用是开始让学生完成由理解到应用,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所以,本节与后面各章的关系属于“总——分”的关系。

  2、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B、过程与方法

  经历技术方案的实现或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备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培养富于想象、善于判断、敢于表现个性、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3、教学重、难点及其确定

  重点: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

  确定依据:根据课标要求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所以这两个环节,都要让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难点:如何制定设计方案,体现出方案的创新性和多种不同的方案

  确定依据: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精神。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要突破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节课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作为师生间讨论的课堂主线,始终贯穿设计过程的讲述中。整个教学过程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作为时间线索,以案例的形式展开,进行启发式教学。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获得既形象又具体的认识,生动地展示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学生通过参与,可以从整体上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在教学中,要启发、鼓励学生设计思路的发散性、构思方案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知识迁移法。

  2、学法

  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采用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分小组来制定设计方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同学们刚买的小凳--塑胶小方凳。

  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了开学典礼,都购买了塑胶小方凳。你们对这凳子是否满意?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同学们是否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多功能的便携小凳子?到时候可以把凳子批量生产出来,提供给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使用。”

  以任务驱动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现有的凳子存在的问题。以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小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设计。

  (二)问题生成

  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哪些?制定设计方案需要经历哪些步骤?如果是你来设计小凳,你会怎么设计呢?

  这些问题涵盖了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用问题凸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采用问题驱动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主动探究

  根据提出的以上问题,以任务驱动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每个知识点,老师要做引导,同时又对同学们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利用启发式教学,以设计便携式小凳案例为主要形式展开,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1、发现与明确问题

  解决问题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我们买的小凳存在什么问题?(根据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明确问题)

  对小凳提出了哪些设计要求?(启发式)

  (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从生活中找问题,要强调从技术的高度对问题进行考虑)

  2、制定设计方案

  要明确两点:

  (1)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2)任何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不会仅有一个

  (用讲述法,让学生了解以下几个步骤)

  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

  ①收集信息。收集哪方面的信息?收集途径?

  (引导学生开放性参与,不束缚学生的思考)

  ②设计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面对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之间的相互矛盾,如何去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通过对设计要求的解析,让学生归纳出材料、结构和便于携带等主要问题)

  ③ 方案构思。(难点)

  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提出多个设想力求做到:

  与众不同——创新

  百花齐放——多样

  (鼓励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挖掘创造潜力)

  给出一些关于小凳设计的相关资料。

  ④ 方案呈现。

  ⑤ 方案筛选。

  对于④⑤两个步骤由于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去完成,一堂课的时间也有限。对于这两个步骤来说让学生知道,下一课时再进行详细讲解。

  (四)成果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来描述出他们所了解的整个设计过程,解说一下他们目前所针对小凳设计构思的方案。其他同学可以就其描述和讲解过程提出不同的见解。

  体现出了学生的合作互助,提高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通过交流的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设计的一般过程按科学的顺序进行,它保证了设计的方向性和设计的质量。设计的过程一般包括的几个环节不完全是一种线性的关系,有时是不断循环和反复的过程。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学习了该节课后应该有什么收获。

  (六)知识迁移

  布置课外作业:每个小组去发现身边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设计要求,构思设计方案。用知识迁移使学生自主建构认知,从小凳迁移到别的问题然后制作设计方案来解决。

  1、对于课程内容本身来说,内容稍多。后面还要对这节知识不断的复习,让学生在实际设计中来体会“设计的一般过程”。

  2、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些不积极的参与的同学。在后面的环节可以对不积极的同学提出一些要求。

  板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

  ⒈发现与明确问题

  调查-分析-发现-明确-设计项目-设计要求

  ⒉制定设计方案

  收集信息-分析、归纳信息-提出设想-制定方案-筛选方案

  ⒊制作模型与原型

  绘制图样-制作模型(原型)

  ⒋测试、评估与优化

  测试:结构性能、技术性能评估、优化。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1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1)本节讲的不是某个项目具体的设计过程。而是设计的一般过程,内容上具有设计的共通性。

  (2)本节体现了教材设计上“先总后分”的特色。正确地把握本节与后面几章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3)本节的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构成设计一般过程的主要环节。

  (4)充分利用教材搭建的教学平台,引领学生亲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不断优先的过程,让他们自主地建构一般过程的概念。

  (5)初步感受设计本质是具有创新。

  (6)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样性。

  (7)充分体现技术的人文性。

  2、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需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样性。这是学生第一次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作品,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会碰到不少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应难而上。同时,为了防止在第一次动手操作就碰上过多的困难,所以这次制作内容不宜定得太难。

  3、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环境: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学习资源:课本、课件、制作工具、制作材料

  4、学习目标与任务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5、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一般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难点:(1)知道成功的设计应该形成多个方案;

  (2)产生一个好的方案需要经历反复和优化。

  6、教学设计思路: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在教师的引领下达成本节教学目标要求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

  1、组织教学:

  学生入座,点名和准备播放课件。

  2、新课导入:

  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当今很少有产品是偶然被开发出来的。

  设计的过程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空间现象、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等等,它还需要动手能力,如测量、画草图、绘图和使用各种工具。

  学校在我们一进入学校就给我们每位同学发了一个小凳子,以便同学们在开会或其他室外活动之用。同学们对学校发的小凳子满意吗?如果去郊游你愿意带上这个凳子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能放入我们书包的便携式的凳子呢?本节我们将通过设计便携式的小凳,来体会一下设计的一般过程。

  3、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3)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4)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5)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4、讲授新课:(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我们可以大致把设计过程分成五个阶段。但这是一个普通的一般过程,不是一个规定的程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这种过程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产生反复。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老师刚才通过调查和询问同学们就发现同学们的小凳携带不方便,知道同学们希望有一个能放进书包的小凳子,发现了问题,产生了设计便携式小凳子的需要。那小板凳到底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

  学生通过讨论制定出小板凳的设计要求:

  1. 结构稳固,最大承重为600牛顿。

  2. 质量不大于1千克,并能方便地 放入中学生书包。

  3. 材料成本不高于3元。

  (二)制定设计方案:

  在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该确定:

  首先,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其次,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

  (1)收集信息:

  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

  (2)设计分析:

  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3)方案构思(发展想法):

  最具挑战性,需要创新思维,大胆构思,发挥个人潜力。

  (4)方案呈现(绘画方案草图):

  将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具体化,形象化和视觉化。

  (5)方案筛选:

  选择方案:分析比较,权衡和选择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绘制样图、制作模型、制作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1)测试:

  技术试验

  (2)评估:

  (3)优化: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5、课堂小结与课后练习

  三、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下面我对在实践本节课中出现的不足及今后的改进方法进行总结:

  (一)成功的地方

  1. 本节课让老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起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率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2. 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3. 时间分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 学生在质疑问题上未做到全员参与,讨论比较集中。

  2. 问题考察具有局限性。

  3.在有些问题引导上缺乏力度。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1. 课堂中问题讨论应再多一些,力争达到全员参与。

  2.发散思维要更深、更透。

  3. 尽量给学生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总之,要在教学方法上改进提高,达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2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本节知识共需要两个课时完成,本课为1课时。

  一、说教材

  1、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知识教材具体体现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

  这一节教学内容地位重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首先,知识点贯穿了整本书的内容,从宏观角度对书本知识进行梳理。前面所讲到的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和人机关系等知识点在这节有具体的应用。并且这节知识也是后面几章知识的一个缩影,对整本教材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从本章开始学生接触到了实践操作的内容。这一节的内容作用是开始让学生完成由理解到应用,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所以,本节与后面各章的关系属于“总——分”的关系。

  2、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B、过程与方法

  经历技术方案的实现或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备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培养富于想象、善于判断、敢于表现个性、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3、教学重、难点及其确定

  重点: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

  确定依据:根据课标要求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所以这两个环节,都要让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难点:如何制定设计方案,体现出方案的创新性和多种不同的方案

  确定依据: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精神。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要突破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节课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作为师生间讨论的课堂主线,始终贯穿设计过程的讲述中。整个教学过程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作为时间线索,以案例的形式展开,进行启发式教学。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获得既形象又具体的认识,生动地展示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学生通过参与,可以从整体上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在教学中,要启发、鼓励学生设计思路的发散性、构思方案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知识迁移法。

  2、学法

  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采用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分小组来制定设计方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同学们刚买的小凳--塑胶小方凳。

  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了开学典礼,都购买了塑胶小方凳。你们对这凳子是否满意?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同学们是否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多功能的便携小凳子?到时候可以把凳子批量生产出来,提供给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使用。”

  以任务驱动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现有的凳子存在的问题。以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小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设计。

  (二)问题生成

  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哪些?制定设计方案需要经历哪些步骤?如果是你来设计小凳,你会怎么设计呢?

  这些问题涵盖了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用问题凸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采用问题驱动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主动探究

  根据提出的以上问题,以任务驱动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每个知识点,老师要做引导,同时又对同学们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利用启发式教学,以设计便携式小凳案例为主要形式展开,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1、发现与明确问题

  解决问题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我们买的小凳存在什么问题?(根据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明确问题)

  对小凳提出了哪些设计要求?(启发式)

  (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从生活中找问题,要强调从技术的高度对问题进行考虑)

  2、制定设计方案

  要明确两点:

  (1)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2)任何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不会仅有一个

  (用讲述法,让学生了解以下几个步骤)

  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

  ①收集信息。收集哪方面的信息?收集途径?

  (引导学生开放性参与,不束缚学生的思考)

  ②设计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面对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之间的相互矛盾,如何去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通过对设计要求的解析,让学生归纳出材料、结构和便于携带等主要问题)

  ③ 方案构思。(难点)

  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提出多个设想力求做到:

  与众不同——创新

  百花齐放——多样

  (鼓励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挖掘创造潜力)

  给出一些关于小凳设计的相关资料。

  ④ 方案呈现。

  ⑤ 方案筛选。

  对于④⑤两个步骤由于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去完成,一堂课的时间也有限。对于这两个步骤来说让学生知道,下一课时再进行详细讲解。

  (四)成果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来描述出他们所了解的整个设计过程,解说一下他们目前所针对小凳设计构思的方案。其他同学可以就其描述和讲解过程提出不同的见解。

  体现出了学生的合作互助,提高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通过交流的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设计的一般过程按科学的顺序进行,它保证了设计的方向性和设计的质量。设计的过程一般包括的几个环节不完全是一种线性的关系,有时是不断循环和反复的过程。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学习了该节课后应该有什么收获。

  (六)知识迁移

  布置课外作业:每个小组去发现身边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设计要求,构思设计方案。用知识迁移使学生自主建构认知,从小凳迁移到别的问题然后制作设计方案来解决。

  1、对于课程内容本身来说,内容稍多。后面还要对这节知识不断的复习,让学生在实际设计中来体会“设计的一般过程”。

  2、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些不积极的参与的同学。在后面的环节可以对不积极的同学提出一些要求。

  板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

  ⒈发现与明确问题

  调查-分析-发现-明确-设计项目-设计要求

  ⒉制定设计方案

  收集信息-分析、归纳信息-提出设想-制定方案-筛选方案

  ⒊制作模型与原型

  绘制图样-制作模型(原型)

  ⒋测试、评估与优化

  测试:结构性能、技术性能评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