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少年王勃评课稿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则人物故事,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才思敏捷的少年王勃。
今天听着贡老师执教《少年王勃》,我想:今天的课就体现了低成本,高质量。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点评一下
一、课堂设计:朴实之中见匠心
对照我们的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中有这样一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如何来初步把握,李老师恰如其分的把握好了这个“度”,给一点,扶一把,所有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接下来。老师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也是清晰明朗:理解“霞鹜起飞、秋水一色”,背诵第三节,这是文章的重点,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学生鉴赏了名句,欣赏了美景,老师可谓是信手拈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胸有成竹。而体会王勃的“奇”,是文章的难点。特别是其他人和王勃的对比,学生不是一下子就看得出来的,是难点中的难点,而老师一句“参加宴会的就王勃一个人吗?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就把问题又抛给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深体会了王勃的“奇”,也初步感知了对比的写法。
二、朗读训练:扎实之中见思维
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适合我们来朗读、积累。而整个一堂课上,我们耳畔回荡的也是琅琅书声,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主”。课堂上,朗读、默读,个人读、分组读……总之,老师是变着发的让学生读书。仅仅一句“落霞与孤骛起飞,秋水工长天一色”,从读流利、读出节奏,到读出意思,读出画面,读出感情,老师真正是用足了功夫,也让朗读变得顺理成章,避免了纯技术性的指导。在这样的耳濡目染,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学生肯定会有所获得。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读思结合,读说结合,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让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而教师好的的评价语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关注了学生,评价语言生动贴切。
【少年王勃评课稿】相关文章:
《少年王勃》课后反思07-09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课赛评课稿12-17
《掌声》课评课稿07-30
语言课评课稿04-23
复习课评课稿04-08
课赛评课稿03-08
心理课评课稿01-18
小学美术评课稿-《动物面具》评课稿07-31